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回80当大佬 > 第313章 妄谈股权激励,都是傻得可爱

重回80当大佬 第313章 妄谈股权激励,都是傻得可爱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5 19:26: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天的项目讨论会议,很快结束了。

顾骜对新一代家用卡带游戏机的设计要求,在此没什么可赘述的,说多了也是水。

一言以蔽之,项目论证会议结束后,顾骜最终确认要的是一款CPU改用摩托罗拉68000系简化版的家用机,就取名叫PLAY-COMPUTER。比历史上任天堂用MOS6502的FC肯定性能要牛逼一些,未来的画面和音效表现力也强一点。

代价则是售价可能会比任天堂的贵——另一个时空,任天堂的山内溥可是狠狠压榨了横井军平和上村雅之一软一硬两大研发干将的潜力,以便宜为核心竞争力,把FC的美国市场初始出货价压到了100美元。

相比之下,顾骜用了摩托罗拉的68000简化版、还强化了内存和独立音频芯片,那么即使机器本身不赚钱,在美国市场出货的最低经销价也要130美元以上。

不过,顾骜还是觉得自己有竞争力的——因为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任天堂的FC红白机83年做出来后,第一年并没有很快杀入美国市场,而是要现在曰本国内扩张验证一下,确保市场压力测试没问题、调整优化出一个“外贸版本”,然后才卖给“美国爸爸”用。

千万别觉得意外:80年代的曰本人,也是跟21世纪的中国人一样,外贸版货物的质量会特别好一点。美版就是比早期日版扎实流畅,相当于是拿曰本国内脑残粉当了一波小白鼠。

这就导致FC杀入美国市场已经是84年了,再慢慢等雅达利大崩溃后的市场信心逐步恢复,任天堂正式开始大规模占领市场,已经赶上了“广场协议”后日元的升值狂潮。

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在三四年内翻了一倍,第一年就上涨30%——这就相当于,任天堂一开始设计定位时,作价100美元一台的游戏机,到85年之后在美国市场上实际售价一下子提升到了120美元。(因为任天堂是在曰本国内生产的,绝大部分成本都用日元计价,广场协议后日元汇率一涨,除了从美国进口的CPU成本相当于没变,其他成本都涨了30%,日货的出口竞争力一下子就下降了。)

因此,顾骜知道,这些价格是美国消费者普遍能接受的。

即使本时空任天堂依然跟风,顾骜也不屑于跟对方打价格战,而是期望用一个本来就扎扎实实130美元成本的机器,在性能上明显超越FC。(经销商对外的零售价可能达到150美元,最后的20块是经销商和门店的利润。电子消费品行业一般都是留这么点利润。)

他的生产环节放在更精益和低成本的中国,那些方面有更多的钱可以省下来留给物料成本。

技术指标和技术路线,就算是这么确认了。

项目会议最终环节、最吸引大家关注和提振人心的,是股权激励计划。

为了劝说大家“放弃眼前好赚的钱、容易到手的利益”,改为公司长远考虑,顾骜累计分配下去了5%的技术股和3%的营销股,允许各主要贡献骨干,按照比例出资认购。

股权价格是很低廉的,基本上属于良心价的内部原始股,大伙儿只要肯把之前收到的项目奖金交出来,就能认购足所允许认购的份额。当然也有个别抱着现钱舍不得撒手的,选择了没有足额认购——这些人将来肯定都是要后悔的。

当然,顾骜给的股票都是期权形式的认购,上市之前不能随便退出变现。想变现只能按原收购价加上点股息、由现有其他股东回购,不能卖给外人。

换言之,这些股票买了之后就是拿来分红拿红利的,不是给你等股价涨了之后卖掉变现的。

顾骜也没有给公司上市的计划。

……

下午的会议开得很长,一直拖到晚上。

大伙儿在会议室里吃了盒饭或者三明治后,又鏖战到8点多才彻底开完。

作为合作友商和上游供应链的韩婷,也参加了会议旁听,收获颇多,赫然发现了股权激励和奖金激励体制的妙用分野。

回到下榻酒店的套房,略微冲了个澡后,韩婷开了一瓶红酒,倒了两杯,摆在玻璃阳台的躺椅边的矮几上,跟顾骜彻夜谈心,说起自己的收获。

“我这几年,看了不少外国人的管理书,有时候也在盲目羡慕他们的‘股权激励’,好像分润出去一点利益,不要老板一个人吃独食,员工和高管才会跟你一条心,同舟共济发挥潜力把公司弄好。

今天看了你的操作,我才知道我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了。靠分股权能做到的激励,你原先靠发奖金一样能做到,甚至做得更好。股权是到了迫不得已的时候才分的。”

顾骜也凑趣地拿起酒杯,站在窗前看着夜景:

“不要被那些地摊管理学骗了,股权激励,其实是一种责权相对不明朗、KPI也考核模糊的激励方式。你给了一个人股权后,他就算自己绩效不好,躺在功劳簿上,只要公司其他部分运营得好,公司整体有利润,他依然可以分钱的——所以,和绩效奖、项目奖才是精准的手术刀。”

后世某国网文界那些屁生意都没做过的门外汉,想写两本商战装装逼,几乎十个里面十一个会提股权激励的牛逼,好像一分股权所有人都打了鸡血一样给你卖命。

但其实这些人连公司怎么注册怎么注销都没见过。(我虽然也不精,至少都干过,我还亲自帮人拟过股东解散决议、联系报社登报声明“请拟注销公司的债权人期限内申报债权”)

可是真动脑子细想这个事儿,正如顾骜刚才所说,股权还是有“大锅饭”性质的,你有了股,不干活,公司便好了你也照样有钱分。

你干得好,可能公司更好稍微一点点,但是多赚的钱也不是你一个人拿,而是所有有股权的人都按比例拿——这根在公社里多干活、导致公社的工分更值钱,本质上没什么区别,无非是程度上不一样。

相比之下“你多卖出去就有多提成、你的研发产品项目市场表现牛逼你就多拿项目奖”,这比股权激励要精确打击得多,一丁点大锅饭属性都没有。

因为这种激励方式,公司整体好不好跟你拿的钱没关系。只有你负责的项目、你做的客户好不好,跟你有100%直接关系,你需要担心的猪队友拖后腿因素会被限缩到最小。

那么,为什么中国人在地摊文学上看到的、以及后世有名的中资大公司,起步的时候,都要靠股权激励来笼络人心呢?

比如,后世马风阿狸巴巴的“十八罗汉计划”,以及负责这个股权设计架构的蔡重信,不是被吹捧得江湖地位一时无两么?

其实很简单:因为阿狸巴巴成立的时候,是不赚钱的。

一家还在赔钱赚吆喝、圈市场、拉用户阶段的公司,你没红可分。不赚钱的生意,是无法用绩效奖金来精密考核、并保证不留漏洞给人钻空子的。

如果你非要用“拉几个用户就能得到多少奖金”这种KPI来为赔钱的初创公司市场团队考核,那么你的“僵尸粉/刷单”这些造假就会泛滥——因为本来你就是不赚钱的,这些用户也是不花钱的,把一个“不花钱的非用户”伪造成“不花钱的用户”还不简单么?

所以说,阿狸藤讯当时这么干是对的。但明明抱着现金奶牛、却以为自己是阿狸藤讯、盲目模仿,那就傻得可爱了。

顾骜在后世,也算是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江湖了,在阿狸系内部虽然不算什么管理层,但行规也算是看透了。

于是,就有了他此刻开导韩婷的金玉良言:

“所以,股权激励,是给那些暂时还不赚钱的业务和从业者设计的,他们是在为公司的长远利益考虑。又或者,是为了公司的高管、那些负责公司长期价值的人准备的。

对于能赚钱、现金奶牛的业务,给提成和项目奖,剥削效率和激励效率都要精准得多,对滥竽充数者的打击也厉害得多。

公司的任何业务,都是避免不了有一根S型的增长曲线,从一开始的投入资源开拓、研发,到后续躺在惯性上赚钱,再到最后衰退。

一家公司如果只能找到一条增长曲线,那么这条曲线衰退的时候,就是公司完蛋的时候。而好的公司、百年老店,他们是怎么做的?首先,要么是它所处的行业变化很慢,所以一根曲线特别长。

要不就是这家公司的决策层善于发现新趋势、新市场隐痛点和新增长点。然后可以在第一根增长曲线还在红利期的时候,立刻开第二赛道,用第一业务的盈利撑过第二业务的投入期。等第二业务也进入红利期后,公司的命就多续了一个周期,并且越做越大。

所以,理论上最完美的打法,就是对于已经成熟红利期项目的从业者,直接发奖金。而对于还在开发阶段赔钱项目的从业者,给他们独立成立一个项目子公司,而且把这个项目公司的一部分股权、激励性地低价给这些人认购。将来这个项目从不赚钱的阶段撑到了赚钱的阶段,就是他们大赚获取回报的时候。”

奖金,是给已经在赚钱的。

股权,是给现在还在赔钱、将来有机会赚钱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