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大气象师 > 第五百五十九章 壶 关!

三国大气象师 第五百五十九章 壶 关!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9:43 来源:蚂蚁文学

“颜良何在!”苏哲一声厉喝。

“末将在。”

苏哲一指温县:“本公命你带一队人马,速速去往温县,捉拿司马懿一族,一个都不许给本公放过。”

颜良得令,虽不明白苏哲这道命令的意图,却不敢犹豫,当即率军前去。

“楚公捉拿司马家,是打算要征辟他们吗?”文丑试探着问道。

“征辟他们?老子脑子坏掉了,才会想要征辟司马懿,自掘坟墓……”

苏哲心下冷笑,淡淡道:“你错了,我不是要用他们,我是要灭了他们满门。”

文丑神色一凛,眼神惊异又畏惧,似乎没有料到,苏哲会做出这样的举动。

“子勤有话直说。”苏哲目光锐利,自然看得出他有心事。

“咳咳,恕末将直言,那司马氏一族自天下大乱时,就一直隐居不问世事,当年袁绍曾几次征辟,司马氏一族都无一人出仕,这样跟楚公从未曾有过冲突的家族,楚公却要灭他们满门,末将稍稍有些不太明白。”

文丑倒也是直性子,坦率的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你不懂啊,司马懿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你们都只被他的隐忍蒙蔽了,他糊弄得了别人,可糊弄不了我苏哲。”

苏哲语气玩味,嘴角扬起一抹讽刺弧度。

他当然不会告诉文丑,自己熟知历史,深知司马懿此人有多么的阴险深沉,司马氏一族有多么的恶心。

曾经历史中的司马懿,受魏明帝托顾的信任,却不惜背叛曹氏,发动高平陵之变,从一个托顾忠臣,一跃变成了独揽朝臣的权臣。

那然后,他留下的两个好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一个废掉曹芳另立新帝,一个干脆直接把皇帝杀掉,所作所为,可谓是空前绝后。

而他们之后的晋武帝司马炎,虽然有平吴之功,却又大封宗亲,埋下八王之乱的种子。

再往后,司马家的诸王斗的你死我活,不惜引匈奴,鲜卑这样的胡人进入中原,为他们打仗。

结果却是他们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己陆续败亡,却给了诸胡趁机崛起的机会,最终酿成了五胡乱华的惨剧,整个北华夏都进入了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

苏哲清楚这一段历史的来胧去脉,怎么可能放过司马懿。

这样一个隐患,自然是将之扼杀在摇篮之中,管你现在装的有多么人畜无害,先宰了你再说。

苏哲遂叫大军暂且停下,坐等颜良血腥归来。

一个多时辰后,颜良去而复返,却没有带回苏哲意想中的滚滚人头。

“禀楚公,末将去往温县时得知,那司马懿已于数日前,带着一族离开,据说是北上去了上党郡。”

这个狡猾的老狐狸,他溜的还蛮快的。

苏哲心中在骂娘。

转念一想,司马懿最善长的就是审时度势,其自保能力比贾诩那只老毒蝎还强。

以司马懿的智谋,应该能看得出来苏哲对世族的打压,为了自保,选择举族逃亡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看他举族逃往了上党,这情形,莫非是想投奔董卓不成?

当年董卓废少帝,杀公卿,烧洛阳,被袁绍等一众世族代表的关东联军围攻,可是世族的公敌。

司马懿作为世族中的一员,现在为了避他苏哲,却不惜去投奔董卓这个曾经的世族公敌,也真是够讽刺的了。

“果然世上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董卓,你盼了这么多年,终于盼到了有世族主动跟你穿一条裤子,应该很欣慰了吧……”

苏哲眼中流转着讽刺。

“楚公,那司马懿逃往上党,应该是去投奔董卓,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颜良问道。

“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庙,等本公灭掉董卓之后,再将他司马氏一族一并灭掉呗。”

苏哲不屑一哼,扬鞭一指北面:“传令大军,改道北上,直奔壶关!”

号令传下,十七万步骑大军,即刻改道北上,由天井关穿越太行山,进入上党郡,向壶关重镇挺进。

上党一郡,南面是太行山与王屋山余脉东西横卧,与河内郡形成了天然分界。

该郡西面方向,又有一条中条山南北斜卧,与河东郡形成分界。

而其北部和东部,则是太行山主脉阻挡,跟晋阳所在的太原郡盆地,以及冀州,也形成了天然的屏障。

这样四面环山的地形,使得上党郡形成了居高临下,却又表里山河的地形,自古以来便易守难攻,乃兵家必争之地。

不过就如同蜀地一样,秦岭比太行山更为险峻,但在崇山峻岭之中,却依旧有不少谷道,可以勉强贯通内外。

上党郡也是一样,其中最为平坦的一条道路,就是自北向南的太行径。

这么径道起于河内郡,再北经过天井关进入太行山,再经过高都城,泫氏城,最后抵达壶关。

说是条道路,其实只是相对而言,这条太行径道路狭窄,宽不足五步,蜿蜒盘旋,崎岖不平,比平原上的大道难走何止几倍。

不过苏哲和他的将士们,连卢龙塞那种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古道都走过了,再走一遍太行径也就不算什么。

十七万大军进入太行山,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一路长驱直入。

董卓方面,有感于自己兵马数量,以及不善于城防战的劣势,便将大部分兵力都撤到壶关,全力据守这座上党郡最关键的城池。

于是,苏军北上,不消一兵一卒,便轻松拿下了高都等沿途城池,时年春初,兵锋直抵壶关城下。

鉴于初春已近,为了不影响春耕,也不至于陷于春水泥泞之中,苏哲大军一兵临壶关,就先发动了一场规模不小的进攻。

是日午后,饱餐后的苏军将士,对壶关城发起了猛攻。

巍巍关城一线,数百张云梯密布,无数的苏军争先恐后的爬上云梯,杀声如惊雷般阵阵而起,响彻了太行山谷。

苏军将士在猛攻关城,苏哲则立马关城前,一面主持大局,一面观察这壶关形势。

只见这壶关城北面有百谷山,南面又有双友山,两山高耸入云,中间形成了一片壶状的空隙,关城建在这样的地形上,怪不得要起名壶关。

而苏哲正在进攻壶关东面这一段城墙,长不足一百五十步,地势实在是太窄,他的大军虽多,却无法展开,发挥不出兵力上的优势。

攻城陷入僵持不下的局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