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独掌道纪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浊潮之下,悬赏千金

武骨,乃是迈入二练,换过汞血,养成银髓之后,孕育出来的奇特之物。

便如同树苗被浇灌,茁壮成长后,偶尔会因着各种原因,生出非凡的异种一样。

譬如善于横练的,便是“虎背熊腰”,天生威猛,勇武过人。

精通身法轻功,也有“飞燕步”、“惊鸿足”之类,体态轻盈,步履生风。

义海郡原阳观的道官老爷,便专程写过一本《根骨录》,以记载堪称稀奇百怪的各色武骨,排出上中下三品,分作高低次序。

下者为铜铁之色,中者乃金玉之色。

唯有上者,才能华光灿然如蕴宝辉。

“如若贯通二十六节大龙骨,便有望练成十龙十象镇狱功的龙象法体,不惧修道阴神的术法之威。”

宁海禅眸光闪烁,不禁开始思索怎么打怒云江水君宫的秋风。

他的确答应过师父,以二十年为期,再不踏足义海郡。

可怒云江横贯两府之地,伏龙山纵横千里之遥,绝非小小的郡城所能囊括。

“师父,十年前,我能胜你,日后,阿七也当能胜我。

通文馆的亲传,焉能被阻住道途。”

宁海禅双手负后,那双刀眼望天,静静等待白启完成第六次换血。

……

……

“真是脱胎换骨般的感受。”

约莫过去两炷香,白启徐徐睁开双目,炽热躯体像投进火炉的百炼精铁,被一次又一次捶打,排出无用杂质。

“人身四梢,更进一步。这一次是血梢大成,血之梢为发,武行有言,怒气填胸,竖发冲冠,血轮速转;敌胆自寒,发毛虽微,摧敌下难……”

仔细琢磨从心间流淌而过的种种感悟,对于骨关换血的个中奥妙,白启领会更深。

所谓“怒发冲冠”,是说人气愤到极点,气血上涌,刺激得头发竖立,乃夸张的说法。

但却不无道理。

盖因发为血之梢,气血养得越足,劲力直达发梢,确实能够做到怒而冲冠。

突破血梢,生机命元浓烈如团团精气喷薄。

哪怕受到致命伤势,一时半刻也能吊住半口气。

“怪不得话本当中,时常见到中小人暗算的枭杰,他们纵然手脚被砍,双眼被挖,最后也能恢复如初,绝地反击。

血梢大成,除非脑袋被砍下,否则很难死透。

以后要记住这一点,面对生死大敌,必须挫骨扬灰,超度亡魂,做到一条龙服务。”

白启略微运功,气血如马奔腾,宛若实质的红焰散发,紫铜大缸嗤嗤冒着烟雾,竟是把水都蒸干。

挺拔的身影猛地跃出,脚下土砖喀嚓一声,被踩出大坑。

“气力暴涨、气血暴增!这就是换血的效果!”

白启再次往前踏步,仍旧陷下寸许深的脚印,一连走动七次,方才完全掌握体内澎湃无匹的气血劲力,行动如常,再无痕迹。

“舌若摧齿,牙若断筋,甲若透骨,发若冲冠,此谓四梢大成,可变其常态,身具排山倒海之力,吞金嚼铁之能。”

宁海禅打量着焕然如新的自家徒弟,轻声道:

“凡世间武道,用两字就能概括,乃‘超人’也。”

白启收拢杂念,将沛然喷涌的粘稠血浆压回四肢百骸,一遍又一遍涤荡肉身,然后认真倾听师傅的指点。

“何为‘超人’?道艺求的是,洗去魂魄阴性,打破生死屏障,以此成仙炼术。

武艺则不然,我辈追求的,无非进化与蜕变,挣断加诸生灵之身的桎梏枷锁。”

宁海禅侃侃而谈,抒发所想:

“超人二字,顾名思义,前者是超越,后者是非人。

武行盛行的说法,万般无穷的功法,无不是对于飞禽、走兽、妖魔、神圣,天地万象的效仿。

因此分出上中下三乘,其上又有真功绝学,攫夺摘取春夏秋冬、风雨雷电的自然之景,或者潜心参悟道丧之前流传于世的诸佛龙象,八部鬼神。

使得人身在气血加持下,举手投足,威能莫大。”

白启听得津津有味,通文馆收藏三大真功,可见传承悠久,来历不凡。

也不知道为何落户黑河县,而且只有三两人?

“五部大擒拿,囊括指掌拳脚,擒拿运劲,身法轻功。最后一门心意把,并非招式架势,而是应变功夫……”

宁海禅又讲解一番五部大擒拿的精义,他说得并不如刀伯那么浅显,白启需要默默咀嚼,好生消化。

【你得到武道巨擘的授业解惑,悟性略有提升……】

“武道巨擘?这是墨箓对于师傅的判定么?”

白启挠挠头,这四个字的含金量应该挺足,足见宁海禅的武学见解之深。

“说起来,五百里山道,到底养了多少精怪和妖物?隔三差五就被师傅打卡,居然也没杀绝?”

宁海禅似是看穿自家徒弟的心思:

“山石草木,飞禽走兽,开智艰难,四五百年气候的精怪、妖物,其实不多。

但这是道丧之前的情况,道丧之后,浊潮降世,这精怪、妖物便像地里的萝卜,开始疯长。

你头一回宰杀的两头黑臂猿,最多开智不到十年左右,却有三四百年的气候。”

白启微微一怔,难怪五百里山道的精怪妖物杀之不绝,真就跟韭菜似的,割完一茬又长一茬。

“为何会这样?”

他有些疑惑。

“道丧之祸,在于浊潮,呈现于众人眼中,便是各种天地异象,譬如地龙翻身,山洪塌陷,大旱三年,千里赤地,天降黑雨……诸如此类。龙庭道官的解释是,灵机紊乱所导致,需要朝廷中枢调和阴阳升降。”

宁海禅语气不屑,俨然懒得相信这套说辞。

“灵机都让龙庭收摄走了,专供十四府的灵脉福地,外面能剩下几分?哪来的紊乱之说。

也有人说,千年道丧,礼崩乐坏,法统失序,令天公震怒,故而降灾世间。

我觉得多半也不靠谱,唯有一点,浊潮有魔染入邪之力,能让生灵趋之若鹜,堕身其中。

十年前那场天倾之后,整个天水府发生过一次大范围的浊潮异象,血日横空,维持一旬左右,令怒云江的几条大蛟走水化龙,掀起不小风浪,伏龙山更是多出好几头妖君……为师竭力保证义海郡不受妖物祸害,当真费尽了心思。”

白启做好表情管理,肃然起敬也似:

“师傅十步杀一妖,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实在是心怀苍生,大爱无疆!”

宁海禅通体舒泰,打定主意要宰一头两千年气候的蛟龙,好好犒赏如此善解师意的好徒弟。

“好句!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形容贴切!”

师徒二人惺惺相惜,简直相见恨晚,又闲扯片刻,宁海禅清了清嗓子,露出正色:

“阿七你已换血六次,放在黑河县也没什么敌手,是时候该打個窝了。”

打窝?

白启一愣,旋即好像明白师傅的意思:

“钓四大家的孤魂野鬼?”

宁海禅微微颔首:

“不错。当年为师对你大师兄过于疏忽,才让宵小屡屡刺杀,几次险些得手。

这一回,吸取教训,把那些死剩种统统扫荡干净,省得日后耽误大事。”

白启欣然应允,还是那句话,宁海禅掠阵压场,足以保证自己性命无虞。

要知道,蜕变七次的大妖王,堪比四练宗师,照样被打死。

如果此次,能将躲藏在黑河县的那帮老阴比全部挖出来。

以后行走江湖,闯荡义海,也更加稳妥心安。

……

……

怒云江心,长风浩荡,大船撞开汹涌的浪潮。

何敬丰独自坐在甲板上,颇有些百无聊赖的乏味意思。

他披着狐裘,内里是箭袖锦衣,玉冠束发。

依旧是富贵气逼人。

羊伯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关切道:

“七少爷,这里风大,吹得头疼,不若回房歇息。”

何敬丰揉了揉太阳穴,摇头道:

“实在懒得应付郑家、冯家的几个人,没啥话聊。成天不是讨论道院传出的八卦消息,便是天水府子午剑宗的杂七杂八,忒无趣了。”

羊伯笑呵呵道:

“义海郡高门长房子弟,最喜欢茶余饭后引为谈资的,往往便是这些,就当开开眼界,长长见识了。”

何敬丰冷笑:

“知道几个府城天骄的名姓,好似高人一等,你认识他,他认识伱么?倘若只是闲聊也就罢了,偏生因为喊得出‘银锤太保裴原擎’、‘一剑无痕洛覆水’,讲了几桩众所周知的鸾台旧闻,便沾沾自喜,实属不必。”

羊伯叹气,心知七少爷那股傲劲儿又上来了。

面对郑家、冯家的长房子弟不愿搭理,可见到黑河县打渔人出身的白启,反倒乐意攀些交情。

“何七郎,怎么独自跑到甲板上吹风,刚才我还与老冯说呢,打算明年结伴进道院做个生员。”

郑衡爽朗大笑,拍了拍坐在靠椅上的何敬丰肩膀:

“听闻你与鸿鸣号的黎师傅牵上线了,改明儿为我引见一二,我郑家虽然与百胜号是多年老交情,可打开门做生意,总不能只照顾一家。

鸿鸣号的听风刀、黑蛇枪,深受天水府贵人的青眼,连续好些年都被定为军需采购。”

何敬丰眉头微皱,这位长房七少爷最讨厌没有分寸的货色,于是不动声色挪动身子:

“谈不上相熟,只是几面之缘,黎大匠性情古怪,向来不爱与咱们这些纨绔打交道,没听说祝家都碰一鼻子灰?”

郑衡啧啧两声:

“祝守让居然死在黑河县……真叫人意想不到。据说让十年前的赤眉贼余孽害了?”

何敬丰眉毛扬起,却未做声,另有一道声音做出解答:

“祝家大老爷对外这样宣称罢了。祝守让分明栽在宁海禅徒弟的手里,郑兄你最近醉心天香楼的歌舞,消息不够灵通,不晓得宁海禅那个煞星,又收了一位弟子,乃是黑河县的打渔人。”

何敬丰眉头皱得更深,他之所以躲到甲板上,主要便是不想理睬这位主儿。

“打渔人?”

郑衡面露意外之色,望向同行的冯少陵。

后者轻咳两声,迫不及待地道:

“我家做的是牙行买卖,南来北往的风声都有打听。据传祝守让与姓白的有些冲突,当天晚上就被打杀,这做事风格,跟他师傅如出一辙。”

郑衡更加诧异,笑谑一句:

“这么凶?咱们等下到了黑河县地界,岂不是要夹着尾巴做人?”

冯少陵却不以为意,轻哼几声,从鼻尖喷出两条白气:

“不招惹他就好了。宁海禅的徒弟,又有什么出奇?姓成的,不也被赶出义海郡,只能做个捉刀人。十三行惧怕宁海禅不假,却也不至于把他徒弟供着。”

说罢,冯少陵斜睨一眼坐着的何敬丰,他听闻这位何家长房七少爷跟那个姓白的打渔人称兄道弟。

真真辱没高门大姓的郡望名声!

何敬丰面色不变,反而嘴角微扬,噙着一抹笑意:

“冯五郎这条过江猛龙,确实不用把‘姓白的’放在眼里。”

冯少陵显然是个藏不住话的碎嘴皮子:

“等咱们下船,姓白的有没有命,都说不准。与宁海禅不共戴天的仇家,多的是。

何七郎兴许还不知道,祝守让一死,白启这个名字就传遍义海郡十三行。

我们冯家操持二十年的‘百闻楼’,十天就已经收到各路匿名的买家,搜罗此子的一切消息。

你猜黑河县周遭,埋伏着四家高手?姓白的他稍微冒头,可能就惨死道旁了,宁海禅又不可能天天跟着他。”

冯家做的是牙行,人手遍布义海郡的乡县村寨,凭借众多的耳目,开办售卖情报的“百闻楼”。

“另外,我还晓得一桩秘事,郑兄,何七郎,你们不妨猜猜,姓白的他在天水府的隐阁,挂多少暗花?千金!

隐阁有史以来,头一个二练骨关都未破,便被悬赏千金的人物。”

郑衡忍不住倒吸凉气,一颗筋关练家子的头颅,能换千两黄金。

出手不可谓不阔绰。

宁海禅那种级数,纵然开天价,也没谁想上赶着送死。

但他徒弟嘛,可就未必了。

“谁出的价?”

郑衡好奇问道。

“这谁清楚,据说各方合力促成此事,隐阁一向来者不拒,既然有人挂单,他们便收了。”

隐阁乃天水府近几年冒出头的一号势力,算是某种黑白两道都乐意买账的中间平台。

无论什么样的暗花悬赏,都可以挂在上面,出价越高,消息传得越广。

总有几个不怕死的狠角色,秉承富贵险中求的大胆想法,选择干上一笔。

“这下黑河县可有好戏瞧了。”

郑衡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乐呵呵道。

“何七郎,你不是与姓白的有交情么,劝你离他远点,免得被殃及池鱼……”

冯少陵不阴不阳提醒道。

“多谢冯兄点明,对了,你看,有大鱼。”

何敬丰起身,忽地扬手一指,冯少陵顺势望去。

随后这位何家长房七少爷抄起所坐的椅子,猛地砸下:

“人家没名字么?姓白的!姓白的!一点礼数都不懂!本少爷生平最痛恨没大没小的蠢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