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大气象师 > 第一百九十七章 名将惊叹

三国大气象师 第一百九十七章 名将惊叹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9:43 来源:蚂蚁文学

此言一出,皇甫嵩脸色立变,左右李严等部将,也是神色为之一变。

“苏车骑,适才我军精神士气尚在之时,你不发动进攻,眼下将士们空站了几个时辰,精神斗志皆已消沉时,你却又要攻城,你在开玩笑吗?”

皇甫嵩立刻反对道。

苏哲回头正色看向皇甫嵩,反问道:“皇甫将军,你觉的我像是在开玩笑吗?”

皇甫嵩一怔,瞪大眼睛看着苏哲,一时间竟不知该说什么。

李严等部将们,虽然也觉着苏哲这道命令,颇有些不妥,但见皇甫嵩都被呛了回来,自然不敢再说什么。

当下诸将只得领命,硬着头皮各自执行。

咚咚咚~~

战鼓声震天而起,响彻云宵。

苏军将士沉寂的斗志,终于被鼓声唤醒,众将士们强打起精神,开始向敌城浩浩荡荡推进。

大大小小军阵逼近敌城,原以为会遭到密集的箭矢攻击,但出人意料的却是,城头上,竟然没有一支利箭射下。

苏军将士们是又喜又疑,也管不了许多,趁此机会,搭建壕桥,顺利的越过护城壕,数百张云梯架在了城墙上。

李严甘宁一声令下,数以千计的将士们,在战鼓声的激励之下,开始沿着云梯,向着城头奋勇爬去。

更令他们惊喜无比的事发生了。

城头上,竟然没有落下根檑木,没有扔下一块飞石,荆州守军们好似都变成了死人,根本没有任何阻击。

苏军将士们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兵不血刃的爬上了城头,将“苏”字的将旗,高高的插在了襄阳城头。

当将士们爬上城头之时,他们才惊奇的发现,北门一线早已人去楼空,只不过是插了许多面旗帜,虚张声势而已。

“怎么回事?刘表那厮,竟然弃城而逃,不战而退了?他这是为什么?”

站在城头的李严和甘宁二将,彼此对视一眼,二人回头望着城外苏哲所在方向,脸上涌满了惊奇不解。

城外。

城门大开,吊桥放下,苏军士卒兵不血刃,从容的涌入了襄阳城中。

皇甫嵩站在吊桥上,看着洞开的襄阳北门,整个人也陷入了惊异之中,仿佛不敢相信眼前的事实。

襄阳城,竟然不战而下。

“义真老将军,怎么不入城呢?”身后响起了苏哲的声音。

皇甫嵩蓦然惊醒,回头看去,却见苏哲正策马徐徐而来,一脸的轻松闲淡,仿佛攻下襄阳在他意料之中,根本就没有半分惊奇。

“苏车骑,这……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皇甫嵩一脸惊疑的问道。

苏哲淡淡笑道:“我不是说过了嘛,现在正在攻城的好时机,看吧,被我说中了。”

皇甫嵩就急了,忙道:“我说苏车骑,你就别卖关子了,你到底使了什么妙计?”

胃口也吊够了,苏哲也就没必要再故弄玄虚,遂将他如何安排魏延,扮作是原先荆州的逃卒,混在那几千号离营的士卒当中,从容的混入襄阳城,配合城外的胡车儿,趁着敌军主力尽被吸引至北门的时候,里应外合袭破东门。

真相大白,皇甫嵩眼中疑云尽散,顿时是恍然大悟。

“难道说,你当日放走那些整编降卒,根本目的并非是收取人心,而是给魏延制造机会,好让他混入襄阳城中?”皇甫嵩一脸吃惊的问道。

苏哲微微点头,叹道:“人心这玩意儿,虚无缥缈,跟实打实的兵马比起来,我还是宁愿要兵马,若非是万不得已,我岂会舍得把几千辛苦得来的兵马拱手送给刘表,这天下哪有这么便宜他的事。”

皇甫嵩彻底醒悟,已不该说什么,只惊叹的目光打量着苏哲,心中啧啧称奇。

半晌后,皇甫嵩向他竖起了拇指,慨叹道:“苏车骑,你真是让老夫再一次大开眼界了,不愧是军师盟评出的九奇之首,果然是名符其实。”

苏哲呵呵一笑,自嘲道:“什么九奇之首,只是虚名而已,天下智谋之士不计其数,很多人都还没有显山露水,这一个‘首’字,我可不敢当。”

他虽然是谦逊,但举手投足之间,却浑身弥漫着一股与生俱来般的自信。

“这个卧龙,当真是非同一般,皇后娘娘能够选中寒门出身的他来倚重,当真是慧眼识英,只是此人智计太过诡绝,将来也不知是福是祸啊……”

皇甫嵩暗暗寻思,看向苏哲的眼神,变的复杂起来,既有赞叹,也有几分不易觉察的忌惮。

苏哲却已欣然道:“城门已破,我料那刘表必会卷铺盖滚蛋,逃往江陵,咱们也别闲着了,赶紧会合诸军南追吧,能追上灭了刘表最好,再不济,也要尽可能的重创他。”

皇甫嵩思绪回来,一身豪情油然而起,手中大枪一提,豪然道:“苏车骑言之有理,刘表敢不敬奉天子,不杀到他心惊胆战,焉能彰显朝廷的威仪。”

说罢,皇甫嵩挺枪跃马,杀入了城中。

苏哲一笑,也徐徐策马入城,登上北门,站在城头上,俯视着襄阳城。

城中硝烟四起,尘雾滚滚,杀声震碎天地,他的步骑将士们,正浴血狂杀,追辗着败溃的敌军。

襄阳城,这座荆州州治,天下名城,坐控江汉的重镇,终于被他踏在脚下了。

回想在半年之前,他还只是一个籍籍无名,被人轻视的寒门之士,被迫得向刘表,向蔡瑁,向黄祖,向蔡瑁这样的豪门权贵低头。

而如今,他却把这些轻视他的人,一个个杀到大败,杀到落荒而逃,连他们的巢穴襄阳,也被迫拱手让出。

把那些曾经轻视自己的人,踢翻在地,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这更痛快的呢。

“刘表的惊魂落魄才刚刚开始,好戏还在后头呢……”苏哲脸上扬起一抹讽刺的冷笑。

身后,那面“苏”字大旗,在风光耀眼飞舞。

……

襄阳城南,刘表和他的数千败兵,正护着一众家眷,一路望风南逃。

从襄阳到江陵,将近六七百里的路程,刘表连停下来歇一下的勇气都没有,没明没夜的狂奔。

这一战,他是彻底的被苏哲打怕了,只想着尽快逃往江陵。

两日后,当阳长坂坡。

一连逃了数天,所有人都疲惫不堪,刘表也是筋疲力尽,不得不下令停下逃跑的脚步,暂时休息。

刘表坐在树下,连着灌了一大囊酒,粗喘的气息方才勉强有所平伏。

“我刘景升,堂堂一州之牧,汉室宗亲,没想到啊,竟然会沦落到这般地步,实在是悲哀啊……”

刘表遥望着北面方向,感慨叹息,一副萎靡的表情。

左右文武将士们,一个个也皆唉声叹气,情绪黯然低落。

这时,蒯良却道:“主公莫要太过神伤,襄阳虽然失陷了,但大半个荆州还在我们手中,只要我们能顺利退往江陵,假以时日恢复元气之后,再举兵北上,收复襄阳,讨灭苏贼也不是没有机会。”

“是啊主公,眼下荆南叛乱已平,我们已无后顾之忧,今后就可以集中精力来对付那苏贼,我相信用不了半年,我们就能杀回襄阳去。”蒯越也跟着劝慰道。

刘表的情绪方才好转几分,便打起精神,腾的站了起来,“你们说的对,不过是丢了一座襄阳城而已,本府还有江陵,还有夏口,还人荆南四郡,早晚必卷土重来,向那苏贼报仇雪恨。”

当下刘表便翻身上马,叫将士们继续赶路。

一众残兵败将,再次踏上南逃之路,走了不到一个多时辰,前方已到了长坂坡的尽头,前方出现一条河流,水上架有一座木桥。

刘表仿佛看到了希望,马鞭遥指木桥,欣然道:“尔等都打起精神来,再往前过了河,把木桥拆毁,就能阻挡苏贼的追兵,我们就高枕无忧了。”

众人精神大振,强打起精神,不顾一切的向着木桥狂奔。

翻过一道小小土丘,前方河与桥尽收眼底。

所有人却倒抽一口凉气。

刘表变色,蒯家兄弟变色,文聘也神色惊变。

前方木桥的那一边,五千兵马列阵于桥头,封住了他们南去的道路。

“苏贼竟然在这里布下了伏兵!这……这……这真是天亡我也……”

刘表转眼间惊到胆肝俱裂,仰天悲愤的大叫起来。

身后那一众残兵败将,更是惊恐万分,转眼间乱成一锅粥。

后面有苏哲的大军在追击,前边又有伏兵堵路,他们等于是被堵在了河岸边,全军覆灭几乎已成定局,能不恐惶才怪。

这时,蒯越却最先冷静下来,安慰道:“主公莫慌,此地距离襄阳有三四百里之远,那苏贼纵然有通天本事,又岂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埋伏了一路兵马在这里。”

“那……那这队兵马是从何而来?”刘表情绪稍稍平伏。

蒯越沉吟了片刻,便道:“事先收到消息,蔡瑁已率长沙兵北上来援,说不定这支兵马,正是蔡瑁所部。”

“当真?”刘表眼眸中看到了希望,却又不敢确信。

蒯越便自信道:“我猜想这支兵马,多半必是蔡瑁所部,主公且在此等候片刻,我亲自去确认一下。”

说罢,蒯越便带着数骑人马,直奔木桥而去。

刘表只能驻马原地,焦虑不安的等着蒯越的消息。

一刻钟后,蒯越去而复返,身边还跟着一位须发半白的老将。

那老将策马上了土丘,翻身下马,拱手一拜:“末将黄忠,拜见主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