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大气象师 > 第一百九十五章 纸上谈兵

三国大气象师 第一百九十五章 纸上谈兵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9:43 来源:蚂蚁文学

匆匆的脚步声响起,打断了刘表的笑声。

从城头而来的士卒,前来禀报,说是许多苏军逃卒,从苏营而来,要入城投奔他刘表。

大批逃卒?

前来投奔?

刘表眼前一亮,不自禁的站了起来,二话不说,出府直奔城头而去。

苏军逃卒前来投奔,本就是意料之中的事,因为这几日的时间里,差不多已有几百逃卒前来投奔,这也意味着,徐庶所献的计策,起了作用。

但今晚忽然有大批逃卒前来投奔,这就让刘表有些狐疑,只得亲自前往城头。

登上城头,向下一看,果然看到有成百上千的士卒,聚集在了北门城前,叫嚷着要回来跟家人团聚,求刘表收纳他们。

“听闻苏贼已经加强了军营监视,这几日前来投奔的逃卒,数量明显已锐减,怎么会突然间来这么多人?”蒯良顿时便有几分狐疑。

刘表也点眯头,看向文聘,“这些人你都盘问过了吗?”

文聘道:“禀主公,末将放了几人入城盘问,他们交待说是苏哲不忍见他们被威胁,跟亲人分离,所以出于仁义,主动放他们自行离营。”

刘表吃了一惊,左右众文武,也无不为之惊异。

蒯良惊奇道:“那苏贼竟然这么仁义,会主动放这些士卒离开?”

他的口气,显然是不太相信。

刘表也捋着胡须,沉吟不语,眉宇间写着狐疑二字。

蒯越却冷笑一声,用讥讽的口吻道:“苏贼并非是出于什么仁义之心,他明显也是迫于无奈,知道那些士卒心念着逃亡,就算是强扣在营中也没有用,反而会是隐患,所以才不得不忍痛割肉,放他们离开,也好借此博一个仁义虚名而已。”

蒯眼这番解释,众人方才恍然省悟。

“这个苏贼,当真是好生虚伪,竟然想出这等收买人心的手段,当真是令人不耻。”刘表冷哼着讽刺道。

这时,文聘拱手问道:“主公,那这些逃卒,我们收留还是不收留?”

“异度,你以为呢?”刘表的目光却看向了蒯越。

蒯越轻捋胡须,沉吟半晌,方道:“苏贼此举,虽然是迫于无奈,为了收取人心,但若主公不收留这些逃卒,只会把他们逼回到苏贼那里去,到时候就算我们有人质在手,也将无法再威胁到他们,只能逼的他们鱼死网破,追随苏贼死战,所以越以为,这些逃卒还是得收留下来。”

刘表微微点头,便道:“异度言之有理,仲业,接收逃卒之事,本府就交给你了。”

刘表既已下令,文聘遂是领命行事。

为了安全考虑,文聘当然没有傻到打开城门,公然放这么多逃卒一次性入城,以免引起混乱。

他先是下令,命逃卒们后退两百步,然后才派了千余兵马出城,先缴了这些逃卒的武器,随后才放他们入城,并腾出了一片军营,以供他们驻扎。

而这些逃卒被刘表捏着家眷,自然也就不敢生什么事,只能乖乖的放下兵器,老老实实的入城,老老实实的进入给他们安排好的军营。

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非常顺利。

刘表站在城头,看着一队队的逃卒,乖乖的列队进入城门,嘴角不禁扬起一丝得意的冷笑。

这四千多的逃卒,再加上先前投奔而来的逃卒,人数接近五千,几乎接近苏哲整编新兵的全部。

失去了这些人马,意味着苏哲的兵马数量,将下降以一万五千余众,且军心士气,皆将严重受挫。

而这五千多逃卒,原本就是他刘表的部下,都是因为前几次失败被俘,才被迫被苏哲整编而已。

如今,这些士卒重新投奔回来,他有这些人的家眷在手,根本无需担心他们的忠诚,稍加整编,就可以立刻把他们重编入自己的军队当中。

如此一来,他的军队数量,就将达到一万余众。

此消彼涨之下,胜负之势已经逆转。

况且,蔡瑁的援军已在路上,黄祖也极有可能被徐度说服,率军来援就在眼前。

现在的形势,于他刘表来说,不仅是好,简直是大好。

“哼,苏贼,有胆你就不退兵,看我三路人马会师襄阳,正好把你围歼……”

刘表畅想着未来,越想越兴奋,脸上得意的笑容,也愈发的灿烂。

……

两天后。

天色方明,苏哲突然间召集诸将议事,说有大事宣布。

当众将急匆匆的赶到了大帐之时,苏哲已经披甲扶剑,杀气凛凛的站在了那里,看那阵势,竟似要攻城一般。

诸将正怀疑时,苏哲拂手喝道:“都到齐了是吧,速去集结所部兵马,今日我要一举攻破襄阳。”

此言一出,众将顿时色变。

皇甫嵩立刻沉声道:“苏车骑,我没有听错吧,你可是刚刚放走了近五千人马,我军现在兵力严重削弱,军心士气皆受大挫,你竟然要在这个时候攻城?”

苏哲剑眉一凝,厉声道:“我现在以车骑将军的身份,命令你皇甫义真,率本部五千兵马列阵城前,随我攻打襄阳,你敢抗命不成?”

皇甫嵩脸色一变,似有不悦,不想苏哲竟拿出官职来压人,这下他就无法好说了。

“苏车骑既然发令了,我岂敢不从。”皇甫嵩不情愿的领命,闷闷不乐的告辞而去。

其余李严,甘宁等嫡系部将们,虽然也心存疑问,但见皇甫嵩这身份都被呛了回去,便都不敢再多问,只得领命而去。

号令传下,大营之中,鸣锣集结之声四起。

匆匆用过早饭的苏军将士们,只能勉强的打起精神,在各级将官的催促之下,披坚持锐,迅速的出了营门,前往襄阳北门一线。

天光大亮之时,一万多苏军集结完毕,列阵于城前,摆出了攻城的驾势。

城头,鸣锣示警之声,同样响彻上空。

数千荆州士卒,抢在苏军列阵完毕之前,匆匆登上城头,形成防御之势。

片刻后,刘表也匆匆的登上了城头,望着城前苏军阵势,不禁凝起眉头,面露几分疑色。

“苏贼少了那么多兵马,竟然还想攻城。”刘表一脸狐疑,看向了蒯家两兄弟。

蒯良也狐疑道:“苏贼熟知兵法,他应该知道知道自己情况不妙,攻城乃是下下之策,莫非他想耍什么诡计不成?”

一听到“诡计”二字,刘表顿时不安起来,不由又看向蒯越。

蒯越眉头终始深锁,沉吟不语,思绪翻滚。

半晌后,蒯越嘴角扬起一丝不屑,淡淡道:“苏贼就算有什么诡计又如何,我们只需以不变应万变,只严守城池便是,我不信他还能耍出什么花招来。”

听得他这番话,刘表表情方才稍稍缓和,暗暗的松了一口气。

他便清了清嗓子,大声道:“传令将士们,不得慌张,苏贼若敢攻城,便给他迎头痛击就是!”

号令传下,城头士气已恢复不少的荆州兵们,皆握紧了刀枪,凝神戒备。

对峙开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觉已是一个时辰之后。

苏军列阵城前许久,将士们在晨光中凌乱了许久,苏哲却始终按兵不动,既没有下令收兵,也没有下令攻城。

他就这么静静的对峙,仿佛在等待着什么。

渐渐的列阵的士卒们,开始情绪不安起来,就在琢磨着他们的主公,到底是作何打算。

皇甫嵩也等的有些不耐烦,便问道:“苏车骑,恕老夫多一句嘴,兵法云: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你既要攻城,我们为何不趁着将士们精神饱满之时发动进攻,这般空耗下去,待将士们精神体力衰落了再攻城,岂非希望更加渺茫。”

他这口气,显然本就认为,苏哲今日的攻城之举,希望不大。

而现在,只是“更加”渺茫而已。

“怎么,听义真老将军这话,是在质疑我不懂兵法喽?”苏哲不答,却反问道。

皇甫嵩一怔,迟疑一下,坦然道:“老朽实话实说又如何,坦白了讲,你这么做,就是不懂兵法!”

果然是位耿直的老将,还真是实话实说……

苏哲并没有恼火,反而是淡淡一笑:“老将军说的对,但你也更应该知道,如果一切都照着兵法来,那不过是纸上谈兵而已,其实兵法的精髓,不过只于‘随机应变’四个字而已。”

皇甫嵩神色一怔,眼神愈发狐疑,一方面是为苏哲对兵法的见解而惊奇,另一方面,又被苏哲这番玄乎的回答而茫然。

怔忡片刻,皇甫嵩才道:“苏车骑,现在我们不是讨论兵法的时候,你答非所问,老夫要问你的是,为什么还不攻城?”

“老将军别急嘛~~”

苏哲却笑的愈发轻闲,还习惯性的往嘴里塞了一枚蚕豆,“攻城是肯定的,但我们也要等一个绝佳的时候,否则现在强行攻城,不是徒损将士们的性命么。”

时机?

皇甫嵩脸色再添几分疑云,沉声问道:“还能等什么时机,将士们的精神体力就快耗尽,我看最好的时机已经错过了。”

苏哲跟他对话之时,目光却始终注视着襄阳东面方向,皇甫嵩话音方落,苏哲的眼眸中就闪过一道兴奋的精光。

“谁说时机过了,依我看,绝佳的时机刚刚到,老将军自己看。”苏哲笑的玩味,抬手遥指东面方向。

皇甫嵩满腹狐疑,顺着苏哲手指方向看去,只见襄阳东城方向,一柱狼烟正冉冉升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