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武林外传之名捕燕小六 > 第二十八回 十村八店募人手 同福客栈尽疯魔(下)

同福客栈,今天大家早早的都起来了。

这倒不是大家变得勤快了,而是掌柜的不知发了什么疯,大清早的,就挨个屋的叫了过去。

而且居然还不是让他们起来开门做生意,而是要带着他们挨家挨户的去买东西去。

当然,小贝除外!

“小贝啊,你继续睡,嫂子找你小郭姐姐有点事。”掌柜的对着被吵醒的小贝温声安抚道,接着她对着正在穿衣服的小郭使了个眼色。

大清早就被吵醒的小郭也是很郁闷,不过掌柜的都这么说了,她也只能无奈的离开自己温暖而又舒适的被窝了。

迷迷糊糊、摇摇晃晃来到大堂的小郭,看到了跟她一样还有些困顿的秀才、大嘴俩人,两人此时正抱着柱子睡回笼觉呢。

一旁的老白也是一脸的无奈之色。

“你们怎么也都起来了?”小郭有些讶异的问道,此时天才刚蒙蒙亮,她还以为只有她一个人呢。

听到小郭的询问,秀才和大嘴两人还是抱着柱子睡回笼觉呢。

秀才有气无力的招了招手,大嘴则是没有任何的反应,老白无奈的看了眼楼上,那意思不言而喻。

“来来来,都别睡了,伙计们,我们必须得赶紧出发,要不然晚了就买不到好东西了。”

正在这时,回房拿好银两的掌柜的又风风火火的下楼了。

听到掌柜的话,秀才和大嘴两人都是连忙惊醒了过来。

“这是要去哪啊?”小郭一脸疑惑的问道,刚刚起床的她还不知道到底要干啥呢。

“没功夫解释了,路上再说。”掌柜的没有解释,而是直接雷厉风行的去开门了。

老白趁机在小郭耳旁轻声解释道。“掌柜的这是要给小贝即将入学的先生挑选礼物呢。”

“啊,不会吧?就为了这么点小事。”小郭有些理解不能。

“嘘!”老白连忙做嘘声状,让小郭不要多言,跟了掌柜的多年的他知道,一但掌柜的上头那千万不要和她反着干,否者下场会很惨。

小郭见状也是了然,经过几天的相处她也是更加了解掌柜的性格了,不过她还是有些不解的问道。

“可是这个点,其他店铺都还没有开门呢,我们上哪买去。”

老白默不作声,他能不知道吗?但谁让人家是掌柜的呢!

就这样,同福购物团一大早就出发了。

诚如小郭所言,这么早,哪家店铺开门了?就连他们客栈都还没开门呢。

看着眼前紧闭的大门,众人正准备趁机劝劝掌柜的。

结果却不想,居然硬是被掌柜的给敲开了门。

汉源斋的韦掌柜,本来正疑惑这一大早的会是谁呢?

结果一看,居然是佟掌柜的,无奈之下只能提前开门做生意了。

而另一边,着急忙活赶到同福客栈的小六,则是扑了个空。

看着紧闭的大门,小六敲了半天门也没有人回应,最后还是小贝开的门。

在从小贝口中得知,众人一大早就出去了,也不知到要什么时候才回来后,小六也只能先去巡街了。

“唉呀妈呀,可算是回来了,真是累死我了。”

中午,接近午饭时分,众人这才拎着大包小包回到店里。

坐在大堂里,边玩着沙包和猪骨头,边等着众人回来的小贝,看到众人这大包小包的样子,就好像是刚出了趟远门才回来的一样。

“你们,这是去洗劫七侠镇了?”小贝疑惑的问道。

众人将身上的大包小包都放在了桌子上,那堆得是有小山一般高大。

小郭等人连忙找了张椅子坐了下来歇息,小郭给自己倒了一碗水,喝了一口,润了润自己的嗓子后,这才没好气的说道。

“差不多,今天一上午的时间,你嫂子带着我们扫荡了七侠镇所有的商铺。”

一旁坐在主位上歇息的掌柜的,听着小郭的话,却是丝毫不恼。

她看着眼前这有如小山般高大的礼品,就好像是在看战利品一般,脸上露出了满足而又喜悦的笑容。

“啊,这么多东西,嫂子你要干啥啊?”小贝好奇的问到。

“这是送给先生的见面礼。”掌柜的摇了摇手中的团扇,笑道。

“这、这。。。这么多都是送给先生的?”小贝有些理解不能,她就上个学而已至于吗?

掌柜的笑道。“对啊,这就叫礼多人不怪吗。”

“可是您这也太多了吧?”一旁的小郭插话道,她早就想吐槽了。

听到小郭的话,佟湘玉瞪了她一眼,一副教育的说道。

“你懂啥,书院那么多学生,先生再厉害也不能面面俱到,咱们把礼给送足了,到时候先生就是想偏心也不好意思偏。”

说到最后,掌柜的痴痴笑了起来,似乎是在为自己的足智多谋而点赞。

一旁的小贝,看着自己嫂子这样,再听着她的话,不由有些郁闷的小声道。

“我倒希望他偏心呢,这么多的东西,咱们自己留着该多好啊。”

“可不咋地。”老白这时也接话到,不过他才刚说了一句,掌柜的就瞪了他一眼,老白立马改口,笑道。

“得送,绝对得送!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先生!”

看着老白这识趣的样子,掌柜的笑着点了点头。接着她似乎是觉得歇够了,连忙对着一旁的秀才说道。

“秀才,清点一下,待会也好写个礼单。”

“好嘞!”任劳任怨的秀才闻言立马起身,去柜台拿他的新算盘。

众人闻言也都是帮着将东西分类出来,老实说早上买的东西太多了,他们到现在也记不清都买了啥了。

“文房四宝一套,价值四百五十文。”秀才核算着,一边拨弄着算盘,一边报道到。

话说这秀才,三岁识千字,五岁背唐诗,七岁是熟读四书五经,八岁是精通诗词歌赋,那也是个神童级的人物。

虽然一直都考不上举人,但是这记忆力却是超群,虽不如小六般过目不忘,却也是博闻强记之辈。

而至于为什么他记忆力这么超群,却考不上举人呢?

那是因为这科举可不好考,不是说你死记硬背就能行的,他是要破题、起讲、入题的。

人人都说古代科举考的是八股文,但这八股文其实只不过是一个文体而已,考官们只是要求你必须要用这种文体答题。

而他们考的内容则是从四书五经中随意抽取一句话,然后让你立意回答。

说白点,这考试的内容就是阅读理解,加作文,加策论。也就是说是没有所谓的选择题和填空题的。

而这也就意味着这些题根本就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答的如何,全看考生的立意和文笔,以及还有看卷官的心情和理念。

而这,也就是为什么古往今来有那么多惊才绝艳之士,屡次不第的原因。

另外这古代科举考试年龄限制极宽,五十多岁还能继续考,而且他每次录选的名额是有限的。

也就是说,你除了要和你的同龄人比以外,你还要和你爸爸辈、爷爷辈的人比。

而这人越老,他的文笔功底和理解自然也是越深厚。

所以像秀才这种才二十多岁却屡次不第,只不过是正常现象。

而之所以他会被人拿来当典型,只不过是由于他是神童闻名,加上又是出生官宦之家,所以人们对他期望太大。

而期望越大,这失望也就越大。

另外他为了考举人,又把自己的家产都败的差不多了,这就显得更有话题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