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重生的红小鬼 > 五〇九章 旧民主的老同盟会

重生的红小鬼 五〇九章 旧民主的老同盟会

作者:无印品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509章 委员会制度

兰州,邓隆的拙园,杨增新正在研究最新的进展。

邓隆,字德舆,他在旁边伺候。他是杨增新的大弟子,也是最出色的弟子,是甘肃的第一名,解元。金树仁、邓宗、牛载坤他们都比不上邓隆聪明。

邓隆是河州西郊邓家村人,而邓宗则是靠近青海的循化县人。二邓同期,但是不同宗。

在场讨论的对手是喇世俊,这也是一个元老,和杨增新同时代,与邓隆,邓宗,牛载坤他们是两代人。

喇世俊今年也是54岁了,小杨增新一岁。他字秀珊,河州市喇家巷人,回族。

他的资历比杨增新杨鼎臣要差一些,只是1893恩科举人;而杨增新,1888年中举,次年1889年联捷进士,可见其聪明程度,基本上是不可阻挡啊!

喇世俊中举以后在四川做官,退休回乡,做实业,开工厂,任甘肃建设厅长。

西北军来了之后,他只是在河州八坊为回族子弟办学。现在八坊被烧光了,他也顾不上重修,正在开始赈灾。

杨增新说:“秀珊兄,这次我们做的是大事,是和平请愿,建立君主立宪政体。我希望你能够支持这项大事业。”

喇世俊说:“鼎臣兄不必客气。我虽在四川做官,但是没有什么成就。你在我的家乡做官,却是成就斐然。我们都拿大清俸禄,自然是心向前朝。”

杨增新说:“嗯。我知道你当年搞过公车上书。这次也差不多,你把回族、蒙族、藏族的头面人物,绅士们都拉上,签名请愿,恢复君主立宪。”

喇世俊说:“你聪明,说说大致写些什么?”

杨增新占了起来,绕圈走,最后说道:“秀珊兄见得多了,把甘肃的苦难都写上,该是谁负责的是谁的。然后写上有皇帝主事的好处,也是实打实地说,大致意思是限制皇权坏的方面,保留其好的方面。”

喇世俊说:“嗯,你的意思视皇家为平等地位,这是我们公车上书时候就要求这么做的。结果他们总是觉得家天下是合法的。”

杨增新说:“西学所谓文艺复兴,又叫文明再生,精髓就是敞开了研究事情的因明。这事情就是一个游戏,也就是我们认为我们是混蛋,需要一个虚化的家长。这个家长为什么存在?因为我们是混蛋。”

喇世俊说:“这样就是去除皇家的神秘,神化,只是一个道具,只是我们这些混蛋需要这个道具?”

杨增新说:“西学就是这样的,谁搞神秘主义,他们就揭穿谁的戏法!我们不搞,他们也就没有可揭的。”

喇世俊说:“这个我倒是能够说清楚,但是你说的这么直通通的,有损皇家威严啊?”

杨增新道:“皇家的威严早就该修整了。威严的不是地方,宽容、大度的外表,必须有平等的内心,这才是重要的。”

喇世俊说:“鼎臣兄,这个说法还是太新鲜了。”

杨增新说:“这么多年的悟道,我是看明白了。害死大清的,就是祖宗的说法。什么大清的天下,什么皇家的天下,都是空的。皇家信奉佛祖的学说,早就看开了。”

喇世俊说:“嗯。你说是就是。我看未必。”

杨增新说:“西太后也就是应付了。宁与外邦,不与家贼,狠哪!实在是拆墙角的太多。维护大清的,都拆大清的墙角;但你杀了他们,就没有维护大清的了。”

喇世俊说:“所以皇家看开了,怎么不推行宪政?”

杨增新说:“这些学子,我都是西太后的新政派出去的么?新政也被拆墙角,反对大清的人,却是不管你是否有新政。”

喇世俊说:“你这么说,是有些意思了。大清只有放弃,推倒了重来才行。真到了新政培养的人才,也反对大清,还有什么好办法?”

杨增新说:“反对大清的,都不是什么好人。当然,帮助大清的,也都是私利。我们现在就是在这一群人里面做事。”

喇世俊拍案道:“说的好!天下人熙熙攘攘,莫为利来,我们的意思是,你谋利可以,但是要按照规矩。”

杨增新说:“对。就是规矩。现在是按照谁的规矩来?我们就是让大家按照我们的规矩来?我们的规矩是什么?就是英国的规矩,也就是贵族与平民共治的关系。”

喇世俊说:“我在把其他人的规矩说说,这些规矩都是害人的规矩。”

杨增新说:“是的。就是害人的规矩。西北军的革命规矩,窃取一切成果为己有,颠倒黑白,没有涯界。我们的规矩就是真实,我们要都给恢复过来。”

喇世俊说:“颠倒黑白,大清也做过,不过是隐藏皇家的德行缺失。不过西北军他们明目张胆地把大铁桥弄成中山桥,把大清的法政学院弄成中山大学?说假还理直气壮,这就是邪教了。”

杨增新呵呵笑到:“革命往往都是邪教引起的。他们之所以理直气壮,就是认为要改变人民的脑子,记住国民革命,记住国父。假话与否没有关系,可以不择手段。这座铁桥真正是谁修的?没有关系。”

喇世俊说:“这就是自作孽,不可活了!”

杨增新说:“他们总以为有人欣赏这一套。所以,我们要站出来,说明这个真相。”

两个人交流完,杨增新对邓隆说:“德舆,现如今你们也是一代宗师了,学生们都毕业回国了,不用这么照顾我们。”

邓隆说:“弟子之理还是不可费。您不用担心我的弟子们,他们爱真理胜过爱吾师。”

喇世俊笑到:“现在的年轻人真是自由啊。”

杨增新说:“这是好事。不能让革命给他们混淆了是非,知识人如果没有是非,文盲们就找到出路了。”

三个人交谈中,定下了恢复临时参议会,八委员制的省政府框架,主持这场变革。

话说革命同盟会人士,邓宗,杨思杨慎之也在邓宗的庄园商议。这个庄园带着一大片草地,两个人在园子里面走着。

杨思说:“绍元啊,我们是老同学了,一起到北京读书,一起参加辛亥革命。现在我们的老师要搞复辟,你们邓家怎么还支持他呢?”

邓宗说:“慎之兄啊,你是进士出身,还被派往日本留学法政。我只是一个师范生,就是从事教育的。我知道的事情就是求真。当时反清,也就是求真。现在的国民革命走歪了。”

杨思说:“我们还是讲求法律,按照法律治国,水梓在这方面也是我这个看法。但是怎么求得法律的普遍信仰,我们是有争论的。”

邓宗说:“有争论就是对的。我们当初一起在同盟会,就是一个信仰。后来总理搞国民党,我们就淡了。现在国民党真的是内部出了问题,我们总得找个解决办法。”

杨思说:“法律本身就是信仰,为什么还要搞君主立宪呢?难道非要多这一道形式么?”

邓宗说:“我研究英国的教育体系,就是一种妥协啊。你也读过孟德鸠斯的法哲学,共和政体有贵族式样的协商机制,也有民主样子的协商机制,还有**样子的协商机制。我们恢复君主立宪制度,建立的信仰就是道德高地式的。”

杨思说:“三权分立是普遍适用的,并不一定要贵族体系。我的意思还是民主协商的,用不着君主立宪制度。”

邓宗说:“现在政府八委员中,我并不在里面。但是我不反对君主立宪制,反而,我愿意参与君主立宪谈判,免得君主复辟权力。”

杨思说:“嗯。我倒是明白你得思路了,你的意思,协商可以,但是要警惕复辟?”

邓宗说:“对,君主是请回来的钟旭,给那些贵族们一丝安慰。但是真的还是大清复辟,我们就再同盟会一把。”

杨思考虑一会说:“我还是不适应这个体系,但是我会在合适的时候提出,现在还是救灾为主。你的学校都迁走了么?”

邓宗说:“兰州中山大学,加上我们的第一中学,不到一百人的队伍,在军队的保护下,奔向宁夏的广武,从哪里渡河到山西,再做正太铁路到石家庄,转到北京。”

杨思说:“还是要加紧建设。哪个强令庸要建设到广武的铁路么?”

邓宗说:“他把这件事交给牛载坤,牛载坤在南京跟银行商量呢。说是铁路没有问题,但是整修水利,公权银行不愿意。大致意思是土地他们没有兴趣,所以水利设施对公权银行也就毫无意义。”

杨思说:“看来这些资本家是不管与自己无利益的事情的。”

邓宗说:“这件事我倒是看的开,也是我们有些不同看法的地方。你也知道,土地在贵族手里,他们平时不修整,难道要无利的外人去修整?同样是资本家,我们的贵族比起公权银行差多了。”

杨思说:“那怎么办?我早就对这些贵族看不顺眼了。”

邓宗无语。能怎么办,协商呗?你看,西北军他们收拾了贵族,但西北军这个小鬼却把甘肃彻底掏空了。

杨思自言自语地说:“也许,事情只能依赖这块土地上的人,靠外人那就是引火烧身。”

邓宗说:“所以,我们才请一个钟旭,皇家,而不是军阀。”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ap_),《重生的红小鬼》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