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袖中一尺半 > 第31章 茅屋江湖

袖中一尺半 第31章 茅屋江湖

作者:逾关千帐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30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天一见到怀中的‘赤冰’欢喜的不得了,在其丝滑的背上轻轻抚摸,惹得小家伙高兴的用他的脑袋轻轻蹭天一的胸口。此时的他已经不在乎刘半仙得到的‘灵玉精’了,心情很好。

刘半仙则是一脸的无奈,将灵玉精收在怀中,便往山谷外走去。天一紧随其后。此时的天色已经暗下来了,之前明亮的月光也已经不知道在何时消失,或是躲在云层中,或是消失在天上空。山谷变得寂静冷清,毫无光亮。

二人出了谷,往山下走去。虽然现在是黑夜,在山林之间更是深幽不见五指,但是对天一二人却没有影响,在黑夜之间如同白昼。走了大约有一个时辰,二人来到一间破败的茅草屋。这里虽然很偏僻,但是简单的装饰,别致的布局就让人知道住的人不一般。

实在是有些乏了,天一就想在此歇息,而刘半仙却自顾自的推开茅屋外面的栅栏,走了进去。穿过一小片菜田,走到一间茅屋面前。刘半仙推门而入,里面却是空无一人。

“这个茅屋是谁的啊!你为何直接推门进去!”天一有些不解问道。而另一边的刘半仙似乎还在赌气,没有说话,进门就找到火折点了油灯就坐下歇息。天一有些讪讪的拍了拍‘赤冰’的脑袋,意思是都怪你惹恼了刘半仙。

而‘赤冰’则是傲娇的仰着头,一脸不屑的瞄了刘半仙一眼,其意思大概是‘我就这么对他咋地了’。天一无奈摇头,进屋之后也找了个舒适的位置坐下,准备打坐歇息。

茅屋周边很热闹,各样的虫鸣鸟叫,还有深山之中野兽的嘶吼,叫人难以入眠,天一只是浅浅的入定。因为声响最大的是刘半仙在耳边的呼噜声,震耳欲聋。

清风吹过茅草屋,带着沙沙的声响,天色渐亮,东方已经出现鱼肚白。天一突然听到外屋的栅栏被推开的声响。心道是不是原主人回来了,心中有些许紧张起来。过了许久,只见到一个白衣男子推门走了进来。只见该男子白衣白帽,背后背着一个竹子做成的背篓,身材修长面白如雪,唇红如火,一对清澈的眸子中带着一丝的疑虑,似乎对屋内两个不速之客有些惊讶。随后他轻轻关上门,将身上的竹背篓小心的从背后取下,轻轻放在门后,再从中取出基本被翻得破破烂烂的书籍。天一瞧见是《大学》《中庸》等四书五经中的几本。将书本放在桌子上之后,躬身对天一二人行礼说道“小生范鸿,是越州城的秀才,不知道二位光临寒舍有何贵干呢?”

天一第一次见到这么有意思的人,明明是自己二人趁人不在鸠占鹊巢,而原主人来了却还是行礼询问。心中原本就有些不好意思的天一,踢了踢刘半仙示意他说话,回应他的是一串呼噜声。

“在下天一,在这山中走得乏了,见到贵舍便想进来歇息,无奈没人在,只能自作主张,是在不好意思,”

“无妨无妨,都是江湖人何必如此拘谨,不知兄台怀中抱着的可是,山水灵兽‘赤冰’?”范鸿眼神里闪过难以置信的问道。

“没错,这就是‘赤冰’只不过你怎么认出来的,毕竟他和之前有很大的不一样!”天一心中很好奇,但是看到范鸿的眼中清澈没有任何的狡诈,就随口问道。

“我在一本《江湖异志》中的一卷‘吴越杂说’之中看到一段有关于‘赤冰’的描述,说是通体洁白,似鹿非鹿,性灵通人性,踏火凝冰,身体能化大化小,常隐匿在山水之间。以‘灵玉精’为食。不瞒你说,我在这个地方已经读书有近一年多了,曾经在山中见过‘赤冰’的踪迹。如今见到兄台器宇不凡,手中之物又怎么会是凡品。故此一猜,没想到猜中了。侥幸侥幸。”白衣秀才范鸿谦虚的摆摆手说道。

天一听了之后对这位秀才竟是十分佩服,仅仅一点点的信息就能将其推理的八九不离十,想必这人也不是一般人。

“对了范鸿兄不知道你在这深山之中所为何事?”天一好奇的问道。一般这个岁数的人都喜欢热闹,怎么会耐得住寂寞呢。

“不怕被你笑话,我躲进深山之中其一是喜欢深山之中的氛围,宁静致远,能够无拘无束,自在逍遥,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吟几句随心所欲的诗。不用勾心斗角,审时度势。人生就求个自在罢了。好读书不求甚解,怪就怪在被一群好友怂恿去参加乡试,从区区童生被选为秀才,后来因为成绩优异,有特地被举荐参加科举。我便躲在深山之中了,科举考试在三个月后就要开始了。哎!”范鸿有些无奈的叹气,天下太平文官当世,武乱乾坤无用书生。对于他这样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在这渐渐混乱的世道之中确实是无用。也并不是不想为国出力,而是不想因为朝堂之上的勾心斗角,使得改变自己的初心。因此他逃离世俗,却始终逃不过。

“范兄既然有这样大才,为何不去为国效力!”天一有些好奇问道,他是不懂得范鸿的心思。

“兄台可是现在天下大势?北匈奴近日来蠢蠢欲动,沉溺了六七年,其内部一直在动乱,只要北匈奴一统一,那么景国的北方战事必定告急。近些年景国武皇不参政事,虽说丞相司马奎是大家之才,少了皇帝中枢,底下的各个诸侯已经分崩离析。而北匈奴连年战乱,其势力虽说不增但匈奴兵丁的实力却是与日俱增,以一敌十怕是不在话下。现在幽州军不过十万,匈奴一经犯乱。幽州的天堑是挡不住北匈奴的马蹄的。此外还有南地蛮王,虽说不然犯境,但几年前的变故导致越王疏于沙场,到时候孰胜孰负也不好说。四面受敌,江湖之中又硝烟四起。这样的景国我一个区区书生又能有何作为。有这份心无这份力!”书生口若悬河一般说了一段,天一听得有些云里雾里。

“小书生,你的见识不错。老夫再问你一个问题!”不知什么时候刘半仙醒了过来,听了范鸿的一段话以后,似乎被这个少年人的见识所惊,出口问道。

“先生你醒了,有何问题尽管说!”见到刚刚还在瞌睡的刘半仙已经醒来,范鸿起身行礼恭敬的说道。

“你认为江湖和庙堂的关系应该如何相处!”刘半仙眉头微微皱起说道。

“先生故此问,相信先生一定是江湖中人,而且地位不低。即便如此我还是要实话实说。”范鸿将胸膛挺起,腰板笔直,昂首望着刘半仙。“现今景国外患不少,而景国内忧也是不断,而这一切都是出自江湖,江湖人士恣意妄为,认为自己是代表天地除恶扬善,但是殊不知他们存在的本身就是有违法度的,逍遥在法制之外,杀人于任意之间。这就导致江湖之上风波四起,冤冤相报何时了,江湖人的仇杀还会殃及池鱼,多少无辜百姓死于非命。如今的江湖上正邪相争,所谓的正道和魔道的争斗,往往是民愤难平,平头百姓看的说不得。朝廷也是鞭长莫及。如果将来江湖还是这样的混乱不堪,那我认为,庙堂将不会坐以待毙,想要排外必须先要安内,我想陛下将来会在此对江湖举刀。除非江湖之上也有他的秩序,不然后果可想而知。”范鸿一口气说完,不卑不亢,不在乎刘半仙的脸上铁青。

“你的意思是江湖如果和庙堂之争的话,完全没有胜算?”刘半仙有些气急道。

“关于胜算的事情,我一个小小书生怎么能够看得透,只是我希望是庙堂胜,当今武帝是个风采绝华之人,治理国家也是有经纬之才,要不是当年的事变,如今的景国已经是内外一统天下大同的景象了。何必有这么多祸事。但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四境都有渔翁所在,所以这是可谋,却也不能谋!”范鸿眼中略带悲痛之色,他是一个普通人,从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而来,见证了太多黑暗的东西。深感无力的哀嚎有多么疼痛。

“你说的没错,但是你既然知道我是江湖中人,那番言论还对着我说,你不怕我随手将你杀了?”说完刘半仙的气势一变,煞气凛然,整个房间之内气氛凝固,范鸿眼中见到自己似乎被鲜血所笼罩。难以呼吸,还是坚定的望着刘半仙。不曾低头,很难想象这个单薄的身板怎么能坚持得住这么大的压力。

一步,两步,刘半仙渐渐走向范鸿,范鸿一口鲜血喷出,坐在地上。

“喂你够了哦,真的想弄死他啊!”天一一个闪身就到了范鸿身前,将其扶起,回头瞪向刘半仙。

“走了,天亮了!”刘半仙气势一收,推开门发现外面的阳光正好,空气清新,心情愉悦。

“哦!我知道了!”天一扶起范鸿,随后将他身上的尘土拍掉。对他一笑,转身就跑向刘半仙。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刚刚的压力是想让他身体之内多年的郁结给吐出来,疏通经脉!”天一不怀好意的看着刘半仙。

“哼哼,你这个臭小子懂什么。我只是不想这么有意思的人死的太早,那这个世界多无趣!!”刘半仙被揭穿有些恼羞成怒说道。

看着两个人渐行渐远,没有听到二人的话语,范鸿将屋子里面收拾了一番,随后将书籍放在竹篓之中,小心背在肩上,随后关上门,最后看了一眼茅屋之后,深吸一口气叹道“是该回去了!”

一人一路一竹篓,此后庙堂争斗,无烟战场。由不得一个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