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仙侠玄幻 > 独掌道纪 > 第一百一十二章 道艺一境,秘文字典

四猛将八大锤?

啥子来路?

白启最喜欢这种能长见识的聊天,所以乐得陪着何敬丰谈天说地,时不时还捧上两句哏,不让话头落在地上。

一时间两人相得甚欢,竟真有几分一见如故的热络样子。

旁边的虾头默默地发呆,思索着阿七为何能够吸引这么多高门大户的公子哥儿。

难不成,这就是说书话本里的,虎躯一震,王霸之气?

“白兄弟有所不知,太上皇平定天下,曾经册封八柱国,持节开府,统辖诸军。

这些大门阀的子弟,乃是天生的贵胄,位列上三籍的骄子。”

何敬丰忽地有些意兴阑珊,脸上浮现出来的失落表情,让白启想到之前东来楼聚会,何泰宋其英那帮人谈及郡城风光,也是如出一辙。

果然一山更比一山高,把持行当的郡城高门,已经足够让人仰望。

却不成想这帮富哥儿,都觉着自己的出身太低了,个个惦念着做勋贵显爵。

只恨自己祖上没拿下从龙入关的拥立天功!

按照这个攀比法子,只怕当上皇子还嫌不够。

“四猛八大锤,皆是出身不凡的英杰豪雄,家中长辈入则为相,出则为将,是一府之地的蛟龙大材……

扯远了,黎师傅他本在天水府赵辟疆大将军麾下领一份差事,因为年事已高,选择告老还乡。

据说他游历义海郡,走遍数十地,方才确定在黑河县开窑烧炉,打算铸造此生唯一的‘神兵’。”

何敬丰言语间多出几分尊重,毕竟这位黎大匠跟随过执掌一府的赵辟疆大将军,人家背后的门路关系,比起十三行没得差。

高门大户的子弟,最擅长自我以下,阶级分明。

自我以上,必须是见风转舵,趋炎附势。

“何大少也用锤?”

白启好奇问道,他至今还未见过使锤子的猛人,这种兵器多用于战阵冲杀。

练家子也好,绿林道也罢,往往更中意便于携带的刀剑。

武风盛行的赤县神州,龙庭所谓“禁刀不禁剑”的明文规矩,基本上形同虚设。

当然,后面两条“禁弩不禁弓”、“禁甲不禁兵”执行力度仍然很大。

谁家胆敢私藏三四张弩,五六副甲,等着满门老小被拖到菜市口杀头便是了。

不过要是三四千张弩,五六万副甲,那又另当别论。

“我大哥修道之人,哪里会瞧得上锤兵。”

何敬丰挺起胸膛,何家长房嫡子何敬鸿,乃是义海郡道院生员,公认有望受箓的好苗子。

“他正在道艺第三境,游神聚念的突破当口,准备炼一口法器驱使,以作护身。

火窑黎师傅极擅长锻造器物粗胚,手艺远胜过郡城的兵器行,所以我受大哥的请托,跑这一趟。”

白启面露恍然之色,法器就像练家子的兵刃一样,是修道人不可或缺的依仗手段。

但此物非得火工道人才能炼制,寻常的匠人用凡铁锻造凡兵,无法让死物通灵,容纳念头。

这些内容,他在那本详述各类江湖见闻的《传武密录》上瞅过几眼,顺便记在心里。

龙庭册封的道官,以及晃荡于山泽的野修,大致可以分成三种。

即擅长炼丹的铅汞道人,精于炼器的火工道人,以及望气断命,最为玄乎的风水道人。

依着何敬丰的说法,大概就是他大哥打算炼制法器,先找黎师傅打個粗胚出来,再让火工道人炼制完全,赋予灵性,这样更省事省力。

“火窑就在城外百里开外,有三座大窑,叫‘寸金’、‘青花’、‘大刑’,分别用来烧砖、烧瓷、打铁锻兵。”

白启投桃报李,提点两句:

“黎师傅这人据说好酒,何少若有求于人,不妨提几坛子陈酿,态度和善些,价钱阔绰些,应当不难让他答应。”

何敬丰略一颔首,让羊伯记住,待会儿就写信回去,让娘亲捎十坛义海郡鼎鼎有名的罗浮酿过来。

“与白兄弟说话,真是如饮美酒!

我看天色不早了……”

见到何家七少爷站起身,白启松了一口气,这厮终于要走了,足足耽误自己小半天的功夫,今日练功进度还差一大截。

“要不然,咱们换个地方,摆一桌酒菜,再接着聊!”

……

……

东来楼。

白启坐在二层雅间,不禁觉得有些头疼,他身兼罗汉手、龙行掌、缠丝劲、白猿功四门上乘武功,还有一门养生的金丹大壮功,每天肝技艺的时间都嫌不够,哪里有空陪阔少吃酒。

若非瞧着何敬丰上门送礼的亲善态度,早就几句话打发了。

现在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只能忍着了。

“白兄弟,可是菜色不合胃口?”

瞅着没动筷子的白启,何敬丰当即眉头微皱,轻声叹道:

“我平时用的厨子还未跟到黑河县,只能将就着点了一桌全鱼宴,改日再请白兄弟尝尝方外修道的五石宴,保证叫你大开眼界!”

白启扫过桌上一条条足斤足两,精心烹制的宝鱼,心下腹诽:

“东来楼做的鱼,多半都出自我的白记鱼档,还好不是我请客,否则几十两卖出去,两三百两吃回来,真真冤大头。”

他夹一筷子鱼腹肉,放进阿弟白明的碗里,随后换上营业笑容:

“何少说得哪里话,东来楼的全鱼宴闻名黑河县,我一年到头也难得吃上几回。

咦,何少为何不上碗筷?你做东,却只看我们吃喝,这怎么好意思。”

何敬丰赶忙清了清嗓子:

“白兄弟有所不知,我正在修道,服饵食气,不能沾五谷杂粮,最多用一碗碧水粳米蒸出来的饭食,大鱼大肉,荤腥油水,万万碰不得。”

白启眼皮一掀,敢情在这里等着?

他倒也没有不接茬,满足富哥儿的情绪价值,对自己来说算是驾轻就熟的活计。

毕竟人家爆了这么多金币,听几句不值钱的好话,理所应当!

“何少武艺练得筋骨强健,道艺也进境非凡,真不愧是高门何家的长房子弟。”

白启轻飘飘捧了一句,随后又用好奇的眼神望向何敬丰:

“我听说道艺四境,乃服饵辟谷,入定抱胎,游神聚念,通灵显形。却不清楚其中有啥讲究?”

羊伯身为老管家兼护卫,按照何家的规矩,也算“奴仆”之流,不允许跟主家同桌。

他半弯着腰,咳嗽两声,示意七少爷莫要多言。

道艺修炼,可是高门大姓的不传之秘。

“羊伯,你嗓子不舒服?我让人给你盛一碗汤?”

何敬丰转头问道。

“……多谢七少爷关心。”

羊伯嘴角抽搐。

您才跟这小子头回见面,有必要这么下血本?

当真一见如故了?!

“白兄弟,刚刚说到哪儿了?哦,对对,道艺。”

何敬丰恍若不觉,继续侃侃而谈:

“道艺四境,第一步是服饵辟谷。首先服饵,就是摄食各种蕴含灵机的草药金石,吞咽炼化里面的一点精气性质,不断地进补,壮大自身。

但要循序渐进,从温和的宝植草木花果,慢慢变成各类精炼的矿物石粉,最后才能吞金咀铁,服食铅丸汞浆。

何某不才,堪堪只能吃些赤石脂、钟乳,距离生吃金银铜铁,还差得远。

当然了,这一关需要法门引导,不然直接开始,反而肠穿肚烂,暴毙而死。”

这番解释内容,白启早在得真楼的书中知悉,他真正想问的乃是秘文,阿弟白明无师自通,一眼认得,自个儿却连学都学不会。

“等到四肢百骸都被这股元气充盈,就可以开始辟谷,不食不喝,肉身纯净。如此便能定住念头,进行观想。

道艺一境,就算成了。

至于后面的‘打坐入定’与‘百日抱胎’,便看修道人的静功火候,没啥好讲的。”

白启好似受益良多,认真咀嚼何敬丰的每一字,半晌后才问道:

“可我听闻,道艺修炼,素有法不轻传的讲究。

纵然道法当前,没有机缘的凡夫俗子,也难识得其中玄妙。”

何敬丰神色微变,沉吟片刻,缓缓道:

“确实如此,欲要修道,先学秘文。里面蕴含大道精义,往往一字百意,甚至千意,成句成篇之后,更加艰深,理解颇难。

白兄弟可能不知道,但凡进过道院,出过生员的高门大姓,皆有一本秘文册子,乃是拆解字意,详述含义所用。”

修道人用的字典?

白启听明白了,随后,满脸真诚地望向何敬丰:

“不瞒何少,其实我与你也是一见如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