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四百七十二章 帝国还回得来吗?

兰芳 第四百七十二章 帝国还回得来吗?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亚历克谢觉得他的行动理由非常充分。

因为圣彼得堡方面的存在对于中亚各国来说是有意义的,如果圣彼得堡全面失败、被华联驱逐,那也就意味着华联的势力会彻底独霸中亚。

这对于中亚各国来说难道是好事吗?

以华联目前体现出的对于扩张的强烈欲望,中亚各国最后的下场可能会和浩罕国一样,失去军事权力和外交权力,沦为华联的所谓的加盟联邦国,从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变成一个跛脚国家。

这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吗?

亚力克谢觉得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去与他们的上层沟通,或许可以说动他们的上层,使他们临阵反水,背刺华联,切断华联军队的后勤运输通道,给俄军的反击创造契机。

苏沃洛夫对这个建议一开始是比较心动的,他也觉得中亚各国可能会被这个理由说动,但是很快他就意识到,这种可能性仅仅是存在于理论之中。

现实中,这种可能性应该并不存在。

对此,亚力克谢表示不理解,而苏沃洛夫的解释非常简短。

“你觉得华联为什么要在这些国家安排驻军呢?希瓦汗国也好,布哈拉汗国也好,都有他们的驻军,如果华联真的相信与他们的同盟十分稳定,为什么要安排驻军呢?

如果他们并没有安排驻军,我觉得你可以去尝试,可是如果那支驻军在,我建议你不要去,否则你这一去,可能就回不来了,我不希望为了一个无法达成的目的损失更多的帝国官员。”

苏沃洛夫的一番话像是一桶冷水一样浇灭了亚力克谢的热情。

亚力克谢随后也意识到索洛夫的设想是有道理的。

华联安排了驻军在这些国家里,很有可能就是防着他们背刺,一旦他们真的试图背刺,那支驻军就可以发起紧急行动。

于是,亚力克谢没有办法了,他只能沮丧的看着苏沃洛夫,将一切的希望寄托在了他的军事才能上。

苏沃洛夫真的是非常想要回应他的期待。

但是作为一个谨慎的将领,苏沃洛夫不会给他任何承诺,只是苏沃洛夫自己也很清楚,防御型作战是不能接着打了。

指望依靠堡垒将华联军队的后勤拖垮尝试,把哈萨克草原变成俄军的作战主场,这种战略构想已经失败了。

眼下的哈萨克战场,华联军队占据了绝对的战略优势,他们只需要继续前进,就能把目前分散在各个堡垒当中的俄军各个击破,最后对苏沃洛夫进行合围。

苏沃洛夫如果不改变现在的作战策略,那么很快他就要面临孤立无援的境地了。

所以现在到底是主动出击还是趁着华联军队没有打过来的时候带着主力军队撤退?

这成为了一个两难的选择。

苏沃洛夫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因为这两个选项看上去都不是那么的美好。

主动出击未必能正面打得过华联的军队,万一被打的全军覆没,自己一世英名不要紧,让一万多名优秀的小伙子葬身在异国他乡这种事情未免太过残忍。

而且从全局战略上来看,自己一旦失败,帝国可就真的会彻底失去中亚了。

到那个时候,女皇又该是何等的震怒和沮丧呢?

如果趁着现在这个机会抛弃掉前线堡垒当中的那些士兵,带着主力部队赶快润,或许可以保全这支军队的主力,让更多的人活着回去。

自己被怎么处理倒是其次,但至少可以留给帝国反攻回来的可能性。

自己大不了是怯战而逃,并非战败,听上去至少还比较好听。

但是……

女皇真的会这么想吗?

其他人会这样想吗?

一旦离去,等于主动退让,未来,帝国真的还回得来吗?

左思右想之下,苏沃洛夫也想不到一个两全其美的方法,瑟瑟寒风之中,这位征战一生未逢一败的名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不过说来也是讽刺,最后帮苏沃洛夫下定决心的,不是他自己,而是张剑南。

张剑南因为得到了哈萨克汗国的帮助,尤其是得到了斡里的帮助,所以很早就侦查到了俄军主力在奥尔斯克堡。

并且还由此得知了这支俄军的后勤资源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本国运输来的,而这个运输的路线又必须要经过奥尔斯克堡西面的奥伦堡。

也就是说只要切断了从奥尔斯克堡到奥伦堡的路线,就实际上等于切断了奥尔斯克堡俄军主力的后勤补给,也就等于把他们打入了绝境。

这个关键的信息一下子就让张剑南感兴趣了。

赵学宁一手带出来的华联军事集团从来都不会拘泥于战场的某一个局面去考虑局部的战况。

无论是最早由赵学宁亲自开设的军事辅导班,还是后来军事大学里面开设的类似的进修班,全都在告诉大家,战略视野要广阔,不能局限于某一地,而要尝试发现全局。

就算兵力不如敌人,也要寻找到敌人每一个弱点,尽所有可能攻击他们的弱点。

尤其是对于这些远征而来的敌人,后勤补给线就是他们的生命线,一旦掐断了他们的后勤补给线,无论他们有多少兵力,都是死路一条。

所以行军征战的第一要务不是和敌人拼死拼搏,勇气固然重要,但是对于军人来说,用最小的代价消灭最多的敌人才是最应该去做的。

若要达成这个目的,断他粮道就是屡试不爽的金科玉律。

于是在战事进行到这一阶段的时候,张剑南担心这里的战况会被俄军指挥官知道,由此导致俄军指挥官生出撤退逃跑的念头,所以产生了新的想法。

他可不能放这个家伙逃跑,他是打算把这支俄军彻底歼灭的,所以他决定安排一支军队,以最快的速度发起奇袭,切断奥尔斯克堡的后勤通道,也顺便断绝其退路。

由此,创造出华联大军合围俄军、将其全部歼灭的契机。

而执行这个任务的,当然得是骑兵。

受限于天气的寒冷,以及后勤物资供给的困难,张剑南只安排了一千名骑兵执行这个任务,并且根据哈萨克草原上最有经验的老骑手的建议,给了他们一人三马的配置。

除此之外,张剑南还让他们带足了自身需要的食物和战马需要吃的饲料。

别说猪肉罐头,连羊肉罐头和牛肉罐头都给他们带足了,蔬菜罐头也给他们带足了,平时抠抠搜搜不舍得给的水果罐头那也是敞开了供应。

就是要让他们保持充沛的体力,足以应付一切突发状况。

至于执行这个任务的指挥官,张剑南选择了骑兵营营队长罗达,并且亲自给罗达布置任务,告诉罗达他需要做到的事情,也告诉了罗达他可能会面临到的一些危险。

罗达拍了拍胸脯,告诉张剑南这些事儿那都不是事儿,他们这些骑兵必须要让大总统能够看到他们的成绩,好让大总统确定他们那两三年的饭不是白吃的!

当初为了训练骑兵,赵学宁投入巨资设置巨大的骑兵训练场和马场,整整三年时间,就为了训练出精熟的骑兵。

当时每个季度,军营里都会公开军事账目的数额,让所有士兵都知道大总统为了训练他们这些骑兵到底付出了多大的代价。

整整三年,这些棒小伙也早就憋着一股劲儿想要展现自己的能力了。

时至早春时节,天寒地冻的情况还没有怎么改变,冒着严寒,罗达带着一千名骑兵,在向导和指南针的指引下呼啸而去。

张剑南则带领主力继续攻击俄军设置的堡垒和军事要塞,不断的攻城拔寨,步步前进,压缩俄军的生存空间。

果然,这一突如其来的袭击行动出乎了苏沃洛夫的意料。

苏沃洛夫认为自己这边兵力占据优势,所以华联的军事指挥官的目的应该是击退自己,从战争发起到现在,他都没有把华联军队的目标设置为全歼自己这支军队,他身边的参谋人员也没有这样认为。

不得不说,这实际上是一种傲慢的情绪。

作为百战名将,苏沃洛夫自然有他自己的骄傲和骄傲的资本。

在西线的战场上,无论是奥斯曼人的军队还是波兰人的军队,亦或是普鲁士人的军队,他都与之交过手,并且全部取得了胜利,未尝一败。

那么多年的征战,人的名树的影,他苏沃洛夫就是俄军当中响当当的一块金字招牌。

在战场上的敌人但凡是听到苏沃洛夫的名字,那都是紧皱眉头,小心翼翼,从来也不会有人会想要把全歼苏沃洛夫的军队当做自己的战略目标。

也可能是无意,也可能是刻意,苏沃洛夫和整个俄军的指挥层压根就没有认为华联的军队想要全歼他们。

苏沃洛夫的名声到底太大了,而张剑南在光辉熠熠的兰芳群猩集团当中根本排不到前面,再加上华联和圣彼得堡方面的战争严格算来只有那么一次。

就那么一次,主战的对手还是乌里雅苏台军区的主将苗旷,是陆军总长楚腾,是骑兵悍将马涵,这些才是被圣彼得堡注意到的华联的悍将。

而张剑南这一批人,圣彼得堡可谓是一无所知。

当然了,圣彼得堡对西北军区的一票悍将不是很了解,张剑南对于苏沃洛夫也没有什么了解,他同样也不是很了解苏沃洛夫这个人,不知道苏沃洛夫是个百战名将。

他只知道苏沃洛夫很谨慎,会打防守作战,他之所以能够占据优势,一是因为对方不了解自己,二是因为自己这边的火力优势确实太大。

所以他就按照自己的打法,把自己的优势无限度地放大了,而苏沃洛夫就很难受了。

当苏沃洛夫得知从奥尔斯克堡前往奥伦堡的路线被华联军队切断、一支运输队遭到全灭之后,他大吃一惊。

“敌军怎么会知道我们的运输路线在什么地方?而且我明明安排了很多人护卫,怎么就被击败了?”

苏沃洛夫完全没有想到华联军队居然玩了这么一招,他们居然直接从前线派了一支军队玩了一出迂回战术,直接迂回到了大后方,像一柄尖刀一样插入了奥尔斯克堡通往奥伦堡的路线,直接就给他们的后勤路线截断了。

这情况可就非常严峻了。

得知此事,苏沃洛夫身边的参谋们和军官们也都非常惊慌,齐齐把目光投向了苏沃洛夫。

眼下,只有这位经验丰富、智计百出的名将才能带领他们脱离困境,要是他也没有办法脱离困境,那大家就真的完蛋了。

苏沃洛夫脸色铁青的坐在了自己的桌子前,开始盘算着当下的局势。

他稍微思考了一会儿,脸色便没有之前那么难看了。

因为他忽然想起来,自己其实并不缺少军粮和军火物资。

因为之前想要进行持久作战,所以他一直都在目前的驻地奥尔斯克堡囤积军粮和军火。

作为军粮的干面包,还有枪械弹药、火炮炮弹、火药等重要的军需物资全都大批量的从奥伦堡往奥尔斯克堡运送。

所以真要说起来,目前来看两个月的时间里,他和他率领的这支军队都不会被饿死。

至于军火物资,省着点用,只要华联军队的攻势不是太猛烈,撑个一个半月也不是什么问题。

所以说后勤路线被断、物资被抢劫这种事情,对于目前的奥尔斯克堡来说并不是最致命的问题,他们有东西吃,有武器可以用,就算此时此刻华联大军杀到,他们也能抵抗。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就结束了。

物资再怎么充沛,也只能坚持两个月,如果华联军队围困他们两个月以上,他们就要出问题了。

在之前俄军和清军交战的战史之中,苏沃洛夫注意到一些当时亲历者的记述,说当时清军武器不够好,无法强攻他们的堡垒,就用围困作战,把他们团团围住。

最后堡垒里的俄军缺少食物和弹药、医药,大部分人都饿死、病死,失去了战斗力,于是堡垒最终被清军攻下。

就算眼下的华联军队和清军一样没有攻坚能力,只要能包围奥尔斯克堡,切断周围的交通路线,那两个月以后,奥尔斯克堡就会开始面临饥饿和疫病的侵袭。

如果奥伦堡方面汇报消息去圣彼得堡,圣彼得堡再派兵来支援,一来一回,算上军队准备的时间,少说也要半年到八个月左右才能等来援军。

到那个时候,他和他的士兵应该都饿成人干了。

不行啊,不能留在奥尔斯克堡啊,留在这里,似乎是死路一条啊……

苏沃洛夫满脸凝重之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