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六十二章 钱还是要挣

兰芳 第六十二章 钱还是要挣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共和国二年九月一日,赵学宁南下棉兰老岛,在达沃地区视察当地的农庄建设情况。

当地的西班牙人和二鬼子们已经被打包送到吕宋岛上从事危险工作去了,留下来的是一部分华人和大量土著,兰芳官员组织他们进行农庄的建设和户口的编制,从零开始建设统治根基。

士兵出身的新人乡长们有很高的行动热情和执行力,两三个月的功夫,他们已经把达沃地区由西班牙人组织开垦的土地全部接收,并且恢复了农业生产。

五个规划中的乡级农庄已经建成,还有十多个正在热火朝天的建设之中。

至于当地的土著,见识过兰芳军队的强悍战斗力和对西班牙人的扫荡之后,这些土著对兰芳略有畏惧。

而兰芳官员按照赵学宁的指示,带着西班牙俘虏和这些土著交流,把一部分西班牙俘虏交给他们,任他们处置,由此得到了这些土著的好感。

随后双方约定,他们向兰芳缴纳赋税,兰芳则为他们提供武力庇护,其他的什么交流都可以谈,做生意啊什么的,都可以谈。

双方就此事达成了共识,于是靠近达沃地区的十几个土著部落都和兰芳官员达成了协定,等于兰芳目前在棉兰老岛上的实际控制区虽然只在达沃一带,但是对周边十多个部落的土著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对于这个现状,赵学宁很满意,所以对成功缔造这个现状的新任棉兰老州州长冯延也很满意。

冯延是奋进派元老,最早跟随赵学宁的部下之一。

他曾是兰芳公司时期的陆军营队长,中高级军官,但是因为一场仗之后双腿中弹,没休养好,落下了毛病,无法适应高强度的战场生活,被迫退役。

赵学宁很关注他,把他安排到了行政培训班里面上课,几个月以后顺利毕业,从农庄里干起,一干就是三年,在刚刚建国不久的兰芳政权体系中,都能算是资深行政人员了。

任命他成为棉兰老州的州长,赵学宁也是考虑到他的军事背景。

除却达沃以北的诸多土著部落,棉兰老州西部还有一个独立小王国,兰芳在棉兰老州的势力扩展其实比较艰难,没有军事背景的州长可能不是很能应付这种局面。

视察结束、返回达沃城的途中,赵学宁和冯延一起走路,顺便交代了一下自己所担心的事情。

“在这里,我不担心你能不能管好行政工作,你在行政方面的能力,我们都看到了,有目共睹,我担心的是你能不能妥善的处理好和这个小国的关系。

孙子兵法上说,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我们和尼德兰人、西班牙人的战斗之所以获得胜利,并不是单纯的攻击和攻城,那是最后收尾的手段,而不是主要手段。

对付尼德兰人,我们用分化瓦解的手段使得他们的力量为我们所用,对付西班牙人,也是在我们足够强大之后直接碾压过去,还利用了英国人的关系,从外交上确保胜利。

对待大国如此,对待小国也应当如此,必须要确定的是,我们虽然可以用武力战胜他们,但是想要征服他们,很难,西班牙人花了两百年也不能用武力征服他们,我们如果和西班牙人一样,下场不会比他们好。

从古至今,中国都有王道和霸道两种统御方式,霸道可兴盛一时,却不能长久,王道才是真正可以长久屹立于世界之巅的道路,所以,我们要用谋略和事实征服他们,而不是单纯用武力。

武力是保障,是最后的手段,不到最后时刻,不能使用,一旦使用,必须要将敌人赶尽杀绝,否则,遗祸无穷,你能明白我的担忧吗?”

冯延认真地听取赵学宁的话语,点了点头。

“您的担忧我是明白的,咱们刚刚打了好几场仗,军队和民众都很疲惫,短期内不能再起战端了,所以,面对马京达瑙国,不应该使用武力,而应该使用谋略和外交手段。”

“你打算怎么做?”

“发展我们自己,建设农庄,获得收成,让民众变得富裕,再和他们展开贸易,让他们亲眼看到我们的兴盛。”

冯延缓缓道:“他们羡慕我们的兴盛,我们就教会他们怎么用我们的方式生活和生产,他们没有钱和技术,我们可以借给他们,届时,我们就可以用贸易控制他们的方方面面,包括粮食生产。

等最后他们彻底习惯了我们的生活之后,如果他们愿意和平加入我们,那就和平加入,但如果他们对我们的富裕起了歹心,那么兰芳军队会给他们一个深刻的教训。”

“对咯!”

赵学宁高兴的笑道:“以武力为后台的经济手段,是征服一个小国的最好方式,这一点,几千年前的管仲已经教会我们了,可惜,后人融会贯通这一点的,不多。”

“您可真是学问精深。”

冯延一脸崇拜的看着赵学宁:“跟着您,总能学到新的东西。”

“多看书,而且不要看死书,要活看书。”

赵学宁眨了眨眼,笑道:“前人几千年的智慧结晶,都隐藏在字里行间之中,等待真正的聪明人去发掘。”

“我明白。”

冯延认真的点了点头。

回到达沃城之后没过几天,正当赵学宁准备返回马尼拉继续加班的时候,忽然接到了日本方面对他的提议的正式回应。

日本人把来自幕府的回应带到了马尼拉,又从马尼拉转送到了达沃,送到了赵学宁手上。

这份回应不是以幕府将军德川家治的名义送来的,而是以幕府老中田沼意次的名义送来的。

上面说明了他们对赵学宁提出的第二种方案的认可,并要求赵学宁严格遵照此前幕府的规矩,不得有丝毫逾越。

幕府依然只接受和尼德兰人之间的贸易,且若有任何问题,将军召见,则兰芳必须要派遣有足够分量的人物前来日本面谈、谢罪,礼数不能欠缺。

归根结底一句话——当初尼德兰人怎么做,现在的兰芳也要怎么做,如有问题,责任都在兰芳,日本没有责任。

这份回应措辞相对来说不那么客气,尽管遣词用句之间能看出一些章法,但是整体来说,赵学宁还是看到了傲慢、自大。

你说清帝国用这样的语气回复我,那还算是正常,人家的确是老大帝国,从古至今骄傲惯了,也有那个资本,你一小小岛国哪来的资本?

你们的国土还没有我控制的国土范围大,装什么大尾巴鹰?

赵学宁挺不爽的。

但是不得不说,现阶段是他有求于日本的程度高一点,日本的人口是他掌握的人口的好几倍,这个市场实在是无法割舍,所以放低姿态哄着点德川幕府也是有必要的事情。

他不是不能低头的人,心里不爽归不爽,钱还是要挣。

和谁过不去也不要和钱过不去。

看在大把大把西班牙银元的面子上,赵学宁传达命令给莫里斯,让莫里斯以商贸部的名义组建新的东印度公司。

兰芳所属东印度公司的一应人员全部任用兰芳籍尼德兰人,尼德兰人不够就用其他的兰芳籍欧洲人,华人和本地土著人不参与其中的事务。

所有往返日本的船只全部悬挂尼德兰旗帜和东印度公司旗帜,不要出现兰芳相关元素,避免日本方面提出抗议。

随后,赵学宁考虑片刻,想到了尼德兰人曾经成功打开日本国门的“先进经验”,便决定用相对谦卑的语气写一封信送给德川家治,顺便携带大量礼品,以此表达自己的“感恩”。

随后,赵学宁又写信给莫里斯,让莫里斯注意一下,交代新的东印度公司加强与田沼意次为首的日本幕府高官的关系,记住他们的生日和家人的生日,多送礼物。

俗话说礼多人不怪,这句话在中国好用,在全世界范围内一样好用,搞好和德川幕府的关系,才能搞好贸易关系。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该低头的时候就要低头,能屈能伸,方为丈夫。

最后,对于日本方面提出想要购置一批兰芳出产的火枪火炮的事情,赵学宁也决定同意。

他一点也不担心日本人能学会这些技术。

没有关键机器,没有相对应的机械人才和基础设施,没有大量资源的投入,他们就算有能工巧匠能成功仿制并且手搓一些高质量的枪械,也绝对无法量产列装军队。

明末的时候,兵部右侍郎毕懋康就已经可以手搓燧发枪了,但是直到鸦片战争时期,清军的主要火器装备还是火绳枪。

任何优秀武器如果不能量产列装军队,就等于没有意义,工匠个人的手工生产,是无法和机器时代的工业生产模式相比较的。

——————————

PS:今天还是吃了麻酱米线,因为加了四片午餐肉,吃得很舒服,所以加更两章。

PPS:求点月票啊推荐票啊,大家有的话拜托投给我哈~

PPPS:虽然洋节不放假,没啥庆祝的必要,但我还是想说,不要把这些节日全都过成情人节,无论大家有没有对象,我在此提出倡议——让我们一起度过一个义薄云天的圣诞节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