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独掌道纪 > 第一百七十五章 祖师堂,传功碑

独掌道纪 第一百七十五章 祖师堂,传功碑

作者:白特慢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师傅,实在是太凶残了!百般武艺,陨石天降!这怎么躲,怎么闪!”

骑乘大蛟的白启咂舌,纵然相隔甚远,也能看到怒云江惊涛翻涌,宛若一堵高耸城墙,横压四面八方,便是几层高的坚固楼船,亦要被当场拍碎。

天崩地裂似的轰然巨响,震荡出波及方圆百里的可怖动静,若非江面宽广,只那颗“天外陨石”急急坠落,所掀起的水浪,就足以把两岸良田淹没殆尽,形成一场天灾。

“哪怕修成水火仙衣的三练大圆满,也活不成了。”

白启深深感慨,宁海禅这才叫杜绝后患。

直接砸落一座小山,可谓上天无路下地无门。

“原来四练宗师,便可以飞天遁地。”

他眼中透出一丝神往,所谓仙人,便是朝游北海暮苍梧。

这等逍遥,谁不渴望!

约莫过去半刻钟,滚滚余波方才平息,周遭村庄亮起一支支火把,不少目睹天降流焰的乡民渔夫,纷纷跪地磕头,口中喃喃念道:

“老天爷发怒了!定是惩治妖孽!”

兴许再过几天,就要办上一场大祭,乞求天公息怒,保佑河岸风调雨顺。

“是时候打捞真功了。”

白启亲昵摸了摸大蛟的脖颈,让其潜进水下。

破邪灵目一经发动,映照漆黑湍急的浊浪暗流,无数光晕忽隐忽现。

他仔细感应片刻,直接奔向最为闪亮的彤彤金辉,略作搜寻就找到那方铁盒。

不愧是千载玄铁精金所铸,陈昭和陶融连半点残渣都未剩下,它却没有丝毫的损毁,质量当真过硬。

“师傅,真功根本图,还有斗战法酒秘方俱在这里。”

白启浮上江面,手掌往脑后一捋,把沾着水珠的发丝推开,气血劲力走遍全身,蒸腾出炙热白烟。

他额头两道水纹,经过江河浸润愈发明显,浮动着莹莹青光。

“且拿着吧,反正迟早都要传你的。”

宁海禅踏浪而行,夜风吹得青袍鼓荡:

“终究让师父难做了,他这个养子,连通文馆记名都不是,便图谋传承真功……人心不足蛇吞象。”

白启双手捧着铁盒,心想道:

“如果陈昭有些分寸,不打真功根本图的主意,或者听劝,好生待在黑河县,等到参悟完毕,如数交还,物归原主,兴许就没有这一劫了。”

自家师傅宁海禅是啥样的人物?

眼里岂能揉半点沙子!

耍那些小聪明、小伎俩,反而弄巧成拙。

“师傅,前边就是义海郡?”

白启骑乘大蛟,撞开滂湃奔流的猛烈风浪。

他举目遥遥相望,依稀可见一座雄伟大城屹立天边。

“不错。天水府外的第一大城,水路通畅,商道繁荣,排帮、道院、诸多行当,把持上下营生,财大气粗,家底雄厚。”

宁海禅目光深长,语气淡淡,他扬名之始,就是跨过义海郡城门的那天。

“师傅,我听刀伯讲,你曾立过誓,再不踏入郡城半步。”

白启小声打探,他总归得走一趟义海郡,目前最大的靠山,莫过于宁海禅。

倘若自家师傅的确受誓言约束,那么进城做事就要谨慎些了。

“这是我唯一答应师父,且必须做到的事情。”

宁海禅颔首:

“当然,我应允后,就把师父狠狠地打了一顿,将其逐出通文馆。”

什么师慈徒孝……

白启眼角一抽,不晓得他那位师爷,到底是何等风范,才能调教出宁海禅这种性子。

“天降横祸,只能算陈昭运气不好,希望师父师娘节哀顺变。”

宁海禅不欲多言,纵身而起,撞开大气,打算沿着原路返回黑河县。

“师傅!”

白启扯起嗓子喊道:

“你走错了!通文馆在另一边!”

挣脱地心元磁牵引束缚的宁海禅身形一顿,朝着自家徒弟所指的方向,轰然爆射,去势比刚才更急。

“不知道我啥时候才能腾空冲霄?四练大成,道阻且长!蛟妹,咱们走!”

白启满心羡慕,身下的大蛟低吟一声,金色竖瞳紧紧盯着旷阔幽深的怒云江,随后再度辟分波浪,迅速疾行,前往黑河县。

……

……

等到白启再次踏进通文馆,已经是亥时过半,老刀颇为八卦,追着询问宁海禅捣鼓出啥大阵仗。

得知从县城外边搬了一座小山,直接砸进怒云江,把陈昭陶融一锅端了。

“这倒是省心省力,连洗地都不用了,毕竟尸骨无存,神捕来了都没辙。”

老刀心悦诚服,论及杀人灭口这方面,少爷才是手段专业的行家里手。

随后他就安心做晚饭去了,忙活到这个点儿,大家都还没进食。

“阿七。”

早早坐在正厅休息的宁海禅,轻声唤道:

“过来。”

他瞧着自家徒弟,十七岁的舞象之年,就把五部大擒拿练得像模像样,甚至具备修道天分。

这种卓绝超群的悟性资质,放在通文馆历代衣钵传人当中,也是名列前茅。

“师傅。”

白启乖巧上前。

“以后改叫‘师父’吧。”

宁海禅轻声道。

“师父!”

白启顺水推舟。

虽然只是一字之差,个中蕴藏的含义迥乎不同。

师傅原本专指帝王之师,即太师和太傅的统称,所谓“身为师傅,位极人臣”,便是此意。

道丧之后才被泛用,形容传道授业解惑之师。

师父则更加亲近,俗话讲,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是一种几乎与血缘相近的深厚关系。

“本来早该带你进祖师堂,拜一拜历代祖师,录名姓,传真功。因着杂事牵绊,耽搁到现在。”

宁海禅眼神柔和,好像想起当年,自個儿被收为亲传的场景。

一座门户,要有顶梁柱,撑得起招牌,要有承接衣钵的真正传人,把前辈走出的道路延续下去。

“为师生平破例不多,你是一次。通文馆的真功武学,若不遇可造之材,我情愿不传,就此埋没。

兴许是老天爷给的缘分,让梁老头带你进门,入我眼中。”

宁海禅缓缓起身,一如白启初次走进通文馆拜师,背着双手,立于正厅那块金字黑匾下,气概雄浑无匹。

他手腕系着齐全无缺的龙象宝玉,让白启走上台阶,与自己并肩而立。

“通文馆传自道丧之前哪一家法脉,已不可考,只余下三大真功,让后辈门人修炼参悟。”

随后,宁海禅双手如行诀,伴随着冥冥虚空的轰然动荡,白启像是坠落另一方天地,有一霎的剧烈眩晕。

待他再睁眼,已经出现在阔如殿宇的大屋之内,四方空旷,由数人合抱的粗大铜柱撑起,气势极尽宏伟,宛若天地覆压。

斗大明珠按日月五行方位排列,洒落淡淡的清辉,照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长卷画像。

有的浓眉怒目,有的鹤发童颜,有的穿僧衣,有的披道袍……不一而足。

拢共十一人。

宁海禅手掌盖住白启的脑袋,如同仙人抚顶授长生,淡淡说道:

“历代祖师见证,通文馆第十二代掌门宁海禅,收白启为亲传,谱牒录名,道碑传功。

从此谨守三章约束,以证武道,以求极巅,不惜命性,生死无念!”

白启垂首,神情肃穆,仿佛福至心灵般,拱手一揖:

“弟子白启,拜见祖师!”

轰隆隆!

好似天地震动。

一方约莫十丈来高的古朴石碑徐徐浮现虚影,边角隐有残缺,遍布刀剑痕迹。

其上凿刻字迹,皆是人名。

“陈行……师父的师父。”

白启仰头看去,终于在中游位置发现一个听过的名字,目光逐渐上移,最后在第五见到了“宁海禅”三个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