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大气象师 > 第二百一十四章 家大还是国大!

三国大气象师 第二百一十四章 家大还是国大!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9:43 来源:蚂蚁文学

董卓劲力极大,那一巴掌下去,差点把贾诩拍散架了,他一把扶住城垛,方才勉强站稳。

虽被董卓盛赞,贾诩脸上却看不到得意,反而掠过一丝不易觉察的无奈。

董卓便把牛辅召过来,附耳低吩了一番。

牛辅眼前一亮,忙是把董卓的密令,交待了下去,安排部下去执行。

那李儒眼眸中闪烁着好奇,猜测着贾诩能有什么妙计,想破头皮却又猜不透。

董卓则满意的笑道:“苏哲啊苏哲,你是卧龙又怎样,老夫有毒蝎,正好蜇死你!我说贾文和,从今天起,你就跟在老夫身边,为老夫出谋划策吧。”

贾诩当然不敢拒绝,只能拱手应诺。

“行啦,现在咱们就等着曹操那小子退兵就行了,老夫今天高兴,来人啊,把先帝的那几个妃子,都给老夫送到大帐里去,老夫今天就干死她们,哈哈哈——”

董卓放声狂笑,挺着肥硕的大肚腩,下城而去。

一众文武部将们,纷纷围拥着跟了下去。

牛辅从贾诩身边经过时,压低声音,喜道:“贾文和啊,你今天算是给本将长脸了,帮本将把李儒压下去一头,今晚哪里也别去,本将回头请你吃酒。”

说罢,牛辅也乐滋滋的追着董卓下城去。

贾诩却原地不动,目光望向东面兖州方向,无奈的叹道:“曹孟德,你我无怨无仇,我本不该针对你,我也是身不由己,为了自保,只能出了这条毒计,没办法,要怪,你就怪这个乱世吧。”

……

虎牢关以东,酸枣城。

城门大开,数以千计的曹军士卒,正排着整齐的队伍开出西门,向着虎牢关方向开进。

曹操立于城头,俯视着城下的将士,目光远远延伸向西,恍然间,诸多往事浮现心头。

“子孝啊,你还记不得起,当年我们跟十八路诸侯酸枣会盟,讨伐董卓之事?”曹操马鞭轻扬,淡淡问道。

身边曹仁一拱手:“当然记得了,当年酸枣会盟,关东诸侯兵马数倍于董贼,他们却终日置酒高会,谁也不愿意真心讨董,唯有孟德你傻……”

曹仁顿了一下,把后面的话强行咽了回去,笑道:“唯有孟德你一心讨伐董贼,匡扶汉室,却因为咱们实力太弱,终究还是为董贼所败。”

曹操看了他一眼,自嘲笑道:“我知道,你想说我傻,明明知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却偏偏想要以一己之力,力挽天倾,那不是傻是什么。”

“这……我可不说。”曹仁笑的有些勉强。

曹操却叹道:“没办法啊,谁让我曹阿瞒儿时的梦想,就是做大汉的征西大将军,为大汉开疆拓土,我也好名留青史,这大汉朝要是没了,我的梦想不也跟着破灭了么。”

曹仁也跟着道:“只可惜,梦想很美好,现实却往往很残酷,如今天子都沦落到需要苏哲那样的寒门之徒来庇护的地步,我看孟德你匡扶汉室的梦想,只怕是越来越渺茫了。”

曹操心头微微一震,忽然间似有所悟。

就在这时,身后却响起一个正气凛然的声音:“希望渺茫不代表没有希望,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何愁不能匡扶汉室。”

众人回头一看,却见荀彧正上城而来。

曹操一看到荀彧,就像看到骄阳一般,脸上的那一丝阴霾,顿时被驱散。

他便呵呵一笑,欣然道:“文若说得对,人活着岂能没有希望,所有人都觉的汉室不可兴复,我曹操偏要兴给他们看。”

城头上的气氛,顿时又积极起来。

曹仁却道:“荀先生,我们想要兴复汉室,首先要自己有实力才行,眼下你却力荐孟德率军去跟董贼交锋,这不就是白白消耗我们的兵马,却帮了那苏哲,这对我们能有什么好处。”

荀彧正色道:“子孝将军,话不能这么说,眼下天子正处于苏哲的庇护之下,我们帮他击退了董贼,就等于保护了陛下,这本身就是在为兴复汉室的大业出一份力,岂能用眼前的蝇头小利来衡量利弊。”

曹仁语塞,只好沉默下去。

曹操便道:“文若啊,我可是照着你的建议,奉天子诏命,尽起兖州之兵进攻虎牢关,不过那董卓已派一万重兵把守,你这个九奇之一的仁麒,可有什么妙计帮我攻下虎牢关吗?”

“什么仁麒,那不过是那些高人隐士的捧杀罢了,麒麟乃祥瑞之兽,仁乃我儒家宗义,这两个字合起来份量重如泰山,彧可当不起。”荀彧拱手自谦。

曹操却摆手道:“这你就不用谦虚了,你荀文若精通儒学,乃当世名士,足以当得起一个‘仁’字。”

“我曹操自从得到你辅佐后,短短一年时间,就平定百万黄巾,打下了整个兖州,击败袁术的进犯,可谓是顺风顺水,运气极佳,还不是你这麒麟带来的祥瑞好运,我看这仁麒之名,非你莫属。”

被曹操这般盛赞,荀彧也不好再谦虚下去,也不便坦然领受,只好付之一笑。

“文若先生既为九奇之一,那便给我们想条妙计,怎么攻破那虎牢关才好。”曹操趁势问道。

荀彧却摇摇头,“子孝将军这就难为我了,彧这点才学,只擅长大势分析,攻城略地,出谋划策这种事,并非我擅长。”

曹操忙也点头道:“文若先生乃我曹操的萧何,子孝你什么候见过,萧何代替张良陈平出谋划策了。”

曹仁一怔,只得无奈一笑。

就在这时,程昱气喘吁吁的爬上城头,一脸凝重道:“主公,出事了,出大事了!”

“出什么大事了,仲德这么慌张。”曹操不以为然的问道。

“主公……主公自己看吧。”程昱表情凝重,竟不敢说出来,只将手中那道急报奉上。

曹操心头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满腥狐疑的接过那道情报,不安的展了开来。

那是留守兖州的夏侯惇的笔迹,字迹颇潦草,可见他当时写信之时,心情有多急迫。

曹操才看几眼,蓦然间脸色剧变,身形剧烈一晃,仰天大叫一声,往一旁歪倒过过去。

“孟德!”曹仁吓了一跳,赶紧上前将他扶住。

此时的曹操,竟已是脸色扭曲变形,一脸的悲怆愤怒,仿佛精神遭到了巨大的打击。

“孟德,发生了什么事,元让信里都说了些什么?”曹仁惊恐的问道。

曹操却不答,只咬牙切齿,悲愤的大骂道:“陶谦老贼,我要杀了你,我要灭你满门~~”

同样吃惊的荀彧,忙是俯下身来,将那道跌落于地的帛书捡起,看过之后,脸色也骤然惊变。

“文若先生,到底发生了什么?”曹仁急迫的问道。

荀彧长叹一声,默默道:“元让将军在信中说,曹太公在从泰山郡前来兖州的路上,遭到陶谦部下的埋伏,太公他……他……他遇害了。”

晴天霹雳!

“伯父……伯父他竟然被陶谦谋害了!?”曹仁惊到目瞪口呆,一脸的难以置信。

他口中的伯父,荀彧口中的的太公,正是曹操之父,曹嵩。

当初曹嵩为了避祸,躲到了泰山郡,如今曹操平定了兖州,便派人去接曹嵩回来。

他却万没有料到,曹嵩竟然会在归来的路上,被陶谦所杀。

悲愤之极的曹操,摇摇晃晃的站直了身子,愤然骂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陶谦,我曹操若不灭你满门,我就不配姓曹!”

曹仁也悲愤道:“孟德,那陶谦素来与袁术结好,他这次谋害伯父,定是受了袁术指使,我们还等什么,即刻回师杀奔徐州,为伯父报仇雪恨啊。”

曹操重重点头,厉声道:“传我将令,全军立刻拔营东归,随我杀奔徐州,报仇雪恨!”

曹仁得令,愤然而去,即刻去传达命令。

荀彧却眉头暗皱,劝道:“主公,那陶谦乃自守之贼,他明知道谋害了太公,会召至主公的报复,却偏偏为何还这么做?岂不是惹祸上身,这其中会不会是有人暗中使手段,嫁祸给陶谦,好挑拨我们与陶谦开战。”

“我管不了那许多,反正先父是死在陶老贼的地盘上,那老贼无论如何脱不了他干系,至于是不是有人挑拨,等我灭了他之后再调查不迟!”曹操却态度决然,不听劝告。

荀彧眉头凝的更深,拱手正色道:“主公若是一怒而去,董贼的翼侧便将威胁尽解,他就能全力南下,介时那苏哲就要独自对抗董贼的西凉铁骑,形势危在旦昔,天子也将有危啊,还请主公以国家为重,三思而行。”

曹操神色微微一动,似乎被触动,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片刻后,他却一摆手,决然道:“保家卫国,保家卫国,若连家人都保护不了,我还怎么保国,我意已决,先报家仇,再杀国贼!”

说罢,曹操也不给他再劝说的机会,扶剑大步下城而去。

看着曹操远去的身影,荀彧暗叹道:“在你眼中,终究还是家大于国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