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大气象师 > 第八百零三章 讨刘檄文

三国大气象师 第八百零三章 讨刘檄文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9:43 来源:蚂蚁文学

刘备别无选择。

他以优势兵力,在野外与苏哲正面交锋,都未必有十足的胜算。

何况,现在苏哲集结了二十万大军,还背靠僰道城做后盾,刘备除非是疯了,否则怎敢以十一万兵马,去攻打拥有二十万大军还有一座城池的苏哲。

他只能选择撤退。

于是,刘备果然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当天晚上便下令拔营而去,一路退往了成都以南四十里的南安城。

这座城池,已经是成都最后的屏障,再往后一步,苏哲的兵锋就要杀到成都城下。

而成都地处平原,城池虽然坚固高大,但周围却无险可依。

自古以来,占据益州的统治者,都是靠着四周的险要来拱卫成都,一旦那些险要陷落,敌军直抵成都城下时,几乎所有统治者都放弃了抵抗,要么弃城而逃,要么选择投降。

所以,刘备很清楚,守住南安城,就等于守住成都。

南安一失,成都城必不可守,只能拱手让给苏哲。

当退守南安城的刘备,在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加固城池,准备应对苏哲很快就要到来的猛攻。

至于苏哲,则率领着十万大军,从南广城浩浩荡荡的赶到了僰道。

几日后,魏延所统领的五万援军,也从江州赶到,苏哲集结在益州前线的大军,合计近有二十万之众。

在经过短暂的休整之后,苏哲便尽起大军,继续北上,浩浩荡荡直奔成都城。

数日后,大军进抵南安城下。

鉴于他兵马虽多,但也仅仅是刘备两倍多,没办法对南安城实施全面包围,所以苏哲只令大军于城南一线下寨。

饶是如此,魏军在城南连绵十里,战旗遮天,营盘星罗棋步,一眼望不见尽头,声势浩荡。

苏哲并不急。

南安城再坚固,难道还能坚固过当年的黎阳城,邺城?

刘备是有十一万大军,但他再强,还能强过当年的袁绍?

苏哲一点都不急,他有的是绝对的自信,跟刘备在南安城耗下去,不攻破这座通往成都最后的城池,他绝不罢休。

于是,苏哲便叫大军先按兵不动,就地休整,等待后续粮草运抵前线之后,再行攻城不迟。

是日,皇帐。

大魏的谋臣武将们齐集一堂,共商破城之策。

武将们个个热血沸腾,斗志昂扬,当然是主张即刻对南安城发动猛攻,用大魏的绝对实力,用阳谋破城。

苏哲却没那么冲动,目光看向黄权:“公衡,恐怕要辛苦你一下,朕要你执笔,为朕写一道《讨刘檄文》,朕要把这道檄文射入南安城,还要广散于益州各地,所以这道檄文,必须要有足够的杀伤力,能让益州人心离散。”

众人立时明白,他们的天子,这是要打舆论攻势。

这也是在决战之前,苏哲惯用的手法。

黄权乃刘备旧臣,又是蜀人,文采也不弱,由他执笔写这道檄文,自然是再有杀伤力不过。

“臣领旨,陛下放心,臣一天之内就写好檄文,保证让陛下满意。”黄权也没有推辞,欣然领命。

苏哲满意点点头,目光看向众将:“各位,咱们连战数月,一路从白帝关打到了这里,现在成都城离我们只有一步之遥,朕要你们打起精神,激励你们的部卒,只等朕一声下令,就把南安夷城平地,直取成都!”

“夷平南安!”

“直取成都!”

众将热血沸腾,群起响应,猎猎如狂的豪情,在皇帐中燃烧。

一天后,黄权的《讨刘檄文》写成。

要么说黄权是刘备的旧臣,对刘备的底细知道的一清二楚,这道檄文连苏哲看了都赞不绝口。

在这道檄文中,黄权用极其锋利的言语,痛斥了当初刘备背信弃义,从刘璋这个同宗手中窃取益州的无耻之举,将刘备斥责为假仁假义,虚伪无耻,心狠手辣的伪君子。

接着,黄权又把刘备把僰道城,把南中诸郡送给孟获,纵容蛮人烧杀抢掠的所作所为,也愤慨激昂的痛斥了一番,明言刘备视蜀人为刍狗。

通过历数刘备一系列的无耻之举,黄权号召蜀中百姓群起反抗刘备这个“暴君”,以响应大魏王师,迎接真正的天命之皇入主益州。

苏哲在看过这道檄文后,不禁拍案叫绝,当场下令将这道檄文抄写数万分,先以箭矢射入南安城中,再派细作广散于成都等益州各城。

檄文的杀伤力,很快就显现了出来。

益州士民们本就因魏国入侵,刘备的连战连败,丧城失地而人心惶惶。

如今蛮军覆没,南中七郡尽失,魏军都快打到成都来了,更是令他们人心震动。

不断的失败,不断的有蜀籍的士卒丧命,让多少蜀人白发人送黑发人……

种种一切,都激起了蜀人对刘备的不满,早已是怨声载道。

苏哲这道檄文一出,就如同点燃了*桶一般,瞬间令益州大地群情激愤,人心思变。

在这些檄文的煽动下,蜀人对刘备的不满,很快就转化成了叛乱。

临巩,广汉,汉安,严道等成都周围的百姓们,纷纷组织起来杀了县官,树起了反旗。

而不少还未反的郡县,也停止了向前线继续供应粮草,采取观望状态。

一时间,魏军尚未攻城,刘备便后方生变,知乱了阵脚。

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持后方的稳定,刘备不得不分出宝贵的兵马,前去平定那些叛乱的郡县,南安城一线的实力,骤然被削弱。

削弱的不仅仅是兵力,更是斗志。

刘备所率领的汉军,有半数以上都是益州本地青壮,不少人都来自于那些造反的郡县。

家乡父老造反,岂能对他们没有影响,反叛的情绪,便如瘟疫一般,很快就在汉军中扩散开来。

逃亡开始。

开始是十几人,接着是几十人,再后来就是成百成百的蜀籍士卒成群结队的逃亡。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刘备再以所谓“仁义”的谎言来忽悠蜀籍士卒为他效命,显然已没有用处,只有采取强力镇压的手段。

刘备当即传下旨意,命马超等雍凉二州的将领,率领非本地籍贯的士卒,严密监视各营,严防士卒出逃,但凡抓到的出逃士卒,一律斩首。

在刘备的血腥镇压之下,士卒的逃亡这才稍稍被扼制,但人心士气的低落,却已无可避免。

汉军的所有变化,自然都在苏哲的意料之中,舆论战的打击,显然是收获颇

于是,苏哲当即下令,对南安城发起正面进攻,用军事上的进攻,来配合舆论战。

于是,颜良,太史慈,邓艾,张绣,甘宁,严颜等大将,率领二十万大军将士,日夜不停的对南安城,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数以十万计的箭矢射向敌城,数以万计的石弹,被轰向了南安城头,不分日夜的对南安城进攻饱合打击。

近七天的攻城里,魏军向南安城发射了过七万余石弹,几乎将南安南门城墙上的一切都夷为平地。

而射出去的数十万箭矢,更是密密麻麻插满了城墙,一眼看去便叫人毛骨悚然。

魏军的远程打击,虽然没有汉国的神雷炮那么强悍,没能把南安城墙轰塌,但对汉军士卒本就低落的士气,却是雪上加霜般的沉重打击。

外力打击之下,汉军的抵抗意志再次遭受沉重打击,本已被刘备镇压下去的蜀籍士卒,再次冒险开始逃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