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80当大佬 > 第318章 实时自传纪录片

重回80当大佬 第318章 实时自传纪录片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9:2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因为没有门铃,顾骜只好直接用敲的。

“谁啊。”

“穗子?是我!”

里面立刻传来凌乱的脚步声,然后“嘎吱”一声推开了。

萧穗扎着盘发,身着碎花连衣裙、光脚穿着拖鞋,出现在门口。

几个月没见,她的明艳和气质依然,只不过眉宇间略多了两份辛苦憔悴。

“老公。”她眼角溢出一些湿润,扑进顾骜怀里,一把死死搂住,“回来都不通知我,你要是一个暑假都不回来,我就想去美国看你了,偏偏还没个准信。”

“我这不回来了么,身上肩负大使命呢,刚刚跟副市还有文旅的梁局先后聊了一天。有个国际学术会议,明年初要在本市召开,我争取来的。”

“老公就是厉害,快先进来。”萧穗抹抹眼睛,把顾骜往屋里拉。

“阿姨呢?”顾骜礼貌地问。

萧穗:“厂里拍戏呢,她不一直这样,没戏的时候就闲着,有戏了就加班,没一定的。”

顾骜洗了下手,擦干,这才敢仔仔细细搂着萧穗,坐在沙发上谈心。

“穗子,我也不当官了,你家还住这种地方,不委屈么?你们市里就没有好的分房机会,可以让人自己掏钱买下的?”

萧穗倒是很懂事:“算了,沪江又没别墅,老房子都这样。听其他本地的同学邻里传说,市里看特区那边搞得好,也要给国家申请开发区计划呢。我看咱不如就等有开发计划了再说。”

顾骜听了,不禁苦笑。

他知道萧穗提的,肯定是诸如铺东之类的开发区规划——事实上,在84年国家宣布第二批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时候,沪江这边就努力了一把,要在铺东搞开发区。但事实上这个开发区规划、申请、配套设施准备,足足花了6年,到90年才正式落地有外企进来。

但萧穗说的也确实有一定道理。

沪江这个地方,铺西旧市区太拥挤了,没啥“使用价值”,买了也是以后等拆迁的份儿。(只有“囤积价值”,但顾骜太有钱了,懒得囤也不方便)

而且沪江和钱塘又明显不一样,钱塘是那种很古老的城市,而且西湖这个地标摆在那儿,谁都知道这座城市最值钱的地段在哪里。就算政府想规划一个新城,后来也多少会鬼城,凡是信了规划的投机客,基本上回报率都没沪江同行的回报率高。

沪江则没有历史包袱,这而哪儿的房子值钱,完全看政策规划和产业优惠。哪里有特别开发区、自贸区,哪里就会往上涨。

既然如此,也不是不能考虑等等。另一个时空铺东90年才落地,不代表顾骜这个世界也要等到90。万一因为提前多年举办了那么多重要国际会议,蝴蝶效应了呢。

到时候在江对岸搞一点儿便宜地块,统一规划时加塞点房子好了——当然,是为了住,不是为了炒和卖,绝对不拿来流通。

这样的房子,在另一个时空本来就是绝对有可行性的。

比如,世人只知道汤臣一品这种号称卢家嘴一线江景很值钱,殊不知还有东方明珠塔底下那些90年代中期就弄好的神秘别墅呢,根本都没楼盘名。

只要顾骜在将来铺东开发的时候,能以港资传媒大亨身份出现,还怕捞不到这种待遇?

历史上,东方明珠塔,不就是吸引传媒大亨的港资资金造的么。造的时候捆绑要到的地皮、体现在招商引资建设合同里,弄几幢别墅、并且按实打实的“住宅用地”地块搞定,那也是完全合法的。只不过这些房子永远不会出现在流通领域。

……

萧穗看出顾骜在沉思,继续善意地劝说:“何况我跟你还没结婚呢,现在就太招眼也不是好事儿。我不怕旧,这房子住着就很好了。”

顾骜轻轻啄吻了一下,顺从了女友的意思:“那就依你,不过如果不搬,你这地方防潮密封还是要搞一搞,不然夏天空调效果不好呢,过几天再让人外面装个防盗铁门。反正你平时经常住学校里,明年也毕业了,到时候跟着我就好。”

萧穗显然还没注意到治安的变化,俏皮地好奇道:“要防盗门干什么?”

“这事儿你得听我的!不许抗辩!”顾骜又轻拍了一下女友的翘*。

两人稍微卿卿我我了一会儿,说些情话。顾骜也把这趟回来的使命细致描述了一遍,并且让萧穗明天就陪他回钱塘。(涉及国家机密的不说)

萧穗当然是夫唱妇随,顾骜说什么就答应什么。

叙旧已毕,顾骜颇为关心女友近况,笑问道:“最近在忙什么呢?暑假就宅在家里?”

“我还能干啥,随便写点东西呗,想到啥就写啥。你不在,我就想写点军旅苦难深沉的题材,其实也没查什么翔实的资料,瞎写的。”萧穗说着,起身回手一掏,把书桌上的稿子盖起来。

顾骜却偏偏要看,单手抓住女友双手,然后腾出一只手来揭开扉页。

原来是一部名叫《天浴》的,反映女知青生活的伤痕文学。

这本书也是提前了好几年出现,不过顾骜并不觉得意外。

萧穗的人生已经被他极大的改变了。

而一个文艺女青年的人生经历一旦变了,很多作品注定会消失的。

她跟着顾骜写了《沪江滩》、《终结者》、《末代皇帝》和《新白蛇传》,就必然会丢掉一些《少女小鱼》之类表现美国底层华裔女性处境的——因为她这辈子,跟着顾骜一到美国,看到的就是上层的生活,没机会深度接触美国的草根了。

或许,只能指望她在大学期间静静反思追忆,把《天浴》等十几篇体现不可描述年代的长/短篇伤痕类文字补全。

因为她形成那段人生积淀的历程,并没有被顾骜改变过。

再往后,能保留下《金陵十四钗》这些和个人后续人生经历影响不大的作品,已经是万幸了。

至于别的,肯定会湮没消失掉。

这是没办法的,顾骜也不会后悔。

萧穗自己,这一两年里,似乎也隐约意识到了这点、

当然她意识到的,绝不是“历史被改变了”;

而是“因为跟老公过了好日子,所以曾经看到的疾苦,再也没机会近距离真切观察揣摩了,要趁着自己还在念书,课余把这些宝贵的心路加工留住”。

所以,她除了写顾骜给的命题剧本之外,几乎就成了一个赶工伤痕文学的码字机器,拼命想要留住青春时看见过的苦难,不想忘掉那个时代。

这一类作品里有一些,原本要到80年代末,才被她慢慢写出来,现在却因为感受到时不我待,而提前出现了。其余的则就此湮没。

“好好写,把你还能反思出来的旧时光,都写下来吧,未来,你可能没有什么伤痛的见闻可以写了。”顾骜合上书稿,温馨地扮演了知音。

萧穗眼泪一下子就下来了。

老公居然这么理解她,一下子就读懂了她的心。那一刻,她觉得这种知音太珍贵了。

“老公你别这么说,你给我过好日子,我怎么会不知好歹,你何必用这种自责的语气说这种话呢。文艺青年也好,美女作家也好,又不是为了有素材非得无病呻吟、故意找罪受。”

萧穗小儿女态地稍稍撒娇。

“哦,是么?那你说,以后你不‘无病呻吟’了,你有什么别的打算?”顾骜逗趣道。

萧穗一噘嘴:“我当然是认真想过的啦!热血昂扬的生活,自然有热血昂扬的意义可以写。所以我就趁着你不在,趁着自己还在念大学,课余把旧时光的见闻能写能想到的都写完。后半辈子,就全心全意跟着你体验人生了。”

“是么,跟着我这么庸俗的大富翁,有什么深邃的东西好体验?嗯?”顾骜促狭地顶着萧穗的脑袋,盯着她的眼睛问。

萧穗被他看得微微不好意思,稍稍扭过头去:“怎么不好写,其实,我就有个想法——老公,我下半辈子创作之余,有一件事情,想一直干下去。”

“说。我一定支持你。”

萧穗很有知性魅力地婉然一笑:“我想,你反正也说过,不想当官了,想实业报国。那我就给你拍个纪录片、同时写自传,一直拍一直积累素材那种。我既当作家,也当编剧和导演、摄影。你有什么想法,有什么豪言壮语,我立刻就给你拍下来。

我们不要用其他文人的回忆录体,那种回忆录的自传,其实都是成功者修饰过记忆,多多少少假的——我在中文系三年,也算是看透这点行规了。比如那些自传里说自己‘几十年前就预知自己未来一定会赢’的人,其实都是在放屁!

真有这自信,你见过谁提前几十年就放狠话的?连司马迁写项羽‘彼可取而代之’和刘邦‘大丈夫当如是也’,当时其实也没人证听见啊,还是司马迁的春秋笔法罢了。

嗯,项羽这么豪气,还可能是真敢说,毕竟有项梁这样有名有姓的人作证。刘邦这种小人,我看他贫贱的时候绝不敢说‘当如是也’这四个字,最多是成功后贴金说自己当年说过!”

这个观点倒是颇为新奇,顾骜并不研究文史,一时觉得有个文学造诣颇深的女朋友,让他眼前一亮。

而且萧穗的性子也确实有些泼辣,虽然平素很文静气质,但谈起文坛的虚腐和矫饰时,竟然会忍不住爆粗口。

“此话虽闻所未闻,但似乎不无道理。”顾骜微微点头。

萧穗受了老公鼓励,继续往下设想:“所以,我们就用身临其境的记者实录体,素材也是当年拍当年封存,留下足够证据证明时效。这样,以后再过个十年八年,你真的成功之后,可以分段把纪录片拿出来给人看,证明你是早就预见了自己的成功。

而不是跟其他偶然成功的人那样,有钱了之后回头说什么都有道理。我就是要用这个告诉未来的世界:我老公就是必然成功,不需要靠运气,不需要赌,他就是天生厉害,天命的厉害,没成功之前就预言到了自己的成功。”

顾骜听到这里,彻底眼前一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