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独掌道纪 > 第一百六十八章 下乡收税,倒反天罡

年轻男子所乘的,乃天水府军中乌鳞马,浑身呈现铜铁浇铸似的金属色泽,口鼻喷出团团炙热白气。

这是龙庭几大牧场所精心培育的优良军马,每一匹出棚都要登记造册归档。

只有勇武过人,立下大功的百战悍卒,才能得到赏赐,彰显非凡的身份。

但在披甲骑士的赤血麒麟马面前,却显得不值一提,相形见绌。

“四蹄健壮,筋肉饱满,单说体力,完全不逊色二练大成的厉害武者。”

年轻男子心下感慨,不由地羡慕披甲骑士的际遇,能跟天水府鼎鼎有名的银锤太保裴原擎攀上关系。

要知道,后者是赵大将军的心腹,天生便有万斤臂力,习武从军之后,战阵未逢敌手,位列鸾台前十的盖世英杰。

这等人物所赠的赤血麒麟马,自然不凡,身具异种血脉,比起成气候的精怪毫无逊色。

扬起四蹄,几如一团腾飞烈焰,跨山越涧如履平地,日夜疾驰三千里不在话下。

而且很通灵性,经过训练,可以做到人马合一,置身于修罗沙场,不仅懂得躲避刀枪,还会主动飞踏伤人,宛如腿法高深的练家子。

即便换汞血,炼银髓的骨关好手,正面挨上一记,也要被踢得肠穿肚烂,当场暴毙横死。

“裴大哥厚爱罢了。”

披甲骑士淡淡一笑,眉宇间浮现明显得意。

龙庭投军的去处,主要在于六镇,兴平府以北,自西向东设立长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边英六座军镇,汇聚天下英才,抵御浊潮侵袭。

除此之外,府郡大城亦有选拔训练新兵的折冲府。

但投军的条件颇为苛刻,一要家产富裕,乃六户中等,不得是贱户、奴户、役户;

二要壮年男丁在三人以上,因为男丁少的话,就无法完成种地赋税服役;

三要身强体壮,步入一练筋关,掌握骑马射箭等基础技艺,才可能被折冲府相中。

至于所谓的投军入伍,三代传家,那种叫作“小卒”,战阵冲杀不披甲,等同炮灰,死伤极多。

“陈兄,你刚才提到宁海禅……这人凶名赫赫,很不好招惹。”

年轻男子提醒道,他出身于义海郡十三行之一的米行陶家,虽不是长房子弟,但凭借十七岁从军,攒下八十二颗贼首军功,混得骁卫校尉,也能挺直腰杆说话,没那么卑躬屈膝。

宁海禅这三个字,对于十三行子弟而言,可谓如雷贯耳。

“姓宁的名头再大,也大不过龙庭的王法。”

披甲骑士冷哼一声,他父亲曾是宁海禅的授业恩师,通文馆的家业,乃至于那块义海藏龙的金字黑匾,理应都该属于自己。

而今却落到外人之手,好似一根扎进皮肉的尖刺,始终不甚舒服。

“陶融,你是天水府骁卫校尉,执掌一营,权势不小,难道也怕宁海禅?”

披甲骑士转头问道。

“传言此人乃四练宗师,强者为尊,总得给予几分敬重。况且,四十岁不到的周天采气,纵使放在府城,也是许多大势力的座上客。”

陶融言语委婉,尽管他不曾长待义海郡,对于宁海禅的诸多事迹缺乏了解,可人家的武功层次摆在这里。

郡城拢共才多少位四练宗师?

没必要得罪。

再者,通文馆那对师徒的恩怨,并不简单。

当年宁海禅大开杀戒,排帮帮主洪桀经过多方查探,终于找到开在郡城外边的通文馆,说动其师陈行出面,这才有双方罢手,勾销血仇的十年之约。

此事定下之后,宁海禅接过衣钵,自称掌门。

随后把其师陈行开革除名,带着通文馆离开义海郡,定居黑河县。

陈昭认为是宁海禅欺师灭祖,强夺家业,但他爹陈行都未表态,这种说法未免牵强,站不住脚。

“四练宗师又如何,裴大哥锤杀的四练宗师多了去,咱们是天水府赵大将军麾下,岂能惧一介武夫。”

陈昭身着百炼明光铠,这是正六品武官才能穿的,地位比起掌管一营兵力的陶融,还要更高一头。

“我可没有裴原擎这种大哥,再者,你爹都捏着鼻子认了,你急个什么劲。”

陶融默默腹诽,若非欲要巴结陈昭,更准确说,是想攀附那位银锤太保,他才懒得鞍前马后小心伺候。

抱怨的念头一闪而逝,骑在乌鳞马上的陶融嘴上道:

“主要姓宁的,做事无法无天,我怕陈兄被他伤着。”

陈昭眯起眼睛,他胯下的赤血麒麟马,披戴在身的百炼明光铠,皆是天水府高级武将的享用规格,而这一切,都来自于银锤太保裴原擎的看重。

“陶兄弟,你有所不知,这一次瞒着我父亲,绕过义海郡,来到黑河县,为的就是拿几样东西。

通文馆并非啥上宗传承,有着抗衡朝廷的雄厚底蕴,但门中的三大真功根本图价值不菲,还有我曾听父亲提及过一秘方,名曰‘斗战法酒’。

能够治疗内外伤势,疏通筋骨皮膜,洗涤血肉,增长体能,远比天水府的军粮酒好用。

我打算献给裴大哥,以作进身之阶。”

陶融眼角一跳,真功根本图,乃熬炼脏腑,养神易形的必备之物。

更别说,斗战法酒这种秘方,用来练兵效果显著。

“陶兄弟,想必你也明白,咱们不可能待在折冲府一辈子。

想要建功立业,最终都得前往六镇,那里是最接近浊潮源头的地方,妖魔丛生,邪异猖獗,不知埋葬多少英杰,若无够硬的靠山,孤身扎进其中,只怕下场凄惨。”

瞧出陶融意动,陈昭趁热打铁:

“据我所知,裴大哥很快便要前往怀朔,正在招募私兵。陶兄弟伱迈入皮关多年,却因真功根本图的品质太低,迟迟无法感悟神形,开始练脏。

如果此次,你能助我一臂之力,我可以为你引见裴大哥,以陶兄弟你的年纪、资质,当能更上一层楼,不必再看陶家长房的脸色行事。”

陶融犹豫不决,迟疑半晌:

“陈兄,你可有十足把握,能够从宁海禅手里,要到这些东西?”

人家四练宗师,凭啥搭理你?

如果报上天水府银锤太保裴原擎的名头就能镇住场子,十年前十七行就不会被灭掉四家了。

宁海禅这人,出了名的不卖人情面子。

毕竟连自己的师父,都能逐出,何况旁人。

“临行之前,我娘亲偷偷给予我通文馆的掌门印信。宁海禅虽然夺去我父亲的掌门之位,将三大真功五部上乘悉数卷走,可掌门印信是一枚龙象宝玉,分为一阴一阳。

宁海禅手中只有龙形,而无象形,这么多年,始终不全。”

陈昭胸有成竹,他爹是姓宁的授业恩师,不看僧面看佛面,加上象形宝玉作为补偿,取一真功根本图,以及斗战法酒秘方,又有何难。

“陈兄需要我做些什么?”

陶融疑惑,既然陈昭准备充分,拖自己下水作甚?

他武功层次堪堪三练皮关,天水府骁卫校尉摆在义海郡,算是一号人物。

但在四练宗师宁海禅跟前,压根不足挂齿。

“陶兄弟辖制一营兵力,我想请你帮个小忙。”

陈昭嘴角勾起玩味笑容:

“我听闻宁海禅新收了一個徒弟,咱们拿他做一做文章。贸然登门通文馆,宁海禅未必见我,你唱个白脸,我再唱个红脸,怎么样?”

陶融心头一突,这是让我走刀山啊!

稍微不慎,恐怕就要落个粉身碎骨!

“富贵险中求,你不伤白七郎半根汗毛,只是拿捏架子,来个下马威,把宁海禅钓出来,不至于丢了性命。”

陈昭语气平淡。

“好!大不了事后再装孙子,赔礼道歉!”

陶融咬牙应承,陶家做的是米行生意,谈不上什么家学渊源,唯一真功根本图掌握在长房当家人手里,轮不到他这个旁支子弟。

或者说,除非他甘于依附,死心塌地给陶家办事,否则很难被传授。

想要更进一步,必须另做打算。

天水府银锤太保裴原擎,这座靠山硬得不能再硬,如果能够投靠门下。

以后前程,便有保证。

“裴大哥最喜欢敢作敢为的好男儿!陶兄弟信我这一回,好日子当在后头!”

陈昭信誓旦旦。

……

……

“刀伯,你刚才说,义海郡也有一座通文馆?”

白启略微诧异,他从未听宁海禅提及过,不过从义海藏龙那块匾,以及内城武行坐馆师傅的讳莫如深,可以得知里面有些宛若禁忌的陈年旧事。

“对啊,以前是叫这个名儿,少爷把招牌砸了,就改成陈氏武馆了。”

老刀闲着无事嗑着瓜子唠起过去,小七爷既然是亲传,也应该晓得通文馆的来历。

“馆主陈行,是少爷的授业恩师。道丧之后,千年动荡,无数传承、法脉、道统,统统都断了。

除去七大武学上宗,五座修道正宗,外加龙庭之外,再无完整的晋升途径。

这个完整的意思,是指包含肉身秘境四大练,神通秘境九转蜕变。”

白启眸光闪烁,等于说上宗、道宗大势力与龙庭中枢,把持住所有向上通道。

“但也有些零散的传承被发掘,再次重见天日,开枝散叶。通文馆便是如此,具体来历无处可考,只知道是因为一场百年难得一见的浊潮上升,将其冲刷而出。”

老刀跟随宁海禅许多年,对于这些了如指掌:

“陈家三代人,也没见谁练出名堂,直至交到陈行手中,少爷的师父天资也算绝顶,摘得金肌玉络、汞血银髓、水火仙衣三重大圆满。

可惜,义海郡的武行排外,不给陈行立招牌,他当年只打足七十一场,就被武行请动天水府的四练宗师轰下擂台,通文馆三个字还未响彻郡城,就被踢断。

武行规矩,招牌被砸,开不得馆,陈行就此被赶出义海郡。”

白启呲了呲牙,难怪宁海禅刚进义海郡,专门挑着武行打,原来早已结下梁子。

“据少爷所说,他是被师父捡回去的,七岁才开始站桩。步入三练之前,不曾与师父之外的武者交过手。

打了九十九场,最后一局让苏家大少搅合了,少爷不是忍气吞声的泥人性子,干脆也把规矩抛到脑后,开始大开杀戒。

这其中的你来我往,小七爷想必也晓得一二。”

老刀嘿嘿一笑,轻声道:

“少爷视陈行如师如父,传艺授业大恩不敢忘,他以通文馆约法三章为信条,己身践行,可陈行却被排帮的洪桀说服,让少爷就此罢手。

因为这桩事,师徒分道扬镳,才有后面少爷把自己师父开革除名之事。

他扛着那块义海藏龙的金字黑匾,就此销声匿迹好一阵子。”

白启听得入神,下意识问道:

“我那位师爷,他得到了什么?”

老刀叹气:

“老婆孩子热炕头,以及郡城立馆,稳坐武行头把交椅。少爷以为师父也如他一样,是无拘无束,不受牵绊的逍遥人。但陈行并不是,他娶了一个带着俩孩子的寡妇,于那条武道通天路,再没瓜葛。

少爷心里头没怨气,只是不理解,明明可以跟自己一同走下去的师父,为啥半途而废了。

曾经敬之如神的师父,成了少爷眼中的‘俗人’,于是他亲手打服了陈行,从其手中夺得通文馆的掌门印信。”

白启咂舌,自家师傅真是倒反天罡的一把好手。

吃完瓜,再寒暄几句,他踏出通文馆的大门,回到二仙桥老宅没多久,虾头和阿蟹就找过来。

“县上又来生面孔了!”

作为白记鱼档的虾兵蟹将,虾头以消息灵通著称,堪称黑河县头号包打听。

“什么样的?”

白启随口问道。

“是个……大官好像!骑着高头大马,那马跟其他的不一样,长着乌黑细鳞,跟钢铁浇铸似的。

还有两三百号官兵跟随,威风的很!”

虾头一五一十作出汇报。

“那个大官还带着几个税吏,瞅着像是下乡征税,阵仗弄得很大,大家伙儿心里不踏实,都在校场口扎堆等着。”

阿蟹补充两句。

“还没开春就急着收税,按理来说,应该是去年的秋税跟春税一起缴,郡城这么缺钱,积雪都没化干净,便派人来了?”

白启眉头微皱,领着虾兵蟹将来到内城西北角,他登高望远,瞅着校场口乌泱泱的大片人,还有骑在乌鳞马上的陶融,觉得有些不对劲。

“带这么多官兵,莫不是剿匪来的?”

他站在楼上,隔着老远就听见陶融中气十足的呼喝声音:

“鱼栏的何文炳没了,而今管事的是谁?让他速来见我!”

直接寻我?

白启眉毛拧得更紧,双手撑在栏杆上:

“霸气外露!找死!”

阿蟹胆子要比虾头大,脑子也很灵活,直接问道:

“阿七,要不要晾着他,或者随便派人过去,看看这位大官是单纯要钱,还是来者不善。”

白启抬手,嘴角扬起:

“收税也好,找麻烦也罢,都无所谓,且陪他耍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