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独掌道纪 > 第一百三十九章 黑榜高手,外道修士

天光微亮,透过窗户的木格栅,照出无数细微浮尘。

【技艺:缠丝劲(小成)】

【进度:15/800】

【效用:一动俱动,声随手出】

“缠丝劲这就小成了,一个晚上而已。难以想象,那帮生来贵胄的豪阀子弟,练功速度该多快?”

白启起床,忍不住摩挲两下右手大拇指的龙形珏,再次感慨投胎真是一门技术活儿。

人魂珠这种武道珍品,整个黑河县估计都没谁见过,也就曾经给天水府赵大将军效力的老黎,才能拿得出。

“不知道小何家里可有收藏人魂珠……”

如此合用的玩意儿,白启当然希望多弄几颗,最好把双手戴得满当。

他略作憧憬,起身洗漱,推门步出后院,呼吸早晨的清新空气。

四下静悄悄的,可见天色还早,白启干脆继续练功。

依旧走动缓慢,拳脚沉重,徐徐打了一套缠丝劲。

这门功夫要义在于慢,用锻炼结实的饱满筋肉挤压气血,一点点淬炼劲力。

这叫盘劲。

直至做到手掌像是缠着一层层丝线,每次出招看似轻盈柔软,实则阴毒狠辣,但凡不慎挨着半点,劲力就从皮肉渗透筋骨,如闷雷炸开,震烂脏腑七窍流血。

“一动俱动,声随手出,就是周身一气节节贯通,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跟人过招,手到、脚到、身到、劲到,浑然如一体。

这种打法境界,二练骨关的好手也未必做得到。”

白启慢腾腾推动拳架子,心中感悟良多,昨晚用人魂珠挂机,至少给他节省两三日的苦练功夫。

水滴石穿,日积月累,开春之前,把五部擒拿全都突破大成,似乎并没有预想中艰难。

被传授通文馆的三大真功,近在眼前!

大约练了半个时辰,阿弟白明起床洗漱,照旧出门买早食。

两兄弟加后院养马的老许,三人围坐桌边,吃着香喷喷的肉包子。

白启闲着无事,一边喝着自家熬好的粘稠肉粥,一边随意问道:

“老许,你以前跟着刀伯啸聚伏龙山,可知道义海郡有啥厉害的大高手?”

他往后总归要进一趟郡城,哪怕是龙潭虎穴。

提前打探下消息,也算未雨绸缪。

“这個啊,义海郡每五年就会更替一次黑榜,四练是主册,三练是副册,分别收录十人。一练筋关、二练骨关,没啥说头,则无人提及。”

老许一手端着大碗肉粥,一手抓着皮薄馅多的肉包子,主动离开座位,蹲着说话。

这是他吃饭的习惯,不喜欢坐着,就爱蹲在门槛或者台阶上。

“十年前,黑榜主册的四练高手,我隐约记得几位,冒家的冒延寿,一双奔雷手打遍郡城,苏家的苏定文,号称铁剑横江,还有韩家的韩全……”

白启听着不太对劲,冒、苏、韩?

怎么像被宁海禅打灭的那几座行当。

“不过这些大高手后来都死透了,据传是惹到一个凶人,此人极度残暴,阴险狡诈,专门盯着黑榜屠,下毒刺杀,无所不用其极。

导致后来义海郡的高门大姓,很多练武有成的三四练高手,个个撒银子贿赂道观,以求不上榜……”

许三阴挠挠头,他只是伏龙山赤眉的马夫,很多消息道听途说,并不晓得宁海禅的名讳。

“敢情师傅已经把老一辈高手杀绝了?”

白启抹了一把嘴巴,心里泛起嘀咕:

“也是,十七行同气连枝,打死一个,便要牵连一群,足够师傅他挨个灭上一阵子。”

想起宁海禅对自己所说,心里要有一笔账,照着师傅这个行事作风,他那怕不是阎王爷的生死簿?

凡是被记住名字,谁能逃得过?

“如今呢?”

白启又问道。

“不咋清楚。那个凶人横行义海郡,搅得鸡犬不宁,那些高门子弟习武的少了,个个都争着进道院。

黑榜主册、副册的二十人,现在大多出自排帮,其中稳居第一,已经占据魁首十多年的排帮大龙头,其次则是有名有姓的舵主、堂主。”

许三阴舔掉碗底剩着的那点稠粥,如实回答道。

“师傅下手太狠,弄得义海郡四大练的武道高手青黄不接?”

白启咂舌,带着阿弟白明站桩练功,等到晌午时分,用过一顿午饭,他才出门寻何敬丰。

……

……

“白哥……白哥!哎哟,轻点!”

何家后院,身着锦衣的何敬丰捂着脸连连求饶,颇为委屈道:

“白哥,我以后要修道的,真不会啥拳脚,都是花架子,你找我切磋作甚。”

白启稳稳收住架势,心下无语,他哪里想得到,堂堂何家长房七少爷,瞅着身强力壮,一练筋关大成。

结果是外强中干的绣花枕头,连自己只用三成力道的普通一拳都撑不住。

真就氪金嗑药升级,一点功夫不带练的?

“我还没出力,你怎么就倒下了,不知道以为你碰瓷……”

白启喉咙微动,默默咽回这句话,转而问道:

“你们何家的长河劲、落日刀,都是一等一的出名,你当真一样不学?”

何敬丰揉着微微发疼的胸口,赶忙唤羊伯取跌打药酒,理直气壮道:

“学来作甚?我二叔、三叔,一个把长河劲推到第九重,突破三练皮关,水火仙衣加身,一个将落日刀练得炉火纯青。

结果呢,被伱师傅几拳锤死了……当然,白哥你别误会,我绝无记仇的意思,单纯就是表达下,即便武功再高,也敌不过宁海禅的一双拳头。

所以,不如修道学艺,受箓炼法!”

白启语塞,莫名觉得小何所讲不无道理,憋了半晌:

“道艺有成,便可以跟我师傅过招了?”

何敬丰扯开锦衣袍服,往都未浮现青乌之色的胸口皮肉,使劲涂抹药酒:

“唔,也难,毕竟道官老爷又不是没被请动出手,收效甚微啊。

但我若成为道院生员,完成道试,日后就能离开义海郡,去天水府了。

惹不起,躲得起,是不是这个理?”

白启这下真的无言以对,只能颔首夸奖:

“不愧是何家长房当中,最为机智无双的七少爷。”

何敬丰嘿嘿一笑:

“凡事量力而行嘛,你师傅当年闹得这么凶,十七行都没压住,而今换成十三行更加没戏。

再者,谁知道十年后的宁海禅究竟是啥境界?填进去多少条人命,才能对付?大家都是穿鞋的,干啥都要思量后果。”

白启神色不变,却暗暗一喜,何敬丰这番话所代表的,亦是义海郡各座高门的一种态度。

如果那帮大老爷皆看得这么透彻,自个儿以后踏进郡城,兴许能减去不少曲折风波。

“但是……”

何敬丰小题大做擦完药酒,又接着道:

“十七行变十三行,被灭的那四家,于今成了光脚的。白哥,你还是得小心点儿,你那位大师兄仅遭遇过没头没尾的刺杀袭击,便不下二十次了。”

白启心头一突,高门大族的根系之深,果真叫人惊叹。

苏、冒、韩、方被灭十年,还能阴魂不散盯着通文馆传人?

“咱们郡城小门小户的经营手段,都是学勋贵豪阀那一套。

几代施恩,养士养门客。”

何敬丰倒是觉得正常,直言道:

“白哥莫要小看这些伎俩。譬如冒家的冒延寿,他开的是药行,因为早年赈灾捐善款,闹瘟疫熬药汤,免费散给流民,甚至开办育婴堂、安济坊,收容弃婴与无人赡养的老者,被尊称‘万家生佛’,义海郡至今有人给他立长生牌位。

受过冒延寿恩惠的门客,不知凡几,按照他们的想法,自家恩公惨死,哪怕豁出性命也该报仇,一旦被发动,可怕得很。

离开黑河县,你晓得喝的哪杯茶、吃的哪口饭,里面被下过毒?

俗话说,只有千日捉贼,没有千日防贼,应付起来很头疼。”

白启斜睨一眼,略感意外:

“义海郡还有这种大善人?不应该啊。”

这年头,为富怀仁,简直比青楼娼妓是贞洁烈女还稀罕。

何敬丰冷冷一笑,似乎正等着白启这么问,忙不迭解释道:

“冒延寿他拜外道,能安啥好心。借着瘟疫灾情抬高药材价格,一进一出,短短数日赚了三十万两不止,拿出千把银子博个善名,换作是我,也乐意。

至于收养弃婴,更加丧心病狂,私底下养成药人,摘眼珠、心肝、甚至抽血……其余三家被灭门,道官老爷还拦了一下,唯独冒家死干净,谁也没敢提及追究二字。

他家府邸后院挖出的大地窖,埋着三百六十九只骨瓮,经由仵作核验,年纪最大不超过十三岁。”

外道?

白启适时地露出疑惑之色,让小何主动抢答。

何敬丰平日读书头昏脑涨,这时候终于迎来派上用场的机会,十分积极地:

“龙庭统摄万方灵机,修道门槛这么高,并非人人都负担得起。

因此便有外道修士,他们延续道丧动乱的邪门法脉,取生灵之血肉、魂魄为材,用于自个儿的炼法精进。

其中大部分都不可避免堕身浊潮,沦作‘魔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