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我和我的插画师妹妹 > 第四十一章 保研不用学分绩

PS:这一章原本打算删掉了,但是想了想还是留下了。

PS2:美国化学家、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理查德·赫克10月10日因身体多个器官衰竭在菲律宾马尼拉去世,享年84岁。据赫克私人护士称,赫克因严重呕吐被紧急送往一家私人医院,却因无钱支付药费被拒之门外。这位老爷子是有机界祖师爷,当年在一家公司孤身一人展开研究,在1968年以唯一作者身份(没错,唯一作者)连发七篇JACS一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迄今为止全世界数不胜数的化学狗在靠他的成果混饭吃——诺奖得主,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代大神,晚年却落得如此凄凉!呜呼哀哉!

谨以本章,纪念我曾经的青春,并为祖师爷送行——祝他在天堂上,能有72个PhD给他搬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玉成啊,你今天晚上没问题吧?毕竟这东西要到半夜十二点才能结束呢···”

“啊,没事的小师姐——原本我就是想刷夜的,正好在实验室待着,还省得我再去求是楼占座呢···”

“哦,那就好——那玉成啊,仪器就麻烦你照看啦!我先走啦!”

“好——师姐再见!”

跟有机实验室的张立楠师姐道别之后,蒋玉成继续把目光转向了自己面前的Suface——以及放在屏幕前的纸质笔记本。

半年前,受邓总邀请,蒋玉成和他一起,报名参加了本校的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简称“大创”。那么,“大创”到底又是什么呢?官方定义如下: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是本科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设计、独立组织实施并进行信息分析处理和撰写总结报等工作,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的项目。

而实践中,对于理学院化学系的学生来说,除了极少数学霸之外,所谓“自主选题设计Blablabla···”之类的事情,都只是存在于纸面上的东西。这个“大创”的实质,其实就是导师拿研究经费的一个幌子而已···从选题设计到撰写总结,大量的工作都由导师来完成了,蒋玉成他们这些学生,其实基本上也只能旁观而已。

一般来说,“大创”的真正价值在于,有志于科研的学生一方面可以借此机会,跟导师搞好关系——这样一来,以后不管是做毕业设计,还是考研,都会比别人多迈出一大步;另一方面,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提前进真正的研究型实验室做实验,学习各种实验技能——这些东西,都是基础实验课上学不到的。

不过呢,蒋玉成对于科研什么的,其实是没什么感觉的——化学系虽然在人大算是非主流院系,但是非主流不代表成绩差。事实上正好相反,化学系学霸辈出,全班前50%的人几乎全都参加了辅修跟大创。蒋玉成参加这个,只是单纯出于跟风而已——但是现在,他作为参加大创的本科生,可是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一种“特权”——

人大的宿舍都是十一点熄灯,可以通宵刷夜的自习室只有求是楼的少数几间教室,这些教室每天晚上都会爆满——不但挤满了本校的学生,还会有不少邻校的来蹭自习室。而大创参与者是可以直接在实验室里值守的——换句话说,蒋玉成可以借用实验室的办公桌自习……虽然这项“特权”对于家就在学校旁边的他倒是没什么大用,但是当他像现在这样,想要让自己烦闷不已的内心平静下来的时候,实验室,就成了一个好去处。

蒋玉成的导师许老板给他们的项目选择的课题是:钯催化剂催化的烯丙基胺与ACOOH发生Heck类偶联反应——这个冗长的名字具体代表着什么含义,刚上大二的蒋玉成显然是理解不能的。不过,这跟蒋玉成现在其实没什么关系就是了……

对于蒋玉成来说,最初的时候什么都不用做,只要就这么做自己的事情,一直等到半夜十二点,然后把电磁搅拌器关掉,取出混合液体,按照老规矩,点板确认,然后撸管子,啊不对,过柱子把产物分离出来,旋蒸掉洗脱剂,最后再把得到的产物放到核磁管里,等着明天打核磁就行了。因为过柱子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师姐交代自己可以不用非得今天晚上把产物过出来,如果着急要走的话只要搭好柱子就可以了。

夜晚的实验室可谓万籁俱寂,除了笔尖与纸张摩擦的沙沙声之外,就只剩下电磁搅拌器发出的微弱声响了。尽管开着窗户通风,空气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弥漫着淡淡的Acetone味——这就是蒋玉成最熟悉的,只属于有机实验室的味道···

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味道闻起来可能会让人觉得头晕目眩——毕竟,绝大多数有机溶剂都易挥发,而且有微弱的毒性。但是呢,对于蒋玉成来说,这味道却是那样的让人安心——在这令人愉悦的,淡淡的香气中,蒋玉成一时间仿佛刚刚经过了自机发电一样,进入了完全的贤者模式。

虽然当初高考的时候自己只是听从家里的安排,按照“本科选学校”的原则,加上自己高中时化学成绩好而选了个专业,对于化学,对于科研本身并没有什么感觉——但是现在,蒋玉成觉得,做有机化学似乎也不错嘛!跟这些奇妙的化学变化相比,网文江湖的那点争论是多么的微不足道啊?更新啊,奈奈啊之类的,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被抛到了脑后。奈奈想要找右手王,那就让她去找吧!!不想更新的话,那就不更新吧!自己本来也不缺这点收入——至于妹妹,既然她能有更好的前途,更好的发展,自己这个当哥哥的,明显应该高兴才是吧!

“矩阵A与矩阵B转置相乘···”

抛却了一切烦恼,心无杂念的蒋玉成,学习的效率一时间也提高了许多——他一路过关斩将,势如破竹,那些原本看起来艰深晦涩的线性代数例题和习题,一时间纷纷被他尽数斩于马下。蒋玉成不仅做完了作业,还把目前学过的前两章所有习题,全都刷了一遍···

“呵啊!!!搞定了···”

晚上十一点四十五,终于完成了所有任务的蒋玉成,从椅子上站起来,用力抻了个懒腰——现在的实验室里,只剩下了电磁搅拌器运转的“嗡嗡”声。搭好了层析柱之后,他静静地看着烧瓶里那个在电磁力带动下不停转动着的磁子,等待着反应完成的那一刻。

“非洲农业不发达要金坷垃···”十分钟之后,手机闹铃响了起来——凌晨十二点到了。我按照实验室操作的规程,全副武装地穿好白大褂,带好橡胶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然后把反应液小心翼翼地滴入早已搭好的层析柱里,注入用石油醚和乙酸乙酯配好的洗脱剂,然后拧开活塞,等着混合液自己滴下来。

“呀啊啊啊啊啊!!!!!~~~~~”

就在这个时候,之前的安宁被彻底打破了——虽然音量不大,但是蒋玉成还是听得清清楚楚:这是女孩子的尖叫。

“怎么回事?!”

蒋玉成一下子警觉了起来,一边关掉活塞,一边小跑着来到了面向音源方向的,实验室阴面的那扇窗户。

“救命···呜···”

老许的有机实验室位于理工楼的二楼——从阴面的窗口那里,借着路灯的灯光,蒋玉成可以清楚地看到地上有拖拽和挣扎的痕迹,还有摔在一旁的手机和一个很是女孩子气的单肩小包。但是呢,除此以外的东西,就再也看不到了——原因无它,在楼下的这一条道路边,只有这一盏路灯是亮着的。

“我屮艸芔茻!!这TMD是要保研了!”

蒋玉成一下子明白了,下面正在发生着什么——他刚入学的时候,大二大三的师兄师姐们曾经跟他说过从上一辈就开始流传的,早年间的“人大四怪”:一勺池底刷绿漆,男生不过一米七,三层食堂安电梯,保研不用学分绩(注1)。前三怪姑且按下不表,这第四怪“保研不用学分绩”,说的就是传说中让一部分女生胆战心惊,让另一部分女生跃跃欲试的所谓“保研路”···

这并不是一个什么好词,事实上,这个词充满了讽刺意味。

在很多高校里面,特别是那些面积比较大的高校,有那么一两条偏僻的离学校中心较远的地方,隔段时间就会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最典型的要属强X之类的事件了。

而对于那些受害者,校方会根据情况严重性给予不同程度的补偿——最常见的就是保研了。久而久之,这种意外事件高发区域被学生们冠上了“保研路”的大名。而蒋玉成所在的理学院主楼——理工楼附近的这条路,因为地处偏僻,再加上周围的路灯经常被砸坏,于是就成了东北人大臭名昭著的“保研路”之一···

注1:三大怪完整定义

第一条是指人大校园内的一处人工池塘,长约十米,宽约7米,成不规则椭圆形状。略像一滴水形,中竖奇石,正面为赤色刻字“一勺池”,背面撰联:“吞吐三江水,怡然一勺池”。有段时间池底的石头被清走了,还被刷上了绿漆···当然现在是看不到了。

第二条···我就不说啥了——这是早年间的情况,现在本校男生的平均身高已经基本上跟全国差不多了。顺便,还有个一个版本是“明德楼(本校主楼)上掉墙皮”

第三条是指中区食堂,因为三层是对外营业的“高档”饭店,所以专门修建了一个观光电梯···家父曾经在那里请过客,平心而论那里的性价比还是很不错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