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重生的红小鬼 > 二零六章 校长和哲学家

重生的红小鬼 二零六章 校长和哲学家

作者:无印品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强霖回答:是的,所以美国执政一党总是调整政策,以便更长期的掌权;但美国在野党对手也厉害。对于山东,您争取建立一个公开的民意机构,调查各种人群的意见。但克明政策不要随着民意,而是随着专家的分析,富民为主。民意是来反馈政策的,看民众的承受力。也及时发现各种误解,并给予解释。这样克明的约翰-克尼斯政策才会长些。

朱庆澜继续问:“基层的家族产业,是否继续少奇的压制政策。”

强霖对答:“经济上不用专门压制,还可以鼓励;行政上要与大家族达成一致。就是不许任何私刑,都要交给司法解决;土地问题,也要达成一致。因为土地资源稀缺,没有什么回旋余地。让他们要么转成农场,保证农民工人的最低工资和基本福利;要么减租给佃户,还要负责农田水利整修。”

柳克明也说:“经济上他们可以还可以得利。但时间长了,新思想教育的年轻人,就会主动走出来创业。就是在社会福利上冲突大一些,剥削程度大,不愿意施舍。”

强霖也基本了解了关于水利、灾民等情况。这些工作少奇等人已经完成的不错,张效坤的工程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他的集团公司已经有20几个团了,每个团都有500人左右工人,几十个工程师,还有大量工程机械。

下午2点,几个人结束了谈话。凯茜和强霖回到凯茜的宾馆,这是齐鲁教授们的公寓,简洁而干净。

两个人洗漱完毕,走出家门,享受午后北方的阳光。然后姐弟两个人开始复习哲学家的课程。

这次看得是马丁.路德的《基督徒的自由》。强霖认为这是一个最好的逻辑推论过程。论述了灵魂和**,统治权欲与服务精神的冲突,正是因为信仰,才能使这些和谐。因为信仰,心灵的自由,成为万有之王;因为信仰,成为大众之仆。

否则两者冲突,让人难以摆脱痛苦的心灵和**的烦恼。

因为凯茜和强霖是英文教材,所以只能用英文讨论。凯茜给强霖讲解了书中提到的宗教仪式中的各种意义,因为离开圣约翰大学,就无法在周日去做礼拜。所以,你到了北京还要参加学生的礼拜活动,应该是每周一次。

强霖答应了。这时候圣约翰大学的要求就是如此,只要是学生就需要参加礼拜,这是考核项目。与是否信徒无关。所以不得不提起圣约翰大学校长卜舫济,这些都是他的坚持。

师姐是自己的督学,又是卜校长的粉丝。所以肯定是按照校长的要求,一板一眼的监督自己的学习。很多人已经注意民国中期圣约翰大学的同学关系网,指责这种网络的公正性。还不如看看上海圣约翰大学的历史。先看看校长卜舫济。

1,卜舫济家庭。1864年2月22日出生于纽约圣公会教徒家庭,他的祖父为美国圣公会著名牧师和官方史学家,父亲卜雅各是纽约著名圣经出版商和书商,长期担任圣公会纽约教区司库。三代都是为教徒服务的虔诚教徒。

2,卜舫济教育。于188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后,进入圣公会总神学院学习3年,1886年获该院神学学士学位。

3,卜舫济与上海。22岁来华。1886年卜舫济一从神学院毕业就踏上了前往中国的道路,并于同年11月18日抵达上海,开始了他在华传教生涯。他曾独自一人住进上海郊区嘉定的一户农家,完全与中国人打成一片。

4,卜舫济婚姻。24岁与上海女人结婚。1888年他不顾当时圣公会反对传教士与当地华人结婚的政策,与圣公会华籍老牧师、圣公会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首任校长黄光彩的女儿黄素娥结婚。卜、黄共育有三子一女。1918年黄素娥因病去世后,卜舫济于次年与圣约翰英籍教员顾斐德(c.goope)的遗孀(emily g.goope)结为夫妇。

感觉怎么样?强霖十分佩服这种人,逻辑强悍,目标清晰,一步一个脚印。生活圈子中都是牧师。可以想像他怎么领导上海圣约翰大学。

5,卜舫济与圣约翰。24岁当校长。1888年6月,年仅24岁的卜舫济出任圣约翰校长,接过创始人施约瑟的管理权。圣约翰大学创建于1879年9月1日,原名是圣约翰学院,是由美国圣公会上海主教施约瑟创立。卜舫济到任后,提高圣约翰的入学标准,严格筛选入学新生,做到宁缺毋滥。采取全盘美国化的英语训练方法,所有课本一律采用英文课本,用英语进行教学,同学间交流也必须用英文,还必须学习西方的礼仪和习俗。大规模强化训练使圣约翰学生的英文水平居国内各学校之首,不但毕业后出路宽,其他方面也占优势。大力提倡自然科学, 兴建“格致楼”,内设物理、化学实验室,这在当时中国各大学中实属仅有。

他还引进西方教育模式,把体育列为学校教学的重要内容。篮球、排球、足球、网球、田径,都是大学冠军。

卜舫济在政治上主张“政教分离”(政治与教育分离),主张学生不应该过问政治,反对以学校为政治运动的发动中心,为此在约大校园中多次掀起干涉和压制学生爱国行动的事件。

他对学生淡漠宗教,只重谋生,很是遗憾。他给学生公开信说:你们有共产者一半精神,中国早就是神的国度了。

他以一人之力,逼走一半老师学生,数千人啊。他们只好自己单独成立了上海光华大学。果然那里出了不少革命家。

学校初创时,教程只限于中学,校舍亦很简陋。经过他精心擘划,到1928年,40年间资产增加了200万银元,校园从84亩拓宽到228亩。先后建造15幢大楼、28所住宅,有宿舍楼、教学楼、办公楼、大礼堂、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交谊室等。课程自中学到大学学院,成为当时全国学科齐备的最高学府之一,设有神学院、医学院、文理学院和土木工程学院等。

这种牛人,没有信仰和对社会人生的清醒认识,是做不到的。

能与他相比的,还有一个就是燕京大学的校长司徒雷登。司徒雷登生于中国,父母都是在华传教士。因为在中国时间长,他的教学方法就比较中国化了。教授也多是华人,华语。宗教慢慢退出课堂,独立出去了。

燕京学生也比不上圣约翰的水平了。当然,这种方法行善应该惠及更多人,它让更多的人懂得知识。即使参加革命了,对耶稣也是很好。这就是司徒雷登的目标,让基督教善行更广为人知。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ap_),《重生的红小鬼》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