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大气象师 > 第二百零八章 谁来背锅

三国大气象师 第二百零八章 谁来背锅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9:43 来源:蚂蚁文学

那一辆载着天子和皇后的马车,一路飞奔,奔出了内宫大门。

伏寿撩起车帘,向外面张望,只见左右两旁,遍地都是尸体,显然经过了一场激烈的厮杀。

却没有人再阻挡他们,马车一路狂奔,直接开出了外宫大门。

董承率领着六七百精锐的羽林军,护着车驾,直奔北门而去。

苏哲在宛城总共留了三千兵马,其中两千布于外宫,一千布于城门。

内宫中的兵马,一半被杀散,一路被调往了车骑将军府,而北门一带,留守的兵马不过三百。

这三百人马,哪想到城内会出事,还没明白是怎么一回事时,便被从后而来的羽林军杀散。

董承没费多少力气,便夺下了北门。

城门大开,吊桥放下,马车载着刘协和伏寿,匆匆出了宛城,直奔东北方向而去。

顺利出城,刘协松了一口气,回头瞟了伏寿一眼,冷笑道:“皇后,你这下总该放心了吧,朕早说过,一切尽在朕的掌握之中,那苏哲还想扣住朕,哼~~“

他语气中透着讽刺,一身帝王般掌控乾坤的自信。

“陛下……陛下确实英明神武,臣妾佩服到五体投地。”伏寿勉强恭维道。

刘协不禁哈哈大笑起来,笑的放肆,笑的痛快,一副飞鸟出笼,困龙飞天的痛快。

身边的伏寿听着,却没那么轻松,反而是打了个深深的寒战,感到一丝令头皮发麻的恐惧。

马车一路向着东北方向的叶县而去。

刘协以为,苏哲眼下正率军北上,前往南阳北部的鲁阳一带,而叶县则位于南阳东北部,离鲁阳之间有百余里的距离。

按照最快估计,宛城事变的消息传到鲁阳,最少也要两三天的时间,苏哲才能做出反应,发兵阻拦。

刘协所要做的,就是马不停蹄,日夜不停的夺路狂奔,抢在苏哲收到消息之前,赶到叶县。

然后,他就能顺利的进入到兖州地界,那时候,苏哲就再也没有可能追到他了。

除非,他放着董卓不管,率大军杀入兖州,冒着跟曹操开战的风险。

刘协料定,苏哲没这个胆量。

三天后,叶县以北。

刘协一行千余人,终于顺利的绕过了叶县,再往前不出二十里,就将进入到兖州地界。

时当正午,万里晴空,刘协望着马车外的蔚蓝天空,心中澎湃着困龙飞天的兴奋。

“陛下既然不信任苏哲,这个曹操也不值得信任,到了兖州之后,不知陛下打算怎么做?”伏寿提醒道。

刘协放下车帘,冷笑道:“朕还用得着你提醒么,朕当然会对那曹操有所防范,这一次,朕绝不会再重蹈覆辙。”

伏寿看向刘协,眼神狐疑。

刘协便道:“先前朕之所以会被苏哲控制,就是因为朕没有一支忠于自己的兵马,现在不一样了,等朕到了兖州后,就下旨急诏皇甫嵩前来听命,只要有这样一支精兵握在手中,朕还会怕被曹操控制吗?”

皇甫嵩?

伏寿恍然省悟,却又道:“那皇甫嵩眼下正与苏哲在一起,苏哲会轻易放他率军离开南阳,前来兖州听命吗?”

“皇甫嵩乃绝对忠臣,只要有朕旨意在,他就是拼死一战,也绝对会来兖州。”

“至于那苏哲,他如果不肯放皇甫嵩离开南阳,就等跟皇甫嵩兵戎相见,以他的聪明,你觉得他会在跟董卓开战之前,先把兵马消耗在跟皇甫嵩的拼杀中吗?”

听过刘协的一番分析,伏寿竟是哑口无言,因为他说的有理有据,叫她无理反驳。

刘协智谋之强,完全超乎了她的想象。

甚至强到让她觉的可怕的地步。

看着伏寿那副被震住的样子,刘协嘴角扬起一抹得意的冷笑,心中有种无比的成就感。

突然间,马车停了下来,刘协惯性的往前一跌,差点就扑倒在地。

刘协的得意被打断,撩起车帘,不满的喝问道:“怎么回事?为什么突然停下来。”

马车外,羽林士卒们个个神色慌张,无人敢回答。

刘协正狐疑间,董承策马飞奔而来,一脸的凝重,沉声道:“陛下,大事不好,前面有苏哲的人马拦路。”

苏哲拦路!

刘协大吃一惊,神色立变,急是从车厢中钻了出去,举目眺望。

只见道路前方两百步方向,那道必经的隘口处,一座五千余人的步骑军阵,封住了他们的去路。

军阵上空,一面“苏”字大旗,耀眼飞舞。

“苏……苏哲?这怎么可能?他为什么会在这里?为什么?”刘协声音沙哑,脸上瞬间涌起深深的惊疑,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

那神情,就像是见了鬼一般,先前得意一扫而空。

伏寿闻讯也钻出了马车,当他看到苏军拦路时,花容也是一变。

只是,吃惊过后,她却是无奈摇头一叹,说道:“陛下,看来苏哲已经识破了陛下的出逃计划,不知陛下打算如何收场?”

“朕……朕……朕……”刘协慌了,结结巴巴的,脸上重新出现了软弱的表情。

伏寿的表情,此刻却出奇的平静,就那么静静的看着刘协慌张,似有几分看热闹的心理。

刘协目光看向了董承。

董承一咬牙,沉声道:“陛下,事到如今,我们也别无选择,请陛下准臣为陛下杀出一条血路。”

“你……你有把握吗?”刘协看了一眼军气森森的苏军,一脸的不信任。

董承一脸悲壮道:“就算没有把握,臣也只能拼死一战了。

刘协沉默,一时拿不定主意。

这时,伏寿却道:“臣妾劝陛下还是放弃硬来的打算吧,我们手下能战之兵不过七百,对面可是四五千的苏军,且都是百战精锐之士,这样以卵击石的举动,没有任何意义。”

董承脸色一变,沉声道:“照皇后娘娘这么说,不硬拼还能怎样,难道束手就擒吗?”

伏寿不理会他,目光看向刘协,“臣妾想那苏子明,多半只是想把陛下接回宛城,只要陛下能够顺从,把整件事推为误会,相信苏子明不会对陛下怎样。”

“误会?”刘协苦着脸道,“朕一路从宫中杀出来,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皇后你以为,区区一句误会,就能糊弄得了那苏哲吗?”

“光靠一句误会当然是不够的,毕竟死了那么多人,所以整个事件,还需要一个人站出来,主动为陛下承担起责任。”伏寿的目光看向了董承。

她的言外之意,自然是要董承来背黑锅,替刘协来扛事。

董承脸色立变,慌张的看向了刘协。

刘协不语,眼神变化不定,拳头一会握紧,一会又松开,显示着内心正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

许久后,刘协咬了咬牙,沉声道:“董爱卿,这个时候,正是你这个忠臣铤身而出的时候,稍后朕会去见那苏哲,到时候,你就把整件事承担下来吧。”

董承大吃一惊,急道:“陛下,整个计划,臣可全都是按照陛下的旨意行事啊。”

“朕当然知道,可朕也是没办法啊。”刘协苦着张脸,无奈道:“宛城死了那么多人,若不给苏哲一个交待,他岂能善罢甘休,若是你不站出来,难道你想看到那苏哲迁怒于朕,对朕不利吗?”

董承语塞。

憋了片刻,董承苦着脸反问道:“难道陛下就忍心看到,那苏哲对臣下手吗?那厮手段狠辣,难保他不会杀臣,难道陛下就忍心让臣去死吗?”

刘协哑然,面露几分尴尬之色,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

这时,对面苏军阵中,一骑信使飞奔而至,声称苏哲请天子和皇后,以及董承种辑等一干大臣,往他阵中一会。

而且,苏哲只给他们一刻钟的时间,介时若不动身,苏哲就要派人过来“请”他们。

这言外威胁之意,已经很明显,苏哲这是叫刘协乖乖顺从,否则便要来硬的,要他们好看。

刘协已没有退路,只得宽慰道:“董爱卿,你放心吧,朕到时候会为你求情的,必可保住你性命,他日待朕控制住局面,夺回大权,还不是轻松恢复了你的官职。”

“可是陛下——”

“好了,不要再说了,就这么定了,我们的时间不多了,赶紧动身吧。”

董承还待恳求,刘协却根本不给他机会,径直钻入了马车,催促车夫赶往苏军阵中。

伏寿看了董承一眼,摇头叹了一口气,也钻进了马车之中。

马车载着天子和皇后,分开战战兢兢的羽林军士,直奔苏军军阵方向而去。

董承僵在原地半晌,纠结了半晌,也只能无奈的一声长叹,默默的跟着走了上去。

他很清楚两军的实力,硬拼就是死路一条,何况连天子都放弃抵抗,打算向苏哲服软了,他还能怎样。

董承跟着一走,其余种辑等被苏哲点名,参与了宛城事变的大臣们,只能放弃抵抗,不安的跟随天子车驾,一同前往苏军阵中。

天子车马上前,苏军军阵自动分开一条通道来,后面露出了一座军帐。

帐门大开,帐前温着一壶好酒,苏哲正闲坐上首,闲嚼蚕豆,浅品小酒。

他这副样子,竟似早料到刘协会放弃抵抗,乖乖的被他召到跟前来。

(祝兄弟们中秋快乐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