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独掌道纪 > 第四十二章 一块黑匾,义海藏龙

独掌道纪 第四十二章 一块黑匾,义海藏龙

作者:白特慢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接下来,白启又跟着梁老头进出两次,分别前往神手门和天鹰武馆,都未受到什么冷遇。

这一趟下来,他自觉受益匪浅,见识增长不小。

那些当上亲传的大师兄、二师兄,迎来送往也好,拳脚功夫也罢,皆有过人之处。

并非想象中那等趾高气昂,不加掩饰的傲慢样子。

反而颇懂礼数,颇重规矩,领进门、上好茶、耐心陪客,无不周到。

“还以为会发生什么叫人轻视,再大出风头的俗套桥段。

可惜,没能通过触类旁通的效用,薅到几手打法招式。”

白启走出武馆大门,心下闪过玩笑似的念头。

这些盘踞在黑河县的顶尖武行,给人一种打开门来做生意的微妙感觉。

没有什么守旧观念,非要藏着掖着的说法,看到上赶着给钱送银子的客户,高兴还来不及。

当然,仅限于学徒、弟子这个层面。

再深再多的真本事,便不是单纯上供孝敬就行得通了。

“家父巳时出门,现在已是申时过半,要不梁伯你再喝杯茶,应该很快就回了。”

天鹰武馆是父传子,父亲是熊鹰虎豹排名第二的鹰爪韩扬,儿子名叫韩隶。

此人二十出头,皮囊生得不错,剑眉星目,颇为俊朗。

“韩隶?幸好不是皮肤黝黑,相貌平平,否则我就要眉头一皱,退至梁老头身后了。”

白启心念转过,面上笑呵呵道:

“天色有些晚了,梁伯与我也不好意思打搅,改日再来登门拜访。”

身材修长,蓝袍劲装的韩隶双手抱拳,执晚辈礼,冲着梁老实遗憾摇头:

“以阿七的天赋,拜入天鹰武馆做亲传绰绰有余,只不过家父这些年已经收了四位师兄,实在没有精力,再教个关门弟子。”

梁老实缓缓点头,语气平淡讲着敞亮话:

“武行讲究个传承,几代人琢磨完善的练法,打法,不能轻易断了。

但也要精挑细选,免得滥竽充数,或者养出个白眼狼。

亲传不过六九之数,算是老规矩了,我晓得这个道理。

拜师认徒,看重缘分。

既是师傅选徒弟,也是徒弟择师傅。

阿七他没这个福气罢了。”

韩隶微微松口气,露出笑意:

“梁伯理解就好,改日备份薄礼,上门庆贺三水哥荣升管事。”

这位梁老伯早年纵横黑水河,杀得芦苇荡里的水贼胆寒,混出个出洞蛟的凶名,就连父亲都颇为欣赏。

可惜后来止步二练,未能再有突破机会。

而今上门求个亲传,买卖不成仁义在,总得说几句好话。

即便天鹰武馆门徒众多,不惧鱼栏势大,可也没必要平白开罪人。

夕阳西下,半边日头沉进城墙,染尽层云的橘红余晖下,梁老实的背影落寞:

“入门好进,亲传难成。这一点,老夫早有预料,却也没想到这么不顺利。”

他这几次拉下老脸拜访各家,虽然没说吃个闭门羹,却也算碰软钉子了。

想起之前对阿七夸下的海口,心里难免有些不是滋味。

“梁伯不必介怀,亲传是好,可似我这般错过挖掘潜力的最好年纪,人家愿意给个弟子,没让我从学徒开始,已经很看得起了。

武功本就在于持之以恒,滴水穿石,起步高,固然走得舒坦,但从山脚往上攀爬,却也未必到不了顶峰。”

白启懂得察言观色,他见梁老头脸色难看,语气失落,赶忙宽慰。

对于大武馆的亲传名分,他倒没啥非得不可的坚定想法。

毕竟自个儿身怀墨箓,凡是技艺入门,便可不断精进,持续磨练,直至突破层次。

想在二十岁前成材,迈进二练破骨关,换汞血养银髓。

绝对没有旁人想得那么艰难。

“这就是技艺带给我的底气。”

抬眼发现白启眼中毫无气馁,这让梁老实暗暗赞许。

十七岁的年纪便可做到不骄不躁,殊为难得。

“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除了天鹰武馆的韩扬门下亲传已满,不欲再收,其他两家也没有给出确切答复。

目前来看,断刀门的可能高些,神手门的亲传功夫是铁砂掌,筋骨熬炼要从小开始。

十二岁用大米,若有所成,两年后,再改河沙。

等到双手磨得坚韧,十五六岁才能尝试铁砂。

天天都得用药酒擦拭,反复脱去七八层皮,练出厚厚老茧来便算成了。

这种外功路数,必须手把手教,年龄小才好调教。”

梁老实轻叹一声,武行规矩多,亲传这两个字委实太重。

即便他备好七八百两的银子,大概也难打动那几位开馆收徒的成名高手。

“罢了,填饱肚子要紧,带你去石桥铺吃清炖飞龙。”

所谓飞龙,就是榛鸡,算得上山货之一。

老饕常说的天上龙肉,地上驴肉。

龙肉便指榛鸡,拿来炖汤味道极其鲜美。

听虾头讲,大户人家的子弟练武,每个月都能吃上清炖人参飞龙汤。

最是滋补气血,固本培元。

“这样一想,那些大武馆只招十二岁的亲传,从小开始培养,倒不是没有说法。

如果家里条件好,接触拳脚也早,日日大补壮大气血,自然把基础打得牢固。

再配合本门的武功锻炼筋骨,挖掘潜力,未来可期。”

白启细细琢磨,觉得武行的每条规矩,其实并非全无道理。

反倒像是不断吸取经验与教训,总结出来的俗成约定。

一老一小两人进到脚店,生意不错,坐得很满。

龙庭治下,有官府许可自行酿酒,且品类众多的唤作“酒楼”。

反之则称为“脚店”,也叫“野店”。

“梁伯,好久没见你了,来来来,里面请。”

三十来岁的脚店老板见到梁老实,十分热情地打招呼。

让白启再次感慨,黑河县果然是个熟人社会。

只要混出头了,走到哪里都能靠刷脸。

像梁老头这种年轻时候,也曾风光过的前辈。

不仅登门武馆,能让人卖面子,就连脚店吃饭亦受尊敬,专门被带到较为安静的隔间。

“所以武侠话本里,江湖中人如此看重名头,没啥毛病。

因为它们是地位的象征,放在黑河县,仅教头快刀,熊鹰虎豹这八个字,就能镇住大批人了!”

白启默默体悟,他现在还没啥名气,料理几个泼皮不值一提,远远未到震动黑河县的厉害地步。

除非哪天像梁老头一样,架着舢板船只劈波斩浪,杀个十几颗人头,被百姓当成好汉,骑大马游街过坊。

那才是扬名立万!

“吃吧,这飞龙汤是真正的原汁原味,厨子做的时候,得一手拿着脱毛去脏的榛鸡,另一只手不停用勺子把煮开的滚水浇上去,边烫边转,直到六分熟了,才放进锅里汆个二十息,辅以口蘑野葱吊出汤水。

最重要的是,锅子必须擦洗干净,不得沾半点油性。”

梁老实说得头头是道,显然以前山珍海味也没少尝。

“等吃好了,老夫再带你去个地方。”

白启抬头喝汤,色泽清透,入口确实鲜美,让人回味无穷。

“内城最大的三家武馆都走完了,梁伯还有交情可用?”

他略感疑惑,却也没多问,这种时候就该当个乖巧的小辈。

背靠大树好乘凉,人情价远比银两来得值钱。

若无相赠梁三水鬼纹鱼的大忙,打五十一百条银沙鲤,也求不来梁老头出面。

两人吃饱喝足,已经是酉时,日头只剩一线。

茫茫夜色铺展开来,冰凉的秋意浸透骨髓。

梁老实哈出一口白气,沿着石桥铺直往东行。

等走过千厮门,他停在一座大院门前。

单论装修气派,比起断刀门、神手门都要大。

朱红大门挂着闪亮铜环,往里看是水痕白石下压的平整地面。

前后院十来间门房相接,俨然是三进三出的大宅。

“这啥地方?”

白启暗暗有些心惊,梁老头的交游到底有多广,竟然连这等门庭的主人都认识?

他站在宽阔门前,遥遥望向前院正厅。

隐约瞧见一块匾额悬挂,黑底金字,颇为醒目。

“义、海、藏、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