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重生的红小鬼 > 五二二章 工业基础

重生的红小鬼 五二二章 工业基础

作者:无印品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522章 商业人才

强霖提出新方法修铁路:“这是个问题,主干线桥梁我们不用管,小铁路你们得自己想办法。我记得有行军建桥的方法,工兵部队的。就像兰州铁桥,钢铁桁架,可以组装的桁架。”

梁叔五很感兴趣,强霖大致谈了设想,就是长方形架子,加上各种紧固件、连接件,展开。

梁叔五说:“这样就方便多了。我们大致需要几十个,这几十个铁桥,在内陆加工问题不大!可是这些强度的计算,要我们做么?”

强霖说:“当然。内地也没有多少桥梁建设专家,他们顾不上西北的。”

梁叔五说:“子安,你去找那个二李,让他们过来。这两个人数学棒极了,他们都学过工程铁路建设。”

二李正在忙着规划农场,听说是建设铁桥,无疑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大家都需要。

李仪祉本来就是学铁路的,但是中间被陕西水利局长郭希仁建议学水利的。他看看强霖的设想说:“组装钢桁架桥梁是英国设计的,全球都采用。但是可装配的,还没有见过。”

强霖说:“我们国土平原太小,就像补丁一样散落在山河之间。专家也不是那么多,很需要这些傻瓜式桥梁建设办法,工兵也需要啊!关键是你要标明几种规格,这些规格适合多大的载重!”

李四光说:“傻瓜式?嗯,有说明书,小学教师就能装起来一个桥梁。”

宋子安怀疑到:“这要是能行,西北就可以很快地修建铁路了。”

梁叔五说:“就是钢铁组合的,比木头简单。我的林荫大道也没有什么难题了。”

看到梁希梁叔五这么乐观,李仪祉说:

“没有那么复杂,但也没有那么简单。还有对地基的要求,各种压力的计算,钢铁的尺寸计算,对钢种的要求测算等等。目前这种计算在甘肃也只有我还行。我的伯父能够帮助我一下,就是他帮助我学的高等数学。”

强霖听说有高等数学老师,也是高兴,说道:“这个数学班还是要开起来!我也能帮助你算一下。”

乔瑟夫宋说:“你行么?你还没有在圣约翰本科毕业呢!我记得数学班就是学一些基本数学,没有物理力学计算啊!”

强霖说:“我自学的不行么?”

李仪祉说:“这东西没有那么神秘,很好理解,我伯父就是自学的高等数学。”

强霖说:“乔瑟夫啊,你要申请专利啊。我们自己组织一个班子计算这些。我们只是建设中等的桥梁,主干河流我们只能靠桥梁专家。”

李仪祉说:“好吧。我种地之外,兼做桥梁安装生意。哈哈,我总觉得干一件事情好是好,但太寂寞,还是胸怀天下!”

强霖说:“胸怀天下没有什么不好。关键是我们要自己干!”

李仪祉豪气满怀地说:“好!老弟说的好。谁也不靠,自己干!”

梁叔五说:“你们能行的话,我就规划小铁路的物资了?”

强霖说:“没有问题。我们马上设计,计算,然后让后方测试,定型,生产,先给你组装2个桥?”

梁叔五说:“不够。一段铁路就需要10多个。你先给我们做10个桥的准备。我测量完之后再给你准确的。”

强霖也不再啰嗦,跟着李仪祉去设计贝雷铁桥。强霖是见过工程兵的图纸和实际桥梁组建的,但是他不知道怎么计算出来的。

宋子安觉得不靠谱,能行么?但还是把铁路造桥计划传给了张公权。

不说强霖在陇东设计桥梁,却说上海滩的公权银行张嘉璈张公权怎么办理这个贝雷桁架钢桥论证。

张公权约到几个上海营建商人和营建设计事务所的朋友,向他们征求意见。

这是张公权给这些传统商人指出一条商路,也是探探他们最近的想法。

上海营建商人姚锦林,字锡舟,1875年生,浦东川沙人,他是上海空手起家的典型。这时候的中国人的梦想,是国际化的,也是自然的,那就是过上好日子。能空手过上好日子!有主见,就有人帮你。

不过也只有上海、香港等地好一些,租界区还是公道的。

姚锡舟说:“我也熬到上海滩的老人了!但张老板你的便宜妹夫现在可是不得了啊!翻云覆雨啊!张家真是福气奥!”

张嘉璈也不愿意与这个粗人计较,说道:“姚老板,不要扯远了,我还忙着呢!中国那么多桥要建,这个发明可是大生意。”

姚锡舟说:“你不听我啰嗦,还找我做什么?阿拉现在只是做水泥的生意,不再搞什么营建。中山陵让我赔死了。”

张嘉璈说:“我找你,是需要你这个冒险家再重新焕发。你修中山陵还是有大功的。”

姚锡舟说:“那个短命的吕彦直,上个月死了。他是在接到中山陵之后才死的,阿拉现在还是经常请和尚大师来做法事。”

张嘉璈严肃地说:“锡舟前辈不要乱说,那是大事情。这里还有其他客人,你让我怎么当主人。”

果然来客中的黄檀甫说:“我们彦记建筑事务所现在也不做陵墓工程了。我们两家的事情也不要再争执了。吕设计师天妒英才,你不能为老不尊。”

姚锡舟说:“不要生气,小子,我也是可惜这个才子。他比我小一半就死了,对老人是不利的。我骂骂也是解解晦气,你们想不尊老重贤?我和张大帅同庚,她的女儿都对我客客气气的,”

彦记营造公司是吕彦直和黄檀甫两个人的。吕彦直是设计师,黄檀甫是业务,两个人都是留洋的。现在吕彦直刚去世不到两个月,大家都没有适应过来。

张嘉璈说:“你给看看这种设计未来是否会有市场?”

姚锡舟说:“我现在是好汉不提当年勇了。强令庸现在川沙的赣新建筑集团把川沙建设的很不错,我们的姚新记营建公司也进行不下去了。我现在只是专门做水泥公司。”

张嘉璈没有办法,老油条现在过上好日子,不再冒险了。

这就是东西方的区别,同样是冒险,中国是因为穷,美国是因为信仰,测试上帝给自己的身体潜力有多大?

他对彦记建筑事务所的黄檀甫说:“你们彦记是否感兴趣?尤其是吕先生走了,你们是否走钢建材成品的路线?”

黄檀甫说:“我还没有想好这件事情。我已经把彦记的股份拆分了,吕家的股份慢慢兑现给他们的继承人。”

张嘉璈点题说:“我是想问问,你们中山陵的设计和建设团队现在停工了,是否需要接下这批活?”

黄檀甫说:“我认为这是临时停工,难道三期不做了么?还有牌坊,凉亭和绿化工程呢?”

姚锡舟接话说:“你个年轻人看不透,现在这行情不是革命时期了。中山先生也不是那么灵了。我也觉得革命者建立祠堂是过分了。”

黄檀甫说:“我们彦记是尽力为革命领袖献出自己的才智的。吕先生就是竭尽全力才去世的。”

张嘉璈说:“做生意要做多手准备,你们愿意接手呢?我们就继续谈谈。我本来是想交给几个专家的,你们也知道,我与铁道部,交通部都很熟悉的。”

姚锡舟说:“是啊!你怎么找我们私人公司。革命党政府不是还有大学者么?”

张嘉璈说:“这是西部的生意。我希望我们上海商人能够参与西部的开拓。如果你们不愿意,我就不勉强了。”

姚锡舟说:“我是看好这个生意的,就是技术上还是要计算。你看看黄檀甫他们彦记公司的意思。他们这帮子人认真啊,他们拿我的姚新记营建做实验,活活让我赔了20多万大洋!”

黄檀甫说:“人都没了,你说起来有什么意思?说现在的!我也看好这个项目,我把这个项目给几个结构师看了,他们觉得创意很好。只要是全国经济发展,就会有大需求。”

姚锡舟说:“这样的话,我们还是愿意跟着你们做的。不过我们只是负责基础部分的研究,还有装配的施工研究。我给我的侄子的姚安记来做。”

现场还有余松奎富二代,其父余积臣是木匠出身,创下了余洪记营造厂。他现在正式接班,不过他主要是盖房子,包括金陵女子大学等等,盖了不少上海的大楼。余洪记与上海早期的顾兰记、江裕记等著名营造厂称雄上海建筑业的领军人物。

余松奎说:“我们就是来听听。我准备守着租界,还有上海滩的附近。西北的事情我愿意推荐两个项目经理。不过他们都是要创业的,股份事情要谈好。”

张嘉璈说:“这样吧,你们合股做一个桥梁公司,将来还可以有隧道的项目,我们银行给你们投资,你们看看如何?”

姚锡舟说:“我看行。你们把推荐的项目经理召在一起,看看他们是愿意合作,还是愿意单干。跟着张老板,那是跟着全支那成长,三家政府他们都能搞定。”

黄檀甫、余松奎自然也知道公权银行的背景。当下确定各家的人数,还有总经理的人选。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ap_),《重生的红小鬼》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