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大气象师 > 第一百六十三章 背后一刀

三国大气象师 第一百六十三章 背后一刀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9:43 来源:蚂蚁文学

三郡反叛!

听到这个消息,整个大堂众人无不骇然变色,陷入了一片惊哗之中。

刘表更是脸色一变,心头大震,瞬间甚至忘掉了对蔡瑁将要公务的处治。

“在这个关键时刻,荆南四郡竟然集结发生叛乱,这其中必有蹊跷啊。”惊醒过来的蒯越,一脸狐疑。

蒯良也道:“荆南诸郡对襄阳向来是阴奉阳违,但自从主公杀了孙坚,击败袁术之后,诸郡畏惧于主公军威,纷纷归附,进献钱粮,一向表现的很好,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忽然叛乱呢。”

堂前跪伏的蔡瑁,反应倒是很机敏,眼珠一转,忙道:“主公,这多半是那苏贼,利用天子名义发布圣旨,煽动荆南三郡的叛乱。”

刘表眼前一亮,蔡瑁一席话,令他顿时省悟过来。

“主公,蔡别驾言之有理,这必是苏哲在背后做手脚,荆南诸郡太守,若无天子的诏书,绝对不敢叛乱。”蒯越立时附合。

“苏哲,又是这可恶的苏哲!”刘表拳头一击案几,恨意尽写在了脸上。

大堂上,众人议论纷纷,不安的情绪,充斥着整个大堂。

这时,蒯越趁势道:“主公,我军新遭大败,士气受挫,而荆南三郡又在这个时候叛乱,更加令全州上下人心不安,越以为,这个时候当暂缓讨伐苏贼,先平定了荆南叛乱,再北上讨贼不迟。”

刘表脸色阴沉,却又透着几分无奈,轻声叹了一口气。

荆南叛乱的三郡,虽然地处偏远,并非荆州的核心之郡,但毕竟是发生在后方,多少还是会造成人心震动,后方不稳。

特别是武陵一郡,与重镇江陵只相隔一道长江,而江陵又是襄阳的大后方,屯粮之所,倘若有危,整个荆州便要陷入土崩瓦解的境地。

为了大局,刘表明明恨苏哲入骨,也只能暂时咽下这口恶气了。

就在刘表未开口时,蔡瑁忽然眼珠一转,忙拱手道:“主公,属下当初曾奉主公之命,前去宣慰荆南诸郡,对那里的地形风土颇为了解,属下愿领兵去为主公平定三郡叛乱,以将功折罪,弥补属下在南阳失利之罪。”

蔡瑁话一出口,蒯越忙道:“此战非蔡别驾出马不能讨平,属下以为他是南下平叛的最佳人选。”

蒯越一出马,其余世族出身的官吏们,也纷纷附合,无不是力荐蔡瑁。

刘表沉默。

他再一次领教到了蔡家的影响力,这么人力荐蔡瑁,让他无从选择。

而他思前想后,眼下黄祖镇守江夏走不开,能够有名望担当此重任的,放眼望去,恐怕也只有蔡瑁了。

无奈之下,刘表只得道:“既然如此,那本府就贬你为长沙太守,命你领军一万前往长沙,会合我那侄儿刘磐,以及老将黄忠,尽快平定三郡叛乱,若你能将功补罪,本府再考虑让你官复原职。”

长沙太守,比之别驾一职,自然是贬了官,毕竟长沙郡的地位,远不如南郡,江夏和南阳这三郡太守的地位重要。

不过刘表对荆南也是有所防范,硬生生在四郡之中的长沙郡中,安插了自己侄儿刘磐和老将黄忠这枚钉子,就是提防着诸郡有一天会叛乱。

如今果不其然,荆南四郡之中,三郡叛乱,唯有长沙郡没有生变,这也意味着刘表事先的安排,发挥了作用。

而刘表名义上让蔡瑁领兵,却又让自己的侄儿辅佐,这当中自然也有钳制监视的意思。

蔡瑁岂会不知刘表用意,但能得到如此从轻的惩罚,对他来说,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

暗自庆幸之下,蔡瑁当即拜伏于地,慷慨道:“主公放心,属下必竭尽全力,为主公讨平荆南叛乱!”

刘表这才满意的点点头,拂手令蔡瑁即刻出发。

蔡瑁想起先前答应过魏延,要向刘表举荐他的事,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寒门之徒不可信,寒门之徒不可信啊……”

蔡瑁心中告诫了自己一番,便把对魏延的承诺抛在脑后,告退而去。

刘表的注意力,重新又落在了近在咫尺的樊城。

按照常理,刘表当然不会咽得下这口气,当即刻尽起大军强渡汉水,无论如何也要拿下樊城。

只是如今荆南叛乱,蔡瑁带走了一万兵马,新野一败又折了万余兵马,原先集结的四万人马,现下只有文聘带回来的两万人马,还都是士气受到打击的两万人马。

这种情况下,刘表当然不敢再急于收复樊城,只能下令将兵马集结于南岸水营一带,防范着苏哲再度挥师渡江,威胁到襄阳腹地。

安排完诸事之后,众人告退而去,大堂中终于安静下来。

刘表长吐了一口气,以手托额,闭眼倚在了案几上,一副疲惫的样子。

“父亲。”他才刚刚闭眼没多久,耳边就响了刘琦的声音。

他睁眼一看,惊见刘琦竟然带着病躯,一步瘸的从内堂走了进来。

“琦儿,你伤情未愈,怎么就敢随便下地了。”刘表吃了一惊,忙是站了起来,亲自去搀扶。

刘琦则气虚的说道:“儿是听说蔡瑁那厮兵败逃回来了,所以急着赶来,想要看看父亲是怎么重罚他。”

“原来如此,琦儿你应该也听到了,为父已贬他为长沙太守,让他去平叛去了。”刘表笑道。

“这也能叫重惩吗!”

刘琦脸色失望之极,愤愤不平道:“那蔡瑁纵容自己的侄女把儿伤成了这般地步,又违抗了父亲的命令,损兵折将,他这么重的罪,父亲不觉的只是贬他去做长沙太守,实在是罚的太轻了吗?”

被刘琦这般近乎吼着质问,刘表脸色顿时便不悦起来,扶着刘琦的手也松了开来。

他眉头一皱,反问道:“那你打算让为父怎么处置他?”

“蔡姝那小贱人跟苏哲私奔,蔡瑁又大败给苏哲,那蔡瑁分明是暗中勾结苏贼,父亲就该叛他死罪,将蔡家满门抄斩!”刘琦咬牙切齿的大声道。

刘表背后掠起了一丝寒意,吃惊的看着愤怒近于疯狂的刘琦,似乎没有料到,他自被伤了命根之后,脾气大变,浑身充满了如此重的戾气。

这种戾气,让刘表感到很不舒服。

他便冷冷道:“你说的倒是容易,方才在大堂中,有多少人为蔡瑁求情说话,你也听到了,这些人都是荆襄大族,跟蔡家关系盘根错节,你觉的,为父若把蔡家满门抄斩,这些人会视而不见吗?”

刘琦语塞,一肚子的怒火,被刘表几句话浇熄了一半。

眼见刘琦不再亢怒,刘表表情也缓和几分,叹道:“这个天下是世族的天下,咱们刘家若想坐稳荆州,就只能依靠荆襄世族,与蔡家为敌,就等于跟整个荆襄世族为敌,为父能贬蔡瑁去长沙,已经是为父所做能的极限了,你要理解为父的难处才是。

“父亲,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儿被伤成了一个废人么。”刘琦声音哽咽起来,一脸的酸楚。

刘表只好安慰道:“蔡姝那个贱人,乃是被苏哲迷惑勾引,才做出这样的事,想来不可能是受了蔡瑁指使,说起来,他也是受害者。”

“真正造成你痛苦的,那苏哲才是罪魁祸首,你放心吧,为父在此发誓,总有一天会活捉了那苏贼,让你亲手杀了他。”

他绕了半天,把复仇的矛头指向了苏哲。

刘琦还想再说什么时,刘表已有些不耐烦,大声道:“来人啊,快把公子送回房中休息去吧。”

左右侍从们,忙上前来,连拥带簇的把刘琦带走。

看着刘琦的背影,刘表失望的叹道:“没想到琦儿受伤后,精神也大变,竟会变的如此不顾大局,看来,从今往后,我只能指望琮儿了。”

无奈的叹息声,回荡在空荡荡的大堂中。

……

宛城。

这座南阳治所,天子的行都所在,如今却被喜悦的气息笼罩。

苏哲大破荆州军,再夺樊城,兵临汉水的消息传回,满城的军民都陷入了惊喜之中。

街头巷尾都在传诵着苏哲奇迹般的壮举,人人不对苏哲交口称赞,苏哲的威望,也在这几天内,达到了顶点。

行宫,金殿。

高坐于上的帝后二人,听着从樊城而来的信使,宣读着苏哲发回的捷报,这小夫妻二人的脸上,皆是难掩欣喜,心中长长的松了一口气,如释重负。

“陛下,臣妾果然没看错,这个苏哲没让我们失望,陛下有这样经天纬地之才辅佐,中兴汉室,指日可待啊。”

伏寿欣喜的看向刘协,表情和语气中,都无法掩饰对苏哲的欣赏。

刘协也只能做欣喜之状,点着头道:“是是是,皇后果然是慧眼识英,朕有这样的大能臣辅佐,还有什么好怕的。”

阶下,那些陆陆续续前来宛城投奔的朝臣们,对苏哲也是赞不绝口。

这一刻,苏哲俨然已成了汉帝国的英雄一般。

在伏寿的授意下,刘协当即下旨,封苏哲为新野县侯,待班师宛城之后,再另行升赏。

旨圣下达,这场朝议,才在一片对苏哲的赞誉声中结束。

散朝后,帝后二人还往后宫,照例是刘协跟伏寿分道扬镳,各回各自的寝宫独居。

刘协一回到寝宫,便一屁股坐下,闭目沉思,久久不语。

片刻后,宫女来报,言是董承在外求见。

“宣!”刘协拂了拂手,语气中透着一丝威严。

须臾,董承入内,拱手拜道:“臣拜见陛下,不知陛下宣臣前来,有何吩咐。”

“董爱卿,朕要你即刻派人前往兖州,以朕的名义,秘密诏那曹操率军前来南阳护驾。”

刘协说出这番话时,语气坚决肃厉,脸上已看不到一丝稚嫩,俨然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不怒自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