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80当大佬 > 第367章 有钱人的快乐你无法想像

重回80当大佬 第367章 有钱人的快乐你无法想像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9:2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吃完年夜饭,聊了那么多工作上的烦心事儿,也才晚上八点多。

姐姐顾敏突然想起,今年电视上是有“春晚”的,央视老早就提前个把月在预告宣传了,于是连忙打开电视机,示意老爹和弟弟别聊丧气的话题了。

顾骜也有些好奇,收住了工作的心思,耐着性子看看。

他其实是不太爱看电视的,主要是前几年为了保护视力,知道这年头的CRT辐射都大。加上他后世什么有趣的东西没见过,电视节目实在对他没多少吸引力。

不过,今年可是第一届央视全国转播的春晚呐,既然回到这个时代,这种有纪念价值的节目,还是可以怀旧一下的。

电视机刚打开,已经晚了一会儿,侯保林老师的开场相声已经过去了,主持人的拜年致辞也已经说完,电视机上,是一个年近四旬的中年女歌手在唱《拜年歌》。

虽然歌手嗓音不错,但歌太低龄化了,简直跟幼儿园小朋友唱的《两只老虎》差不多通俗易懂,大伙儿也就听个喜气。

这些样板套路走完,马季老师的相声三杀,终于让氛围真正活跃起来,观众的鼓掌也不再是任务,而是真心觉得搞笑。

台上的演员也逐渐年轻化。不一会儿,就看到有雍容端庄的年轻女歌手唱了《在希望的田野上》,引起满场喝彩。

歌曲,魔术,相声,杂技,一幕幕节目的表演形式,跟后世倒也差不多,只是多了些“京剧”之类后世绝对不会有人看的所谓传统国粹。

京剧足足有四出,甚至还有一场传统黄梅戏选段《夫妻双双把家还》。

看得顾骜每次听见唱戏就想换台,或者看录像。不过老爹似乎很欣赏这样的传统曲艺,顾骜也就没办法,只能自顾自离开客厅,到隔壁看会儿书,等京剧黄梅戏唱完了再回来。

晚会看了两个多小时,大约10点多的时候,中场休息时女主持刘小庆上台说了一些暖场的台词,然后公布了一个热线电话,号召全国观众可以打长途热线点歌。

顾敏看了,颇为意动,建议到:“弟,不如咱也打热线点歌吧?”

“打的人肯定很多,99%会占线打不进去。”顾骜可是见多了后世的综艺热线爆棚场景,当然不会跟没见过这类世面的姐姐那样冲动了。

1983年春晚,这是中国大地上第一次有“综艺点播热线”这个概念。

据说央视一开始也是没预料到会闹大,最后发现“足足有数千个观众打进电话来点歌”,连计票都来不及,差点儿不好收场。

也只能说,央视对春晚的力量一无所知(这句话怎么有点耳熟,35年后被罗胖用来说天猫了)

这种事情,搁在几年之后,就不是“数千人打电话”能搞定的了。

只能说,1983年,居民家里有能打长途和热线权限的电话机还太少,全国也就不到十万台装机量,拨打人数才能限制在几千。(单位里电话能打长途的不算,因为没人会除夕夜在单位里看电视的)

顾敏不服,心里怀着不甘心,连续打了三四个,五分钟就过去了。

果然打不进,让她很灰心。

“唉,阿信在东京大使馆,肯定也在看节目,我还想给他点首歌听呢。”顾敏撅着嘴放下了话筒。

顾骜不忍心姐姐失望,一听姐姐是怀念姐夫在国外,事出有因,就给她指了条路。

“那么想点歌,我给贝托鲁奇先生打个电话吧,你早说嘛,我也好有准备。贝托鲁奇先生有有关部长的内线专线。”

《末代皇帝》拍摄期间的贝托鲁奇大导演,在国内文化界绝对是横着走的。因为连副部级的,都在他的电影里演配角、男二号,听他指挥。他有一条专线,是可以直接打到分管科教文卫的副**那里的。至于打给总某些局的局长,也是不在话下。

顾骜说着,拿起家里的电话,打给了贝托鲁奇,说的是英语:“贝托鲁奇先生,有看春晚么。”

“哦,顾,怎么了,你想给我拜年么,我已经有点懂你们中国人的习俗了。”贝托鲁奇先生在大金主面前很随和。

“嗯,提前给你拜个早年吧。明天我请你吃饭聚一聚,好好玩一天。不过,今晚你能帮我打个热线么,你就说跟我一起在吃年夜饭好了。听说了我姐夫在曰本为国效力,大使馆过年都不能跟新婚妻子团聚,你就想帮忙打电话点个歌。”

贝托鲁奇一听就懂了:“没问题。”

贝托鲁奇最近就在诸县的圆明新园拍外景呢,前几天还跟萧穗每天能见面。这两天因为中国人都收工了,贝托鲁奇也就回到成立,住在仇清特供安排的钱塘市区招待所,连他的专线都是临时特地开通的(其实也是顾骜此前安排萧穗住的那个招待所)

除夕夜,贝托鲁奇本来是自己跟几个意大利助手喝酒散心,但中方的人肯定不知道他的具体行踪。他要说跟顾骜一起谈笑风生过年,事后绝对不会有人怀疑的。

顾骜捂住话筒,转头问姐姐:“你想点什么歌?想好了么?”

顾敏一时楞了一下:“我就想点一个在曰本也经常有人听的,中文歌好了。没想好,要不欧阳菲菲的《情热の沙漠》?”

顾骜:“嗨,你这人!要给央视点歌居然都没想好。那我帮你做主吧,就《漫步人生路》好了,这歌我写的,去年邓丽筠在曰本复出时唱的。要是能播,肯定就播了。不过我也就试试”

83年春晚,本来就确实是一次破冰的节目,因为“听取观众意见”这种广开言路的做法,导致某总的吴局最后亲自拍板:解禁部分“H色禁歌”。

比如80年唐囯强、陈冲和刘小庆主演的电影《小花》的主题曲《绒花》,本来因为涉及情情爱爱之类的题材,属于“靡靡之音”,央视是不给放的。

但电影影响很大,所以民间年轻男女都爱听,结果这首歌与另一首李古一的爱情题材歌,就在春晚现场被吴局亲自下令解禁。

甚至一些湾湾女歌手原先被中Y音乐学院某些教授的专著《如何鉴别H色歌曲》给“靡靡之音”了,也借着这个机会扳回来一些。

顾骜知道这是历史大势,是文化开放的好事儿,既然现在要帮姐姐实现心愿,因势利导夹带私货也没什么不好。

“贝托鲁奇先生,故事你自己编,我想听《漫步人生路》,京城应该也有曲谱和配乐带子的。咱尽人事听天命吧。”顾骜如是一说。

伴奏带他相信肯定是找得到的,至少那些写《如何鉴别H歌曲》的教授们肯定有,不然怎么批判啊。

至于现场学习一下,对于那些牛逼女歌手也没什么难度。

如果做不到,就按历史原先轨迹,等刘小庆唱《绒花》吧,顾骜只是让贝托鲁奇打了个电话,也没什么损失。

“好吧,我试试,你欠我一顿酒,要不我打完电话就来你家蹭美食吧。”贝托鲁奇半开玩笑地说。

艺术家们嘛,昼夜颠倒睡不着觉吃宵夜,都是很正常的生活方式。

“欢迎之至。”顾骜笑着挂断了电话。

顾敏也觉得他是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半开玩笑的,没往心里去。

第一波的点歌果然没有她想要的,而是李古一的情歌《乡恋》,以及一首并不需要解禁、本来就可以大大方方唱的《大海啊,故乡》。

中间一个小时的节目很快过去,已经11点多了。

顾家别墅的楼下,豪车的喇叭声响起,原来是贝托鲁奇先生来凑热闹串门了。

顾骜连忙把贝托鲁奇引进屋,热情招待,也不问打热线电话点歌的事儿。

顾敏提前亲自下厨弄了几道热腾腾的好菜,招待贝托鲁奇与他的意大利女助理一起用。顾骜一边给他解说电视上的节目,氛围好不融洽。

11点半刚过,又是一波点歌节目放出时间。

女主持人刘小庆清了清嗓子,再次走上台前:“下面由我为大家演唱一首著名的在日发行华语歌曲《漫步人生路》。

这首歌是由著名导演贝托鲁奇先生等人点播的,送给春节依然驻守在外国岗位上的外交战线同志们……”

抬头有些语焉不详,也没有点破这首歌的原唱者是邓丽筠。不过,电视荧幕上倒是临时制作打上了字幕,显示“作词:顾骜。作曲:中岛美雪”。

而演唱者其实不用说,民间凡是听过的,都知道这是邓丽筠的歌。

此时此刻,顾骜要是在闹市区一些的地方过年,肯定会听到左邻右舍家里奔走相告的振奋之音。

只可惜,他是住在深山的孤家寡人,完全体会不到那种与民同乐的改变感了。

“哇,这种歌,肯定是某个驻日大使馆的人,留在国内的家属点的吧?”

“真厉害,那个贝托鲁奇导演到底是什么‘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能在春晚上点名点到歌,能请到他一起过除夕的‘等人’,肯定都很牛逼吧。”

“作词顾骜?顾骜不就是那个那个那个……卧槽!他怎么又变成诗人文学家了?”

诸如此类的吐槽,在除夕的夜空中弥漫,而它们的源头,正是中国大地上如今那一千多万台的电视机存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