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大气象师 > 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所惧!

三国大气象师 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所惧!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9:43 来源:蚂蚁文学

一个时辰后,丞相府,正堂。

谋臣武将们肃列于堂中,所有人都沉吟不语,脸色阴晴不定。

纸是包不住火的,何况苏哲也不打算包,第一时间就把袁绍大军南下的消息,遍传给了众文武,并叫他们前来大堂议事。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场军议,将关乎着这场南北决战将以什么形式进行。

高坐于上的苏哲,神情却闲淡自若,闲嚼着蚕豆,没有半分大敌压境的紧迫感。

看着众将差不多集齐了,苏哲才把手中蚕豆往案几上一扔,大声道:“袁绍率二十万大军南下,消息你们应该已看到了,这可以说是我们起兵以来最强的敌人,如何应对,你们有什么高见,大可直言。”

二十万大军!

听到苏哲亲口说出这个数字,众将无不微微变色,暗吸一口凉气。

忌惮归忌惮,众将却皆为百战余生的猛士,又岂会畏惧。

张辽当即出班,拱手道:“袁绍的大军南下,看行军方向,应该是要前往黄河北岸重镇黎阳,再由黎阳渡河,从白马或是延津两处渡头登上南岸,不出意外的话,兵锋应该是直指许都。”

徐晃也跟着道:“文远所言极是,许都乃帝都所在,一旦许都失守,则中原必定人心浮动,各州不战自乱,所以此番决战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如何守住许都。”

苏哲微微点头。

历史虽然已被他改变,曾经的中原霸主曹操,被他取而代之,但中原的形势,却与历史上并没有改变。

他依旧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帝都也依旧在许都,所以袁绍进攻的战略,也必会如历史一样,直趋许都。

唯一有所不同的是,历史上的袁绍是手握冀并青幽四州,而现在的青州却在他手中。

而历史上的曹操,并没有握有荆州这片膏腴之地,到他这里,却有荆州百万人口的支持。

这也就意味着,他的综合实力,已在当年的曹操之上。

不过缺点则在于,曾经的曹操对关中能够实施怀柔统治,决战袁绍之时,关中方向并没有给他造成多大压力。

而现在,关中却为董卓雄踞,随时有可能挥师东进,对他的侧翼发动进攻,这将是一个巨大的潜在威胁。

为了对付董卓的威胁,他就不得不在洛阳宛城一带,部署更多的军队,削弱了他能够用于对抗袁绍的兵力。

“童儿,你怎么看?”苏哲看向了庞童。

庞童淡淡道:“袁绍虽表面上看起来强大,但他两个儿子争夺储位,其麾下谋臣武将们也分成两个派系,彼此明争暗斗,内耗重重。而我军兵马虽少,却胜在众志诚城,上下齐心,并无派系之争。”

“所以,这一场仗,只要我们能齐心协力,并肩死战,我军必胜!”

庞童一番话,已是将袁绍的软肋,说的清清楚楚。

内斗,这就是袁绍最大的软肋。

苏哲熟知历史,岂会不记得,历史上的袁家可是斗到你死我活,官渡之战兵败,袁绍病死后,袁谭和袁尚两兄弟甚至直接开战,袁谭更不惜投降了曹操。

袁谭袁尚内斗不说,支持他们的河北士人和汝颍士人,也分为两派,斗了个你死我活,完全不顾袁绍的大局。

砰!

苏哲拍案而声,目光如刃,一身豪情狂燃而起,毅然道:“袁绍虽强,不过是外强中干,当年我不过荆州一小县令,就敢反了刘表,今日我手握中原诸州,雄兵十余万,还有尔等这些当世豪杰相助,我还怕他袁绍不成!”

长剑出鞘,苏哲剑指北方,豪然道:“袁绍敢来送死,我就叫他有来无回,咱们并肩一战,杀他个片甲不留,一鼓作气,趁势夺取河北,一统北方!”

苏哲自信无比,猎猎豪言,如雷鸣般轰响在大堂中,点燃了每个人的热血。

战意爆涨!

老将黄忠一跃而起,大叫道:“我等愿随主公死战,袁绍敢来,就叫他有来回无!”

张辽也慨然道:“主公百战百胜,袁绍又有何惧,一个字,战!”

众将斗志狂燃,热血沸腾,高昂的叫战声,山呼海啸般响起。

众将志在必得,苏哲信心大作,欣然道:“好!有你们这句话就够了,传我丞相令,即刻集结大军,与袁绍老狗决一雌雄!”

当天,丞相府的号令,遍迅速发出,传往四面八方。

除留镇许都的中军外,分布于各州的精锐之士,也迅速向许都方向集结。

苏哲眼下是手握荆豫兖青徐司加淮南之地,虽然经过战火荼毒,人口严重不足,但到底也有五个半州,满打满算也能凑齐近十五万兵马。

唯是这十五万兵马中,寿春方面要留给文聘近一万人马,防范江东的孙策。

青州方向,也得留给臧霸一万兵马,防范袁绍从青州方面的侧击。

而在洛阳和宛城一线,亦要留给李严近两万兵马,防范西面关中强大的董卓集团。

除此之外,各州要害之地,以及许都城,也要分出兵马留守。

抛开各处分兵,苏哲用来跟袁绍正面交锋的兵力,约在九万左右。

九万对二十万,光从兵力上来看,苏哲处于绝对下风。

那又如何!

以弱胜强的事,苏哲又不是没干过,仅仅一倍兵力的差距,对苏哲来说,已经算是形势不错。

在经过十余日集结,各处分兵部署后,苏哲留苏飞守许都,留董昭,满宠,马良等署理丞相府事,调拨粮草,他自己则率九万大军北上,前去与袁绍决战。

……

邺城之南。

战旗滚滚如涛,遮天蔽日。

刀枪如林,反射着耀眼寒光,几欲将苍天映寒。

南下的大道上,数不清的士卒正昂扬前行,帛延数十里,一眼望不到尽头。

无数面“袁”字大旗,在傲然飞舞,彰显着天下第一大诸侯的威势。

从邺城通往黎阳的大道上,二十万袁军步骑,浩浩荡荡袭卷南下。

跟随着他们身后的,则是近三十余万民夫,数以万计的骡车,满载着百万斛粮草。

连兵带民近五六十万人,这一战,袁绍已是几乎调动了河北三州一切能调动的力量南下,志在必得。

袁绍却并没有急速南下,而是慢慢吞吞,以日行不过三十里的速度行军。

他的这份悠哉,仿佛胜券在握,早一日晚一日都无关紧张,苏哲只有被辗压的份。

甚至,袁绍还在幻想着,他大军尚未渡过黄河,中原诸州就已土崩瓦解,望风而降。

原因很简单,这场南北决战,正面交锋还未开始,激烈的舆论战就已提前拉开帷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