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独掌道纪 >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太史公一家言》

独掌道纪 第一百九十四章 《太史公一家言》

作者:白特慢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道艺修行,共分四境。

只要入定的功夫深厚,完成百日抱胎这一关,抵达第三层,游神聚念。

届时,便可以返还先天本源,涤荡肉壳,完善鼎炉,使之神魂成形,洞见无垠太虚,攫取周天灵机。

当世屹立不倒的五座道宗,之所以傲然于赤县神州,坐拥府城,受封圣地。

且瞧不上旁门散修,将其统统视为传承不全,连祖师堂都被打破的丧家之犬。

正是在于“山门”二字。

这是道宗弟子趾高气扬的根本。

道丧之前,但凡开宗立派,传法授业。

首要便是大开山门,招收弟子。

所以,山门具备两重意思。

一是尘世之门。

经由师长引渡入门,便舍去山下的种种羁绊,安安稳稳参悟修道。

与佛门的“出家”意思等同。

出家修道易为,如海中泛舟;在家修道实难,如陆地行船。

故而大德高僧有云,红尘百戏,牵绊极多,居家窄迫,犹如牢狱,一切烦恼,因此而生。

只有抛却尘世的种种前因,跟随师长走进山门,拜师录名,才算矢志坚心,踏上长生道途。

二是太虚之门。

从古至今,那些打破生死屏障,证过鬼仙的历代祖师。

每当大限将至,便把毕生修为还于虚空,演化内景之地。

或是封剑冢,或是磨刀堂,或是江河水府,或是火海佛窟,不一而足。

后世得到认可的真传嫡系,皆可以由此感悟祖师真谛,攫取道术精义。

也正因为山门尚在,各大道宗才能代代培养俊杰英才,使其传承不断,香火延续。

这是旁门散修绝无仅有,并且羡慕到眼珠子发红的顶尖待遇。

“有高手?”

白启心神一受牵引,立刻就反应过来,而非像阿弟白明那样昏昏沉沉,如同梦游之人。

他所修持的《蛟伏黄泉经》,于斩杀杂念,驱除外魔这方面极为出色。

浩瀚心海堪堪浮现出一抹翠绿光华,凝练成晶亮琉璃的念头顷刻震荡。

如同掀起惊涛骇浪,几个翻腾起伏间,就将其冲刷殆尽。

“真是道术高手!竟能神不知鬼不觉,把我和阿弟的精神牵连到无垠太虚……非到道艺三境游神聚念,按理说,是无法感知虚空所在,更不可能吞吐灵机!”

白启运足凝练念头,心神骤然一定,好似开了天眼,清晰照见那一缕渐渐淡薄的翠绿光华,从中遥遥窥见一株其势参天的大柳树。

“阿弟认得干亲,五百里山道的那位柳神娘娘?熟人那就好办了。”

白启略微讶异,原本紧绷的心神微微一松。

一是宁海禅所言,那位柳神娘娘乃庇护一方水土的香火正神,绝非什么居心叵测之辈。

否则,也不可能跟自家师父和睦相处。

二是通过齐琰教授的观气之法,能够看得出,柳神娘娘的气韵醇厚,清莹绵长。

放在黑河县这等穷乡僻壤之地,简直稀奇。

要知道,五百里山道下遍布村庄乡寨,无不祭祀“山灵”。

像什么山君、狐王,一边吃着香火杂气,一边吸食人身血肉,早晚堕身浊潮,沦作妖魔之流。

“并无恶意,莫非这位柳神娘娘,有着了不得的来头,于无垠太虚开辟出内景之地?”

白启特地将心意把所开的耳窍与眼窍,悉数打开,一者谛听形色,一者辨别善恶,结果都未发现异常。

“且随阿弟走一趟,有渡海香的护持,纵使念头不够坚固,道行不够精深,也可以撑个一时半会。”

他念头一转,任由那缕翠绿光华覆盖自身,倏然遁入无形无质的茫茫虚空。

……

……

“咦?黑河县还真是藏龙卧虎,除了宁海禅这厮,还有一位不知名的道术高手。

香火气息这么浓郁,神道中人?”

秋长天骑着毛驴离开黑河县城,行在崎岖小路,盘算着寻摸个煞气重的阴地落脚歇息。

这位道宗真传忽地抬起头,太虚烛息法眼如星斗明灭,闪烁不定,兀自捕捉到一缕翠绿光华。

“宁海禅的地盘,应当没谁折腾乱子,轮不着我多管闲事。

让他记着帮我寻那個灵觉敏锐的孩童,也不知道这厮上没上心。

金极火盛,黑水滔滔的命属又如何,我相中的那个小家伙,修道资质绝对不低。”

秋长天嘀嘀咕咕,让胯下的毛驴觉得聒噪:

“老爷啊,给你当徒弟有啥好处,除了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观星楼弟子名头?每天跟着风餐露宿,睡乱葬岗,躺棺材板,偷吃人家子孙孝敬的供品?真真是遭老罪喽!”

秋长天大手一拍,打得毛驴脑袋耷拉:

“你这胳膊往外拐的夯货!点我呢!你家老爷可是道宗真传,只要拜我为师,踏进观星楼,便是内门!

投胎成八柱国的嫡系,也不过如此了,有些关系差些的货色,连内门都进不去,待在外门干足两年半,做够摇签扶乩、算卦灵验的琐事,才可能往上升。

再者,岂不闻天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是磨练,日后大有好处!”

毛驴鼻孔喷出两道白气,知道老爷又在画大饼了。

它这些年走南闯北,不仅喝够西北风,也吃饱了老爷画的饼,早已是如风过耳,无动于衷。

“老爷,先找睡觉的地儿吧,我瞧着天色不对,老天爷又要降雷劈你了。”

秋长天仰头注视乌云低垂的漆黑夜空,骂骂咧咧道:

“道爷还就不信了!斗不过你!有种等我成为神兵之主,到时候给你捅出个大窟窿!”

他话音未落,就见约莫磨盘般大的炽亮雷霆轰然砸下,幸亏毛驴闪得快,四蹄飞扬宛若抹油,一溜烟儿就蹿出数丈开外。

“快走、快走!”

秋长天瞅着冒烟的焦黑大坑,心里有些发怵,催促毛驴赶紧跑路:

“前边十几里地,有处阴气重的埋尸之处,咱们凑合着过一夜!”

毛驴嫌弃地呲着大板牙:

“也不晓得那孩子多倒霉,才会让老爷瞧上!”

……

……

哗啦啦!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似有无穷尽的潮水没过心神,白启晕头转向,无法自主。

整个人好像跌入汪洋,被一重又一重的大浪拍打。

渡海香燃烧升腾,化为团团云烟,紧紧地罩住白启,令他尚且保留一丝清明念头,不被齐齐袭来的乱糟糟杂音干扰影响。

光怪陆离的景象扭曲模糊,宛若染料混作一团,倾倒在干净画布上,压根辨认不出任何形状,只是剧烈地翻涌着。

“不能多看。”

白启福至心灵,谨守本我,不知道过去多久,茫茫虚空终于显现具体轮廓。

一座看不到尽头的书库,高耸的书架足足有八九十丈高,好似一座座山峰拔地而起,密密麻麻的竹简、玉简堆放其中。

“这要突然倾泻而下,恐怕能把我活埋了。”

白启咂舌,他像是一粒渺小的尘埃,行走于大到难以想象的书库,如同凡夫用双脚丈量天地,终其一生也无法走到终点。

“守藏库?原来这方内景地叫做‘守藏库’。

也不知道哪位鬼仙演化,想来前辈生前肯定很爱看书,否则怎么会将毕生修持变成一座茫无涯际的图书馆。”

他极为费劲地仰起脖子,看到宛若星斗悬挂的庞大牌匾。

紧接着,目光顺势横扫,发现一摞摞竹简、玉简上所刻之字,皆是同样。

《太史公一家言》!

“这么大的一座守藏库,放的全是……史书?我在某个隐阁杀手身上,好像得到过一本抄录残卷?”

白启心头一动,这得记载何其悠久的浩瀚岁月,才能将之塞到满满当当。

千年?万年?十万年?百万年么?

面对如此之长的时间跨度,他不禁油然生出一股敬畏。

凡夫之一生寿终正寝,亦不过百岁,神通巨擘也就两百载的寿数。

根据史料推断,道丧前的大一统的皇朝,最长只有八百国祚。

千秋万载这四个字,看似稀松平常,其实蕴含着沧海桑田似的难言意味。

“大概只有真正的仙人,才可能淡然看之,等闲对之。毕竟祂们是与天地同寿,日月齐辉般的存在。”

白启并不觉得自己是大惊小怪,纵然他日后能够突破四练气关,跻身神通秘境。

两百岁的寿命,相较于千年万年的历史跨度,与朝生暮死的蜉蝣又有何异?

“所以,坐镇一府,呼风唤雨的神通巨擘,也会孜孜不倦,苦求长生。

活着,是万类生灵最为原始的执念,长生亦是一切欲望的集合。”

白启若有所思,他仔细寻觅一阵,并未看到阿弟白明的身影,也不晓得被引渡到哪里。

“既然来了守藏库,干脆看看书好了,道丧三千年,太多过去被掩埋……也不弄个年代简略,瞅着一摞摞的竹简玉简,谁知道谁在前,谁在后。”

随口唠叨两句,他好似小矮人一样,钻进茫茫多的书山,不断地往上攀登。

偶尔挑出一只竹简,看完就继续前行。

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八个大字——

万天无量,道庭宰治!

这竹简上所刻的字迹,时隐时现,需要念头极为凝练,心神格外集中,才能看得清楚。

若非白启修炼《蛟伏黄泉经》第一层小成,真不一定能够捧着阅读。

“好大的口气!道庭……我只听说过龙庭,两者有啥联系?

最初以为太史公所记述的,不过是道丧几千年,如今一看,貌似更为久远,甚至追溯到难以想象的前古年代?”

白启继续往下看,眉头却皱得越发紧了,这史书言简意赅,需要逐字逐句理解,翻译成大白话:

“四圣隐于太初道纪,十二仙首各司其职。

仙首,道君也,为万天之亚君,乃诸真之首席。

各自统辖万天,册封诸真神圣,征伐开辟,如火如荼。

直至太始道纪,道庭不知何故坍塌,浊潮席卷寰宇,截断万天万道。

疑似……这里用了很不确定的笔法,而且极为隐晦,好似不敢提及。”

白启顿了一顿,抓起其余的竹简,开始快速翻看。

圆满层次的识文断字技艺,凝聚出龙韬虎略神种,随着一摞摞竹简的莫名文字涌入脑海,原本无法推动的进度,亦是跟着缓缓上涨。

“疑似一尊仙首叛离道庭,那位宰执数百天地,大逆不道的帝君……被另一尊仙首打落。”

白启恍然,合着是道庭内乱了。

只是这一摞摞《太史公一家言》所记述的内容,太过简略。

每当涉及道君,皆是被划去,或者染成墨渍,无法看清。

让他不由地腹诽,都当史官了,还怕被穿小鞋不成?

倒是拿出些史笔如铁的气魄来!

“咦,怎么没了?”

片刻后,白启读得正起劲,却见之后的每一枚竹简都写着同一句话:

“道君名讳,不可直言,道君所为,不可记述,道君所行,不可揣度……十二仙首超绝形名,神妙莫测,应道而生,与道合真。

我等史官,焉能妄论,自愿受贬,投入不毛之地,受苦十万载,尝尽寒热之苦。”

不毛之地?

白启眉毛一扬,迟疑道:

“赤县神州?”

随后摇头表示不信。

道丧之前的赤县神州,可谓人杰地灵,物产丰富,使得诸圣道统如雨后春笋。

与不毛之地所蕴含的意思,相差甚远。

啪哒。

白启思忖之间,不知不觉走到那座书架的最高处,一只玉简掉落在脚边。

他弯腰拾起,又见一行小字浮动:

“道君威能莫测,居于诸天神圣之上,天心都不得违逆。故而,正史不记。

小辈不才,愿弃太史公之位,撰述无量万天之野史,仅博世人一笑。”

好家伙!

正史不好写道君,干脆用春秋笔法整野史了?

“我倒要瞧瞧,能有多野!”

他继续挑挑拣拣,终于翻到一只自己看得不太费力的玉简。

“浊潮之后,十二仙首或是销声匿迹,或是各自为战,祂们雄踞百十天地,或为陆州、或为寰宇、或为上界。

其中几尊道君,欲以五百座天地,再次重立道庭……遂有流言蜂起,太玄六御道君,意图代四圣之仙业。”

83中文网最新地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