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游戏 > 武林外传之名捕燕小六 > 第一百八十九回 先生推荐诵三经 过目不忘再惊人

小六的目光看着朱先生。

朱先生抿完茶后,思虑了一会后说道:

“这应是你尚未练成的缘故,这功法之纲要我曾经和他讨论过,此功讲究的是以心入魔,以神控魔。

但是这入魔容易控魔难,在打斗中,随着杀意的释放,自身的魔性会越来越强,这侵蚀灵台倒是正常之事。”

“那不知先生可有什么方法可解决这弊端?”小六出声询问到。

“这倒是不难,此功讲究是的以神控魔,那就只需加强神识清明,便可以保护自己不会被魔念所侵蚀。”朱先生轻笑着说道。

“加强神识清明?”

小六闻言不由思索着,突然,他想到了什么。

“先生所说的莫不是指道藏佛经。”

“燕副捕头果然聪颖,某些书籍中蕴含天地之理,经常诵读可有清扫灵台,静心长明之功效。不过有的经书又过于繁杂,老朽在这向你推荐三部,皆是言虽简,却意无穷之书。”

“还请先生示下。”小六恭敬的起身抱拳道。

朱先生也是笑了笑说道:

“其一便是我道家的《道德经》,此书分上下两篇,共八十一章,是春秋时期道家先祖老子所着,此书虽只有五千余言,但书中所含之理却是浩瀚无极。

想当年武当派的祖师张真人便是从中领会了这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之理,方才创出了太极这种奥妙难测的神功。老朽一直以来也都在研读此书,而每次习读,却都是有着全新的收获。”

朱先生首先推荐的便是道家的《道德经》,这书确实是千古奇书,其中所蕴含的道理之深,让人难以想象当初写它的作者到底是何种人物。

尤其是在这个武侠世界,这《道德经》更是不得了,因为当年的武林神话,武当派的张真人便是从中得到启发,这才悟出了太极这一全新的武学之道。

是的,太极不止是拳、剑、内功、它是一种全新的武学之道。

而正是这种武学之道的诞生,才使得武当能够和传承千年的少林寺平起平坐。

太极拳、太极剑、太极玄功这每一个都是当世绝顶的神功。

不过这可并不意味着《道德经》是什么珍贵的武功秘籍,《道德经》实际上还是一本哲学典籍,它流通广泛,几乎每家书店里都能买到。

张真人当年能够创出太极神功,虽说确实是从《道德经》中得到了启发,但这是有前提的,一是你要有很高的悟性,二你本身的武学积累要足够才行。

简单来说,《道德经》对于绝世高人而言,是一本高深到足以启发他们武道之路的高深秘籍,但对于普通人、或者是悟性不是那么高的武者来说,这就是一本哲学典籍。

不过就算不能启发普通人,但其中那些精妙玄绝的大道理,以及一句句经文中所蕴含的道韵,确实是可以让诵读的人,达到静心凝性状态。

小六闻言,嘴角露出了一丝轻笑,不过他并没有表态,他等着朱先生继续说下去。

“这第二部便是先秦奇书的《阴符经》,《阴符经》是何人所着已经无人能说清了,有人说是上古轩辕黄帝,有人说是纵横家鬼谷子。

但不过不管何人所着,其中短短三百余字,却是道尽天地生杀之机,阴阳造化之理,可以说这是一部不下于《道德经》的千古奇书。”

小六闻言,嘴角再次露出了一丝轻笑。

朱先生继续说道:

“而除了这两部奇书以外,还有一本,这本实际上更适合你现在这种状况,这本书便是佛家的《心经》,此书意在明心见性,讲究诸法空闻,可以说是十分适合你。”

小六闻言,嘴角不由再次露出了一丝轻笑,因为这三本书,他刚好都曾经读过。

不过由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再加上他当时又没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所以他现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背也是只能背得一小些段落了。

他这过目不忘的能力,不能作用于从前的记忆,真是有些可惜。

不过也无大碍,不记得了,重新再背不就好了,对于现在有过目不忘能力的他来说,背书怕是这世界上最简单的事了。

“多谢先生的指点,小六待会就去书店买书去。”小六抱拳谢道。

“书店买书,不用不用,刚好老朽这里就有这三本书。”

说着,只见朱先生转身从书架上取下了三本书来。

“先生这怎么使得,这您还要看呢。”小六连忙推辞道。

“不碍事,老朽听闻燕副捕头有过目不忘之能,正好想亲眼见识一下。”朱先生轻笑着说道。

听到朱先生的话,小六面容不由一滞,他不用想都知道这是谁说的,这肯定是那位画画老人说的,看来那位老人家跟踪自己很久了,居然连这都知道了。

“既然先生想看,那小六也就献丑了。”

既然被人知道了,小六也是不藏着了,正好这也可以解释他为什么短时间内会变得识字的原因,有这能力,学会识字很难吗?

在朱先生的眼皮底下,小六飞快的翻看完了三本薄书。

朱先生看着小六一盏茶不到的功夫,就把这三本书翻完了,不由有些惊异,因为小六刚刚根本不是在看书,而是在翻书。

“全记下来了?”

“全记下来了。”

小六点了点头,这三本书合起来都没有六千字,再加上曾经自己看过有些许印象,自然是一下子就记下来了。

不过就是《道德经》的内容和自己曾经读得有些不大一样,小六知道这是由于版本不同的关系。

不过这些都是小问题,有过目不忘在,这难不到他。

朱先生有些不信的拿书抽考着小六。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天地,万物之盗也。”“万物,人之盗也。”

朱先生一一提问,小六一一回答,那是一句不差,一字不错。

最后朱先生甚至拿出他在书上所做的笔迹来考小六。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恩生于害,害生于恩。我在这句话的旁边写了什么?“

“写了生死相依,利害相倾。”小六不假思索的答道。

听到小六说出了正确的答案,朱先生不敢相信的看着小六,直摇了摇头。

“难以置信,这世上竟然还有如此天才?”

“如此体格、如此天赋、再加上百脉具通,简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