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重生的红小鬼 > 三七五章 关学

重生的红小鬼 三七五章 关学

作者:无印品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强霖对于全国的调动能力还是放心的。中国人不会拒绝帮助比自己更糟糕命运的人,但是要尊敬这些难民,就比较困难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慢慢来吧。

强霖回到司令部,发现熙洽参谋长正与刘子丹争论,马尚德在一旁静静地分析着,细化方案。吉兴则自己规划着人力和资源的调动方案。都是好参谋人才啊!吉兴也是日本士官八期毕业,他们都是大清八旗的好兵,可惜国家太弱。吉兴和熙洽是老乡加同学。也是远支爱新觉罗家族。

一看强霖带着两个女秘书进来,熙洽马上让强霖过来听听。

熙洽说:“有一个明显的推算,就是让文化机构现行撤出,这样最节省粮食,也最能有效救济难民的措施。但是刘子丹说人们反响会很大,反对声音也太高。但这就不是我军事参谋的问题了。”

刘子丹眉目紧锁,纠结地说:“难民,总是要穷人才是难民。这些老师、绅士,还不是难民。他们怎么会走?他们走了,关中还有么?关中就不是关中,什么都没(音:木)了。木了就是木了,只有到了木了,才知道什么是木了”

强霖说:“只要关学有生命力,到哪里都扎根;关中还在,谁也搬不走。关中人,走到哪里都是关中人。关中这个地方,会绿树成荫,鸟鸣花香。不会木拉”

刘子丹咧嘴说:“那就不是我们的了。”

强霖说:“还是我们的。不是你们的了。你说说,你们为关中做了什么?关中人为天下做了什么?”

刘子丹说:“为辛亥革命,为了二次革命,为了北伐,我们关中死了多少人?拿出了多少粮食?怎么就没有贡献呢?”

强霖说:“除了输出革命,你们还做了什么?”

熙洽也说:“哪个水利设施是你们关中人自己弄得?那个工业技术是你们关中发明的?”

刘子丹没有词了。他知道‘关学’的局限,但是毕竟‘关学’教了众多学子的是非观,也是让关中人在天下挺起腰杆做人的支撑。

强霖说:“陕西黄土埋皇帝。除此统治这个国家之外,再没有什么创造性对这个人类有贡献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还是那块地,山还是那个山。石头、碾子、磨坊;磨坊、碾子、石头,早就该革新了。”

刘子丹说:“我们正在革命,却要迁移,这怎么继续革命呢?”

强霖说:“不会有机会了。陕西张凤翙(音:惠),陈树藩两个都督时期,都有很多机会。但是大家总是革命起来没有完,井勿幕,岳维崎,胡景翼,郭坚、杨虎臣,李虎臣(李云龙)等等,都浪费太多机会了。”

看刘子丹还要再说,强霖打断他:“你还要说你不一样?你看,西北其他刀客,党玉琨、麻振武、何毓斌、赤亚武、耿庄、耿景惠、段懋功,都割据一地。哪个兴修水利,振兴家乡了。”

刘子丹说:“革命就是要利用这些刀客,他们不满现状。”

强霖说:“李自成起义,对中国是破坏的;还是康熙建设的长安,兴修的水利!当然,你可能不一样,但是你能够不利用这些刀客么?你利用完了,也是杀掉这些刀客的。即使你不杀,也有人要杀他们。所以,实际上这些刀客,或者这些关学弟子们,离开这里,都能保住命,未来生活的还不错。”

看刘子丹不再说话。强霖说:“关学师傅们还是明白事理的。你就告诉他们实际情况好了,由他们自己判断是否该走。你就告诉他们:他们多呆一天,就死几个农民。因为关学不生产粮食,还要吃掉救济粮。”

这时候,吉兴将军,马尚德少校也都计算出细节的方案。主要是撤离通道,还有沿途的接待站,以及人员、粮食的配备等等。

强霖看看这些参谋方案。自己用人、机、料、法、环境等等,五因素的静态因素法,还有地理、气候、文化等变化因素法考虑,还有不少欠缺。

强霖说道:“这个方案还要完善。不要想着,还有别人帮你们完善。没有人比你们更考虑全局,他们还有大量的说服地方的工作。”

吉兴将军说:“这些事情我们以前都没有做过,怎么能一次做到位呢?”

强霖问:“刘子丹少校,你小时候应该逃荒过的,你不知道需要什么吗?还是你一直在琢磨关学的生存?”

刘子丹也过来看方案。他说:“这个方案框架还是可以的。就是内容考虑的少了。逃荒路上什么都缺,除了粮食,交通,至少你要考虑衣服、医药还有心理疏导、骨干组织等等。你的牲畜转移倒是弄得够详细。”

吉兴笑着说:“我是骑兵出身,自然了解牲畜。牲畜没有独立思维,我只好都替他们准备了。人逃荒,他们总是自己有些准备的。”

刘子丹说:“你那是贵族的迁移。穷人逃荒,不卖完最后一点值钱的东西,吃完最后一口粮食,他们是不会离开家乡的。”

吉兴说:“细节就麻烦你了,我实在是想象不出他们有什么,没有什么。”

强霖倒是觉得这是实情。你让一个富人去琢磨穷人怎么想的,如同让穷人想象一个富翁的想法,都是离题万里。

刘子丹说:“也没有那么麻烦,我们很快就能补充完的。你考虑一下:宿营地帐篷,宿营地间隔不要太长,人不能吃太多,也走不了多长的路,就要休息。宿营地要有急救医护人员,也要有担架队。还要有保暖的衣服储备。提出要求,每一个小队五户人家,要编成伍,要有伍长,最好有识文断字的人,担任伍长。伍长还要有德行,照顾老弱病人。”

吉兴按照要求都一一加上了。熙洽和强霖都签了字,传给红军总部和南北政府,作为第一步的要求。

红军的朱德和张之江当时就讨论了这个报告。

朱德说:“这个报告没有数量啊!我们负责沿途,可是物资也是我们准备么?”

张之江说:“一个逃荒迁移的省份,你还指望他们自己准备物资么?没有数量,也许就是要求我们按照500万人准备吧。这个事情,我们负责落实好了。我找张静江要物资,他是负责物资调度的。

张静江也在指挥部看这份报告,他对秘书说:“你去核实建设委员会的物资,再找正在筹备的国防设计委员会,看看还有多少国防物资。我们先提供50万人的物资。以后的物资,你去找找强少夫人。”

秘书问:“强少夫人?不就是三小姐么?”

张静江说:“是的。难不成强令庸又娶了么?让强家出钱,自然不能说找张家小姐。那不是让我们张家出钱吗?”

秘书笑嘻嘻地出去了。原来父女也是明算账。

强少夫人正在找强安计算能够拿出多少善款。

强安说:“我们能够筹集一个亿,但是这钱不能就这么扔了。以后再有需要慈善的地方肿么办?”

强少夫人张芸英,穿着大衣服,腰板挺直、富态地坐在大沙发上。她说:“我们清理现在的慈善事业,看看能够节省出来多少钱?”

强安说:“慈善这一块的事情都是上海管理的,陶斯咏现在也是怀着孩子呢,让谁出面管理这些事?”

强少夫人说:“这事情还得男人才行,你看我们江西的老人还有谁能办这些事情?”

强安说:“那个一直在江西跟着凯茜和强霖做慈善的,有个叫欧阳洛的红党高级人员,很能干。贺自珍的丈夫,他们孩子也已经出生了。应该可以出来,还可以带出一帮红党江西团队,他们的组织有一个农民帮。”

强少夫人说:“就他吧。你把他们夫妇调出来,也让江西的陈公博夫妇出些钱,在江西采购物资。以后你在给他补上就行了。人家是独立核算的,不是我们自己的生意。”

“让欧阳洛等人清理我们的慈善学校,把学生们都转给政府学校。老师们都跟着欧阳洛,重新在灾民区设立学校。尽量简朴的学校,先让大家有学上。以后再讲究。”

强安说:“好吧。我们在云南的慈善学校也关闭,交给政府。人们全部抽调出来,先负责灾民安置,然后再办学校。”

“我把物资供应点设在武汉,这样就能通过水路供应豫西陈赓、大别山区陈奇涵、湘西贺龙。沂蒙山区樊钟秀的物资,还是要通过上海走。”

强少夫人说:“你在雇佣陈独秀陈仲甫的研究所,让他们帮助精算物资的需要,物资发放也让他们监督。”

强安说:“好吧。陈独秀从我们这里赚走了不少钱。也不见他做慈善。”

强少夫人说:“我看他就是一个理想家,他自己只是觉得你给钱多,就是看得起他。他不是生意人,剩不下什么钱。”

强安说:“你看的很准,真是这样一个人。我们南洋人很难理解这种人。理想主义?那东西也就是想象,肯定不是人类的东西。这么简单的事情,竟然这个夫子就想不明白?”

强少夫人没有回答,大姐蕊英却搭话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ap_),《重生的红小鬼》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