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独掌道纪 > 第一百四十一章 万家灯火中,新年胜旧年

招待完上门拜年的众人,已经是戌时过半,热闹的气氛终于消散,老宅回归于宁谧。

老许收拾杯盘狼藉的大圆桌,阿弟白明烧水洗澡,白启则揉了揉发胀的眉心,舒缓着过分活跃的精神。

他今夜饮了几杯酒,脸色微微发红,气血如水满溢,散发滚烫的热气。

“小半斤精炼过的赤石脂,几节钟乳糅合成的药丸,一口不可多得的金蟒弓,两支有破邪之效的雷击木箭,能够壮骨强身的断续膏,疗伤吊命的养心丸……

白启望向堆叠横放的各种礼盒,无端端笑出声。

“这下真成爷了,逢年过节,还能收礼的。”

他左右闲着无事,跟拆快递似的,把何敬丰、宋其英、祝灵儿等人的拜年贺礼挨个打开,都是价值不菲的好东西,零零总总加在一起,不小于五六千两银子。

其中最为贵重的,莫过于柴市东家相赠的金蟒弓,乃黑河县第一等的宝贝,据说能吐毒液,曾诛杀过大妖。

其次轮到何敬丰的修道外物,各种成色都是一流,让人感慨,何家长房子弟的待遇确实不低,难怪养得出两个道院生员,财力堪称雄厚。

至于送到后院的几车物什,留着过完年再看,其中一部分肯定得划给通文馆。

火窑的黎师傅这么兴师动众,舍得家底,主要还是看在宁海禅的面子。

做徒弟的,自个儿恰独食,未免太没眼力劲。

“周遭皆是捧着你、奉承你的‘好人’。久而久之,谁又能保持平常心,走路轻飘,趾高气昂,反而才合理。”

白启站在前院,借着冷风吹散醉意,默默地升起警醒。

义海郡的高门,黑河县的少东家,这些人无不是冲着通文馆的招牌,宁海禅的威名,方才高看自己一眼。

倘若当真了,习惯扯虎皮耍威风,迟早有栽跟头的那天。

“常言道,要灭一個人,一是骂杀,二是捧杀,果然有理。

把人捧到天上,逐渐使其骄傲自满,轻浮放纵,再挖一个深不见底的大坑,让他自己主动踏进去,身陷万劫不复的境地……兴许这也是义海郡高门惯用的伎俩?”

白启倾听着雪水融化,滴滴答答落在廊道的细微声音,繁杂心思缓缓沉静:

“我明天也该买些年节的礼品,拎着拜访梁伯、水哥、长顺叔一家,还有孝敬……刀伯,师傅大概率不在通文馆,他受不住这股热闹劲。”

感受体内充实无比的气血劲力,白启深吸一口气,站起金丹大壮功的养生桩。

烧完水出来的白明,瞅见阿兄独自练功,赶忙拍了拍手掌,掸去灰尘,跟着一起。

他板着小脸,含胸拔背,舌抵上颚,口吸鼻呼,吐出一条条清晰可见的细小气流。

“骨静肉动,桩功有成,你比虾头站得好。”

白启睁开眼,瞅着姿势到位,气息平稳的阿弟,点头赞许。

他筋关圆满后,便将金丹大壮功传给虾头,只是后者连大字站桩运气式都没练出名堂,若非白明的身子骨太弱,养气血这一步耗费太久,这时候应该在淬炼劲力,将其远远甩开大一截。

“怪不了虾头,贱户出身的渔民,打小便不认字、不念书,开智太晚,学东西缓慢也正常。”

黑河县贱户奴户役户乃最下三等,能做到识文断字的年轻青壮不足两成,属于给一本武功也要抓瞎的程度。

“没有灵机,乡绅横行,以至于一座能‘讨公道’的衙门都未设立,除非际遇非凡,不然这辈子都难以出头。”

带着阿弟站够一炷香,白启收住架势,把热水倒进大木桶,沐浴结束转回后院屋内,心中浮现疑惑:

“真是怀疑,龙庭新皇的御书房内,那张巨幅的疆域地图上,究竟有没有黑河县这个地方?”

……

……

第二天,天边泛起几缕曦光,白家两兄弟早早起身出门逛集。

经过月余的修生养息,黑河县大抵恢复几分元气,各色小贩或沿街叫卖,或支开摊子。

从山货鸡鸭,再到农具箩筐,小玩意儿应有尽有。

都是赶着年关换些铜板,买米买粮吃顿饱饭的猎户乡民。

白启大略扫过几眼,本来打算给阿弟买个拨浪鼓,结果遭到嫌弃:

“阿兄,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有空嬉戏耍闹,还不如多多站桩练功。”

得,自家弟弟是个卷王!

白启只能祭出杀手锏,再次买了一串糖葫芦,这回没被拒绝。

随后走进几家书局,购入几本关于义海郡周遭地势的详述,以及志怪合集,再添些用得上的笔墨纸砚,吩咐伙计送到二仙桥老宅。

直至晌午时分,集市散场,两兄弟方才拎着大包小包的拜年礼,率先登门东市铺子,见过梁老实和梁三水父子,寒暄一阵,又坐船前往大田湾,恭贺长顺叔一家。

对于白启的到来,长顺叔和周婶颇为惊喜,因为鱼档的生意兴盛,原本捉襟见肘的困苦生活得到极大缓解。

他们正商量着,准备搬到外城的信义街,方便虾头平时习武练功,省得两头跑。

期间询问白启的意见,作为黑河县最有本事的打渔人,白七郎的话语分量极重,说是一言九鼎都不为过。

周婶小心翼翼说着:

“我和两个女娃给别人当帮厨,又能浆洗衣服,赚得不少。孩儿他爹现在管着那么大的鱼档,就想把虾头培养成才。”

长顺叔背着身子,吧嗒吧嗒抽几口旱烟:

“虾头在武馆练拳,得到师傅的夸奖,明年要是凑足银子,便再学一阵子,看能不能正式拜师。”

白启点点头,赞同长顺叔和周婶的打算,其实以他现在的名头和地位,将虾头送到内城那三家大武馆,也没什么难的,可谓不费吹灰之力。

但没有必要。

内城讲究出身、靠山,邓勇、韩隶、宋其英,皆是把看人下菜碟视作本能的主儿。

他们只尊重“能耐”与“背景”,后者远远大于前者。

虾头贸然被带进去,也许看在白启的面上,不会受到明显的轻视,却也无法真正融入,到时候兴许就不自觉成了跑腿传话的帮闲角色。

所以,白启更情愿虾头继续待在松山门,学他日思夜想的铁裆功。

反正只要生活条件渐渐改善,总能把一练筋关熬出头。

婉拒长顺叔和周婶的再三挽留,白家兄弟趁着天色未黑赶到通文馆。

宁海禅果然人去楼空,又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只留下刀伯独自看家。

“往年都是这般过的,小七爷快些回家吃年夜饭吧,我约了老梁头喝酒,岂会冷清。”

老刀笑呵呵坐在前院,并未答应跟白启的邀请。

就这样转悠一大圈,等回到自己家已经快要入夜。

各家各户灯火明亮,时不时响起鞭炮声,噼里啪啦的声音,从内城传出。

白启早就与东来楼的掌柜说好,订了一桌最贵的席面。

除去一条清蒸的七星斑宝鱼,还有煲足火候的蛇羹、土锅焖得喷香的羊肉,以及几碟豆腐小菜。

老许仍旧不喜欢上桌吃饭,捧着粗瓷的海碗,弯腰退回后院,很乐意跟追风马说会儿话。

照这样看。

这一年的团圆饭,最后还是白启和阿弟白明两人相依为伴,但吃的东西、住的地方,乃至于所过的日子,都截然不同。

“多吃点。”

白启把七星斑的鱼腹夹给阿弟。

“嗯嗯。”

白明大口扒饭,腮帮子高高鼓起。

“喝一小口,不许贪多。”

白启烫好两杯花雕酒,递给阿弟,然后举杯:

“山高有行路,水深有渡舟,和气作春妍,新年胜旧年!”

白明听话的抿一小口,柔和的酒液并不辣喉咙,反而有些甘香。

他双手捧着滚热的酒杯,嘿嘿笑着,眼里透出无尽的满足与欢喜,重复阿兄所言:

“山高有行路,水深有渡舟,和气作春妍,新年胜旧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