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独掌道纪 >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倾,道纪

独掌道纪 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倾,道纪

作者:白特慢啊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坐在珠帘后面的妩媚女子顿感脖颈微凉,好像白刃加身,泛起莫大的寒意。

“大将军的武道修为,越发高深莫测了。”

四练宗师便是肉身秘境的终点,其上另一重天地,名为神通秘境。

据说有着移山填海,千变万化的可怖手段,乃天底下有数的绝顶之辈。

统辖天水府的赵辟疆大将军,五年前就引火烧身,粉碎虚空,跻身于这一层次,之后立刻被龙庭加封赏赐,刚刚登基大宝的年轻天子,亲自写下“护国柱石”四个大字作为褒奖。

“永太子被废,随王殿下入主东宫,成为新帝,让人始料未及。现在一朝三条龙,迟早生乱。

太上皇仍旧属意废太子永王,太上皇后伽罗却扶持随王,尘埃还没落定,大家都要选边押宝。”

冥冥虚空如水波震荡,那道声音跨越千百里之遥,降临隐阁,传达意志。

妩媚女子垂眸,似是不解:

“随王殿下都已经坐殿称帝,祭告天地,乃名正言顺的九五之尊,废太子还有翻盘的机会?”

赵大将军所吐出的每一个字,都像蕴含莫大的重量,压得众人喘不过气。

“尔等不知道内情。龙庭治世,非一家天下。市井坊间的话本评书,讲五帝降生凡尘,助太上皇平定道丧大乱,重整赤县神州,并非一昧穿凿附会。

甲子不到,太上皇便把旁门左道扫荡干净,这其中五族八阀出了大力,所以才有如今的八柱国之贵籍。”

太上皇问鼎天下之初,将赤县神州划分为十四座大府,再把丰饶八地悉数赐给官拜大柱国,这等于是一口气封出八位异姓王。

恩赏之隆重,古今未有!

“太上皇所纳的妃子,无不出自五姓。如今是太上皇后的伽罗乃大赤天福地的法家长女,身份尊贵无比,得到她的支持,随王才能逆势而起。

可沦为废太子的永王,来头也不一般,他母亲是大青天福地的刑家,被逐出东宫后,借助族中至宝,参悟绝学功成,凝聚十方战圣心这一稀世法体。”

隐阁本就是赵辟疆军府当中的心腹幕僚主持运转,这些中枢上层的秘闻不用藏着掖着:

“加上太上皇对永王留有一丝父子之情,谁才是龙庭主人,尚未可知。”

妩媚女子心头恍然,永王虽然被废,本身却有三大优势,一是圣眷未失,二是母族势大,三是血脉高贵。

反观看似执掌龙庭,加冕九五的随王,首先他母亲名分低微,虽也是五姓女,但并非嫡长,提供不了任何臂助,所以投到伽罗皇后门下,谨小慎微讨其欢心。

其次,随王并不被退位闭关参悟天道的太上皇所喜。

俗话说,爱屋及乌,恨屋也及乌。

太上皇后与太上皇的关系素来冷淡,早年前几乎势同水火,难以共处。

随王拜在伽罗太上皇后的门下,是一步妙棋,却也注定得不到太上皇的青眼圣眷。

“中枢的局势当真复杂,若非将军法眼如炬,看得通透,我等恐怕还以为废太子被逼到绝路,随王才是真命天子。”

妩媚女子掩嘴轻叹,纵然新帝登基,可只要太上皇还在一日,大权就不可能被他掌握,废立不过一句话的事儿。

“名为天子,实为储君,那位随王殿下坐镇龙庭的每一天,就像如履薄冰,能否走到对岸,确实是未知之数。”

赵辟疆浑厚如铜钟的音波,轰然在隐阁炸开:

“两条真龙争夺天命,我等插不上手,添柴或者浇水,由八柱国去做。但子午剑宗觊觎玄奇神兵,实乃大逆不道,若非忌惮颜信老儿,本将军早就带领大军,伐灭山门了。”

妩媚女子嫣然一笑:

“颜信寿数将尽,大将军无需在意,子午剑宗上一代道子叛门,一口气连诛四位长老,以及七个真传,逼得宗主颜信不得不破关而出,亲自将其毙于怒云江,两大神通交手,酿成天倾灾祸,甚至撬动虚空干扰灵机,让浊潮大盛,遗祸无穷。

自此之后,子午剑宗元气大伤,可以说是一蹶不振,不再是大将军的心腹之患。”

远在千百里外的赵辟疆双手负后,好似坐在一方虎皮大椅上:

“这些年,子午剑宗突然集中在义海郡招收门人,事出反常必有妖。

外界传言,颜信倾注心血培养出来的道子寇求跃,乃受堕仙所迷,追寻神通之上的长生秘境,结果堕入浊潮,沦丧神智,化作邪魔,这才有叛逃之事。

寇逆被诛杀之前,极可能找到传闻中第七口玄奇神兵,只是未曾到手。

颜信老儿这几年忍气吞声,究竟是示敌以弱,还是真的外强中干,委曲求全?”

妩媚女子眼眸狭长,轻笑道:

“大将军怀疑颜信老匹夫,他其实跟寇逆做局,仍旧在谋夺第七口玄奇神兵?”

赵辟疆遥望天边,隔空对话:

“五帝斩灭堕仙,炼作玄奇神兵,镇压龙庭国运,五姓与太上皇,分别持有六口,用其统摄赤县神州的万方灵机,升降雷霆,推动潮汐,总理阴阳……倘若子午剑宗占据第七口玄奇神兵,龙庭都要忌惮几分。”

妩媚女子抬起涂抹丹蔻的手指,拨弄发丝:

“万一五姓与龙庭共击之,岂非灭门大祸?”

赵辟疆哈哈大笑:

“倘若赢了,便是千秋万代的基业永固,换成你,赌不赌?就算五姓与龙庭联手发动玄奇神兵,最多出动三口,子午剑宗只要抗住一次,以后一跃成为天下上宗之首。

反正换作本将军,一定赌!”

妩媚女子认真思忖,随后摇头道:

“持有玄奇神兵,不仅能够威压当世,还可以调动灵机,鲸吞万方,哪怕被浊潮侵染的贫瘠魔土,也可以被冲刷浇灌,化为修道人梦寐以求的洞天福地。

这种诱惑,实在太大,难以抗拒。”

赵辟疆眸光烁烁,宛若两颗大星旋生旋灭,蕴含无比深邃意味:

“所以,不止是罗兆鹏这种小角色,子午剑宗的各大真传,都陆续开出悬赏挂上去,当年本将军用隐阁扼杀了一個裘千川,还不够。

本将军要逼得颜信老儿坐不住,看他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

妩媚女子俯首听命,隐阁本就是大将军的产业生意,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日进斗金捞银子,更能为赵辟疆提供方便。

如果他想要一个人死,无需自己出面使力,只要将其名字高悬隐阁。

……

……

“隐阁规矩,一次不成,除非加价,不然悬赏就会降档。那几家的孤魂野鬼,拿出千两黄金已经不容易,估计是没后续了。”

通文馆中,老刀坐在门口,呵呵笑道:

“小七爷,可以过上好一阵清净日子了。”

白启心情不错,拎着两包糖炒栗子,递给刀伯一份: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但不至于蠢到非得送掉命,才肯罢休。

师傅这一回打窝钓鱼相当成功,黑河县方圆数百里,大抵被扫荡干净七八成了。”

老刀眼角皱纹微微上扬,剥掉脆脆的外皮,把油光锃亮的香甜栗子丢进嘴巴:

“对于少爷来说,这事儿还不算完,苏、冒、韩、方这四家,也就冒家因为勾结邪魔死得还算干净,其他几座行当都剩着不少人,当然,苏家最后一支香火,而今也被掐灭。

仔细想来,只余梨园行韩家、金银行方家。

他们啊,一个做逢迎权贵的皮肉买卖,一个开存取抵押的钱庄生意。

要么有关系,要么有财力,都不好惹。”

白启啧啧两声,能够稳坐一门行当的头把交椅,谁也不是易与之辈,若非撞到自家师傅这块铁板,至少传承四五代没啥问题。

别过刀伯,他回到休息的厢房,开始清点收获。

两门上乘武功,一横练,一道术,皆是价值不菲的好货色。

其次便是各种伤药、外药、补药,乃至于……春药?

“江湖人士龙蛇混杂,啥下三滥手段都有。”

白启撇了撇嘴,正经人谁会随身带着催情之物。

他继续整理,那本《风流探穴十八式》被丢到一边,压在枕头底下。

“鬼头刀的料子不错,拿给黎师傅让他融掉,打一口千锻级别的好兵器……”

白启捡捡挑挑,居然从中找见一本道丧古籍,封面做过防水处理,内里有些被虫蛀啃咬的损坏痕迹,但总体保存得相当好。

“堕仙降大千,浊潮起虚空……”

他翻开扉页,便看到这么一句话,与打小听说过的那些神话大差不差,无非是不知名讳的堕仙坠在赤县神州,引发前所未有的浊潮大祸,污染灵机,使得所有修道之人,都面临“魔染”危机。

简而言之,大概就是修道人吞吐灵机时,走火入魔的几率暴涨,欺师灭祖,杀戮同门的恶事屡见不鲜,使得无数称雄一时,风光无限的道统、传承因此覆灭。

直至龙庭出世,通过六口玄奇神兵梳理灵机,涤荡浊潮,重新恢复赤县神州的本来面貌。

“堕仙究竟是啥?域外更为强横的大能?亦或者长生不死的仙人?”

白启感到疑惑,只不过道丧古籍并未做出解释,继而用大量篇幅称颂四圣五帝,奇怪的是,撰述的作者把“四圣”列在“五帝”之前。

要知道,五帝托胎转世,降临凡尘,助太上皇扫平天下,绝灭妖邪,重拾山河乾坤,早已为世人所共知。

府郡大城,皆有“五帝庙”,里面供奉大青天刑帝、大赤天法帝,大白天公阳帝,大黑天水帝,大黄天巴帝。

祂们的子嗣血脉,也被唤作“五姓”,身份地位与皇亲等同。

故而,也有一句流传颇广的话,龙庭与五姓同治天下,共分神州!

这并非吹嘘之言,那位自愿退位闭关修行的太上皇曾经当众立下一条规矩,凡龙庭天子只可迎娶五姓之女。

“简直尊崇到极点,这份待遇。”

白启感慨,太上皇如此举动,相当于把龙庭的皇位更迭,仅限在五姓当中。

“自古以来,上位者最不可能分享的,便是权力。除非,有不得不如此的理由。”

他埋头看书,然后发现越到后面,撰述作者似乎愈发偏激,字里行间充斥各种贬低之词,宛若激昂檄文,声讨龙庭不敬真圣,反而供奉伪帝。

“五帝是伪,四圣才是真?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白启眉头微皱,书中有一句话被反复提及,四圣作为创世之源头,恩德泽被,弥远无边,赤县神州却无一座庙宇供奉,乃大不敬,撰述作者认为,正是这种不敬,方才招致浊潮大祸。

“对啊,为何赤县神州从不见四圣之庙宇?公开的说法貌似是,四圣不具名讳,不存形体,故而不受香火,听上去似乎有些不太可信。”

白启渐渐被吸引,精神沉浸进去,书页翻动飞快,不知不觉已到最后:

“寰宇本分五大道纪,自‘太易’起,天地出诞,一切虚无,未曾生有。

四圣打破大千,踏步而出,下于界海,上取大道源流,下合亿兆世界,造化出无穷生灵。

立道庭为祖脉,传名诸天,治世定规。

祂们为道之形,法之本,极少显迹,收有十二仙首,授予道君尊号,辖制诸方天地,此为‘太初’。”

书中只详细描写“太易”、“太初”两大道纪,剩余却未再提。

但撰述作者提到一个颇为有趣的说法,最早计算寰宇生灭的用词,乃是“劫”,多以第几劫为名,直至四圣到来,方才改称为“纪”。

此人似乎是某个穷经皓首的大学者,自称翻遍千秋以内的经典史书,也未能找到个中答案,十分遗憾。

末尾之处,他写出四圣之名讳——

“大智玄君,大德天尊,大慈至圣,大爱罗神。”

白启手指掠过,按在一个又一个模糊字迹上,心神莫名触动。

他猛地合上这本道丧古籍,盯着书名:

“《太史公一家言》,好怪的名字。这不是一人所写,而是一家世代所著,难怪能够从道丧写到龙庭……中间历经三千年之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