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问剑录 > 第七十八话 守门、破阵~之二

问剑录 第七十八话 守门、破阵~之二

作者:諸葛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中庸一着得手,立即抽身退开。徐戎桩、袁戎长二人亦知轻重,心晓此时赶出门追回屈戎玉乃第一等大事,遂对中庸不予理会,各持剑扑向白浨重。

但只见白浨重立於山门,纹风不动,似是毫无反应,徐、袁二人亦无打算手下留情,举剑当头即刺了过去。

这两剑刺蓄势而发,中庸见之,亦不禁暗暗心惊。

所谓兵显易折,聚云堂下果然个个都擅长暗蓄於内!这两剑势道、劲力大是不同凡响,若不看使剑之人,还以为这剑势於普天之下,或只有于仁在、元仁右二位堂主才能使出!

但下一瞬间,中庸愣住了!

两把剑忽然同时脱手,似是掷剑,倏地自白浨重两颈侧穿过,射出山门。

真是掷剑吗?不,不对!徐袁二人各各退後了,徐戎桩的左肩窝、袁戎长的右胸却已血流如注!

看到屈戎玉与中庸各自的动作之後,孙仁义等四人虽是刚回堂中,也已有了理解。李戎央虽被打伤,但堂中只要还有于仁在坐镇,便无需惧怕中庸。敌我已经分明,要作的事也十分明白。孙仁义原本也有了反应,跟在徐袁二人身後准备突破白浨重。但才前进两步,便见到两位师侄竟已负伤後退!

于仁在见状亦不能不露惊色!

堂中均是明眼人,看得出徐袁二人并非自身有意掷剑,而是在倏息之间察觉身遭敌攻,未及收回剑势便已开始闪躲,此等反应不可称不快!但对手之剑却又更快,不仅让徐袁二人闪之不及,甚至让他们的前进之势都还未能停下,受创之後,手掌一松,两柄剑自然脱手飞出!

见此,于仁在说道:「孙师弟,如何?」

孙仁义眼见白浨重刺伤徐袁二人之後,也不再追击,仅持剑在身前以剑划地,划出了一个弧型,一个正好能包覆山门的弧型,应道:「看出了,但是……」

此时,中庸已远远退开,与白浨重与聚云堂众皆保持距离。中庸非常清楚,虽一时得手打伤了李戎央,徐袁二人又被白浨重刺伤,但由於新人又进,聚云堂众实力可说不减反增。动手之前于仁在便已说过,聚云堂有『聚云四阵』,如今只见识其一而已,便已如此狼狈,若再让其余阵势困住,那时可真是逃生无门。当今之计,唯有趁隙脱逃才是上策。

但看到于仁在的反应,中庸又不禁觉得奇怪~白浨重或许精进不少,但也万无可能同时敌得堂中五名聚云堂门人。让屈戎玉把君弃剑那不死的妖怪带走了,对聚云堂才会更加不利,于仁在岂能不明此理,为何不动手?

但是?但是什麽?孙仁义那厮又为何欲言又止?

仔细一看,于仁在与孙仁义的目光都定死在白浨重手中的长剑。

剑?

聚云堂得到了产自南宫府邸的利剑二十柄,是公开的秘密,还怕剑不如人?

又或,剑艺?这就更无稽了!云梦剑派的归云晓梦,号称天下五大剑学之一,面对同为使剑者,何曾怕了谁来?

中庸直退到背抵墙垣,确定不会再被围攻,才出声道:「于堂主为何不攻?须知在此处多停一息,屈姑娘就带着君弃剑那厮多跑一丈!」

此时,他只希望于仁在赶紧追上去,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将君弃剑给快快了结,他就不必代替君弃剑死了!

……荒谬!这真是太荒谬了!居然拿心腹大将的命去换对头不死?

但仕奉仲参已久,中庸心里却不得不承认,如此荒谬的事情,主子硬是有可能去作!

于仁在闻声,斜睨了中庸一眼,跟着回身走出数步,直走到了瑞思身前,道:「公主殿下,您不召回您的附离吗?」

瑞思笑了笑,道:「小女子不是说了吗?这场战,小女子只作壁上观。但这也仅限於个人,我的丈夫和护卫想站在哪边,小女子是不会管的。」

于仁在听说,思索一阵後,回向白浨重道:「白侍卫,你的决定就是如此?或说英雄惜英雄,若你听从林家堡家长君弃剑指示,本堂主尚可理解,但吩咐你守门的人却非君弃剑,你又何必言听计从?」

白浨重只一声不吭。

于仁在不禁皱眉~难道这厮听不懂人话的?

眼见不可能和平解决,随同孙仁义回堂的弟子中即有人问道:「孙师叔,攻不攻?」

「慢着……」孙仁义挥动手臂,道:「慢着……」

看着孙仁义苦苦思索、于仁在亦面有难色,面对着孤身一人守门的白浨重竟动也不动,中庸亦不禁怀疑~白浨重有这麽可怕?

他开始回想约环对於白浨重的一切报告。

白浨重,泾阳人士,在仆固怀恩勾结吐番与回纥、吐谷浑等部族发动叛乱,而後仆固怀恩染疾身死,吐番与回纥於泾阳驻地退兵时,遭回纥兵掳去为奴。

过两年,扬剑杀其主一家,但逃脱失败,被擒。

後於部族举办的武术大会中,原被当成猎物供与会勇士猎杀为戏,却意外反扑,夺剑击杀多名回纥勇士。

在药罗葛移地健面前与以剑术闻名的赤心交手,落败。自此,赤心号称回纥第二剑士,被任命为赴唐大使,白浨重列名赤心之後,誉为第三,亦号为勇士,破例成为附离。後成为幼公主瑞思的剑术师父,於瑞思夫妇以行商为名进入中土时随行……

接下来,在灵州与君弃剑面识,後於杭塘山的虎、牛、蛇连环三阵中,救出命在旦夕的君弃剑与神宫寺流风、堀芃雪、寒星等四人。庐山集英会上,败於栗原辅文手下……

……慢着!

……好像,有一点不对!

回纥虽盛产勇士,但以剑术论,却从没听说有人胜过赤心,又为何赤心、白浨重各只名列二、三?第一去了哪儿?

约环曾说,瑞思、宇文离、白浨重一行三人,在林家堡重建期间曾赴京一趟,赤心在南城门率众阻挡。而後瑞思、宇文离突围入城,仅留白浨重殿後……报告上说,当时赤心面对落单的白浨重,却不敢命手下攻上。

目无唐法的赤心,难道还怕在京城南大门杀人吗?不可能,他在平西街上都杀了不少!

那麽,只能有一个解释:赤心怕了白浨重。

怕?何故要怕?第二怕第三?

「一百五十年前,」孙仁义打破沈默,说道:「民间传说,玉帝曾令魏徵斩杀犯天条之龙王。龙王惧死,求助於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满口答应,问清日子、时辰之後,便於当日早朝後,留魏徵於宫内下棋,有意使魏徵误了杀龙王的时刻。岂料魏徵在棋局中打起盹,竟於梦中斩龙。龙王心有不甘,遂於夜梦中寻李世民索命,李世民被惊搅不能眠。众臣听说此事,便有秦叔宝、尉迟敬德两名猛将自愿为李世民把守寝宫门口……」

「孙师叔,你说这作啥!玉妹将那打不死的妖怪带走了,你们该快将那白面病虫杀了追去才是,怎此时还说这恁长的故事!」

堂中众人闻声注目,才知发话者是被中庸打伤、瘫坐在墙角下的李戎央。

于仁在即喝道:「蠢材,平时要你学书、听话,你不肯,此时又怎知你孙师叔的用意?既还没死,就闭上嘴循息养伤!」

孙仁义也道:「阿央,这故事可大有用意。这两名当代猛将,尉迟恭号称枪神、秦琼却擅用刀剑。这两将自负勇名,听说对手是龙王魂魄,虽同守宫门,却不肯对方帮手。於是约好尉迟恭打头阵,由秦琼守住门口。一天夜里,龙王冤魂来了,尉迟恭起枪舞风,与龙王缠斗多时,但不能取胜,秦琼只袖手旁观。那龙王寻隙冲向寝宫门口,眼见离宫门只有四尺,竟在倏息间被秦琼一剑刺中左眼、又一剑穿透咽喉,接着斩下龙首,从此魂飞魄散。李世民大喜,封二将为门神,令绘於门扉上。并赐秦琼之剑名『斩龙剑』,又因当日乃月圆之夜,以其剑术称为『圆月杀法』……」

中庸听懂了、堂中众人全听懂了,但瑞思不置一语、白浨重仍是闷不作声。

只有地上,那以剑尖在石板上划下的一道弧、涵盖了大门的剑弧,似乎愈鲜明了。

...

聚云堂忽然间又伤三员大将,孙仁义话声才歇,外头竟又传来『咚轰』一声大响,声音沈重,似重物坠地。

于仁在闻声,面色一变,道:「纵是圆月杀法,本堂又有何惧?攻!攻上去!本堂主不信区区一个回纥剑士,便能挡住了我等!孙师弟,此处便交给你,本堂主要亲自将玉儿给捉回来!」说完,便立即返回大厅。

中庸听了于仁在言语,又见他进入厅中转进後堂,不觉一惊。

他号称阵王,性喜习阵,入堂之前,便在外头的擎天巨木林与玄甲乱石阵绕了数遭,藉以判断阵势。而他的判断是:擎天巨木林於植木之初,便以吸纳水气为主用,将方圆数里内的水气尽集於林中闭锁,由於水气充沛,且面阳背山,而成就了这一片巨木林。

相对的,巨木林外数里之内则全无水气,唯有山息。玄甲乱石阵即是代表,由於巨木林之故,玄甲乱石阵无有水蚀、亦无风害,千年来全成了金铁不摧、坚硬如钢的石柱。这些石柱不仅如同回梦汲元阵一般吸纳山灵气息,更是团团围绕聚云堂而布成,无论入堂出堂,除山门一条道外,全是死路。

想必屈戎玉亦知此理,才教白浨重守住山门,如此便能有效争取她将君弃剑带走的时间。

但于仁在却说要亲自擒回屈戎玉,且进了大厅。莫不是聚云堂还有别道?

孙仁义对中庸的惊疑毫无反应,只向白浨重道:「在木色流蹶起之前,天下五大剑艺,原有圆月杀法一席。可惜此门剑术传人稀少,且有只能守而不能攻的致命缺点,硬被木色流挤了下去。纵是如此,这号称『门神之剑』的武艺也曾轰传天下,我一直以不能亲眼见识为憾……今日,真是天佑!」

孙仁义的意思,他身後几名弟子自然听出了,遂有人问道:「孙师叔,中庸那厮却又如何?」

孙仁义笑了笑,道:「不必理会,瞧他的模样,若有何动静,你们三人只消摆下鼎足之阵伺候他便得了,放着他去,他想走也走不了。现在你们只要好好看着!错过这次,只怕再没机会见识这原已失传的圆月杀法!」

语毕,孙仁义踱一大步,便向白浨重纵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