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独掌道纪 > 第七十三章 众生如牛马,如何成龙象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黑河县最多的两大群体,便是渔民与山民。

与打渔人是贱户,地位低下,常年忍受鱼栏盘剥不同,山民的待遇相对较高。

因为只有青壮才能胜任进山打猎的危险工作,加上他们能吃上大肉,又懂得采取走兽皮毛、粪便等实用资源,还掌握砍柴、采药、豢养家禽等本事,来钱的门路更广。

日子过得比没有田产土地的渔民强太多。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在于山民容易抱团取暖。

他们往往来自各个村庄,同姓同乡的亲朋好友聚拢成堆,一旦形成类似宗族的势力,很难再被欺压。

像柴市的前身,便是本地最大的猎帮,门下供奉十几号刀客,皆是杀人不眨眼的狠角色。

作为头领,宋其英他爷爷,靠着一手“熬鹰”之术,给义海郡的道官老爷养冬青雕。

讨得欢心后,被传授武功,赏赐金银,带着一大帮子兄弟,打拼积累出这份家业。

“我一不会骑马,二不擅射艺,诸位带我进山,恐怕形同累赘。”

白启低头琢磨,感觉没啥意思。

这帮公子哥儿打猎,必定是呼朋引伴,有人走在前头剪除杂草开路,有人跟在后面烧水做饭扎营。

浩浩荡荡,声势颇大,早把走兽吓得惊慌四散,能狩到个锤子。

“白兄弟这话谦虚了,你好歹也是练家子,筋肉饱满结实,气血强健旺盛,拉弓射箭学得快。

宋二公子,你家下面几个庄子,改明儿带白兄弟跑几圈,再挑几把好弓,学一学射术,如何!”

何泰大喇喇说道。

“这有什么难的,择日不如撞日,就今天,我带大伙儿去龙坎山脚下的采参庄瞧一瞧。

那里地方宽敞,适合跑马射箭!”

宋其英满口答应。

“也好,我许久没拉弓了,浑身筋肉涨得厉害,正想松一松!”

何泰数日以来,服用鬼纹鱼熬成的大补汤,自觉气力增长不少:

“宋二公子,你那匹追风马,我眼热好一阵子,怎么?咱们再来赌一次?连珠箭射十靶,谁中的多,谁赢。”

宋其英目光一闪,五指握拳砸在掌心:

“好!让白兄弟做個见证!哼哼,我五岁骑马,十岁习射,岂会怕你?

敢问少东家这一回拿出来的赌注,又是什么?

我那匹追风马价值七百两,放到郡城都是上等货色!”

何泰胸有成竹,从袖中取出一页丝帛也似的纸张,抖了两抖:

“你们都听说过赶海之术,可知道赶山之说?”

那位祝小姐显然是个爱读书的,当即接过话茬:

“赶山又叫‘撵山’,传闻山川有灵,不可轻慢,打猎砍柴采药,皆要得到首肯,不然横死暴毙,都是常有的事儿,所以就催生出‘赶山人’、‘领头把子’。

他们能够与山灵沟通,通过‘喊山祭祀’的方式,换得山灵的赐福,让每一次进山收获满满,顺遂平安。”

何泰嘿然一笑:

“还是祝姑娘有见识。我这一页纸乃是秘诀!详细记录赶山人如何‘喊山’、‘开山’、‘扫山’、‘收山’的门道讲究!传出去,足以让一户人发家立业,值上千两都不为过,可否能做赌注?”

宋其英眼神古怪,面露讥嘲之色:

“少东家脑袋被挤了?我爷爷遍搜五百里山道,架鹰放犬,连妖物都敢一搏!我父亲百步穿杨,伐过五百年的金线楠、采过近千年的黄玉灵芝!

论及赶山经验之丰富,谁有我懂?这玩意儿你自个儿留着吧。

对了,伱该不会当真花千两银子买的?若要如此,请恕我要大声嘲笑你了。”

何泰脸色一僵,捏着赶山秘诀的手掌停在半空,俨然很是尴尬。

屋内暖烘烘的热气,顿时显得有些干燥。

“少东家的这页纸,我倒是颇感兴趣,一观奇人奇术,所获得的收获,绝非银钱能比。

五百里山道老林密布,埋藏多少珍稀山货,富饶之程度,比起八百里的黑水河不遑多让。”

白启好似给台阶,突然插话道:

“不过我身家没有两位这么雄厚,仅以足斤足两的五条宝鱼为赌注,权当凑个趣儿了。”

何泰借坡下驴,朝着宋其英冷哼一声:

“还是白七郎有眼光!宋二公子,须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熬鹰伐木采药之外,还有其他的本事哩!

真正拔尖的赶山人,可是能踩龙盗宝,顺手牵羊!”

宋其英嗤笑一声,压根不屑回应。

那等身怀大能耐的奇人异士,绝非懂个几手方术的神婆神棍可比。

早被排帮奉为座上客了,岂会让何泰捡漏。

他爷爷曾经讲过,方术易得,法术难求,千金散尽亦换不得。

鱼栏柴市的两个少东家斗完嘴皮子,又闲扯几句场面话。

最后各自约好,申时一刻会合碰头,前往几十里地开外的龙坎山采参庄。

……

……

“阿兄这次要带上我?”

二仙桥的老宅,白明小脸浮现雀跃之色。

“还有虾头。左右无事,一起去见见世面也挺好,回来还能看看庙会。”

白启收拾衣物装好包裹,这宅子平日冷清,丢下阿弟一个人他也不放心。

虾头昨儿还说,已经给两个姐姐赎身了。

长顺叔为了报答,打算让周婶带着女儿过来做帮工。

“是该给家里添点人烟气。”

白启思忖片刻也未拒绝,他又不是宁海禅,只把通文馆当客栈,更没有刀伯这种善于打理的全能门房。

有人帮忙做饭烧菜洗衣服,确实是桩好事儿。

至于养几个美貌婢女、贴心丫鬟的美梦,等啥时候搬进内城再说。

未时过半,虾头从牙行租了一辆牛车,赶到门口。

这年头的交通工具选择比较匮乏,家中养不起马匹的情况下,按照由高到低,分别可以乘坐或者租用牛车、驴车、骡车。

至于马车和轿子,则属于郡城老爷的专属。

“照这样看,我的家底还不够殷实,需要继续努力。”

白启带着阿弟白明坐上去,判断大户人家的财力雄厚标准之一,便是有没有养马。

搭建马厩、雇佣马夫、喂养草料……这些支出都不小,比养七八口人都费劲。

何泰、宋其英等人纵马扬鞭跑得快,白启坐着牛车慢悠悠跟着。

这是他头一回离开外城几十里开外的地方,出了黑河县外城门,渐渐杂草丛生人烟稀少,越发有种荒芜破败之感。

期间,一行人看到挖沙填土筑堤坝的苦役成群,冻得手脚发麻的大冷天,他们衣着褴褛,神情麻木,像是蜿蜒的蝼蚁,来回扛着沙袋搬运。

“我爹说,这些都是其他乡逃难过来的流民,没有谋生的门路,或者本事,就被充作‘役户’了,比卖身为奴还惨。

为了几口热稀饭,日夜劳累,要么去火窑下矿山,要么就被抓来这边修河堤。

服满七八年的劳苦役,才算黑河县的人士,能够落个奴户。”

虾头眼里既有同情,也有庆幸。

渔民贱户讨生活殊为不易,可相比起做白工的苦力役户,却已好上太多。

龙庭订立的规矩下,无地无产,连落脚之处都没有的流民,并不算人。

身份比起操持贱业、卖身为奴还要低下。

只能通过服数年苦役,重新入得登记本地人口的鱼鳞图册。

这就是三千年道丧之后,龙庭所治理的太平盛世吗?

白启脑海里闪过这样一句话:

“众生如牛马,如何成龙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