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不死宫 > 第三十五章 入神

不死宫 第三十五章 入神

作者:一滴水换世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4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动如止水,心里平静得像不动的水一样。

坚持信念,不受外界影响。超然物外,脱离凡俗。静如仁山,知者动,仁者静。 即使不动手,对手也已经输了气势。

浩浩世途,是非同轨;齿牙相轧,波澜四起。公独何人,心如止水;性如仁山。

入神之人,起身动了,又仿佛没有动。

原来是在电光火石之间已经迈开了及其微弱的幅度,外人看起来就好像动也没有。

明明没有起身的动作,一不留神却已经出现在你面前。面色如常,即使经历生离死别,也看不出半分悲喜。

入神之人,没有起身,但身上散发出来的超凡脱俗的气质却很是吸引人。

即使不特意吸引人的注意力,别人也会不由自主的像你靠近。稍微有点天赋的人,可以从你的一言一行参悟到大道,从而升华自我。

随感而应是什么?

如何讲求得许多?圣人之心如明镜,只是一个明,则随感而应,无物不照,未有已往之形尚在,未照之形先具者。

若后世所讲,却是如此,是以与圣人之学大背。是知圣人遇此时,方有此事。只怕镜不明,不怕物来不能照。

讲求事变,亦是照时事,然学者却须先有个明的工夫。学者唯患此心之未能明,不患事变之不能尽。”

通俗来讲,入神之人已经与天地联系很密切了。他随心所欲畅想,通过周边事物揣测即将发生的事。

观察天地日月星辰运转和万物消长的规律,研究各类生物的特性和习性从中感悟到了一些新东西,最终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未卜先知体系。

随感而应有三种境界。

第一层境界,知天难逆:就是指知道了命运或者说未来的一些事情,但人力却难以做出改变。

第二层境界,逆天改命:就是指知道了命运或未来的一些事情,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而进行趋吉避凶,但最终都还是无法改变结果。

又能趋吉避凶但又不能改变结果,这是不是矛盾了呢?

非也,他这里所说的结果是指最终的性质,趋吉避凶是指性质的量化质,也就是以前在一些命理文章中所说的定性及定量问题,例如退财是退财的了。

这是结果,退多少这是属于量大小的问题,趋吉避凶只能改变这个。

第三层境界,知命自性:就是指知道了命运,但却不屑于做出任何改变。一生凭心而过,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也不受任何外物所牵累。

要来则让它来,要去也由它去,了无所住,天人合一。就如日出日落,潮涨潮退,总有一定的规律,无须刻意地去改变。

如何能达到随感而应呢?

只有诚意十足的人,他的心才能达到虚明的状态。人心无欲而用的时候,就会抵达于事无心的状态,即便身体劳累,但心却不会劳累,这样的人有如神助一样。

起卦用外应,所谓外应可以和自然界感应,通过外应来映射你所问的事情,而且其法快速神准,刚问一个问题有时候甚至一秒钟就可以得出答案。

而且准确率是无法想象的,非常高,解答你的问题好比对话一样。

外应是随感而应最高境界,能和自然相互融合一体,道法自然。

不用外应的话还可以起卦,达到入神境界起卦速度是所有术数中速度最快的一种。

你可以用任意东西起卦,你看到石头可以起卦,你看到一滴雨水可以起卦,甚至你看到一堆垃圾都可以起卦,当你达到一定境界了之后自然界的任何东西都可以为你所用。

自然而然有了一种深入浅出的术数。

不过当你没达到很高的境界的时候有时候你时间会断不准,而且你境界很低的时候达不到随感而应。

由于不能和自然融合可不以做到擅易者不占的境界,不能趋吉避凶。与入神之人差远了。

京城曾经有一位道士,似乎也到达了入神境界。

每天在街上喝酒,喝醉之后,经常告诉别人:“今天某人会来。”

最后都会如其所言。此后,他说其他事情也都能屡屡言中。

有人问他:“是用什么方法判断的?”

他答道:“无心罢了。”

可是,人们不懂,便又问:“没有心,怎么能学呢?”他说:“刚刚要使人学无心。就已经有心了。”

因为这个不知名的野道士,一度让一些修士认为通过术数达到随感而应的境界便能成为入神之人!

上玄大陆也有术数,速度没有这种快,而且所用之人不能和自然融合,没有入神的左右逢源和信手拈来。

当然可以在一般情况下趋利避害,相比入神自带的加成,远不及。而且术数一般人不会觉得无从下手,而入神境界的随感而应一般人自然望而止步,会觉得不知道怎么去断。

于是就衍生出了一派,专修术数,企图达到随感而应的境界。他们认为,只要达到随感而应的境界,便能一步升天,达到入神!

天人合一!

一跃成为一品境界,可谓鲤鱼跃龙门!

“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不去思维,不去造做任何事情,让内心寂静不动,这样你就能感知到天下万物势能变化的规律了。

这个无心之感,随感而应的前提。“人心若与天心合,颠倒阴阳只片时。” 人心与天心相融洽契合的时候,事情从因推果,从果知因,就都是很简单的了。

但是,这种“虚明”的境界,不能是空洞的,它必须有所承载。某卷古书中讲得最清楚:“ 入神之人,谓今五行之外复有先天五行,其说皆有条理,而入神用之,可以逆知来事,其言屡验。”

这个能随时“应机”的功夫根底,是伴随其“虚明”之心境,才得以在不动声色之中,令人惊心动魄的!

李怀祯认为世界存在秩序谨严与安乐闲适的张力,这种张力表现为呈现出的特征就是秩序谨严,而对于主观世界,则注重个体生命境界的安乐闲适。

此外,从大量书籍来看,存在整体主义的形式与个体主义的内容间的张力,形式上有秩序严整的“四分体”与闭环的“首尾体”,主题上则以表现安乐闲适的情怀为主。这样才能达到入神!

变化万端,事物产生新的状况初渐谓之变,变时新旧两体俱有,变尽旧体而有新体,谓之化。疏一争一择,而变化之事出矣。则天道变化。不主故常是正。

李怀祯头绪极多而纷乱感慨,方法、头绪、形态等极多而纷繁让他感到困惑 。不过他仍是对随感而应最为感兴趣。

“按入神的诠释来看,入神指专注眼前有着浓厚兴趣的事,看得出神,想的出神,良久方才醒来!”

“入神之人估计根本不知道自己早已经入神了呢!”

李怀祯暗自好笑。

“没准周围某个不知名小人物就是入神大佬!”

“我可能眼睛放亮点,抓紧抱大腿!”

不过···

“入神之人怎么有种醉梦今夕的感觉呢!”

“醉梦山河,人生如戏,不知是周庄梦了蝶,还是蝶梦了庄儿!”

李怀祯摇了摇头,不能再想下去了,怎么越看越困惑!索性不看。但自己却留了一个心眼,随感而应之人自己得交好才行!

“柔只···”

说者无意,听者有意!

想起刚才自己无意间的那句话,李怀祯猛然起身!他思索着自己的所见所闻的各色人物!但很快又摇了摇头,她貌似也没有随感而应的能力吧!

“她能够趋利避害么!”

李怀祯暗自摇了摇头,自己真是想多了!

“等等!”

李怀祯像是想起什么,内心疑惑。

“她貌似想要一把灵器,马上就有了,而且还是极品灵器!”

“虽然是我炼制的灵器,但这算不算一种随感而应的能力!”

“她能够预测到她即将有一把灵器!”

“而且她总是一副安贫乐道的模样!难道对上了!”

李怀祯虽然不太确定,但还是提醒自己得留个心眼观察观察。对,就这样!

李怀祯认为世界存在秩序谨严与安乐闲适的张力,这种张力表现为呈现出的特征就是秩序谨严,而对于主观世界,则注重个体生命境界的安乐闲适。

此外,从大量书籍来看,存在整体主义的形式与个体主义的内容间的张力,形式上有秩序严整的“四分体”与闭环的“首尾体”,主题上则以表现安乐闲适的情怀为主。

这样才能达到入神!

在他看来,单纯的随感而应也去能达到入神境界,但入神之人应该是平凡且安乐闲适之人。

一看时间!

糟了!

都已经天亮了!

没有想到自己如此专注,完全没有感应到时间的流逝!

自午时看书,现在却已经过了子丑时,迎来了第二天,且来到了卯时。李怀祯细想自炼制灵器已至半月有余,再过半月就是宗门大比了。

看来自己得早做准备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