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大气象师 > 第八百五十五章 风调雨顺

三国大气象师 第八百五十五章 风调雨顺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9:43 来源:蚂蚁文学

益州,汉中。

苏哲在南郑城中逗留一个月,尽情享受了胜利的喜悦之后,终于起程班师还京。

汉中方面,苏哲留下魏延坐镇南郑城,统帅四万精兵,负责整个汉中的防务。

朱桓,黄盖,严颜等大将,同样被留了下来,归属魏延的指挥,分别驻守阳平关,阴平,剑阁等各城。

成都方面,苏哲则令陆逊,率三万兵马坐镇,以黄权,韩当,凌统等武将为辅佐。

陆逊的任务,一方面是为汉中的魏延做后盾,另一方面也是对南中蛮族各部,进行监视镇压。

安排完了益州的防御之后,苏哲则率领着近十五万兵马,浩浩荡荡的归班中原。

经过近半个多月的行军,时年夏,苏哲终于回到了中都洛阳。

整个洛阳城都沸腾了。

苏哲归京这一天,洛阳城的官民们,自发的万人空巷,前往御街迎接他们伟大天子的归来。

当天,欢迎的人群,从城门口一直延伸向皇宫,密密麻麻跪满了御街两侧。

苏哲是在万民景仰,山呼万岁,如敬神明一般的跪迎中,昂首进入洛阳。

短短不到半年时间里,苏哲便奇迹般的征服了拥有“蜀道难”之称的益州,扫灭了刘备十余万大军,连同南蛮诸部也一并灭定,还斩杀敌军无数大将!

这等赫赫之功,足以名垂千古,令天下百姓敬畏震惊。

苏哲就是带着这样的奇功,享受着万民的山呼万岁,回到了他的皇宫之中。

皇宫内,还有黄月英,貂蝉,孙尚香,糜贞,庞童众位美人爱妃等着他。

分别半年之久,如今再见,这些本已熟悉的妃子们,却让苏哲重新感到了新鲜,激起了他的欲念。

于是,接下来的几个月时间里,苏哲便在宫中,与众位爱妃肆意的寻欢作乐,尽享君王的乐趣。

当然,苏哲也没有忘记他的承诺,在回宫之后,便以盛大的纳妃之礼,先后纳祝融,张春华和大小乔姐妹为妃,为他的后宫之中再添几位美人。

更令苏哲欣喜的是,继皇后黄月英后,庞童也为他诞下了一位小皇子。

身为皇帝,自然希望子孙繁盛,如今再添一子,苏哲当然是欣喜不已。

于是,苏哲在厚赏庞童之外,为这个小皇子命名为苏定,寓意天下大定之意,同时策封其为晋王。

自家的美人儿子要封,那些为他出生入死的将士们,自然也要大大封赏。

颜良,张绣,魏延,邓艾等一个个有功之臣,统统加官进爵,增加食邑,赏赐钱帛。

当然,苏哲的这些厚赏,除了食邑和官职之外,其余钱帛之类的实物,则统统由刘备这个敌人代他支付。

益州乃天府之国,当年刘焉刘璋父子经营益州多年,所积蓄的钱财何止亿万。

刘备征服益州后,这些钱财虽然落到了刘备之后,被刘备陆陆续续的搬走了七成,但仍有三成多的财富,留在了益州。

而这些财富,则随着江州,成都等重镇的陷落,统统都落入了苏哲手中。

有了这些缴获来的钱财,不仅够抵消了苏哲此番伐蜀的军饷开支,多出来的钱财,除重赏有功将士之外,还盈余了不少,可以充实国库。

将士们刀头舔血,为苏哲浴血奋战,舍生忘死,这其中当然有荣誉感的激励,但支撑他们的根本,还是利益。

苏哲深知这一点,对将士们自然是不吝赏赐,何况赏赐儿女用的钱帛,都是出自于敌人,他何乐而不为。

一时间,得到赏赐的大魏将士们,无不是欢欣鼓舞,对苏哲这个天子,自然是无不感恩戴德。

苏哲还京之后,第二件事要处理的,就是长城以北的鲜卑人,还有并州北部的匈奴人。

就在一个月前,这两支胡人还达成了联盟的协议,打算合起伙来挥师南下,入侵大魏的幽并边地。

当苏哲攻取益州,班师还京的消息,传往北部之后,鲜卑人和匈奴人立时刻哑了火,无不为之震惊。

为了警告胡人,苏哲大举在晋阳,蓟城一线增兵,并对外放出风声,声称他要挥师出塞,一举讨灭鲜卑和匈奴。

这风声一放出,立刻令胡人惊魂丧胆。

因是畏惧于大魏国力,苏哲的神威,鲜卑和匈奴人很快就表示服软,派使者带着牛羊贡品前来洛阳,声称愿奉大魏为宗主国,以表明臣服之心。

苏哲当然也知道,匈奴人和鲜卑人狼子野心,臣服只是表面的虚与委蛇,只是故意示弱而已,实则是时时时刻刻想要染指中原大地。

匈奴人和鲜卑人,苏哲是一定要灭的,但却不是现在。

鉴于刘备的汉国还未灭,中原还没有一统,此时大举出塞,只会给刘备这个大敌以喘息之机,将来反而埋下隐患。

所以,苏哲便假意接受了鲜卑和匈奴人的臣服,厚赏了他们的使臣,并回赏了他们不计其数的钱帛,以示对他们的笼络。

苏哲这么做的原因,无非是要稳住匈奴和鲜卑人,为他争取到幽并边境的平静,才好让他能腾出全部的兵力,去收拾关中的刘备。

胡虏暂时表示了臣服,接下来的时间,就是等待了。

时间已进入仲夏,苏哲需要等到秋收下来,才有足够的粮草,为他供应一次灭国之战所需要的军队。

除了粮草,就是运输粮草的民夫。

此番灭汉,苏哲至少要调动近四十万大军,供应这样一支大军所需的粮草,何止百万石。

而运送如此之多的粮草,至少也需要征调十几万的民夫,数以万计的骡马。

唯有等到秋收,天下各地的青壮进入农闲期,苏哲才能在不破坏经济的情况下,征调足够的民夫。

而在这等候的几个月时间里,苏哲当然没闲着。

从河东到洛阳再到南阳,数十万将士都在日夜操练,为不久到来的灭汉做准备。

并州幽州等边地,当地的太守也在源源不断的往洛阳运送战马,充实大魏的骑兵力量。

这期间,大魏所控制的天下各州,大部分都勉强风调雨顺,唯有兖州,豫州两地,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干旱。

而这两州,偏偏又是两个产粮大州,此二州若是因为干旱,导致秋收粮食减产的话,对秋后的伐汉之战,必定会有所影响。

所幸苏哲不是一般的君主。

他是“神”。

神说要有雨,就必须有雨。

身在洛阳的苏哲,在与众妃子寻欢作乐之余,利用量子气象卫量,对二州遭受干旱的地区,进行了大范围的降雨,于无声无息间,化解了旱灾。

几月之后,秋收结束。

大魏诸州经历了一年的风调雨顺,再一次喜获丰收,各地粮仓无不爆满,所征集上来的粮赋,数以千万斛计。

秋后结束,粮草充足,运粮的民夫也不缺,伐汉的时机正好。

于是,中秋一过,苏哲便将讨灭汉国,一统天下提上日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