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大气象师 >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两头下注

三国大气象师 第四百一十七章 两头下注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9:43 来源:蚂蚁文学

沉吟良久,刘备突然间跳了起来,长揖到底:“诸葛公子这么一提醒,备才是如梦初醒,恳请公子能出山,辅佐备匡扶汉室社稷,中兴我大汉。”

诸葛亮忙把刘备扶起,却一脸为难道:“亮才疏学浅,恐怕有负刘使君所托啊。”

刘备却长揖不起,执意道:“公子有经天纬地之才,岂能屈身于这山野之中,白白埋没了一身的才华,备再次恳请公子出山,助备成就大业。”

诸葛亮没在回答,表情依旧犹豫。

刘备见状,扑嗵一下跪在了地上,泣声道:“公子若不出山,备前路渺茫,只有死路一条,倒不如跪死在公子这里算了。”

说着,刘备已是潸然泪下,感人至深。

诸葛亮看着刘备这般哭求的样子,终究是动了恻隐之心,忙也向刘备跪下,拱手道:“承蒙主公器重,亮愿出山,为主公效犬马之劳,匡扶我大汉河山。”

刘备大喜,忙是扶起着诸葛亮起来,抚着他的肩膀道:“备得先生,当真如雨得水,何愁我大业不成,汉室江山不兴啊,哈哈~~”

诸葛亮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外面的关羽和张飞二人却看的糊涂,眼见刘备一会长跪,一会哭泣,一会又笑的合不拢嘴,皆猜不出房中发生了什么。

这时,刘备却拉着诸葛亮走了出来,当着他二人面,大声宣布道:“从今天起,为兄就任命诸葛孔明为我军师,从今往后,尔等要多向孔明军师讨教才是。”

关羽和张飞大惊,二人对视一眼,眼中尽是前所未有的惊异,似乎以为自己耳朵听错了。

张飞急是嚷嚷道:“大哥,你是不是糊涂了,竟然拜这么一个黄毛小子为军师,还叫咱们向他讨教,你莫不是开玩笑吧。”

关羽也沉声道:“大哥,就算这位诸葛公子才华不凡,但毕竟年轻尚轻,资历还浅,大哥跟他只有一面之缘,就要封他做军师,对他言听计从,会不会有些太过草率了。”

面对关张二人的质疑,诸葛亮只轻摇着羽扇,既不介怀,也不恼火,依旧一脸云淡风云。

刘备却眼眸一瞪,沉声道:“为兄我阅尽天下英杰,似孔明军师这般王佐大才,实乃百年难得一见,你们难道还不相信为兄的识人之能吗?”

关张二人语塞,不知如何反驳。

刘备却手一摆,厉声道:“为兄心意已决,从今往后对孔明军师言听计从,尔等也是一样,你们若是再敢对孔明军师不敬,那我们兄弟也就不要做了。”

关羽张飞大惊失色。

要知道,他三人结拜,一路走到现在,经历了多少生生死死,刘备却为了一个孔明,竟然能威胁他们兄弟都不要做了,这得对孔明有多看重。

这一下,关张二人彻底的体会到了刘备的决意,哪里还敢再质疑,只得把满腹的不满,强行压了下去。

“我等自当唯大哥之命是从。”关张二人齐声表明心迹。

刘备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看一眼诸葛亮,喝道:“既然如此,你们还不快见过孔明军师。”

关羽和张飞心中那个不爽啊,却无可奈何,只得一拱手,不情不愿的道了一声:“见过孔明军师。”

诸葛亮微微拱手还礼,却淡淡道:“亮虽才疏学浅,却愿竭尽全力,辅佐主公匡扶汉室,还希望今后我们能齐心协力,共辅主公才是。”

关羽张飞撇了撇嘴,却不搭话。

刘备怕尴尬,忙道:“眼下那苏贼正在追来,我们要去河北的话就得赶紧,不知军师何时能起程。”

诸葛亮道:“亮还要跟哥哥姐姐们安排一下,还请主公稍侯。”

刘备不好催促,只好前往府外等候。

诸葛亮则来到正堂,把大姐诸葛玲,二哥诸葛瑾,还有几岁的弟弟诸葛均全都叫来,说明了他要追随刘备而去的决定。

大家似乎早有心理准备,倒也没有多少意外。

诸葛玲道:“三弟你向来有主见,既然你已选择了明主,那我们还能说什么,那我们就收拾细软,随你一同起程吧。”

“不可。”诸葛亮摇了摇头,“主公眼下没有寸土,你们跟着我一起走,只会颠沛流离,要吃不少苦。况且,俗语说狡兔三窟,咱们诸葛家要是全都追随了刘玄德,倘若有个意外,岂不是全族覆没。”

诸葛瑾点点头:“三弟言之有理,那依你的意思呢?”

诸葛亮羽扇一指南面:“我料用不了多久,袁绍,董卓和苏贼的就会开战,到时整个北方必定战火纷飞,放眼天下,也只有最近的江东还算太平,那小霸王孙策也勉强算是个雄主,可以辅佐,二哥不妨带着大姐和四弟前往江东,去投奔那孙策吧。”

“孙策倒也是个英雄。”诸葛瑾点点头,却又道:“只是琅邪以南已尽被苏哲所占,南下的道路被封住,此去只怕道路不通,没办法去江东。”

诸葛亮又一指东面:“这个二哥就不必担心了,你们可以向东直奔琅邪山方向,我一年前已委托琅邪阁主,在海边准备了一艘大船,你们可以趁船走海路前往江东。”

“一年前?”诸葛瑾吃了一惊,“莫非一年前,三弟你就推算出今日之事,提前备下了船?”

诸葛亮笑而不语。

诸葛瑾不禁啧啧叹道:“三弟当真是神机妙算,怪不得那琅邪阁主,说你是麒麟才子,是唯一可与九奇之首抗衡的人。”

诸葛亮只淡淡一笑,却道:“既然二哥和大姐没有异议,那事宜迟,尽快起程吧。”

诸葛瑾做事也不拖拉,便起身前去收拾细软。

诸葛玲却有些不舍,叹道:“咱们四姐弟这么一分别,南北相隔万里,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再团聚。”

诸葛亮却无多少伤感,只安慰道:“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分别不过是为了将来更好的重聚,大姐你要相信我,他日刘玄德一统北国,挥师南下之时,就是我们兄妹重逢之日。”

“唉,希望如此吧。”诸葛玲一声无奈叹息。

当天晚上,诸葛四姐弟便分道扬镳,诸葛亮随同刘备北上前往冀州,诸葛瑾三兄弟则向东前往琅邪山。

至于是甘定,对刘备是崇拜之极,当即也弃了县令不做,跟着刘备一同北逃。

……

阳都城以南。

苏哲率领着三万步骑大军,正昼夜兼程,杀奔北上。

一天后,苏哲大军进抵阳都。

此时曹操和他的败兵早已绕城而过,直接向更北边的莒城逃去,而县令甘定也弃官而逃,苏哲几乎没遇到任何抵抗,就攻破了这座背靠泰山的小城。

入城后,苏哲便叫将士们稍做休整,准备次日继续北追曹操败军。

就在他刚刚入驻县府,屁股还没坐热时,许褚便押着一众县中小吏前来,报称他经过审问这些小吏得知,前日刘备曾经路过这里,逗留了有一晚。

“刘备来过?他都做了些什么?”苏哲好奇心起,便问道。

“回禀大将军,我们甘县令当晚带着那刘备,去拜访了诸葛家,当晚他便弃了我们,带着家眷,跟着刘备还有诸葛家那个神童逃走了。”

诸葛家?

莫非是他……

苏哲心头微微一震,急道:“你说的诸葛亮那个神童,莫非是叫诸葛亮。”

“正是。”小吏颤声答道。

果然……

苏哲眉头不禁微微皱起。

他记起历史上的诸葛亮,本来就是徐州人氏,为了避战乱才迁往了荆州,十几年后跟逃落到荆州的刘备相遇。

而眼下他提前夺取了荆州,改变了历史线,导致诸葛亮没办法前往荆州,只能留在徐州,却不想冥冥之中,竟然还是让刘备跟诸葛亮给遇上了。

“你们俩还真是天生一对啊,莫非是上辈子的情人,这也能让你们遇上……”苏哲暗中骂道。

苏哲叹息过后,又问道:“诸葛亮一家都跟着刘备逃走了吗?”

“那倒不是。”小吏摇摇头,“我记的只有那诸葛亮跟着刘备北逃了,他的哥哥诸葛瑾,似乎是带着其他姐弟往东面去了。”

果然,这个时候的诸葛瑾也还在徐州。

只是,他们没跟着刘备一块逃走,往东面又能去哪里呢?

苏哲疑心顿起,便叫许褚把地图拿来,沿着阳都城向东面一路扫去。

琅邪!

他的目光落在了那座海边小城上,立刻猜出了诸葛瑾的意图,他们这是想走海路,前去江东投奔孙策呢。

“好啊,果然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看来你们诸葛家基因里就刻着狡兔三窟的本性,历史都已经改变了,却还是改不了想要两头下注的毛病啊……”

这时,身边庞童却忽然想起什么,便道:“我记得当年水镜老师,便是与天下高人隐士,齐聚在那琅邪山上的琅邪阁,在那位琅邪阁主的主持下,与众高士一起评选出了所谓的九奇。”

琅邪山,琅邪阁,琅邪阁主……

苏哲思绪翻转,总觉的似乎在哪里听说过,却又想不太起来,毕竟,他融合了两世的记忆,天量的记忆,有许多不太重要的记忆慢慢忘却也不奇怪。

“你诸葛家想两边下注,我偏不叫你如愿,我也正好去会一会,瞧瞧那位琅邪阁主是何方高人!”

苏哲心念一决,便喝道:“传令高顺,速率五百铁骑,随我前往琅邪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