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80当大佬 > 第682章 哥说到做到

重回80当大佬 第682章 哥说到做到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9:2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啪怕啪。”顾骜轻轻鼓掌了两声,顺着宋逸民的话敲打道:

“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所以说,傅教授,不是你读过历史,你就能时时刻刻应用历史了。

即使你知道了‘同样的招数不可能第二次对圣斗士有效’,到了实践层面,很多人还是模糊地无法分析出一件事情在一个朝代是第一次发生还是第二次发生的。

有时候固有的偏见很容易让人选择性失明,就像儒生因为盲目信仰正史的正朔观,压根儿没想过汉文帝是不是杀侄篡位的可能性,而想当然觉得朱允炆应该代入的是汉景帝而非后少帝这个变数位。

如果总统身边的安全顾问,是买克否冷那样只会在波斯惹祸的蠢货。明明一个招数中国人已经接招过了,他却因为自己的无知,告诉总统中国人没见过这招那么这个蠢货只会让总统因为莽撞行动而蒙羞,徒然破坏两国关係,最终却什么也得不到。”

傅高义也不得不陷入了沉思:

“确实,知易行难,了解了历史的人,也不一定能精确利用历史,反而有时候会在借鑒形势时借鑒错对象。明明应该借鑒朱允炆的,却盲目自大借鑒到汉景帝身上,那就必然会付出轻敌的代价。这种破坏性的尝试,还不如一开始就什么事情都不搞好。”

顾骜安慰道:“这也不能怪你们,美国人的历史,就没有改朝换代过,所以美国人缺乏警惕,他们习惯了永远重複博弈,用自己的没心没肺去揣测他国。

我听说你们哈佛其他某个历史研究中心,还颇有一派史观,相信美国人会有‘八十年国运轮迴论’这种奇怪的神秘注意想法,所以觉得上一个轮迴用过的招数,过了八十年肯定也就好了伤疤忘了疼,可以重新折腾作死一次了。

1781年你们在打独立战争,1785年你们打赢了,你们建立了国家,这是第一个八十年,始;

1861年你们爆发了南北战争,1865年你们打赢了,你们开始了把国家从农业国走向工业化。这是第二个八十年,兴;

1941年你们爆发了二战,1945年你们打赢了,你们觉得自己成了自由世界的领袖。这是第三个八十年,盛;

……

毕竟你们要是不má zuì自己‘那些走过的坑可以一二三四再来一次’,你们的脑子很快就会不够用了。你们没有改朝换代斩尽杀绝这颗Reset键来清空互相防範勾心斗角的内存嘛,只能设置定期清理内存碎片了,然后就装作什么都忘掉。”

衰就不说了,反正离1987年也很远,所以傅高义也不觉得顾骜的话有什么藏着掖着。

“跟顾先生交流,着实让人受益匪浅。看得出来,顾先生您是个实用主义者,是个向钱看的实用主义者。你既不爱美国,也不爱中国,你只希望双方别做没有结果的无谓损耗摩擦,耽误了你的生意。”

“你爱这么理解,那就最好了。”顾骜内心敷衍表情讨好地笑笑,巴不得对方这么觉得。

聪明人说话,到这一步就足够了。

顾骜起身送客,让保镖开车送二位大学者回广场饭店。

……

搞定了一批批的学者和金融界意见人士之后,顾骜总算轻鬆了些。

他也通过这些必要的社交活动,暂时洗清了他对王安电脑早有预谋吞併的嫌疑。

同时,也打了一些预防针,免得将来美国人对跟中方有关係的资本过度警觉时,过度拖累到顾骜自己的事业。

当然了,适度的小範围拖累,多多少少总会有的,江湖不会一直风平浪静,做生意哪能一帆风顺什么国家都对你大开绿灯。

顾骜跟《华尔街日报》那批人的访谈结果,也很快出现在了报端。

王安和苹果公司那些瞒着乔布斯私下转移矛盾扩大打击面的股东们,他们的招数也被连消带打消弭了大半。

大部分几年内并没有被颠複式创新风险的科技行业股票,在4月中下旬短暂的调整后,重新跟上了大盘牛市的节奏。

而王安、苹果和几家老牌硬碟厂商,却不得不单独承受牛市中的萎靡。华尔街那群人,也是乐于看到打击面被限缩的,所以稍微放弃几颗特徵特别明显的弃子,去教育散户,他们也是可以接受的。

另外,在这个过程中,顾骜为了适度撇清自己,也一直没有放弃跟黑石基金的彼得森的合作。

自从三年前,为了逼走张仲谋、给德州仪器挖坑时,顾骜跟彼得森的黑石基金,就在美股的纳斯达克上兴风作浪了。

在德州仪器自断一臂、香积电成立后,顾骜的资金为了建设香积电和其他后续项目,被抽走了一半左右,但始终还有五到十亿美金级别的资本,可以短期閑置或者拆借。

顾骜虽然不喜欢投机,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大案子可以先知先觉捞一笔。{他前世不是搞金融的,所以那些个股典型案例都不记得}

但顾骜也不会让钱白白閑着,如果没事儿可乾的情况,就自动委託给彼得森好了。

黑石基金好歹也是美国历史上直到21世纪初,都还投资业绩非常好的基金公司,属于那种到08年次贷危机之前都没什么事儿的。閑钱放在那儿细水长流操作总归是可以有的赚的。

这种情况下,顾骜自从去年下半年跟王列交恶、找到借口打压和布局吞併王安电脑之后,就开始让彼得森瞄準科技股了。

尤其是麦克纳马思跟顾骜聊过、让他写那本《创新者的窘境》之后。顾骜刚开始动笔,就意识到了他自己能理解87股灾的前因后果

除了此前牛市太牛导致的回调之外,87股灾主要就是因为美国人‘看不懂科技股牛逼的可持续性,所以高估了科技股市值’。

而等他们终于学乖,会看了之后,股票就必然大幅度回归理性。当然,还有超出“回归理性”这个合理回调之外的额外恐慌。

这让顾骜觉得,他对股灾的可控性又强化了一些只要美国股民公众对科技股的模型误判没有戳破之前,股灾就不容易发生。

而什么时候戳破,顾骜是可以影响的。

所以,他虽然不能预测股灾,也不能延后股灾,却可以适当提前股灾。

至于提前多少,完全看媒体扫盲的力度和进度。

顾骜的这种认知,为彼得森和黑石基金把握大局观,在委託资金的时候,顾骜告诫彼得森帮他盯紧了那些跟当初研究过的德州仪器模式相近的公司。

也就是“目前正在压缩研发开支、未来财报还会做得更好,而其目前主力科技产品距离下一代换代、彻底暴露代际竞争力匮乏隐患,还需要几年时间”的公司。

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凡是看到这类公司有市盈率还未充分被评估、消化的,就果断买进,然后坚持在牛市中持有,除非发现其市盈率被市场充分预估了,或者其产品换代有提前的可能性,否则就保持住中线持有,别卖出。

至于具体的评估功课,就交给彼得森这样的专业人士去处理了,顾骜只提供大战略。

这样的组合模式,对先知先觉的要求很低。顾骜相当于是一个另类的巴菲特

巴菲特也只是一个“只投资自己研究很深刻、彻底懂得怎么估值的行业”的投资客罢了,他很有敬畏之心,也很懂适可而止,不碰自己不懂的。所以巴菲特从来不投新兴的科技股。

顾骜也很有敬畏之心,也很适可而止,只不过他恰恰相反只是对科技股最了解,也只投科技股,而丝毫不碰其他他不太懂的传统股。

他相信,在87年这个节骨眼上,没人比他更懂科技股的结构性泡沫所在。

如今,随着《创新者的窘境》被普及得越来越为世人所接受,顾骜觉得这里面的资讯不对称,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

所以,他关照彼得森可以开始在高位减仓,逐步退出了。

第一批‘裁了研发部,但两三年内还看不出癥状’的德州仪器型股票,在4月下旬开始被陆续抛售,5月份后继续加大抛量。因为抛盘的成交量规模有上亿美元,着实微微造成了一些震蕩,不过在美股整体大牛市的环境下,还是被完全吸收了。

彼得森估计,整个五月份,连带着部分股票上稍微加的一两倍的槓桿在内,可以脱手的资金大约有三四亿美金,纯收益可能有一亿多。

对于顾骜最穷时候也保持在五亿美元以上的本金而言,这种利益并不算夸张,大牛市中是很正常的。当然考虑到套现规模,就有点可贵了。

后续6月份,彼得森还能撤出更多的资金,按照这个节奏,如果撤得快的话,暑期7月份可以吧所有资金全部撤完,并且保持总计两三亿美金的保低收益。

如果顾骜允许他撤退得更慢一些,多给一量个月时间,到暑假结束再抛完,甚至三季度末再抛完,彼得森估计还能多赚不少总的纯利会从两三亿的规模,上升到四五亿美金。

当然代价也是相对的,那就是如果在这几个月里出现大盘波动,或者市场信心提前醒悟,尾盘会砸在手里一些,到时候不得不割肉。

顾骜还是倾向于前一套方案,就是六月、七月尽量抛完,宁可少赚一点。

顾骜也不是喜欢靠金融投机赚钱的,虽然好几次他都发现这个来钱更快更容易,让人有种懒得再去做实业的惰性。

不过顾骜始终警醒地告诫自己:他这次顺带的资本操作,赚钱还是其次,关键是要建立起自己在美国商界的神级威望。

他要把自己从一个杀出二十分之一重围、干掉雅达利的幸运儿形象,变成一个两次渡劫都成功、四百分之一倖存率的位面之子。他要下次再有类似《创新者的窘境》这样的观点抛出来时,整个市场对他言听计从,不敢质疑。

所以,赚个几亿美元,只是为了立威,不是为了钱本身。钱只是用来提升他说话的可信度,显得他不是一个卖文的,而是实战战绩彪炳的存在。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