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独掌道纪 > 第一百三十七章 带下副本,黑河双煞

现宰现杀?

敢情您把精怪当自家养的鸡鸭,啥时候招待客人,就随意选一头幸运儿下锅?

白启再次感慨于宁海禅的行事作风非同一般,通文馆当年从义海郡搬到黑河县,当真不是看上这里依山傍水,除去养活十万余户,更有大量的山精野怪?

“说起这个,你回去好生准备下,过完年,为师还得带你进一趟山。”

宁海禅细细品味徒儿相赠的绝妙好句,大为满意,随后道:

“二练骨关,乃是一道长阶,你老窝在黑河县,气血养得足,胸中的胆气斗志却要消磨,这点不好,武夫时不时就该见一见血光,跟打铁一样,千锤百炼才能成材。”

白启心下一动,师傅这是要拉自个儿打高级副本?

好事!

宁海禅掠阵压场,他踏入五百里山道,搞不好还能享受到山精野怪望风而逃的顶级待遇。

届时蹭一下师傅的威名,混个黑河双煞的诨号应该不难。

“我听说五百里山道,有山神……”

想起阿弟夜游的那回事儿,白启额外多打听一句。

“嗯,尽管龙庭收摄万方灵机,可日月运转,星斗照耀,山川大泽总能吸纳一星半点的天地精华,久而久之,孕育成灵,不足为奇。”

宁海禅微微颔首,眉宇间浮现一抹正色:

“龙坎山的那位柳神娘娘,很有些本事,愿意庇护一方,是個难得善类。

比伏龙山几个老不死,强得多。”

白启挑眉,曾受五百里山道众多庄子祭拜的柳神娘娘,竟然这般厉害?

能得到师傅如此之高的评价?

“平常多看看道丧之前的古籍杂篇,增长下见识。山水地祇自古便有,远在人族之前,祂们被称为‘神’。

神者,灵也,无方而有体,或为风云、或为雷电、或为山川、或为江河。”

宁海禅终于有几分为师者的风范,开始娓娓道来:

“大炎朝的十二部道书里面,专门划出‘神’、‘灵’、‘鬼’、‘怪’四部,记载赤县神州的诸般异类。

秋长天那厮,便收藏着‘神’、‘灵’二书,虽不是原本,也堪称珍稀了。

他太过小气,始终提防着为师,让我始终没逮到机会一睹为快,实在可惜。”

白启挠挠头,很难评价自家师傅和秋长天之间的古怪关系。

听上去不像交情深厚的老友,更似互相坑泼脏水的冤家。

“神本是虚,因其灵验,渐渐被祭拜,被供奉,从而成形。

遂古以来,神有三种,一是中央朝廷为主体,天坛地社祖庙为核心,用刻着名讳的牌位祭祀;

所谓降生凡尘,助太上皇平定天下的五帝四圣,便是这类。

二是佛道两门立庙宇寺观,用具体的金身塑像、典籍仪式详加记述的祭祀;

三是古往今来的英烈,以及民俗市井的传闻,前者如果受到朝廷册封,算正神,后者则是淫祠野神,属于要被捣毁的行列。”

此刻的宁海禅引经据典,大有宗师之气派:

“那位柳神娘娘,虽然名义上是野神,但行的是正神之道。放到道丧之前的大炎朝,受到百姓拥戴,上达天听,兴许还能得个册封名号。”

白启不由地疑惑:

“现今的龙庭不封神么?”

他认知当中,大一统的中央朝廷都很喜欢敕封各类神灵,诸如城隍、山神、河伯之流。

“哈哈,都道龙庭只尊五帝四圣了,还封什么神。

况且,太上皇定鼎后,只分出十四府,府郡之外,皆为灵机都不允许存在的穷乡僻壤之地。”

宁海禅颇有讥讽意味,冷笑着道:

“便拿黑河县来说,一座正经衙门都未设立,下乡收税等公务,甚至任由排帮插手,可见龙庭毫不在乎。

你觉得郡城的道官老爷身份如何?既尊且贵?

可他们满心只想任期结束,被拔擢入府,好用灵地修炼,提升修为,也没什么心思治理民生,只需维持‘平稳’二字便好。”

白启咂舌,真是分层分明,攀登艰难。

照宁海禅这样说,但凡出生于县乡穷寨,这辈子还有啥盼头?

终其一生,艰苦努力,也未必跨得进郡城,更别提府城了!

“扯得远了,你若打算进义海郡闯荡,也是二练大成,接得住十三行下帖子,不然就跟你大师兄一样,撞得鼻青脸肿一鼻子灰。”

宁海禅摆摆手,止住话头:

“筋、骨、皮、气四大练,分别对应养、练、打、杀。伱已经养得好到不能再好,往下便该多练。”

白启点点头:

“徒儿一刻也没懈怠过,每日都有运功走劲。”

宁海禅坐在罗汉床上,淡淡道:

“只练功不练手,是道艺修行的路子,他们凝神定念,观想十方,洞彻虚空,遨游化外,往往一闭关少则五六年,多则几十载。

咱们武夫切不能如此,你与义海郡何家那小子有来往,以后每天寻他切磋一次。

黑河县内城三家武馆的亲传苗子,也别放过,都试一试成色,输赢都没关系。”

白启蓦地念及自家师傅当年打遍义海郡,连战连胜九十九场擂的旧事儿,莫非这就是通文馆传人的勇猛精进?

“好嘞。我明天一早便找何七郎,瞧一瞧义海郡高门长房的家传武学。”

……

……

啊嚏!

何敬丰揉了揉发红的鼻子,披上娘亲送来的狐裘,窝在修缮一新的大宅里面烤火取暖。

“准是爹想我了,念叨我呢。别看爹平时嫌弃,可没我在他身边孝敬着,恐怕心里空落落,惦记得很!”

羊伯嘴上说着“对对对”,实际压根没当回事儿。

七少爷讨他奶奶、他娘亲的欢心不假,但老爷那种沉稳性子,明显更稀罕大少爷何敬鸿、三少爷何敬云。

这才是真正能够光耀门楣,让家族脸上有光的长房骄子。

“七少爷,我刚才听到有人传,火窑的黎远亲自登通文馆的门,求着收你的白哥当徒弟,学手艺。”

羊伯汇报道。

黎远那一嗓子震动半座黑河县,消息像是长了翅膀,立刻飞遍大街小巷。

何敬丰诧异问道:

“宁海禅能同意?”

武行当中,争抢徒弟引发血案的例子,不在少数。

比如天水府赵大将军麾下,那位号称“三头六臂”的银锤太保裴原擎,天生熊罴之材,同时被两帮人马看上,结果打得不可开交,死伤数百高手。

最终惊得大将军赵辟疆出面,将其收为义子,压服各路猛人,才算了结。

以宁海禅的霸道性子,谁动他徒弟一根汗毛,当晚全家都得被扬成灰。

黎远竟敢捋虎须?

“据说黎师傅早几天便到黑河县了,目前盛传的消息,乃是他顶着风雪跪在通文馆,数日不吃不喝,几乎被活活冻毙,感动了宁海禅。”

羊伯如实答道。

“这么狠?”

何敬丰震惊万分,堂堂大匠跪着收徒,着实叫人不敢相信。

“看来白哥真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打铁奇才!也好,他又打渔、又打铁,还想修道,三心二意,如何成为下一个宁海禅!

义海郡十三行,应该能睡个好觉了。”

人之精力有限,再怎么天纵超拔,也不可能样样深通,最多做到杂而不精博而不纯。

“七少爷,你白哥跟着黎师傅学手艺,炼制法器粗胚那桩差事,更好办了。”

羊伯提醒道。

完成大少爷的嘱托,才能提升七少爷在何府的地位。

主仆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他既然被大夫人请到义海郡,服侍何敬丰左右,自然便要为他着想。

“是极。容我仔细琢磨下,该怎么说动白哥,他这人不近女色,祝灵儿天天搁跟前这么晃悠,也没见动心,寻常的财物,分量未必够……”

何敬丰有些犯难,他上回拉拢交情,把碧水粳米、秘文册子给出去了。

如今再想送礼,很多东西都拿不出手。

“根据我的打听,白小哥儿为人急公好义,还未发迹之时,便因为一碗米的恩,为人出头,打走泼皮。

七少爷,何必只盯着白小哥儿,他还有个年幼的弟弟,感情好得很。”

羊伯捋着颌下胡须,眼中闪烁精光:

“白小哥儿出身贫寒,乃贱户渔民,他弟弟多半也没念过书,身子骨又瘦弱,七少爷若能替他谋个前程,白小哥儿岂会忘记这份人情?”

何敬丰仔细思忖,似乎有些道理,迟疑道:

“能让白哥满意的郡城门路,无非官府或者排帮……他弟弟习武平平,再过几年弄进衙门?做书吏、税吏、四班差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