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四百八十五章 支楞起来的马雷克

兰芳 第四百八十五章 支楞起来的马雷克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事实上,在十八世纪的最后几年里,带英在印度的势力已经大大加强,和二三十年前黑廷斯时代比起来有了长足的进步,并在不断地巩固之中。

康沃利斯发起的前三次对迈索尔的战争大大的增强了带英在南印度的胜利和势力,对于带英来说,是建立在印度霸权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通过这三次战争以及之前对马拉塔人的战争,带英成功拉拢了马拉塔人和海德拉巴人,结成三角同盟共同遏制桀骜不驯、强悍善战的迈索尔人,获得了初步成功。

再加上法国爆发大革命成为共和国,并且随即面临着欧洲各国的围攻,两三年前刚刚跌入谷底的带英在印度的势力又有了回升的猛烈势头。

甚至可以说,带英目前的势力已经可以影响到差不多一半的印度次大陆了。

他们一旦发起战争,除了本土英国白人士兵和东印度公司旗下控制的印度士兵之外,还有很多土邦王公能够出动军队配合英军作战,这种情况使得英军在印度地区的作战绝不孤立。

善于通过外交达成他们的目的,这也是带英的一大优势,如果带英没有这种能力,他们必然无法在情况十分复杂的印度地区站稳脚跟,最后甚至能整合印度,做到本地人都做不到的事情。

所以赵学宁觉得带英的优点是要学习的,不学带英的优点,就超越不了带英。

但与此同时,不改良带英不做人的缺点,就要步上带英的后尘。

所以赵学宁觉得华联和带英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华联比较会做人,不会和带英一样不干人事。

这也是赵学宁对华联的要求。

战场之上,华联军队大杀四方,宛若杀神。

战场之外,不搞针对平民的大屠杀,不烧杀抢掠,对待占领区的外国平民严守军纪,尽可能做到和国内一样的地步,营造王者之师的风范,让这种优良名声传遍全球,这将极大降低未来华联称霸世界所需要的成本。

于是,在兰芳十六年接下来的时间里,华联通过商船的名义秘密将一系列的军事装备和军官教导团成员运输到了迈索尔王国和海德巴拉王国,并且顺势在这两个国家内展开了对于新军的军事训练。

而就在这段时间内,其实如果带英敏锐一点,或者多安排一些眼线,能够提前发现华联在印度的布置也不是不可能。

但是关键在于,这段时间恰好带英在印度的势力高层发生了内斗,内斗的还很激烈,以至于高层没有太多的功夫关注外部发生的事情。

事情的起因还要追溯到两年前第三次迈索尔战争结束之后,印度总督康沃利斯因为获得了巨大的胜利,想要凭借这份巨大的功劳重返伦敦,离开印度,回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上追求更进一步的政治地位。

本来,据说康沃利斯的运作是成功的,首相小皮特准备把康沃利斯召回伦敦,给他安排一些比较不错的职位,小皮特的想法是安排军械总局的职位给康沃利斯,以此表彰他在印度的成功和为联合王国获得的利益。

但是问题就出现在这个职位上。

军械总局,承担的是为英军研发、制造、订购军用装备的职责,是个管军队后勤的油水满的都要溢出来的职位。

任何人担当这个职位,都能十分愉快且轻松地获得大笔收入。

康沃利斯对这个职位很满意,但是其他人也对这个职位十分垂涎,其中就有一名议会的议员勒斯,他对这个职位也垂涎已久,并且为此付出了很大的心血。

然而当他距离这个职位并不遥远的时候,忽然传出了印度总督康沃利斯可能成为获胜黑马的传言,这让勒斯非常不爽。

他一方面打探相关的消息,一方面立刻联系他在伦敦的背后金主——带英驻华联大使马雷克的妻弟沃伦,希望能从沃伦这边获得更多的助力,帮助他获得这个职位。

作为回报,一旦他成为军械总局局长,必然在军队采购问题上向马雷克的势力集团极大倾斜,大家有钱一起赚,一起发财,一起happy。

沃伦作为马雷克在伦敦的特派全权代表,拥有很大的权限。

马雷克依靠与赵学宁的关系而获得的大量利益都是在沃伦的安排统筹下于伦敦变现,马雷克在伦敦的关系网也是经由沃伦的手来编织,可以说沃伦是马雷克不可或缺的重要助手。

之前赵学宁给予马雷克关键指点,让马雷克意识到自己应该直接从带英高层打开缺口,而不是继续走中下层路线。

于是在马雷克的关照下,沃伦四处走访议会中颇有势力的议员,依靠华联方面的重大利益诱惑,很快结识了一批“表面朋友”,与他们搭上了关系,顺利进入伦敦的高层政治圈子。

勒斯就是其中对马雷克的兴趣最大、结交欲望最强烈的一人。

因为勒斯比较渴望进步,也有比较大的上升空间,所以沃伦多方考察之后,决定扶持勒斯作为马雷克在议会中的代言人,勒斯也非常愿意接受马雷克的资助,双方一拍即合。

之后沃伦靠着金钱和与华联的商贸关系开路,为勒斯打通了一些通道,展现了自己的财力,勒斯为此十分高兴,并且在慎重考虑之后,把目标放在了军械总局局长的位置上。

因为他听说华联方面正在力推军火贸易的发展,而带英作为华联在欧洲的重要合作伙伴,一直以来都是世界军火市场的重要成员,如果能够打通与带英之间的军火贸易,对于华联的军火贸易份额增长应该是有巨大好处的。

马雷克很愿意促成这个合作,他本身也知道华联在军械制造方面的强悍以及带英在军械供给层面的一些猫腻,觉得这个合作不仅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大的利益,也能让带英的士兵们得到更好的装备,简直是两全其美。

所以这个合作就在华联、马雷克和勒斯三方面共同的推动意愿之下顺利进行。

沃伦作为总操办人,发挥自己长袖善舞的特长,以金钱和利益开道,帮助勒斯在伦敦高层过关斩将,眼看着就要获得最后的胜利,斜里突然杀出了一个康沃利斯,伸手就要摘桃子!

勒斯能忍?

沃伦能忍?

据说康沃利斯是因为取得了在印度的巨大成果而得到了伦敦高层的信任,再加上其家族的推动,即将实现返回伦敦重回决策圈子的成就。

这是勒斯与沃伦绝不能接受的!

两人紧急会晤,又找来了一些之前的合作对象进行商讨,最后决定兵分两路。

一路前去做小皮特首相的工作,表示康沃利斯很有才能,但是印度局势很紧张,目前还离不开康沃利斯,应该继续让康沃利斯在印度发光发热。

另一路则是去曝光一些康沃利斯家族的黑料,破坏他们的声望,另外还要发动一些对康沃利斯返回很不愉快的相关利益者,挑动他们反对康沃利斯回归,以免影响到他们目前的利益。

除此之外,沃伦甚至提出要适当的攻击一下小皮特,让小皮特收敛一下自己的某些行为。

一个“外地人”忽然“空降”进入联合王国最高层,必然会挤占甚至破坏掉原有的一些利益关系网络,这种政治变动是整体态势保守的带英高层圈子所不太喜欢看到的。

如果外地人空降王国首都高层圈子那么容易,那沃伦早就发挥自己的金钱攻势让马雷克返回伦敦了,还要扶持勒斯干什么?

小皮特自从访问华联返回之后,就一直宣称带英在某些方面远远不如华联,需要学习华联做出改变,他花了一些时间搞出了政治军事科技经济等多个方面的改革计划,提交给国王和议会,想要对带英现有的局面作出改变。

其中就包括军队装备层面。

小皮特还不知道华联目前已经开始全面列装后装步枪、后膛炮和蒸汽铁甲舰等新式装备,但是他访问华联的时候看到华联装备的火帽枪,就对此非常感兴趣,并且发觉了这种武器相较于带英目前列装的前装滑膛燧发枪有极大的优势。

他希望作出改变,让带英的军械也朝这个方向发展,带英在这个方面是有基础优势的,他认为只要给一些时间,必然能有人研究出与华联相似的枪械款式。

到时候由军械总局自制,或者挑选一些有能力生产类似军械的供应商来合作,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就能提升带英在军械层面的优势。

但是这就严重触犯了原先与军械总局合作的军火供应商以及军械总局官员的利益,必然会遭遇到他们的强烈抵制。

考虑到这一点,小皮特很需要一个与这些势力都没有关联的有实力的政治人物来帮助他对付这些旧的利益集团。

选来选去,在印度获得极大军事胜利、在伦敦重获军事威望的康沃利斯进入了他的视野,于是,他通过一些操作,让他的党羽提名了康沃利斯出任新的军械总局局长职位。

可以说康沃利斯背后站着的就是小皮特首相本人,考虑到小皮特首相在议会和整个伦敦的地位,以及他和国王的良好关系,想要扳倒他难度很大。

但是想要影响他做出某些决策、任命某些官员,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主要小皮特在返回带英之后想要做的事情有点多,想要搞的改革也很多,这对于整体政治氛围偏向保守的带英高层来说是不受欢迎的,是会影响到他们的利益的。

所以沃伦和勒斯这么一通操作下来,还真就团结起了一批人,他们也是想着要敲打一下小皮特,让他不要那么嚣张,不要乱动大家的利益,否则大家还是能让他很难受的。

最后,小皮特在议会遭到了大量的诘难,收获了非常多的反对和抵制。

与此同时,关于康沃利斯家族的某些不利传言也开始在伦敦传播,更兼这个时候伦敦也莫名开始传言联合王国在印度的利益局势不太稳定,印度本土有一些强大的势力再次向王国发起了挑战,他们需要一个有足够能力的人坐镇印度。

这样一番乱斗的结果就是康沃利斯出任军械总局局长的任命被否决,由小皮特的主要政敌福克斯提名的勒斯通过了议会和国王的任命,成功出任军械总局局长。

小皮特在政治斗争中遭遇失败,落入下风,自身的威望开始动摇。

而一直和他作对的福克斯则上演了一出让人感到十分惊叹的咸鱼翻身,又一次在议会中支楞起来了。

这件事情的影响十分深远。

第一个影响就是促成了带英与华联的正式军火贸易的开端。

而且是带英向华联购买军火装备。

在上任军械总局局长之后,勒斯装模作样的整顿了账册,声称要追补亏空,检查所有军火供应商提供的军火的质量,然后找寻其中的不足,向这些军火供应商问责。

消息传开,军火供应商们泰然自若的接连拜访勒斯,半个月以后,勒斯就宣称军械总局的账目已平,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当前合作的军械供应商只有少数不合格,将会被问责。

但是考虑到军队在欧洲大陆对法战争的需求,军械总局仍会考量为士兵购置数量更多、质量更优秀的军火,因此很快也会开启下一轮军事采购。

然后,沃伦就把消息送到了华联,送给了马雷克,马雷克得知前因后果之后大喜过望,立刻求见赵学宁,把这个事情和赵学宁说了一下。

赵学宁得知和带英的军火贸易终于被撬开了一个口子,顿时感到十分惊喜,于是立刻指示国防部和外交部跟进这件事情,派人去伦敦参加军械总局的竞标,争取拿下一个大订单回来。

因为这个环节上上下下都有很多利益关系人,勒斯在上任之后没多久就和沃伦联手摆平了这件事情的上下游各方利益关系者,为华联向带英销售军火打了一个前哨战。

对于军械总局内部一部分工程师出身的技术官员提出的独立自主革新装备的需求,勒斯不屑一顾,并且给大家达成了一个“造不如买”的共识。

总而言之就是,买,我能搞到回扣,能吃得满嘴流油,好处大大的有。

而你们自己做,议会肯定死扣经费,还要审查经费去处,那我还怎么从议会要更多的钱?

开玩笑!

于是,在勒斯等人的推动之下,华联向带英出口军火成为了可能,带英内部与华联关系日益加深的利益集团更加壮大,开始影响到了带英的国策。

这是第一个重大的影响。

至于第二个重大的影响,那就是关于康沃利斯本人的影响。

康沃利斯在北美大陆战败之后被放逐到了印度,但一直以来都在期盼着通过军功可以重返伦敦。

他不甘心一直呆在印度,为此他竭尽全力,通过对马拉塔人的战争和对迈索尔人的战争,为带英在印度的霸权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可以说没有康沃利斯所发起的迈索尔战争,带英想要在印度地区成为实打实的霸主就还有那么一段距离,而在迈索尔战争胜利之后,带英在印度地区的霸权就渐渐不可动摇了。

康沃利斯原本认为他所立下的这些军功足以让他返回伦敦,包括他身边的那些部下也是这么认为的,当第三次迈索尔战争以胜利告终之后,康沃利斯便志得意满,不断地安排自己家族在伦敦的势力为自己奔走说项,看看能不能争取到返回伦敦的机会。

事实上这个机会也真的出现了,小皮特是真心想让康沃利斯回来帮他一把的。

奈何伦敦的保守主义势力太强,沃伦与勒斯背靠马雷克的强悍利益网络,拉拢了一大批不愿改变现状的人,让小皮特对军械方面的改革折戟沉沙。

如此,康沃利斯返回伦敦的希望就没有了,他所中意的那个职位也归属了勒斯,当康沃利斯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狂怒这两个字已经不足以形容他当时的感觉了。

他把自己入目所见所有能砸碎的东西都给砸碎了,至于砸不碎的东西,他也掏出了自己的配枪,朝着那些东西狠狠的开枪,试图以此平复自己愤怒的心情。

那一天,几乎所有康沃利斯的部下都不敢接近他,不敢和他说话,不敢进入他的办公室,生怕成为他发泄的倒霉蛋。

等怒火发泄的差不多了,康沃利斯也冷静了下来,开始考虑这件事情的影响。

他的家族在伦敦的势力当然也不是吃白饭的,他们很轻易的就了解到勒斯的背后站着的人是沃伦,而沃伦又是马雷克的亲属。

联想到之前马雷克那个家伙在伦敦到处发展自己的势力,到处结识有影响力的议员,康沃利斯也不难猜到马雷克也和自己一样在为返回伦敦做政治准备。

而这一次自己的失败则充分证明了马雷克在伦敦已经培植起了相当强势的政治势力,这支政治力量已经足以影响一个重要职位的归属,这让康沃利斯不仅愤怒,而且嫉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