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灵异 > 重生的红小鬼 > 百零七章 阎系加盟

重生的红小鬼 百零七章 阎系加盟

作者:无印品 分类:灵异 更新时间:2025-02-11 00:50:0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北方军阀阎锡山阎锡山此时在他的太原公寓里,研究奉军的变化。

阎锡山,1883年生,字百川,绅士和军人的混合体,气质很有名士风度,身材中等。他是山西五台县河边村人,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毕业生,清朝陆军步兵科举人。为人敦厚,但很是算计。心胸没有张作霖大帅开阔。后来研究阳明学说,心胸有所开朗,出任过民国内阁总理。

此时的阎百川,45岁,关内几大军阀,他资格和冯玉祥差一点,但算是老资格的了。现在他看张作霖急流勇退,隆重推出自己的27岁儿子,不禁很是狐疑。让儿子顶在前面,自己在后面操持,也算不错的搭配。

阎锡山把刚回到山西,在家休假的徐永昌找来。

阎锡山一脸严肃的说:“次宸,这次张汉卿站到前台,是有实质变化,还是父子一起唱戏?”

徐永昌坐姿挺拔,说:“回阎长官,政策会有变化。父亲支持儿子,儿子为主,父亲辅助,父子一体。

阎锡山点点头,那就是说,张学良已经是北方的主人。自己怎么办呢?

阎锡山又问:“你认为张汉卿的心胸与他父亲哪个更宽广些,更能容人些?”

徐永昌答:“我认为汉卿容人似大海,老帅容人似个湖。湖你能看到边沿;海你看不到边。当然少帅还是人,有时候会发脾气,但似乎理性在起作用。也就是说他的理性是容人的。”

阎锡山泄气了,不服气的说:“次宸,你虽然在那里帮助他训练国防兵,但在我这里你也是省府顾问,不要把好话说尽了。”

徐永昌给阎锡山讲个汉卿开导他的故事,说“大声于色”的故事。就是说君子要不大声于色,而润物与无声。但汉卿认为做不到。因为你的自己的内心不是君子的,所以你把自己憋死也做不到润物于无声。

阎锡山说:“这个故事没有说完,张汉卿没有说透。”

徐永昌叹了一口气说:“阎长官英明。汉卿在这里只是破我的君子修为的道行,所以破了就行了,没有说透。但在其他的场合他指点我了。就是说你只能选择不做君子,而坐自己心灵的主人,当然这个主人就是无限的真理,就是道。如果不这样,还是修自己的君子,就必须给自己找个主子。他说本来好好的主人,修成了奴才。他说这是理学应有之义。”

阎锡山彻底服了。“他才多大,27岁,张作霖撑死能培养一个土匪,怎么能培养一个圣人呢?”

徐永昌说:“还有一个少年,他们一起读书。他比汉卿也不差,汉卿经历多了,所以醒悟的就深。汉卿身边还有一个学姐,是朱培德的妹妹,那也是一个圣女。”

阎锡山知道这种经历,经过点化和长期修炼是可以有所成的。张汉卿不缺胆子,他爹给他一个好胆子。就是被教书先生弄坏了。估计现在找回来了。

阎锡山本来还想与南京讨价还价,现在也没有兴趣了。他要与奉系交好。奉系不会统一自己,南京可是总是要统一自己,否则北伐干什么。革命军还是不靠谱啊。

打发走徐永昌,他现在已经彻底是奉系的人了,土匪父子竟然等够收买人心。自己一个读书人,还收揽不了读书人。

看来教育真的出问题了。阎锡山喃喃自语

阎锡山着急自己的亲信,紧急研究山西的策略。赵戴文老先生、张培梅老对手、梁尙卿等元老,商量着如何应对。

阎锡山说,我准备通电支持这位少帅,你们的看法呢?你个人都很吃惊,因为阎锡山都是算计,等待才最后做出决定,怎么这么快就要做出决定。

阎锡山把张学良的为人说了一遍。赵戴文老先生是佛教大家,马上同意通电支持中华民**政府换帅。其他的几个人都是说再等等。

阎锡山说:“我们挨着奉系,少帅比老帅厚道,难道我们等老帅再出山么?南京革命党要统一我们,少帅倒没有这个心思,我们就要主动的帮助他。难道我们还帮助南京来统一我们么。有些事情算清楚就要快些。”

张培梅说:“我们还不知道这个小土匪怎么做事呢?等一段也不被动。”

阎锡山摇头说:“等一下就被动了。南京还在催着我们整合军队,派出官员,统一税收。到时候两边都不要我们,就麻烦了,迟早被吞并,到时候就抓瞎了。有利无害的事情,就要抓紧机会。”

赵戴文胡子翘起来说:"你张革命是不是等着南京统一你呢?怎么哪里你都唱反调。”

阎锡山拦住要发作张培梅,说:“多种考虑是对的。关键我看好张汉卿这个人。地盘不会总是我们的,我也没有那么好的儿子能够给山西带来幸福。我们这一代能够治理山西就是幸运的了。不要人来打扰我们,只有张汉卿是靠得住的。德行重要,容量更重要。这个我们还是要多多参悟。”

张培梅说:“我也不太清楚张汉卿这个人,百川肯定看清楚了,所以我没有意见。我革命也不是投南京。”

这样事情就定下来了。赵戴文这个大儒亲自执笔,准备通电。没有什么之乎者也,用很直白的文采,让山西平民也能看得懂。

大致意思是,北方总是圣人辈出的地方,现在草莽之中,也能有吾辈高人出现。且有志不在年高,想当年革命诸君,青涩的激情,也燃烧了数百年之大清。今天我中华民**政府,年轻一代已经堪担大任,老辈的还无出其右者。我山西本地处北方,一直与邻省睦邻友好。

但革命大潮冲击,互相误解反目,乃至武装冲突。现在搁置各种争议,山西阎长官率我等诸人,响应张汉卿代理大元帅的号召,相互和解,共处于中华民**政府之下,与万民福祉为重,共同奋斗。

签字的是阎锡山、赵戴文、张培梅、以及商震、孙楚、傅作义等10多位诸将领。

张汉卿看到这么捧自己,知道阎锡山感到南方统一整编的危机,结盟自保,也不以为意。

他回电答谢,并说山西可以保持独立自治的地位,大家都是平等的主体。虽然也可以共处一个军政府,共同办理外交和防务。但一切由诸君自决,汉卿自知浅陋,与各位相比,见识还不足。

徐永昌来找阎锡山说最好给自己一个军的精锐,去新编的边防军,这是为山西的防务着想,自己还是山西人。你放心这些新编军至少不会打山西。目前新军的军饷较高,希望支付一年的军饷。

阎锡山明白这是自带干粮去受训,拨给他商震和傅作义的两只精锐去被整编,但只是支付1万人的军饷。两军有2万多人,估计整编后还有1万多人。剩下就是归军政府负责了,或者解散也可以。

反正阎锡山也养不起那么多的兵,这两只部队总是不服从自己的命令,主管也有自己的想法。

强霖知道阎锡山这次加入安**系统,是看明白张学良这个人的容人之量。这样的话,张学良的势力和纵深又扩大了不少。强霖也没有去更多的关心他们。他自己也要考试放假了,今年假期还是回南洋吧,带着芸英去看看爸爸妈妈。

其他派系还没有发表看法,估计是等着看一段。

山东的官场却十分激动。少帅收拾完,山东去收拾东北。不禁有些幸灾乐祸。张效坤的工程团已经开始修路架桥,他知道少帅接手东北,对他的生意是好消息。不断的培训新工人,扩大工人队伍,拉人投资,竟然同时开工十个项目,有些集团的意思了。就是类似拉队伍,打着他的牌子,服从他的管理就行。

南京,东京的大人物则是费脑筋了。下一轮互相摸底、试探就要开始了。

张学良一边调整队伍,一遍等着各地元老们来开会。张作霖一一回答着元老们的询问,得到汤玉麟、张作相、吴俊升等老兄弟的赞同。

晚上,大帅府,主客厅。凯茜和张学良,两个人坐在地毯上,又在读书。少帅每天运动打球,读书都是凯茜陪着。

旁边的辅客厅里,大帅和少奶奶也在聊天。少奶奶于风致是张大帅做主给定下来的,跟大帅公公不隔话。

当时定来的少奶奶,连问都没有问16岁的张学良。张作霖连女儿受虐待都狠心不管,是个很认老礼的人。

大帅告诉少奶奶,“以后在家里,你就是当家的奶奶,不用每天给我们请安了,一周一次就行了。平时有事就过来。”

也不等少奶奶客气,接着说:“你以后就是正当的大帅夫人了,要母仪天下,至少在北方是这样。”

见当家奶奶还有话要说,大帅就接着说:“别多心那个朱秘书,人家不想嫁,你也不用撮合。能嫁给张家当然是我们的福分,可是不一定要嫁过来,也能帮助汉卿,帮助你。看来经典还是比中国老礼讲的透彻,汉卿大烟似乎忌掉了。

你让他养养身体。平时也看看经典,要琢磨明白你丈夫,最好知道他读的什么书。”

当家奶奶再也无话,表示明白了。十分感谢公公的提点。大帅还是满意自己挑的媳妇,知道老礼儿,让自己感觉舒服。什么凯茜秘书,也不知道给自己请安。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wap_),《重生的红小鬼》随时随地轻松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