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云巅牧场 > 159 专栏刊登

云巅牧场 159 专栏刊登

作者:磨砚少年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30 22:33: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柯尔出去只是一小会儿的功夫,很快就进来了,扬声喊道,“十四,你的挂号信。”一般来说,挂号信必须本人签名,不过新布朗费尔斯是一个小镇,邮递员几乎认识每一家每一户的人,对柯尔自然是再熟悉不过了,也知道柯尔和云巅牧场的关系,这才允许了柯尔代收。

“挂号信?”陆离看了一眼,但手中的动作没有停下来,“估计是学校寄过来的毕业典礼章程,可是,他们之前不是说发邮件嘛?为什么还如此麻烦。你放在旁边,我一会再拆。”然后,陆离又继续自己的煎蛋业务。

忙碌了好一阵,陆离总算是把鸡蛋全部煎好,终于有时间坐下来享用早餐。宋令仪熬制的粥果然足够入味,而且米粒不会稀烂稀烂,那咀嚼的韧劲比米饭还要更加好吃,干贝的香气已经完全融入到粥之中,每一口都是享受。

早餐享用完毕之后,宋令仪本来打算去洗碗,不过爱丽丝和玛丽安几个女生抢了上前,接过了洗碗的工作,气氛再次开始预热起来,大家都准备好了连续第二天的狂欢。

陆离此时才有时间拿起自己的挂号信,看了看地址,陆离就立刻明白了过来,“这应该是报社寄过来的报纸样本。”

美国的报纸系统是十分特别的,大部分报纸都是在当地发行,只有少数几份报纸是全美发行的,比如“纽约时报”就分为纽约版和全国版。像“纽约观察者报”就是一份只有在纽约当地可以买到的报纸,“纽约邮报”也是。当然,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人们已经逐渐抛弃了传统阅读新闻的方式,各大报纸都有网页版本,实时更新。所以,在德州也可以阅读到来自其他各大州的报纸。

“报社?”在嬉闹声之中,宋令仪第一个就听到了陆离的声音。母亲似乎就有这样一种能力,在人群之中辨识出自己孩子的声音,即使是再嘈杂也是如此。

陆离点点头,“恩,还记得吗?之前我不是提起过吗?他们愿意给我一次机会,让我写专栏试试看。”

“啊,我记得,给你写三篇专栏的机会,对?”宋令仪在陆离身边坐了下来,然后回头扬声喊道,“怀瑾,过来,陆离的专栏寄了样本过来。”

拆开信封,里面果然是一份“纽约观察者报”,看看右上角的日期,这已经是四天前的报纸,墨水已经干透了,但依旧泛着报纸特有的香气。

“哇!”身后传来的惊叹声让陆离愣了愣,他回过头,就看到所有朋友熙熙攘攘地站在后面,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一个个探头探脑的表情,看起来好不热闹,这着实让陆离哭笑不得。

“十四,快,快打开看看!”“对,看看你的文章变成铅字之后到底是什么感觉?”“这真的太厉害了!我们身边居然也有人成为真正的记者了!”……

那亢奋的声音此起彼伏,甚至比陆离自己还要更加兴奋。原本陆离还有些紧张的,但看到朋友们的如此表现,情绪不由就释然了开来。

爱丽丝也站在人群之中,眼神里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当看到陆离的眼神时,她轻轻握了握右手,为陆离加油,然后视线落在了那份报纸上,示意陆离快点打开,迫不及待的神让陆离也跟着兴奋起来。

转头看了看身边的宋令仪和陆怀瑾身上,两个人的表情也有些凝重,陆离不由哑然失笑,“这让我想起了以前等待通知书时的情形。”

看到陆离此时还有精力开玩笑,宋令仪也是不由莞尔,拍了拍陆离的肩膀,示意他打开报纸。

视线再次落在了报纸上,指尖居然微微颤抖,泄露了内心的紧张。这不是等待大学通知书的时刻,但这却是等待他事业开端的时刻,甚至比大学时还要更加紧张。深呼吸一口气,然后陆离就打开了报纸,熟练地翻到了二十四版,顺利地找到了社论专栏的位置。

在左上角的位置是文化专栏,刊登着一篇文章,“你会选择什么方式派对,牛仔式,纽约客式,还是亚洲式?专栏作家:陆离”

没有多余的装饰,仅仅只是黑的铅字,但意义本身就已经截然不同了。尤其是看到了那代表着亚洲姓名的”llu”,向每一位读者呈现出一个事实,这是一篇由亚洲人撰写的文章。在美国的主流媒体上,确实不太常见。这对陆离来说,就是重要的一步,而且还是一大步。

陆离认真地看着眼前的报纸,情绪有些奇怪,没有想象中的激动和亢奋,四年以来奋斗的夙愿终于实现,似乎更多是平静;但在平静之中,还有一些感慨和微妙,胸腔里轻轻激荡的喜悦让嘴角不由上扬起来。

他现在是一名记者了,更为准确一点来说,是一名专栏作家了。他在报纸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将自己的经历和意见分享给每一位读者,信息交换的桥梁构建起来之后,影响也就产生了。这也意味着,他拥有了改变某部分人想法的可能哪怕仅仅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哪怕仅仅只是很小很小的可能,但至少,他具备了改变世界的机会。

这才是进入新闻行业最重要的动力。

“十四,给我看看。”陆怀瑾开口说道,让陆离不由愣了愣陆怀瑾居然也称呼他“十四”,这着实是……

陆离不由轻笑了起来,然后把报纸递给了陆怀瑾。比起口语来说,他们的阅读能力明显要出多了,这似乎是中国式英语的共通点。

“l先生,读出来,读出来!”身后传来了弗雷德激动的声音,“让我们一起来阅读十四的专栏啊!”聚集在周围的人着实太多了,每个人传阅一次,耗费的时间绝对不在少数,还不如统一阅读出来。

陆离摊开了双手,“伙计们,这不是一个魔幻故事,这是一篇关于文化的严肃专栏,你们不会喜欢的。”虽然说在撰写过程里,陆离尽可能以轻松诙谐的笔触来完成这篇专栏,而且主题也颇为平易近人;但归根结底,这是一篇报纸的专栏,内容还是比较严肃的。

可是陆离的劝告却没有人在意,大家都同时朝陆离挥了挥手,嫌弃地将他赶走,这着实让陆离哭笑不得。

陆怀瑾将报纸递给了弗雷德,“你们来读,我的喉咙也无法大声。”

陆离摇了摇头,离开了沙发,耳边传来了弗雷德大声朗读的声音,“当我们出现在一个派对上时,到底在期待什么呢?酒精,毒品,音乐,美女,泳池,还是自助餐?”第一句话就让大家哄笑了起来没有人会在派对上期待食物。

来到了门廊里,陆离拨通了茱莉亚希金斯的手机,电话仅仅只响了两声,茱莉亚就接了起来,“茱莉亚希金斯,请说。”

雷厉风行的风格依旧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这里是十四。报纸的样本我收到了。我只是打电话过来,说声谢谢。”

“报纸,对。”茱莉亚立刻就反应了过来,“这篇专栏反响不错,过去这几天时间里,我们收到了不少邮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少人都抱怨,为什么没有自己州的文化反馈。”这篇专栏同样刊登在网络版上,所以收到了不少回响,“出乎意料地,人们对其中折射出来的文化现象都颇为感兴趣。”

“这就是我们的初衷,不是吗?”听到了茱莉亚的肯定,陆离心情轻快了起来。当初他之所以想到撰写这个专栏,就是因为取材于生活,内容就是他自己真实感受到的东西,不见得多么深刻,却足够真实,而且能够折射出社会的某个片段。

尤其是现在全球化进程已经普遍化了,即使是山沟沟里的居民,通过电视或者网络,也可以接受到来自全球各地的信息。越来越多人渴望了解不同的文化,也愿意了解不同的文化,至于能否接受,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可以说,这就是历史发展的趋势。

茱莉亚点点头表示了赞同,“这个专栏的第一篇确实不错,第二篇什么时候可以发布?”

在短短三天之内,他们就收到了将近五百封邮件,这对于“纽约观察者报”这样一家小报社来说,着实太过难得了,尤其是他们没有发布什么值得关注的八卦新闻的情况下。所以,第二篇自然而然就提上了议程。

“我上周已经发邮件给你了,记得吗?”第二篇陆离早早就写好了,经过润修改之后,就发给了茱莉亚,一直没有得到回应,陆离在陪同着父母,所以也就没有追问。

“上周?”茱莉亚回想了一下,“稍等。”然后就开始打开了邮件,敲打了一下键盘,“噢,对,我已经收到了,不过因为一直比较忙碌,还没有来得及阅读。我等会就浏览一遍,然后给你回邮件。第三篇你可以准备起来了,我会拿着第二篇去见总编辑的,看看能不能提前给你敲定一份合同。”

这是一个意外惊喜,虽然“纽约观察者报”仅仅只是一家小报社,但聘用专栏作家的工作也需要经过深思熟虑的。现在陆离才撰写了一篇文章,茱莉亚就愿意和总编辑交谈,这着实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了。当然,即使总编辑点头了,陆离拿到的也很有可能只是一个短期合同,三个月或者六个月。

“那就再好不过了!”陆离也畅快地笑了起来。...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看书的朋友,你可以搜搜“”,即可第一时间找到本站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