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独掌道纪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吾日三省吾身

独掌道纪 第一百六十六章 吾日三省吾身

作者:白特慢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翌日,白启照旧早醒,依次磨练五部大擒拿的进度,条条筋肉随着吐纳呼吸,如同流水般起伏荡漾。

【技艺:罗汉手(大成)】

【进度:255/800】

【效用:拳打十分力,力从气中出】

……

【技艺:龙行掌(大成)】

【进度:467/800】

【效用: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

……

【技艺:缠丝劲(大成)】

【进度:74/800】

【效用:刚柔并重,藏而不露】

……

【技艺:白猿功(大成)】

【进度:33/800】

【效用:腿快如风,无影无踪】

……

约莫过去半个时辰,白启长舒一口气,体内沸腾的劲力浸润百骸,使得挺拔如玉树的根根骨骼,发出铿锵交击的金铁声音。

尤其是那条脊柱大龙,当真有种腾腾欲飞的猛烈势头,节节贯通迸发灿金色泽,源源不断汲取着,江河奔流也似的粘稠血气。

“师傅说,我这是二十六节大龙骨,一旦换完汞血炼得银髓,便可蜕变化龙,对于三练皮关的脏腑养神,极有裨益。”

白启凝神,内视己身,撑起躯壳的脊柱宛若一条伏卧于地,潜藏血肉的大龙,其中已经有十二节散发莹莹光辉。

他收住架势,感觉臂膀一晃,就有使不完的雄浑劲力涌现出来,拳脚重得可怕。

“怎么也没个眼高于顶,目中无人的公子哥儿跑出来,给我练练手。”

白启很遗憾,他正打算去通文馆,取五部大擒拿最后一门心意把参悟练习,二练大圆满后,迈入皮关水火仙衣,就能开始择选真功。

四大练层次的武夫,之所以良莠不齐,多半受限于功法品质。

上乘武功才好淬炼劲力,完成圆满的金肌玉络、汞髓银血。

而在三练皮关当中,意欲修持水火仙衣,便需要真功根本图,领会天地万象的真意神形。

往往只有较大的势力,才具备这样的底蕴。

比如义海郡的排帮,亦或者十三行。

“通文馆据说有三大真功……”

白启期待地搓搓手,他从大水缸舀两瓢冷水,洗了一把脸,再擦了一遍身子。

披上中衣外袍,大步走到正厅,瞧着白明坐得端正,眼睛不住地瞟向自己。

“咋了?有啥事直接说。”

白启嘴角噙着笑意,难得见到阿弟这种心虚的模样。

“阿兄你先喝茶。”

白明毕恭毕敬把茶杯奉上,随后开始老实交待。

“阿弟你认了柳神娘娘做干亲?”

听完白明的讲述,白启略微惊讶,阿弟竟然有这番际遇,那位庇佑五百里山道的柳神娘娘,曾得到宁海禅的极高评价。

“我本来只是上山,给雀仙送名字的,她非要带着我拜柳神娘娘。”

白明挠挠头,他当时跟着名叫“云锦”的雀仙,深入莽莽山林,不知过了多久,见到一株其势参天的大柳树,垂落丝丝缕缕的青翠绿意。

“此乃好事,认一山灵做干亲,往后五百里山道由着你纵横了。这给宋其英晓得了,眼珠子都要羡慕发红了。”

白启嘴角噙着笑意,他倒是没想到,自个儿跟师傅宁海禅突破二练骨关换血之时,阿弟也有别样收获。

“我还学了一门观想法。”

白明补充道。

“阿弟你开始修道了?”

白启诧异,望向白明的眉心。

他从相关书中得知,修道与习武不同。

后者是让气血游走四肢百骸,做到筋骨俱通。

前者服饵辟谷,摄食补形所得的精气营养,悉数都通过食气法聚敛于眉心,滋养大脑,孕育念头。

因此,初入道艺一境,眉心如蕴灵秀,极为容易辨认。

“还没有,未曾跟阿兄说过,我觉得贸然尝试不妥。”

白明摇摇头,从小到大,无论以前贫苦,亦或者现在发迹,有什么事他都会与阿兄商量。

一旦因为擅做主张所引发不好的结果,最后还是要阿兄帮忙解决。

白明不愿意成为拖累,更不想制造任何麻烦,为阿兄增添负担。

这在他看来,殊为不智。

“我能瞧一瞧那门观想法么?”

白启问道。

“柳神娘娘传授的观想法,不成文字,只是让我折一节柳条,沾了沾无根水,点在我的眉心,然后我脑袋里头,就多了好些东西。”

白明像是早就准备好了,摆出笔墨和纸张,嘿嘿笑道:

“但我记得住,可以临摹出来。”

白启本想到此为止,既然是阿弟的机缘,山灵柳神娘娘传授法门,也没必要过多探究。

他提出瞧一瞧,更多是担忧世道险恶到时候拿给师傅掌掌眼,确认无误才好放心。

但白明却很坚持,执拗着提笔作画。

阿兄以前打渔赚到钱了,偶尔割些荤肉,都是把大块分给自己。

他如今终于得到些有用的收获,岂能独享。

片刻后,白明所得的观想法,就被悉数临摹成功。

“这……”

白启眉头微沉,望向那张画纸,乃是虬龙升天也似的参天巨木,有股万古长青的浓郁生机。

这种感受扑面而来,仿佛内蕴一丝灵性,能够侵染精神,领会其中奥妙。

“阿弟你有试过观想么?”

白启大略扫了两眼,便移开目光。

“未曾。”

白明摇摇头。

“但睡觉的时候,不自觉就会梦到柳神娘娘外显形体,于心中勾勒,整個人宁静安谧,一夜无梦,直至天亮。”

白启颔首:

“我等下寻摸刀伯,或者师傅,问问他。应当无碍,搁在道丧之前,山灵乃一方地祇,与我们这样的凡夫俗子结个善缘,也很常见。”

他想了想,又嘱咐道:

“你把何敬丰送的碧粳米熬上两锅,既然开始修道了,就得好好养身子,这叫服饵。

另外送一锅给齐琰、吕南,他们是茅山传人,虽然没龙庭授予正箓名分,但瞧着不似旁门左道之流,与他们交好,也可以得些指点。”

白明牢记于心,阿兄总能妥善处理诸多杂事,令人有种踏实之感。

“师傅是力压十七行的狠人,阿弟搞不好能当道官,我再把生意做大,黑白两道通吃……”

白启换身干净行头,跟安置于邻近大宅的齐琰、吕南打声招呼,寒暄两句,再前往通文馆。

……

……

今个儿难得晴朗,积雪消融成水,滴滴答答敲打屋檐。

白启走在不算宽阔的青石街道,两边商贩,往来行人见着他,任谁都唤声“白爷”。

这便算是本地有头有脸了。

所带来的好处,不仅仅在于满足虚荣心,而是实打实的名气积累。

但凡需要有人主持大局,周遭邻里乡亲便求到门口,主动把话语权交予出去,久而久之,伱的分量便重了,轻而易举就可以驱使大帮人给自己办事。

黑河县的鱼栏、柴市、火窑三家,就是这样做大,把持诸般营生,成为一手遮天的地头蛇。

“赚到银子,还得会花。阿弟修道所需的外物,得搜集一番,开春之后,除了鱼档外,再开了铁匠铺子,增进下打铁技艺,把黎师傅的手艺学会……”

白启反思,打从他发迹之后,生活过得确实朴素,仍旧住在外城二仙桥老宅不说,也没几个美貌婢女、贴身丫鬟服侍衣食起居,更别提像何敬丰那样,每天嗑丹药当饭吃,压根不用辛苦练功。

“穷惯了,不会过日子。骄奢淫逸,从今日起!”

年纪轻轻的白七爷打定主意,必须狠狠撒银子,养养富贵气。

他十分豪横,手里拎着足足三大包炒货两坛子陈酿,大步踏进通文馆的大门。

“小七爷走得是龙骧虎步,又有啥子好事?”

老刀正在洒扫庭前积雪,瞅见白启身影,露出几分和蔼笑意。

“我听老梁头讲,大榆乡闹了妖患,小七爷连夜斩了几头,还当地百姓一个安宁。这事儿传得很快,大伙儿都称赞你行侠好义!”

白启心想:

“怎么听上去好像水军造势……不过做好事确实要留名。”

他按下杂念,对着刀伯笑道:

“碰巧撞上了。据说是浊潮上升,引发天煞日异象,弄得黑河县周遭的乡寨,颇不安宁。

我正打算跟内城几家武行坐馆的师傅商量,将操练数日的团练组织起来,保境安民。

大榆乡那边的妖患,已经上报郡城了,对了,这一趟,我还认得两个茅山道士,与他们联手灭了一个捉刀人魔榜的凶獠。”

老刀挑眉:

“有那头大蛟护着,小七爷在黑河县倒不怕出事。人魔榜上许多凶徒,都是道术高手,小七爷与之交锋,也可以增添些经验。

咱们练武中人,最后所要钻研的,无非便是如何杀那些……修道人。”

老刀本想说“道官”,但念及自个儿已经不再是伏龙山的赤眉大当家了,应当尽量表现得像良民,收敛些匪气。

“刀伯,师傅可在通文馆?”

白启开口问道。

“大清早回来的,嘴里念叨着什么‘吾日三省吾身’,跟和尚诵经一样。”

老刀撇撇嘴,不晓得少爷又受啥刺激了。

吾日三省吾身?

师傅无缘无故读论语作甚?

白启有些疑惑。

他别过老刀,径直朝后院的得真楼行去,果不其然听到嘀嘀咕咕的碎碎念:

“吾是不是太客气了……吾是不是给他脸了……吾是不是该动手了!”

这就是所谓的,吾日三省吾身?

哪个倒霉催的不长眼,又招惹到宁海禅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