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大气象师 > 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下之中

三国大气象师 第二百四十七章 天下之中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9:43 来源:蚂蚁文学

日落时分,“苏”字的战旗,已经高高飘扬在了函谷关上空。

张济等溃兵逃往关城后,自知没办法守住,只好弃关而逃,苏哲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这座天下闻名的雄关。

长安在在西,洛阳城在东,东西两都之间,就是大名鼎鼎的函谷关。

苏哲夺下了此关,就等于扼住了西凉军东进的咽喉,董卓再想入侵他的地盘,就没那么容易了。

过函谷关往西,则进入到了弘农郡,董卓在该郡部署了重兵,苏哲再追下去也讨不了好处,便明智的下令停止追击,止步于函谷关。

在关城上逗留了一晚后,苏哲留下三千精兵守关,自率大军还往洛阳城。

两天之后,苏哲终于策马昂首,踏入了这座大汉帝国的旧都。

登临洛阳城头,俯看着这座已成废墟的帝都,苏哲隐约能想象的到,当年她曾有多繁华。

只可惜,那一切的繁华,都被董卓一把火烧尽,变成了过眼云眼。

苏哲却很清楚,洛阳城的价值,并不在于她有多繁华,而在于她乃天下之中的地理位置。

而天下之中的位置,就决定了,即使洛阳城现在是一片废墟,早晚也必会重新崛起,再次成为帝都。

苏哲熟知历史,当然记得,历史上的洛阳城也曾几次被毁过,却又几次重归繁华,以帝都的身份耀眼的屹立在中原大地。

他也清楚,自己要成就帝王之业,早晚也要把自己的统治核心,搬到洛阳城来。

不过,眼下却时机未到。

最现实的难题就是洛阳太过荒凉,虽然这些年回流了不少人口,废墟上零零散散的重建了些房舍,城外的乡野里也回来了一部分百姓,开始重新开恳荒田。

只是,眼下回流的这点人口,实在是杯水车薪,根本不足以支撑起苏哲把统治中心,从宛城迁来洛阳。

先不说他数以万计的军队,就是光养天子皇后,还有那帮子吃闲饭的大臣和他们的家眷,每日所耗的钱粮就不计其数,洛阳及其所在的河南郡这点人口,根本不足以养这么多张嘴。

况且洛阳西面是董卓的地盘,东面是曹操的地步,北面又跟袁绍的冀州离的太近,以苏哲眼下的实力,还不足以把统治的核心,定在这种三面受敌的地方。

夺回洛阳,也就是因为其帝都的原因,以向天下人彰显天子的正统性,以方便苏哲最大限度的发挥天子残存的号召力而已。

神思许久,苏哲收回了思绪,说道:“李严,我打算奏明天子,任命你为河南尹,为我坐镇洛阳,你可有胆量担此重任?”

李严身形一震,惊喜的目光看向苏哲,似乎不敢相信,苏哲会把这么重要的担子交给他。

那可是河南尹啊,虽然官职与诸郡太守平级,但却因为辖区有帝都存在,所以权力地位远胜于寻常太守。

苏哲让他做河南尹,就等于把帝都交给了他,让他从一名苏家军的部将,变成了能为他苏哲镇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也就是说,他李严在苏哲集团中的地位,将高出甘宁,胡车儿这样普通的将领一头。

李严焉能不兴奋。

“怎么,你没这个胆量担此重任吗?”苏哲笑问道。

李严这才从惊喜中清楚过来,忙是一拱手,慨然道:“多谢主公如此信任,严定当竭尽全力,主公放心,严必不负主公重托。”

苏哲点点头,问道:“那你说说看,你打算如何坐镇洛阳?”

李严沉吟片刻,便道:“洛阳是主公插入中原的一根楔子,将来夺取中原,必有大用,但主公眼前的目标,乃是先全取荆州,所以严要做的,就是为主公守住洛阳,恢复洛阳的民生经济,为主公将来的北向做好准备。”

苏哲微微而笑,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李严便接着道:“所以严要做的,就是以精兵扼守住西面函谷关,东面的虎牢关,再凭借北边黄河天险,防范住三面之敌,只守而不攻。”

“与此同时,严还要重建洛阳城,召揽流民复垦周围的荒地,大兴屯田,以充实丁口,积聚粮草。”

“假以时日,当主公北向之时,严这里便有足够的粮草,充足的民力物力,来为主公的大军提供保障。”

听过李严的一番计划,苏哲满意的点点头,心里暗暗在佩服刘备的相人之术。

想当初刘备白帝托孤,把李严任命为顾命之臣,为蜀国坐镇江州,防范东吴,李严确实做的极为出色,令蜀国东陲长治久安。

当然,后来李严被诸葛亮所贬,那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而李严方才这番话,也深得苏哲之心,更证明了他乃栋梁一才,有坐镇一方的以力,坚定了苏哲用他之心。

况且,苏哲放眼自己麾下,也只有李严能文能武,有独挡一面之才。

当下苏哲欣然一笑,一拍他的肩膀:“很好,正方,我果然没看错你,这洛阳我就交给你了!”

李严也是心潮激动,豪然道:“主公放心吧,他日你大军北上之时,我一定会给你一个重现繁华的洛阳城。”

“好!我记住你这句话了,你可别给我食言。”苏哲笑道。

城头上,主臣二人相视大笑。

笑声骤止,苏哲看到了什么,指着南门方向道:“那一路人马是什么来头?”

李严眯眼看了几眼,忙道:“那应该是天子和皇后的车驾,主公忘了么,你说要请帝后还都,走个过场。”

“原来是这样,差点忘了,走吧,去瞧瞧咱们的天子去。”苏哲这才想起,便下城而去。

数百步外,洛阳南门。

象征皇帝车驾的御辇,缓缓的驶入了洛阳城,当马车进入南门那一瞬间,刘协心情激动的差点要跳起来。

“洛阳,洛阳,朕终于又回来了……”望着满城的废墟荒凉,刘协感慨万千。

他的记忆,恍然间又回到了并不遥远的过去。

他回想起了当日洛阳城的繁华,南宫北宫的壮丽,就如大汉帝国一般,辉煌耀眼。

他还想起,自己君临天下,站在金殿中,俯视巍巍洛阳时的激荡。

一切都像梦一样,就发生在昨日,今朝醒来,就只剩下了眼前这片残垣断壁。

“董卓老贼,若非你那一把火,朕的帝都又怎会变成一片废墟!”刘协紧握拳头咔咔作响,暗暗咬牙切齿。

身边的伏寿却叹道:“陛下也不要忘了,如果不是董卓的话,陛下只不过是陈留王而已,这洛阳城也不属于陛下。”

刘协身形一震,一时被伏寿这句话,堵的哑口无言。

半晌后,刘协才恨恨道:“朕的时运怎么这般不济,才从董贼那奸臣手中逃出,却又落入了另一个奸臣的手中,可恨啊——”

他口中的“另一个奸臣”,自然是暗指苏哲。

伏寿马上又叹道:“陛下也不要忘了,若非是陛下口中的那个奸臣,陛下也没有机会还驾洛阳。”

“皇后,你什么意思?你怎么总是这么跟朕说话?”刘协终于火了,冲着伏寿发起脾气。

伏行却淡淡道:“陛下息怒,臣妾说这些话,其实只是想提醒陛下,多念苏卿之功,少念他的过,发借着光复帝都的机会,好好跟他缓和关系,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抓住这最后的机会。”

“最后的机会?你什么意思?”刘协眼眸中闪过一丝精光。

伏寿压低声音道:“洛阳不比宛城,这里并非是苏子明的老巢,他对这里的掌控力,必定是远逊于宛城,只要陛下还都洛阳,就有了重新纠结忠义力量的机会。”

“况且洛阳不比宛城那般偏远,西面董卓不必说,北面和东面两河诸州,定还有许多忠义之士,陛下身在洛阳,就能更方便的暗中联络招揽这些忠义之士,假以时日,陛下才有摆脱苏子明的掌控,做一个名符其实的天子的机会。”

伏寿一席话,听的刘协心头一震,蓦然间眼中掠起了醍醐灌顶的明悟之色。

沉吟咀嚼良久,刘协嘴角微微上扬,钩起了一抹阴冷得意的冷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