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80当大佬 > 第653章 给你讲个笑话:布列塔尼亚人的菜谱

徐淩做完全部拍摄前的準备工作后,一看时间还才九点,但也等不得了,带着摄影师和萧穗等人,就去了外滩十六浦码头等候。

那儿已经围了不少人。外面则有维护秩序的保安隔开,不让普通人围观,隔着百米之外,进去就得先验明证件和身份。

徐淩等人刚踏上码头,就看到一群同行或者半同行已经在那儿了。

“呦,这不是徐厂长么,来这么早,等着拍领导们上船么。”

“彼此彼此,汪社长你不也一样。”

徐淩跟新华沪江分社的领导寒暄了一阵。

这时,一旁又有一个文学宣传口的干部,看到了跟在徐淩身后的萧穗,连忙热情地走过来握手:

“呦,穗子,我当你太忙,没空回沪江呢你上半年都在香江吧。早知道你要回来,我就帮你报了。”

“张注席太客气了,我也是刚好赶趟有点事儿回来,看看家里长辈。”萧穗客气地回应。

原来跟她搭话的,是本市作协的领导。

大伙儿聊了几句,汪社长就注意到了一点异常。

徐淩平时是不穿西装的,只有重要的场合,才会把他那套香江买回来的金利来穿上。

但只要是需要穿金利来的重要场合,徐淩一贯都是把西服扣子扣好、穿得一板一眼很得体。从没有像今天这样,只把衬衫扣好、与领带一起塞进裤腰皮带,却把外衣昌在那儿。

西装外套敞着不扣,按照后世的审美,当然比拘谨的全部扣好更显洒脱,但却不符合86年的社会习惯。

86年的中国人,穿西装的审美在几十年后的人看来,那一个个都像是乡镇企业家的风格。

汪社长和张注席扫了几眼之后,立刻注意到徐淩的金利来皮带上,左腰靠前的位置,别了一个细长的皮兜,不像是装钱的腰包。

虽然不知道是干嘛的,但看着就有一股神秘的大气。

大家都是圈子里的人,一眼就知道徐淩今天这穿衣做派,是想凸显这个不知名的新玩意儿了,否则怎么会把西服敞得那么开呢。

偏偏汪社长和张注席又不想显得自己没见识,不认得,便硬生生憋着,偏偏不问。

徐淩热心地来回踱步,多管閑事了好几趟,转身的时候动作也很迅猛,把西服的下摆都甩得比裤子皮带还高了,唯恐别人无法360度全方位无死角看清楚他腰上挎了东西。

幸好,接待外国要人的现场,总是不缺临时冒出来的意外需求,所以他很快就逮住了一个机会。

大约九点半刚过,一个市里某办分管外事接待的中层干部,急吼吼跑过来,在徐淩这堆提供配套服务的人堆里转了一下,随口问道:“你们见到文工团的老赵了么?真是掉链子。”

萧穗抬眼一看,倒也认得此人。因为这人是包丞丞手下的,而包丞丞也算是顾骜的故交,所以他的几个骨干手下,萧穗也都认识。

徐淩倒是很积极:“姚主任,怎么了?急着联繫老赵的话,用我的电话好了。我记得他号码,我帮你拨。”

那个被呼作姚主任的也不客气,看徐淩主动拨通了号码,直接对着话筒吼了一顿,把事情交代清楚后,挂断,这才跟徐淩一伙攀谈。

“嗨,那些布列塔尼亚人真是计较,咱接待了那么多外宾了,也没听说过宴会用的钢琴要会前再调一遍的。还说咱这边提供的钢琴太差了,他们带来的调音师没见过这么烂的,不会弄。真是岂有此理!”

徐淩顿时露出同仇敌忾的表情,附和道:“嘿,那些布列塔尼亚人那么挑,怎么不自己带钢琴来,不就是咱平时西餐宴会时看到都有人弹琴助兴的那种么,装什么大尾巴狼。”

萧穗在旁轻轻咳嗽了一声,提醒道:“徐叔,钢琴搬过了就要重新调音,我估计是因为这个,才没法跟其他乐队乐器一样、用漂洋过海自带的吧,所以要到港后本地借。”

术业有专攻,徐淩是搞电影的,不太懂乐器,也就不说话了。

倒是那个市里负责接待準备工作的姚主任听了,连声附和:“这位是萧作家吧,到底好见识。布列塔尼亚人就是这么说的,咱才提前一天借了文工团最好的一架钢琴给他们,结果他们还是嫌差,说要咱的人负责调。

这还不算什么,关键是他们说船太小,游艇停在那儿也会被江面的风浪颠簸,所以演出前要再重新微调一遍,真是事儿多。我跟文工团老赵认识也好多年了,从来没听说过他们演出有那么讲究。对了,萧作家,你怎么懂这么多,到底是书香门第,记得你也是文工团出身吧。”

萧穗很低调:“惭愧,我也是这几年閑着没事的时候,自己学着玩玩,调节一下情绪。姚主任,早说你们需要钢琴的话,何必跟我客气呢,我家还放了台奥地利进口的三角呢。”

所有人立刻鸦雀无声了几秒。

呵呵,奥地利进口的三角。

这才叫被动装逼,从不显摆。

这种没朋友的话,实在是不好接,姚主任只能打住了,这才回想起刚才他拿了徐淩的大哥大打电话找人、手机至今还捏在自己手上没还给徐淩呢。

他有些尴尬地伸手,把大哥大塞还给徐淩,还一脸诚恳地羡慕:“徐厂长,这就是今天刚开卖的大哥大吧?

听说人m广场那边看热闹的都排老远了,没想到还是你手快,一大早先去抢了一台。幸好有你,不然我再去找电话通知,等老赵回话,还不知道耽误多少事儿呢。”

姚主任这么说的时候,旁边的汪社长张注席等人,才刚好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神经反射弧很长地感慨:

“这就是大哥大了……姚主任,你刚才这话就差了,这不是有空没空的事儿,关键是得单位有钱,这东西好几万了吧,要不是徐厂长他们效益好,去年做《终结者》翻译截留了那么多分成,其他单位哪买得起!我看宝钢的秦厂长也买不起。”

徐淩听了,内心虽然也跟喝了冰镇酸梅汤一样舒爽,却也有了几分酸梅汤的尴尬,总觉得一个逼没有一路装到底,如骨鲠在喉不痛快。

好端端的节奏,都被萧穗的一问一答打断了。

果然是处心积虑想显摆的,不如恬静淡泊的。

人家萧穗压根儿没想显摆自己懂行、有钱,却很自然而然一句话就把热点抢过去了。

当下徐淩假意谦虚:“我也没了解过这个具体要几万,好像是七八万吧,唉,工作需要。”

“徐叔这是全国漫游的,16万。”萧穗不经意地解释了一句。

在场众人好悬没咬到自己的舌头。

龟龟,这是三辆桑塔纳的钱了,还是把所有隐性费用都算上了。

而听萧穗这么一解释,所有人都反应过来,这台大哥大肯定是顾骜直接拿来送人的。

“老徐,还是你人情广呐,顾老闆出手就是大方,还想着你。”

跟萧穗同单位的张注席想到这一点后,忍不住问:“小萧,那怎么没看你带大哥大呢?”

徐淩都有了的东西,萧穗肯定是有的,这都不用问。

“见笑了,是我嫌太重,不带保镖的日子我都不想背。毕竟手无缚鸡之力的,不能跟男生比。我看小顾也都是让秘书拎的。”萧穗谦逊委婉地说。

太重了……

所有人感到一阵窒息。

要是给咱一台,别说两三斤了,就是二三十斤,扛也得扛出去显摆显摆呀!

一百斤的大米哥扛不动,一百斤的大哥大哥拎起来就飞奔啊!

这种没朋友的话题,实在是聊不下去,也就冷场。

恰好这时候文工团的老赵带着钢琴调音师来了,姚主任连忙找借口去忙正事儿,走开了。

宴会钢琴是一会儿中午吃饭的时候才用到的,10点半开幕讲话、致答谢词的时候并不需要,所以时间还来得及。工作人员带着调音师钻上游艇,里面一边在干活,外面已经开始讲话了。

……

萧穗跟着观礼了布列塔尼亚人和京城来的、市里的领导等人致辞,

时间临近正午,她也跟着其他媒体rén liú一起登上了王室游艇。

答谢宴是冷餐会的形式,也就是那种自助的鸡尾酒会。所以可以招待的人数比较多,足足有两三百人上船。

86年的国内,吃过西式自助餐的人都还不多,这种西式鸡尾酒冷餐会就更稀罕了。所以一开始,徐淩、张注席、汪社长等跟萧穗同行的人,都觉得挺新鲜。

不过稍微吃了一会儿之后,除了萧穗之外的其他媒体人,就开始在心里嘀咕起来了。

“就是香肠和气泡酒?还有点儿炸鱼排就把人打发了?这也太寒酸了。”

这可不是什么艺术加工和污衊,而是那些历史上86年在沪江参加过冷餐会的人亲口回忆的,是史实。

没办法,谁让布列塔尼亚人天生就是吃辣鸡食品的呢,他们的菜谱就那几样了,连国宾答谢宴都是这样。

只可惜,如今的徐淩等人,还不知道西餐和西餐之间的区别,只当所有西方国家的餐饮都叫西餐。

相比之下,倒是萧穗显得很淡定,始终没有任何意外感。

哪怕刚开吃的时候,其他人虽然最终也会暗暗嘀咕菜色寒酸,可至少前三五口香肠和炸鱼排吃得还是挺香的,得等确认真的没有新菜花色变化,才开始吐槽。

而萧穗是从第一口开始,就懒得碰,始终只端了一杯气泡酒非常优雅。

这一眼就看得出高下立判,是个经常参加王室宴会的角色。

她还善意地低声给同行之人解说,免得对方太过意外:“布列塔尼亚人吃的就是这样的,没什么好奇怪的。好吃的那是法餐和意餐。

在西方有一个笑话嘛,叫做美国人的历史,布列塔尼亚人的菜谱。”

“然后呢?“

“没有然后了呀,那个笑话说完了呀。“6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