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综谍战之救赎 > 032:田家三口

综谍战之救赎 032:田家三口

作者:广寒宫宫人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45 来源:平板电子书

路上,田雨有些紧张,想开个玩笑缓解一下尴尬的气氛。就对着正在开车的资历平和正眺望远方的孟荧说:“这一路上,你们怎么总是客客气气的,简直不像新婚燕尔的夫妇?”

俗话说,贼人胆虚。虽然资历平和孟荧是为了组织的大业才假结婚的,算不得贼人,但假的就是假的,也因此他们对此事格外敏感。

这时,和田雨不熟的资历平居然反应比孟荧还快,笑着说道:“这个世界上,万家灯火,就有万户人家喜乐悲欢。新中国四万万人民。怎么可能夫妻相处的模式都是一样的呢?田同志要是有兴趣,不妨讲讲你和李军长的革命爱情,我们可是洗耳恭听。也学习学习。”

这下尴尬的就变成田雨了,现在还不是新世纪女孩子主动去追求爱情。他受了左派激进主义,主动出来参加革命,就已经算得上是女中豪杰了,但骨子眼儿里仍是接受了中式的传统教育,说这种问题就只好顾左右而言他了。

这件事情充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只要自己不尴尬,那么尴尬的就是别人。

碰了个软钉子的田雨不再想东想西的,而是认真的直起路来。俗话说近乡情更怯,田雨明显是紧张了。等到车停在了田家大院儿门口,孟荧感受到他握着自己的手心都出汗了。

此时正是江南好风景,春水碧于天,画船听纺眠。苏州这座古城里更是拂堤杨柳醉春烟。田家大院是一个典型的中式三进院落。见有来客,早有仆人迎了上来。

资历平作为唯一的男士,当仁不让的介绍了他们的身份和来意。自然也被请了进去,孟荧扶着田雨,走进古老的宅院,只见经过上百年的风雨,这里门窗都有些糟朽了。油漆剥落得已经看不出本来的面目,砖石却还结实,院子青砖铺地,古色古香,穿过影壁,就是长廊。

再往里处,只见墙根处长着茂盛的翠竹,空气里弥漫着竹子的清香和青苔的气息。一个佣人模样的中年妇女端着一个盛着草药的砂锅从偏房里出来,田雨一见便高兴地大喊道:“刘妈,我回来了。”

这一声呼喊好像对上了什么密码,刘妈扑过来抱住自己奶大的孩子就哭了,说道:“小姐,真是小姐呀,你可回来了,可想死我了。”她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向正房里大声喊道:“老爷,太太,小姐回来了。”

不过田家的老爷太太毕竟是文化人,虽然想念女儿也想念的紧了,到底没有她那么失态,两人相扶着走出来。田妈妈率先忍不住了,扶着女儿的手就哭了起来,骂道,“你这狠心的丫头。说结婚就结婚了,离开就是两三年,到底把自己的爹娘放在了什么位置?”

此情此景。田雨也哭得厉害。一迭声的说道:“爸爸妈妈,我知道错了,其实这一年多以来,我真的很想念你们,就是不敢回来,怕你们不肯原谅我啊。”

见自己唯一的宝贝女儿说出这样的话,就是一直绷着的田老先生,田墨轩也绷不住不住了。他也走到妻子跟前,摸着女儿的头发,哽咽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资历平和孟荧等他们一家三口情绪都渐渐平静了下来,才走上前来自我介绍道:“这位想必就是田老先生了。晚辈资历平,原姓贵。家父想必老先生也认识。田雨同志是我太太在医院时的同事,这次我们结婚,田雨同志不顾身体坚持要来参加,让我们非常感动。所以特别把他送到父母家里来。”

同为苏州文化界人士,田老先生自然知道贵和在年轻时的风流史,他一生和妻子门当户对,自由恋爱。所以对这种行为非常不上眼。但是对于贵和的一些精神和理念还是认同的,何况这种事情也没有必要牵扯到下一代,因此也好言好语的向资历平和孟荧道谢,有对资历平礼节性地说:“你好,共产党不兴叫长官,好像应该称你为同志吧?请客厅里坐。”说着吩咐仆人请他们屋内喝茶。

两人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一家三口有话要说。资历平走过青砖铺地的天井,到了客厅。他抬头看见客厅正中悬着一个大匠,上面是静思斋三个金字,两边是对联:“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

资历平不禁转头笑道:“小家伙,这可是好话,你要是看得懂就多学学,咱们新中国人人可以读书也可以种地当然也可以做工人,就是不能当坏人。这话记得告诉你爸。”

其实,他们这次出行可不止带了田宇一个人。还有梦莹的小尾巴徐小飞小朋友。只不过这孩子怕生,趴在门外不肯进来。但两人都是资深的秘密战线工作者,还是能够感受到田家一家三口团聚时,这个孩子内心的感动和向往。

所以,当孟荧招呼他往客厅坐着喝茶时。徐小飞终于不再那么抗拒了。甚至主动吃了一块点心。

但此刻听到资历平的话。小孩子明显不服。终于开口说了今天第一句话,“我爸爸不是坏人。”

资历平半点不在乎,“好,你爸不是坏人,我爸是坏人。”

孟荧看不下去了。嗔怪道:“你能不能少说两句,这孩子才多大?你别针把它给教坏了。那可就是你的责任了。何况咱们还在人家家做客呢。”

资历平笑道:“孟……荧,不用着急,这位田伯父的脾气我可略知一二,咱们礼貌性做一下就赶紧走吧。”

原来田墨轩经常在《大公报》上发表些针砭时事的杂文,当时著名报人王芸生先生主持的《大公报》政治上持中庸之道,自称无党无派,不偏不倚。饶是如此,当时中国政治舞台上在政治、军事方面激烈对抗的国共双方,对这家报纸均无好感,国党称它为思想左倾。共!党称它为对蒋政府小骂大帮忙。

这样的人在新社会虽然也加入了政协,但明显属于不合时宜的一种人。

其实,李云龙在去南京军事学院报到之前,也专程来过一次苏州,向岳父岳母致歉,但是直接被田墨轩给赶跑了。(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