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独掌道纪 > 第二百二十三章 香气,盛气

独掌道纪 第二百二十三章 香气,盛气

作者:白特慢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黑河县,通文馆,姓白……宁海禅他徒弟也来了!”

鲁仲平很是诧异,转头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的何礼昌。

这老小子想干嘛?

义海郡十三行的大老爷碰头,让宁海禅的亲传弟子掺和进来?

“这人就是白七郎?他好香啊!”

站在鲁仲平旁边的年轻男子眼睛一亮,鼻子忽地抽动,好似嗅到什么醇厚气味,忍不住抬眼望向门外。

只见一个神采英拔的玄袍少年大步跨过前院,浑身透着一股子昂然劲头。

“周二先生,此子是宁海禅的徒弟,万万不可……乱来!”

好像想到什么,鲁仲平心头冒起阵阵凉意,扯住年轻男子的衣袖,轻轻摇头,生怕这位初来乍到的周二先生搞事情。

“宁海禅……那个把你们义海郡十三行弄得鸡飞狗跳的煞星?”

周二先生手持玉竹折扇,啪的一下打开晃动,流露着倜傥不群的潇洒意味。

“只瞧他徒弟,就知道师父本事不一般。寻常武夫练出来的气血,又浊又重,粘稠若油,腻味的很。

这位白七郎,呼吸吐纳间的气息轻盈活泼,隐隐散发清香,非是换血功夫做得圆满,绝无此种表现。”

鲁仲平越听越慌,赶忙压低声音:

“周二先生,切莫……打他的主意。”

对方大老远从天水府过来,未必晓得宁海禅的厉害。

倘若白七郎在义海郡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且十三行无法摆脱干系。

已经离开义海郡整整十年的那尊煞星盛怒之下,必然不会遵守当初立誓。

届时,又是一场难以平息的血雨腥风!

念及于此,鲁仲平头皮发麻,自家死鬼老爹就是被宁海禅亲手打废,此人有多么凶残,他再清楚不过。

“鲁老爷稍安勿躁,我有分寸。”

周二先生嘴角噙着笑意,似是揶揄鲁仲平胆子小。

“可惜了,难得碰到这么‘香’的好人儿……”

两眼浮现一抹遗憾之色,正打算收回目光,眸子却突然一凝,死死盯住白七郎身后那人。

他心头强烈的欲望,炽烈似腾腾烈焰,形成一個个斗大的殷红字迹接连跳出:

“大药!药!药!药——”

……

……

随着桂管家引路,白启畅通无阻踏进何府。

他甫一出现,就像磁石牢牢吸引住许多意味不明的各异眼光。

人的名,树的影。

宁海禅当年下手狠,做事绝,让十三行至今都觉后怕。

那个煞星搬到城外,销声匿迹数年之久,而今忽然冒出一个亲传徒弟,谁能忍住不多看两眼。

“百擂坊一众武行练家子都逼不退我,这些人……最多算是清风拂面。”

白启步伐稳健,拾阶而上,迈进布置成灵堂的宽敞正厅。

正欲走上前与何礼昌道一声好,眉心却突突直跳,滚烫似烙铁印在上面。

运转开来的心意把,铺捉到厅内陡然激荡的念头波动,化为黑漆漆的“饥饿”恶意,砸进浩瀚心海!

若非《蛟伏黄泉经》更加精进,升起一座须弥灵山镇压十方,白启险些就要维持不住平静脸色。

“跟异邪君类似的气味儿,看来除了被灭的冒家,十三行也不太干净。

盯上我了?实乃取死有道了属于是!真当师爷的黑虎掏心是吃素的?”

白启斩灭循着源头揪出那人的念头,从容面对何礼昌:

“我在黑河县,乍然听闻何少的两位兄长遭遇不测,委实是天妒英才,还望世伯节哀,莫要伤了自己的身子。”

见到白七郎如此客气,何礼昌略感讶异,他本以为宁海禅的徒弟,应是顾盼自雄,眼空四海的骄横性子。

没想到对方这么懂得礼数,当即回道:

“老太爷临终之前曾留下规训教诲,老来疾病都是壮时招得,衰时罪孽皆为盛时所作,让子孙治家要严!

何某人操持典当行生意,自忖从未做过坑蒙之事,只想为家族积余荫,攒福气,万万没料到,竟落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下场!

诸位在义海郡,都是有头有脸的遮奢人物,今日能来送一送我儿,何某人感激不尽,再次谢过了。”

正厅之内那十四把交椅,除去古董行的鲁仲平,像瓷器行祝家的大老爷祝谨仁、兵匠行郑家大老爷郑玄锋,米行陶家大老爷陶良都到了……拢共已有五六位入座。

何礼昌这番话一出,他们纷纷先后起身,亦是躬身抱拳,有些关系亲近的,比如米行陶家大老爷陶良,开口宽慰:

“天公未必开眼,见得了人间的善恶,分得清世道的黑白,否则,每天升起的日头底下,也就不会有诸般恶事孽行了。

礼昌兄保重身子,我听说止心观的璇玑子道长大发雷霆,动了真火,放言定要捉拿元凶,绳之以法,那帮白阳教余孽猖狂不了多久!

用他们的脑袋,祭奠两位侄儿,他们在天有灵,亦能安息了。”

何礼昌嗯了一声,算是回答,坐镇义海郡城的两位道官老爷,这几日布置大醮科仪,阵势弄得挺大,就是不知道,能否奏效。

“丰儿,你在这里陪着各位叔伯长辈。”

他对着一众行当高门的大老爷拱拱手:

“礼昌少陪了,离着我儿出殡的时辰还有一些,烦请鲁兄、祝兄、郑兄,还有陶兄用些茶水。

白小郎君,这把交椅,乃是你的。”

何礼昌将白启引到左边上手的座椅,这一幕看得各个行当高门的大老爷,不约而同皱紧眉头。

让一个晚辈,还是与十三行结过大仇的通文馆传人,宁海禅的徒弟!

跟自个儿平起平坐?

简直是太没规矩!

祝谨仁眯起眼睛,笑呵呵瞥了一眼白启,未曾做声。

陶良端起手边的茶盏,好似慢悠悠品茗。

唯有郑玄锋极为明显地表现出不满,沉声道:

“何兄,这不合适吧,义海郡向来只有你我十三行,十三把交椅。

外人……还是坐到外边,免得乱了主次。”

这位兵匠行的郑家大老爷,生得不像个锦衣玉食的富家翁,肤色古铜,豹头环眼,宛若拳脚功夫出众的武馆教头。

他瞪着从昨天入城就风头正劲的白启,毫不掩饰那股要将其拒之门外的恶劣态度。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郑兄年长,一直都是咱们的老大哥了。依我看,礼昌兄经历丧子之痛,悲伤过度,有些昏头,才做这样的安排。

义海郡十三行,我是没听说过哪家姓白。如果有个四练宗师的好师父做靠山,就可以抵得过咱们祖辈辛苦打拼的几代家业。

那么……”

鲁仲平语气不阴不阳,话中却夹枪带棒:

“礼昌兄,干脆你认白小郎君做个义子,直接将长房族产,全部交到他手里。

如此一来,谁也挑不出错处,这第十四把交椅,白小郎君他做的也名正言顺。”

何礼昌牙关咬得更紧,脸皮微微发颤,鲁仲平这话分明是暗讽他没了两个成器的儿子,病急乱投医,故意巴结宁海禅的徒弟。

“鲁老爷,你这话伤和气了。白七郎他昨夜进城,扫了百擂坊多少家?都说四方街的武行最出好苗子,五龙门的阎青名声不低吧?铁佛门的杜平宗更不必说,同辈里头几无敌手。

外面尊称咱们一声‘十三行’,不正是因为能耐二字么?有能耐,才能坐得稳行当的头把交椅!”

见着兵匠行郑家、古董行鲁家率先鼓噪,何敬丰深吸一口气,正声说道:

“今日,不止是我两位兄长出殡下棺的日子,也是想请十三行的大老爷们做个见证,白七郎他乃通文馆的传人,十年前他师父宁海禅一人压过武行,十年后,他自个儿当着百余家武馆练家子,在他们眼皮底下跨过一条街。

这般能耐,难道做不得第十四把交椅?”

鲁仲平眼皮抬都不抬,并未接话,浑然不把何敬丰这个小辈放在眼里。

他是一座行当高门的大老爷,何礼昌的儿子,哪里配跟自己斗劲。

“老何,那帮小辈都笑我儿子,去了一趟黑河县,从此嘴上不离白七郎。

伱家小七,也不差多少,直夸得天上有、地下无。”

正厅外边,又有一人到场,声音洪亮中气十足,乃是个矮壮汉子,眼角挂着三条疤,好似哪个绿林道的山大王。

牙行冯家的大老爷,冯子通!

“冯兄也来了,听说你去怀象郡进货,没想到这么快便回了……”

陶良看到气氛僵硬,放下茶盏,想要做个和事佬,却被郑玄锋打断:

“子通兄,你素来重规矩,不妨说说你的意见。摆一把交椅,很容易,但让外人横插一脚,莫名其妙跟咱们坐到一张桌,我很难点头。”

冯子通瞅了眼英气勃发的白启,哈哈笑道:

“自古英雄出少年,正如敬丰侄儿说的,白小郎君确是有能耐。铁佛门小鹏王杜平宗的名头,我都听说过,义海郡周遭的绿林道,也很买他的账。

这样一等一的人物,也被拿下,足见白小郎君的本事够硬。

但老郑所言也不无道理,规矩立起来不容易……”

郑玄锋眉头一沉,冯子通这老家伙还真是一贯精明。

摆明两边都不想得罪,搁这说了满篇废话。

前前后后,正厅拢共已经入座八人,俱是放在各行当一言九鼎的魁首。

他们各执一词,渐渐吵嚷,动静传到外面,引得众人伸长脖子,好奇到底发生何事,竟能让这么多位大老爷争得相持不下。

“义海郡要再添一把交椅?”

“何家跟宁海禅徒弟搞到一起了!”

“啥时候打起来,兵匠行的郑大老爷,年轻时候也是高手哩!

“拳怕少壮,估计不是白七郎对……”

因着扯不出个结果,渐渐闹哄哄,乱纷纷的灵堂,忽地如同冰天雪地,一股股寒意凝结气流,让众多行当的大老爷脖颈微微泛凉。

“此子当真想要动武不成?”

“老郑,老冯,你俩好歹是三练大成,应当挡得住小辈吧?”

“这是道术,神魂镇压……”

随着灵堂静下,众人齐齐望向那个始终未曾出声的玄袍少年。

后者身姿挺拔立在中央,环顾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忽地笑道:

“你们是不是太看得起自己了?”

白启毫不掩盖他的轻蔑,眼神睥睨,眉心聚拢成团的晶亮念头映照本心,散发极为剧烈的有形波动,使得灵堂如同冰窟。

紧跟着又道:

“何世伯想要抬举我,让我踏进义海郡十三行的圈子,敬丰兄觉得我有能耐,坐得住武行的头把交椅,七郎很感激,在此谢过。”

他双手抱拳,对着何礼昌、何敬丰分别行了一礼,旋即目光冷冽掠过其余人。

“听说十年前,义海郡统共有十七行来着,敢问各位,其他四家怎么没了?”

此话一出,一众大老爷顿时脸色铁青,俗话说,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

但白启这一声问,无疑是让入座各家挨了一记响亮耳光。

“十三行?照我看,还是多了。”

白启淡淡道。

“竖子!放肆!”

“年轻气盛,当真猖狂!”

“宁海禅这种人,未必能有后来者!”

“少年人目无余子,志骄意满是常事,但妄自尊大,可走不远……”

那些执掌长房,平日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高门大老爷,皆是打量着锋芒毕露的白七郎。

他们虽惧宁海禅三分,但终究有个此生不入义海郡的立誓作为保证,不至于怕到被一个小辈鄙薄都要忍气吞声的夸张程度。

“这第十四把交椅,我今日不坐上去。他朝再来义海郡,希望十三行还能凑够数。”

白启拉着阿弟白明,自顾自上了一炷香,算是全了吊唁礼数。

他而今的根基都在黑河县,没必要急着在义海郡落脚。

况且,仅仅一座武行生意也不够跟这帮大老爷抢饭吃。

“原阳观……”

正当白启准备告辞,放几句狠话不痛不痒,没必要再费口舌。

兵匠行郑家、古董行鲁家、瓷器行祝家……要么是以前结过梁子,存着旧恨;要么是彼此不对付,结下新仇。

“原阳观……到!”

白启刚跨过门槛,府门口又传来一声长唱。

昨日见过的小道童左顾右盼,好像在四处寻人。

他抬头一瞅,见到白启站在台阶上,赶忙上前拉住他:

“白七郎,可算找到你了!我家观主专程等着你上门哩!问了别院的下人,才知道你在这里……”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