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三国大气象师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 兵

三国大气象师 第一百五十八章 奇 兵

作者:堂燕归来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3 05:09:43 来源:蚂蚁文学

荆州军,中军。

蔡瑁脸上的自信,更加浓烈,抬手遥指城墙,冷笑道:“伊机伯你看到没有,你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我军很快就要攻下新野了。”

“还是蔡将军决策正确,关键时刻沉得住气,下官自愧不如,自愧不如啊。”伊籍又是自嘲,又是奉承。

蔡瑁呵呵一笑,表情愈发得意。

就在这时,伊籍不经意转头之时,忽然看到,东面方面,似乎忽生异变。

他凝望了几眼,蓦然变色,急叫道:“蔡别驾快看,东面方向有情况!”

蔡瑁不紧不慢的转过头来,也和着东面方向望去,顿时脸色阴沉了下来,眼中涌起惊色。

只见东面方向,狂尘遮天而起,尘影之中数不清的旗帜翻舞,人马身影涌动,若隐若现。

这等声势,分明是有千军万军奔腾袭来。

“从哪里突然冒出这么一股叛军!?”蔡瑁脱口一声惊呼,脸上的自信瞬间跌落一地。

伊籍也是一脸困惑,却惊道:“看这掀起的尘雾,敌军至少也有一万多人,我军主力皆聚在城下,仅靠我中军这点人马,仓促之间,根本不够阻挡这支敌军冲击啊。”

蔡瑁身形一震,满腹的狐疑,怒瞪向了城头,骂道:“该死的苏贼,竟然悄悄的招募了这么多的兵马,该死!”

就在蔡瑁骂人这会功夫,东面的狂尘逼近,尘雾更烈,杀声震天而起,脚下的地面也被马蹄踏地,震到微微颤动。

伊籍就急了,劝道:“蔡别驾,我们中了苏贼的埋伏,赶快鸣金撤兵啊,再晚就来不及啦。”

撤兵二字,如刀子一般,扎在了蔡瑁心头,令他一阵的难受。

就在片刻前,他还自信的要在今日破城,却没想到,转眼间就要仓皇的撤脸,他等于是狠狠的被苏哲扇了一耳光。

他怎么能咽得下这一口气。

“蔡别驾,这个时候,万不可意气用事啊。”伊籍见他犹豫,便苦苦的劝道。

蔡瑁咬牙切齿半天,最终却还是怂了,只得不甘心的喝道:“鸣金收兵,全军速速撤退,速速撤退!”

铛铛铛~~

荆州中军阵中,金声骤然响起,取代了鼓声。

蔡瑁不等攻城大军撤下,便抢先一步先走,向南撤去。

正自攻城的荆州兵们,猛听到鸣金声,皆是惊疑不解,回头瞧见主帅的大旗已先走时,顿时斗志大挫。

“我已占据了绝对上风,马上就要破城了,蔡别驾为何突然下令撤兵?”文聘惊恼不已。

这时,身边的亲兵却惊叫起来,指着东面大叫有伏兵来袭。

文聘回头一瞄,很快便看到了那滚滚来袭的狂尘,果然是千军万马奔腾之状。

“伏兵?那苏贼竟然埋伏下了一支奇兵?”

文聘吃了一惊,脸色立变,却又狐疑道:“城中已有七千多苏军,看那尘雾阵势,这支奇兵至少有一万余人,南阳刚刚经历了袁术荼毒不久,那苏哲就算再有能耐,怎么可能不到半年,就招募了近两万人马?”

文聘虽然狐疑,却也无济于事,金声已响,蔡瑁也先走,士卒们军心已散,焉能再战。

无奈之下,文聘只能下令撤兵。

攻城的四万荆州兵,如蒙大赦一般,在留下了千余具尸体之兵,迅速的退潮而去,向南面方向仓皇撤退。

城头上,正在苦战的苏军将士们,一个个的都懵了,完全搞不懂是怎么一回事。

原本已占据上风,压制到他们抬不起头,眼看着就要攻上城来的敌人,怎么突然间就退了呢?

他们有病吗!

就在众将士们狐疑之时,忽然瞧见城东方向,狂尘袭卷而来,隐约瞧见自家的战旗在尘雾中飞舞。

苏军将士们这才反应过来,意识这是自家主公布下了奇兵,将猖狂的敌军惊走。

欢呼声立时响彻城头,一双双惊奇敬佩的目光,齐刷刷的望向了苏哲,如视神人一般。

苏哲却没那么兴奋,只是淡淡微笑,看着那股狂尘从城前抹过,背向着新野城,一路向南追击撤逃的敌军而去。

这支奇兵的真面目,终于暴露在了苏军将士们的眼皮子底下。

欢呼声渐渐熄灭,取而代之的,则是惊臆哗然之声,一双双眼睛中,无不是涌起了惊奇莫名之色。

哪里有什么千军万马。

这一支骑兵,不过是胡车儿率领的五百骑兵而已。

只不过,这五百骑兵的马尾马上,皆是拴了大根的树枝,一路狂奔起来,掀起了漫空尘埃,方才营造出了千军万马,狂奔辗压而来的假象。

苏哲就是靠着这小小的手段,惊退了蔡瑁和他的四万大军,轻松的化解掉了眼前的危机。

苏军将士们片刻的困惑后,蓦然间省悟过来,一双双望向苏哲的眼睛,更是惊叹。

他们彻底的被自家主公的智计折服了。

“主公的这条计策,还真是管用啊,区区几根树枝,就轻易惊退了蔡瑁。”李严也不禁赞叹道。

苏哲却是淡淡一笑:“这也就是蔡瑁急于攻城,事先没有侦察清楚我军虚实而已,用不了多久,他就应该能反应过来了。”

“就算他反应过来又能怎样。”李严语气讽刺,“他只带了数日干粮而来,等他反应过来时,只怕干粮已经吃光,没了粮草,他士卒再多,又哪来的力气再攻我新野。”

苏哲点点头,冷笑道:“说的也是,那就让胡车儿多追一会吧,尽可能的把蔡瑁赶的远离新野,让他在卷土重来的路上,也多耗几口粮。”

号令传下,信使出城而去,直追着那五百“千军万马”而去,将苏哲的命令传给了领军的胡车儿。

胡车儿按照苏哲的指示,跟随在荆州兵后面,“松紧”有度。

所谓“松”,就是不追近敌军,以免被蔡瑁看出破绽,知道他不过是五骑铁骑虚张声势而已。

所谓“紧”,便又是要保持适度的紧迫感,让蔡瑁感觉到危机,只能马不停蹄的狂逃。

就这样,胡车儿一路追出百里之地,等到快要追到樊城一线时,方才果断的停止了追击。

蔡瑁这才松了一口气,下令停止逃奔,就地安营扎寨,修筑工事,以应对苏军随时发进的进攻。

四万荆州兵惶惶不安了一宿,战战兢兢的情绪渐渐平伏下来,却并未等到苏军的进攻,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开始撤逃的阴影中恢复过来。

蔡瑁为了争取时间,一站稳脚跟,立刻又下令大军北上。

只是他忌惮于苏哲那一路奇兵,不敢行军太快,只能步步为营的磨蹭前进,同时派出了大批的伺候,前去侦察苏军的虚实。

又磨蹭了两三天后,斥侯才带回真实的情报,称苏哲压根就没有什么奇兵,那一路人马,只不过是五百骑兵,靠着马尾巴上拖着树枝狂奔,营造出来的假象而已。

“狡诈!阴险!这个苏贼,简直是比狐狸还狡诈!”

大帐军,得知被戏耍的蔡瑁,恼羞成怒,破口大骂。

旁边的伊籍暗暗叹气,文聘则是默默无声。

蔡瑁骂完苏哲,又把矛头指向他二人,斥骂道:“你们两个是怎么回事,苏贼这么简单的诡计,你们为什么没看出来?”

二人身形一震,对视一眼,眼神中皆是一种被冤枉的眼神。

文聘也不背黑锅,当即冷冷道:“蔡别驾,末将看到苏贼那支伪装大军时,你已经下了撤退的命令,末将也只是奉命行事而已,这怨不得我吧。”

“你——”蔡瑁被反憋了回去。

他一拂袖子,又瞪向伊籍,喝道:“那你呢,你当时就在我身边,为何没看出来苏贼使诈?”

伊籍暗暗叫苦,只得苦着脸自辩道:“蔡别驾明鉴,当日在攻城前,下官就劝过别驾,先不要急于攻城,待派出斥侯细作,把苏贼的虚实摸清楚再用兵不迟,是蔡别驾不听,坚持要即刻攻城,现在中了苏贼的诡计,又怎么能怪到下官的头上了。”

再次被憋回来,蔡瑁气的脸色涨红,手指着伊籍半晌,想要发脾气,却又理屈词穷。

“好好好,你们统统都没有错,都是我的错好了吧!”蔡瑁只得愤愤的一甩衣袖,转身不想看他们。

没办法,这两人官职虽然比他低,他却偏偏都动不得。

文聘虽然是出身末等世族,但却是刘表亲手提拔出来的年轻武将,深受刘表赏识,此番出征也是刘表钦点要文聘做先锋,明为辅佐蔡瑁,实则也有分其兵权的意思。

至于伊籍,官职虽只为书佐,乃是州府中的下级官员,但却是大公子刘琦的亲信,岂是他随便可以整治的。

这两个人聪明,不肯替他背黑锅,他自然是奈何不了。

气了一阵后,蔡瑁勉强平伏下了恼火,这才转过身来,拂手道:“既然探明了苏贼的虚实,传我将令,大军立刻拔营北上,随我再攻新野,这一次定要一举灭了苏贼。”

伊籍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道:“蔡别驾,我们带的粮草本就不多,经过这么一折腾,粮草只余不下几日,若再强行前往新野,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一旦粮草耗尽,我军就有不战自溃的危险,还请蔡别驾三思啊。”

“这点风险,本官很清楚,用得着你提醒么!”

蔡别驾冷哼一声,傲然道:“本官就是要不给那苏贼喘息的机会,速灭了他,本官既然敢这么做,就自然有速战速决的信心。”

眼见蔡瑁如此自信决然,伊籍自然不好再劝,只得闭嘴。

文聘虽是刘表的人,但只是武将,没有决策之权,也不敢有异议。

就在这时,帐外亲兵来报,言是襄阳来的信使,带了刘表的急令前来,已在帐外。

蔡瑁心头一震,顿时有种不好的预感,却只能将信使传入。

须臾,信使入内,将刘表手令呈上,大声道:“蔡别驾,主公手令在此,命你即停止讨伐苏哲,即刻班师回襄阳复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