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武侠 > 问剑录 > 第七十二话 荒谬与真实 ̄之四

问剑录 第七十二话 荒谬与真实 ̄之四

作者:諸葛清 分类:武侠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21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李戎央离开林家堡,并不代表他离开了苏州。

他在苏州多待了几日,继续进行监视林家堡的任务。没有什么异状,只不过曾有支鸽子朝南去、君弃剑从一间店子中提着个大包袱走进一家当铺,而后空手出来,如此而已。

又过数日,时序进入七月,接替李戎央进行监视的人来了。两人作了简单的情况确认与交代,李戎央准备离开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人走进林家堡。

这人身穿深蓝偏黑、领口、袖口都有绣花的窄袖衣裳,明明是个男人,却束发成辫,还有,身上缠着一条蛇,一条艳红夺目的蛇。

两人对视一眼,从对方的眼神中确认自己的想法无误,同时点了点头。

蛇使蓝娇桃。

李戎央决定再多待一会子。

过不多时,君弃剑在林家堡后门出现,行至百步外的邗沟码头,上了一条小船,迳望北驶去。

李戎央看完这一幕,当即启程赶回衡山。

...

聚云堂厅上,于仁在一边听着李戎央的回报、一边在墙上那一张长、宽皆近丈的大纸上振笔疾书。

这一张大纸已经密密麻麻的写了近万字,都是列条据项写来,已经有百五十条。细看之后,可以发现每一条都与林家堡有关、都是写着林家堡可能采取的行动。

是,世上能有几个天才?每一个在史册中铸下自己大名的人物,都是『有备而来』。

当李戎央说到君弃剑自行提出『放弃唐朝廷』的问题,于仁在立即在纸上写下『第百五十二条:激怒阿央』,后面则接着『第一项:各个击破』、『第二项:逼我入苏州』。

写完之后,立即在第二项下头打了个叉。

略一思索后,再写下第叁项:试探本堂气量。

跟着回头问道:「你发怒了吗?说重点。」

「当时没有,不过他又自己说了第叁个问题。」李戎央眼中闪出一丝怒气,将君弃剑说过的话照说了一次。

「那么,你发怒了吗?」于仁在又问了一次。

「我很想!」李戎央闷声闷气应着。

很想,那就是忍住了。于仁在返身在『各个击破』下头打了个勾。

李戎央双手抱胸,直盯着那个勾,半晌后道:「师父,不合理……」

「哪边?」于仁在很快将纸上的百五十二条扫过一眼。

李戎央道:「如果他想各个击破,他不应该离开林家堡。这样不是把他仅剩的地利也给丢了?」

「他离开林家堡了?」于仁在瞪大了眼,的确,这不合理。

天时,如今河北大乱,是站在聚云堂这一边的;地利,只要不主动出击,双方各占其半;人和,君弃剑将林家堡众一概送走,可说自断四肢……

放弃人和,还可以说是降低自己对聚云堂的威胁性、增加聚云堂对自己的信任度;但放弃地利则太愚蠢,一旦君弃剑不在苏州,聚云堂随时都有机会暗中取他性命!

这是引诱李戎央、还是在寻求『完全取信』?

一直静静坐在一旁的屈戎玉这才出声:「他往哪个方向走?」

「他找回了那苗人蓝娇桃,才自己从后门离开。在邗沟驶了小舟往北去。」

屈戎玉听完,立即说道:「既是驶船,即非诱敌。若要诱敌,原也不需多花时日等着蓝娇桃回去。也不会是取信。」

李戎央一时听不懂,为什么在船上就不是诱敌?又为什么不是取信?

于仁在和屈戎玉都没有打算和他解释,于仁在思索着 ̄往北去,最有可能是去找北方的徐乞、寻求北武林盟的协助。但他明知我们连苏州都不可能去,找河北的帮手又有何用?

屈戎玉也在思索,但思路与于仁在不一样。她用的不是兵家的想法,是屈兵专教给她的那一套。

「或许……他想中止河北的战事。」屈戎玉喃喃说道。

听到这句,于仁在不可思议的盯着她 ̄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

去破坏聚云堂眼下所得的天时,这与宣战有什么两样?就算要宣战,他又只找回蓝娇桃,瑞思那一行还在襄州、王道等人仍然不明所踪,他自己却离开林家堡,人力分散如此,岂不是找死来了?

前面李戎央听不懂,这句可懂了,他瞪着眼道:「若要找死,又何必特意惹怒我?不合理!这太荒谬!」

「如果……是真心话呢?」屈戎玉细声说着,像是只说给自己听。

于仁在听见了、李戎央也听见了,没有应声,但心里都嗤之以鼻。

这时,一名弟子匆匆奔进中堂嚷着:「师父!有人找你!」

于仁在见这弟子慌慌张张的模样,便想开口骂人,但再想一想却又忍住 ̄聚云堂外有本派历代高人摆下的擎天巨木林、玄甲乱石阵两大阵势挡门,常人是不可能进得来的。如今却有人找上门来,可见来者不善。

于仁在立即走出中堂,李戎央、屈戎玉都跟上了。

一见来人,李戎央傻眼、屈戎玉也愣住。

于仁在并没发觉身后两名高徒的不寻常反应,只知面前这年轻人已不是第一次打上照面,他忽然很想将这年未满二十的年轻人招入门下,要治理天下,人才绝不嫌多。

这个念头只有一瞬,他清楚得很,普天之下,年不过二十便能独身进入聚云堂的人,也只有一个,自然就是面前这一个。但这一个却不大可能投靠聚云堂。

「于堂主,君弃剑特来请您指教。」年轻人拱手说道。

于仁在听到他自报名号,回神了,一时不禁非常怀疑。

他的脑袋是不是有问题?

这怎可能?怎么可能?!我可以相信这小子还未放弃玉儿,但他怎敢找上门来讨人?这太也荒谬!即使眼下景师叔也亲自出马去找元仁右而不在堂内,但我还在!我这未来的天下第一人于仁在还在!他哪可能从我手下要了人去?他究竟是发疯犯傻、还是极度自信?

即使是于仁在,此时神色也露出了些许的不自在、些许的不明白。

当然,这些个不自在、不明白都是极为细微的,旁人绝不能看得出来。

君弃剑等了半晌,等不到对方回话,便又说道:「后生有件事,特地来与于堂主参详。」

于仁在立即回神,连道:「说,尽管说!」心里则想:你就这么单刀直入?

君弃剑道:「后生希望于堂主出面,中止河北眼下的乱事。」

这一句可好,于仁在尚且定得住神,却又再一次把他身后的李戎央击傻了。

李戎央已是满脑子的不可置信,到底君弃剑是白痴、还是我是白痴?怎么他作的事全不按牌理出牌、或者他有牌理,只是我看不出来?

于仁在沈吟了一阵,道:「向朝廷宣示忠诚,之后则可趁其不备,是吗?」

「不是的。虽然朝廷眼下正乏可用之兵、有能之将,但后生也不会要求于堂主屈居人下。这一着要收买的不是唐朝廷,是百姓。于堂主必然知晓,有能者未必能得天下,否则如那魏之曹操,英雄一世、莫可匹敌,何故终究望江长叹?又有秦之苻坚,横扫河北、势如破竹,怎会落得为臣下囚?」

于仁在自然知道,曹操不能统一天下,败在徐州屠杀,使他将当时未在治下、且已有所主的荆、益、扬民心全输掉了,於是有日后的赤壁、汉水二大败仗;而苻坚之失,则在连年兴兵,使粮不足糊口、户只留一丁,把百姓最重要的温饱与传宗接代的路子都断了,怎可能取得天下?

君弃剑这小子,说这话的确有道理,若能先得民心,一旦起兵,那非止势如破竹,简直是天下响应、易如反掌了!

反正唐朝廷已走了二十年的歧岖路,早成风中残烛,就算止了这次的田承嗣之叛,唐朝廷也不可能因此恢复元气……此着可谓有利而无害啊!

于仁在露出一抹微笑,道:「君公子既提此议,细节方面必有腹案,不妨入堂略述一二。」

李戎央闻言一怔,忙道:「师父!堂中有……」

「有什么关系!」于仁在正色盯了李戎央一眼,便将君弃剑引入中堂。

君弃剑跟上了,屈戎玉也跟上了,连一个眼神交会都没有,却又并肩走着,不即不离、也若即若离。

原先在前庭旁观的几名弟子则围住了呆若木鸡的李戎央,七嘴八舌的问着同一句话 ̄那真的是君弃剑吗?

...

进入中堂,最先吸引到君弃剑目光的,自然是左侧壁上的那一大张纸。

他飞快扫过一眼,而后赞叹道:「贵堂果真是有备而来!」

「好说,你这一着,本堂主便算不到。在谈正题之前,本堂主还有些个问题。央儿说你是望北行,怎么却到了我聚云堂来?」两人分别坐下后,于仁在问。

「望北行是没错的,但只是沿邗沟北行,再溯长江、湘江来到衡阳地界。但后生并未来过聚云堂,故多花了些时日探明贵堂所在。」

「那木、石二阵的通过法,是谁教你的?」

「自是河伯所教。或者该说,河伯他老人家早已料见,后生免不了须得步入聚云堂……」

「嘿!」于仁在失声一笑,道:「这么说来,屈师叔倒是早就算到本堂将会与回梦堂反目了?」说这话时,他瞄了刚刚就坐的屈戎玉一眼,但屈戎玉微微垂首,没有任何反应。

「这是臆测,但并不过份。以河伯不世之才,或许真的料见,只是未及作出应对措施,即撒手归天而已。」

「以此算来,令屈师叔无法进行应对措施的人,更胜过了身负不世之才的屈师叔,你还想与他为敌?」于仁在又问,指的自然是仲参。

策使河伯归天的幕后主使,在二十一水帮联盟改弦易张之后,就已经不再是秘密了。

只不过……还是没人知道,这仲参究竟是谁?

在聚云堂中,君弃剑的神情在听到这个问题后第一次有了转变,他断然应道:「对於打上门来的敌人,我从来也不会有所疑虑!」

「是吗?那神宫寺流风呢?」于仁在又问。

这问题使得屈戎玉心里暗暗叫绝。

旁人或许不知道,但云梦剑派门人一定知道,君弃剑曾在『回梦汲元阵』的阵眼中过了二十天。回梦汲元阵乃是回梦堂最重要的宝贝,只要吸入此阵势所拮取出的天地精华,可使『游梦功』的功力大幅精进,在阵中过上一夜,即有平日苦练数月之功。但其中阵眼蕴含的水气精纯太过,只要吸入一口,任谁的身体都无法负荷,在来不及运功让身体气脉流转,消化、适应这股水气的情况下,便会导致气脉堵塞、功力尽废,甚或气绝而亡的下场。故回梦汲元阵的阵眼,是派中上下皆知的『死地』。

君弃剑曾藉着这个『死地』复活过一次。他复活后的同一天,屈兵专便曾向元仁右说过:此子怕已不在你我之下。

但问题是,那死而复生的二十天、『回梦汲元阵』阵眼中的二十天,究竟让君弃剑有多大的进境?

君弃剑在复生后,从来不曾全力出手过,这个问题尚无人可解。

于仁在这一问,并非是问『你为何不杀神宫寺流风』,而是问『你真的打不过神宫寺流风吗』?他想从君弃剑的回答中,试着探清其功力深浅。

屈戎玉念头在转,君弃剑却是随问随答:「后生从未曾将流风当成敌人。」

「……是吗?是这样啊!嘿,答得好!哈哈哈!答得真好!」于仁在笑了。

这笑不虚伪,打心底笑出来,但不是快乐的笑,是胸有成竹的笑。

君弃剑即问道:「于堂主如此笑法,是否有对付他的方法?」

于仁在的笑容忽然住、屈戎玉也露出不可思议的目光。

他们入堂就坐之后,谈到的人只有叁个,君弃剑所说的『他』,指的不会是屈兵专或神宫寺流风,死人不需要去『对付』。既非此二人,馀下的即是仲参。

于仁在之笑,当然不是因君弃剑的回答而笑。君弃剑曾经与流风是朋友,对於流风理应有一定的了解程度,在这种知己知彼的条件下,却无法达成『和解』或『不战而胜』,他一时认为已经探清了君弃剑的底限。他觉得以这样的君弃剑来说,想要对付仲参是完全不可能的。

君弃剑无法对付仲参,但于仁在自觉可以,至少在他的设想中是可以的。他忽然觉得林家堡不可惧了,不需要花太多心思去注意了,要专心对付的该是目前躲到了川中的仲参。而对付仲参的方法,早在当初『合作』时即有腹案,他觉得胜利在望,这才发笑。

不料君弃剑却看出了这一笑的内涵,这让于仁在认清了:林家堡还是必须要去对付的!

屈戎玉则想:你真的是来找死的吗?

屈戎玉知道,师父这一笑其实是试探,正从发笑而眯起的双眼中发出犀利的目光,要从君弃剑的神情变化中彻底看清他的底限。

这种时候,君弃剑表现得愈是无能,则于仁在就愈不会将他放在心上,林家堡自然也就愈安全。最好的情况是压根儿完全不知道于仁在因何而笑,即使知道了,也该装作不知道。

但君弃剑知道,不仅知道,甚至点破,这是最烂的一步。

说最烂又非最烂,屈戎玉觉得是最烂,但于仁在不这么想。

他感到更疑惑了,这小子既然有本事查觉我因何而笑,焉能不知我是在试探他?明知我在试探他,却又刻意点破,这到底是非常聪明、还是极端愚蠢?

于仁在愈来愈觉得荒谬了 ̄这两个极端的词儿,为何会在同一人身上出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