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八十一章 乌合之众

兰芳 第八十一章 乌合之众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华人官员们打一开始并不全都认为是通銮害死了郑信,尽管相当一部分人心里认为是这样的,但是他们没有公开发表过自己的意见。

因为公开发表相关意见的人,不管是华人还是暹罗人,都被通銮处死了。

在这方面,通銮一点掩饰都没有。

军队在通銮手里,吞武里在通銮的控制之下,形势比人强,只要通銮能保障他们的利益不受损害,这个事情同他们也就认了。

可现在情况不一样了。

这些谣言说的有鼻子有眼,连郑信的死亡细节都被披露出来了,还非常符合暹罗的传统。

这未免有点太真实了吧?

难道,这真的是一场阴谋?

通銮和旧贵族没打算就此收手,而是要进一步展开对华人势力的大清洗?

混到他们这个份上,对于因为族群原因而展开大清洗这种事情是不太相信的,什么华人本地人之类的,都是上层社会统治底层人民的话术罢了。

然而根据这些谣言所说,如果说这真的牵扯到利益之争的话,那么就不得不顾虑起来了。

因为这个事情的确是存在的,华人新贵和暹罗旧贵之间的矛盾争端也是客观存在的,并非虚假。

如果通銮真的是那些暹罗旧贵族扶植起来的代言人,要为了他们的利益而行动的话,哪怕不是暴烈的大清洗,就算是一点一点切香肠,也不是华人势力能够忍受的。

当年缅甸几乎吞并了整個暹罗,你暹罗能复国,我们这些华人流了血,出了力,大战数年,这才赶走了缅甸人,这个国家的独立有我们一份!

现在你们想什么都不承认,就要摘桃子?

你们算老几?

一些脾气不太好的华人官员的心思也为此活跃起来。

“老话讲一朝天子一朝臣,咱们这些汉人都是跟着郑王的,算是郑王的臣子,就算是他的儿子都未必能信任咱们,更何况是通銮?”

“这话说的不假,我读史书,历朝历代,旧帝的托孤之臣往往不会有太好的下场,轮到现在更是如此,通銮如果真的害死了郑王,那咱们……岂不很危险?”

“整个吞武里的军队都在通銮手里,他要杀人,易如反掌,我们如何反抗?”

“那些旧贵真的就在郑王眼皮子底下为通銮办事?他们打一开始就没有承认过郑王?郑王可是光复暹罗的英雄!”

“说起来,一年前,我去通銮府里办事,曾看到过一些旧贵子弟和通銮亲密交谈,言辞颇为神秘……”

华人官员们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流言的影响。

虽然他们第一时间把这些流言当作谣言来看待,但是结合流言和一些他们所知道的讯息,他们惊讶地发现很多事情的逻辑都是通畅的。

站在通銮的角度,站在那些暹罗旧贵族的角度,这些事情都非常的正常,正常的可怕。

为了夺取华人所占据的社会资源,暹罗人贵族联合起来,要对华人势力展开清洗。

华人的力量虽然不弱,但是人口并不占多数,如果暹罗人都联合起来,华人一定落入下风。

那些旧贵族利用暹罗人把他们全部消灭掉,然后轻而易举的掌握他们所掌握的社会资源,一口吃成一个大胖子!

西山王朝对嘉定地区华人的大清洗先例在前,由不得暹罗的华人们不为此顾虑。

尽管也有一些华人官员从各个角度分析这件事情不可能发生,然而疑虑的种子已经被埋下,互不信任的因已经出现。

何时结果?

谁也不知道。

这一段时间里,很多西山军对嘉定华人的屠戮的事例被披露出来,很多细节都被传的沸沸扬扬有鼻子有眼,于是吞武里地区的华人们更加恐慌了。

恰好在此时,吞武里城外发生了一件驻守在吞武里周边的通銮军队当中的暹罗士兵和华人商队发生矛盾的事情。

据说是这些暹罗士兵喝醉了闹事,围住华人商队要赏钱,华人商队不愿意给,暹罗士兵就愤怒的打人,还把整个商队的货物都给砸了,之后扬长而去。

那名华人商贩被打断了一条腿,失去了货物,很快陷入了破产的境地,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没几天就在绝望中上吊自杀了。

这件事情的发生使得恐慌浪潮进一步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吞武里地区的华人们现在迫切的需要有一位英雄人物能够站出来保护他们,向他们提供安全的保障。

过去,这个人是郑信,但现在郑信已经死了,还有谁能够被他们所依靠呢?

那些郑信手底下的华人将军们?

还是说某位英雄豪杰?

于是,就像是应运而生一般,不知何时开始,赵学宁的名字被越来越多的人传扬起来。

据说,赵学宁是兰芳国的大总统,之前嘉定华人遭到屠戮的时候,赵学宁愤怒出兵,率领军队进驻嘉定,打败了数以万计的西山军,救出了十万华人去兰芳定居。

据说,赵学宁领兵英勇奋战,浴血厮杀,以劣势兵力多次击溃西山王朝的优势兵力,亲手斩杀了很多西山兵,挽救了大量华人的生命。

据说,赵学宁为了震慑西山王朝,将所斩杀的西山兵的头颅全部斩下,铸成京观,以此威慑西山王朝,使之不敢再对剩下来的华人为非作歹。

据说,赵学宁自认为是整个南洋华人的领袖,认为他对所有华人都有保护的责任,如果有华人被欺负,就可以去找赵学宁,赵学宁一定会为他们出头。

这些传言越传越广,越传越广,几乎和暹罗高层要清洗华人势力的流言同一时间传播开来,在吞武里城内外和周边地区的华人社区内传的沸沸扬扬。

由此,一些新的说法开始流传。

“我觉得,别的不说,至少兰芳的王是个汉人,就和郑王一样,会对咱们好一些,是不是?”

“留在这里,不知道会有什么危险,去兰芳,至少能保住性命。”

“土地财产什么的是死的,人是活的,只要人活着,什么都还有希望。”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留在这里生死不明,不如找个地方避风头,等风头过去了,局势稳定了,再回来也不迟。”

如此这般的说法渐渐开始在华人圈子里有了流传度和民意基础,一部分自认为警觉性比较高的华人联想到过去的诸多次灾难,便已经开始整理家产,找寻船只,准备南下婆罗洲去投靠赵学宁了。

在这里不安全,就算要回来,也要等局势完全稳定之后再回来,在此之前,为了全家满门的小命着想,还是赶快去兰芳避一避风头。

有一个人开始行动了,就会有第二个人跟着行动,有第二个人行动,就会有第三第四个人跟着行动。

群体性的焦虑会带动大多数人做出相对应的反应,最后形成恐慌性的浪潮,席卷到那个社会环境之下的每一个人。

即使事后能够反应过来,觉得自己受到了裹挟和欺骗,但是事情发生之时,面对着汹涌的浪潮,大家都是“乌合之众”,能够逆流而上的,是少数。

当通銮得知相关消息的时候,恐慌浪潮已经全面席卷了吞武里地区的华人社区,并开始进一步向周边地区传播。

这些流言和之前的士兵打人事件已经开始对广大华人居民产生了推动作用,相当一部分华人已经开始收拾细软,准备润到兰芳避避风头了。

得知流言的内容和外部的局势之后,通銮顿时脸色铁青,立刻找来了弟弟素拉·辛哈那对此事进行商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