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四百六十四章 浩罕的加盟

兰芳 第四百六十四章 浩罕的加盟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兵贵神速,于是陈启隆要求华联的三千铁骑迅速行动,把浩罕边军甩在了身后。

由他和纳尔布塔一起带着三千铁骑用最快的速度奔袭回了浩罕城,果然杀了塔里什一个措手不及。

塔里什果然是一个愚蠢的弟弟。

他原本发起兵变的目的就是为了抓住纳尔布塔,然后逼迫纳尔布塔把王位给他,接着由他发号施令,带领浩罕走上独立自主的道路,拒绝华联的军事掌控。

可问题在于他没有抓住纳尔布塔,虽然把他一家子也就是自己的一家子都给抓了起来,可是纳尔布塔本人却逃掉了。

根据现场目击者说是那个华联的外交总长带着他一起跑掉的。

后来根据一些士兵的说法,也是那个华联的外交总长带着他的部下们武装冲杀,一路火花带闪电,就那么杀出了王宫,又杀出了浩罕城。

塔里什原先安排的所有阻碍他们的布置都被那一行人给打穿了,愣是没能拦住他们。

据说他们的火力凶猛,战斗力非常强,根本拦不住。

于是纳尔布塔就被那个华联的外交部长给带走了,具体去了什么地方,好像是东方,除此之外,什么都不知道了。

塔里什那叫一个崩溃。

我辛辛苦苦准备了那么久,就是为了抓住那个愚蠢的哥哥,结果这个愚蠢的哥哥居然跑掉了,你让我接下来怎么办?

他跑了,他说不定会召集军队回来打我,我只是掌控了整个浩罕城,其他城池我又没有掌控,万一其他地方的人还听命于他,那我怎么打得过?

塔里什六神无主,根本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虽然这场兵变从战术上来说非常成功,整个浩罕国的上层几乎都被他给抓了起来,文武官员们也被他抓了起来,浩罕城实际上就在他的掌控当中。

但是之后就什么都没有了。

塔里什什么都没有再做。

从陈启隆带着纳尔布塔逃出去之后,一直到他们杀回来,这中间的好几天的时间里,塔里什本来可以做一些安排,争分夺秒散布消息,表示自己成了新的统治者,要求其他地方的官员效忠。

哪怕骗几个人也是好的。

或者赶快传令军队集结,增加手中的兵力,这样做也是可以的。

但他就是什么也没做。

他哪怕只是重新整顿一下军队,恢复一下浩罕城的城防,也不至于那么容易就被华联的军队杀了回来。

可他偏偏就一个人待在王宫里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闭门不见人。

他的部下们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包括那个投靠他的卫队长,因为被辣椒酱糊脸,辣椒酱进了眼睛,整个人睁不开眼,躺在床上躺了几天,也什么都没做。

于是当陈启隆和纳尔布塔带着华联的三千铁骑杀回浩罕城的时候,就很惊讶的发现浩罕城好像和他们离开的时候没什么两样。

一样的混乱,一样的杂乱无章,甚至连城防都没有什么人去关注,以至于他们仅仅只是花费了十分钟的时间就从城外进到了城内,甚至没有什么人进行抵抗。

然后,整个浩罕城其他的军队看到纳尔布塔回来了,自然就重新听命于纳尔布塔,王宫虽然在塔里什的控制之下,但是也没有多少人防守。

守王宫的人倒是没有打开宫门,因为他们也很害怕会被纳尔布塔秋后算账,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开不开宫门已经不是他们所能决定的了。

陈启隆一声令下,华联军队发起了进攻。

他们没有携带重炮,就用掷弹筒当火炮,掷弹筒发射了几轮,把守门的卫兵炸死了一些,这些卫兵哪里见识过这样规模的攻城态势,被掷弹筒炸得鬼哭狼嚎。

于是王宫宫门大开,华联军队轻松入内,将王宫里的叛军全部杀死,轻轻松松就平定了这一次的兵变。

最后,纳尔布塔是在他老娘的寝宫里发现了瑟瑟发抖的塔里什。

对于这场闹剧,纳尔布塔的老娘也是非常的郁闷,非常无语,不知道塔里什吃错了什么药,居然要干出这种事情,居然发动兵变威胁他兄长的政权,这不是纯纯的找死吗?

现在好了,兵变虎头蛇尾,什么成果也没有,他兄长杀回来了,他什么都做不到,也无法反抗,只能灰溜溜的跑到老娘的宫殿里请求老娘的庇护。

老娘看着这个不成器的孩子,也是万般无语,面对十分恼火的纳尔布塔,他老娘也说不出什么话来,只能劝说纳尔布塔看在她的面子上,留他弟弟一条命。

只要留塔里什一条命,其他的,她这个做老娘的就不过问了,爱怎么着怎么着,她就当没有这个儿子。

老娘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而且这个塔里什虽然发动了兵变,不过也没杀死多少人,文武大臣们也没受到什么伤害,国家局势也没怎么变化,动乱仅限于浩罕城,没有波及到其他地方。

所以纳尔布塔再三思考之后,决定不杀他的弟弟,但是宣布把他的弟弟废为庶民,永远的圈禁起来,剥夺一切权利,直到死,都不能离开圈禁他的地方。

塔里什能活,其他参与者都必须要死。

包括纳尔布塔原先的卫队长和那些参与此次兵变的士兵,还有那些配合塔里什封锁宫门的军官,一个都活不下来,全部都要被杀。

这不仅是为了正视听,也是为了给华联给陈启隆一个交代。

当然了,陈启隆也没有强迫着纳尔布塔一定要把塔里什杀掉,反正看着塔里什那个怂包的样子,他就知道这也是一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疯子。

跟一个疯子没什么好说的。

反正从今往后,纳尔布塔的政权也不再有军权,没有军权的人是没有办法动摇华联的统治地位的。

现在就当卖个人情,还能落个好,以后纳尔布塔也会记着他的好处,总归不是件坏事。

这整场事变前前后后也就八天,八天时间过后,这场兵变就被平息了。

浩罕国经过这场事变之后,充分的认识到了华联强大的军队力量。

他们知道纳尔布塔是被陈启隆带着四十多个人给救出了浩罕城,塔里什动用了将近一千人的军队都没有拦住他们,任由他们夺命狂奔。

然后陈启隆和纳尔布塔又带着三千铁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速杀了回来,迅速平定了叛乱,把这场闹剧给结束了。

这场兵变实际上没有造成任何严重的后果,最大的意义就是给了华联一个展示自身军事力量的机会。

通过快速平定兵变,华联向整个浩罕国宣示了自己强大而无可匹敌的军事力量。

这整个事件对于浩罕国内那些摇摆不定的人来说,同样也是一次非常大的震慑。

或多或少,浩罕国内有些人也不是很愿意接受华联的统治,可是事已至此,他们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无力回天之下,他们只能接受现状,随波逐流。

于是浩罕国成为华联的一个加盟联邦国就变成了一个无可更改的事实。

纳尔布塔和陈启隆一起签署了关于浩罕国整体加入华联成为加盟联邦国的条约。

他宣布交出外交权力和军事权力给到天京中央政府,只保留内政权力,统治者和统治机构不变,但是整体的国家防御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则全部交由华联负责。

从今往后,浩罕国的最高统治者将不再是纳尔布塔,而是远在天京的大总统赵学宁。

对于这场突发的事件,陈启隆也不好说自己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要说高兴吧,这场事变的确是加速了浩罕国加入华联的这么一个过程,给了华联一个展示军队战斗力的绝佳契机,省去了诸多麻烦。

可要说不高兴吧,也的确是有他不高兴的地方。

比如他终究还是没能靠自己的外交能力把这个事情解决掉,还是得由军事力量作为重要的辅助去解决这个事情。

陈启隆那个在唐文山面前炫耀自己功勋的计划随之搁浅,这让他特别不爽。

但归根结底,此次陈启隆出使中亚四国的整体战略目标还是得到了实现,他作为外交总长需要执行的任务全部完成,赵学宁交给他的任务全部终结。

华联将自己的势力延伸到中亚四国这一战略目的获得了重大成功。

尤其将浩罕国变为了自己的加盟联邦国,这一成功的外交军事行动使得华联在中亚地区有了一个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据点。

这个重要的据点会给华联在中亚地区拓展影响力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由此使得新疆获得了一个重要的西部屏障。

而与之相对的,圣彼得堡方面在中亚地区的战略渗透仅仅局限于哈萨克汗国,并未深入到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当中。

这就意味着华联在中亚地区的势力已经超过了圣彼得堡方面。

并且接下来华联也能够更加迅速且有效地将圣彼得堡方面的军事存在从哈萨克汗国当中驱逐出去,实现对哈萨克汗国的全面控制,尽快实现对中亚的全面掌控。

应该说华联的这一次外交军事行动对于圣彼得堡方面来说是没有预料到的。

圣彼得堡方面正因为东方贸易路线的断绝而陷入到一定程度的危机当中。

最开始这种危机并未明确的显现,但是大半年之后,危机的威力开始显现出来,圣彼得堡方面的财政开始出现一定的问题。

由于之前帝国在奥斯曼帝国和波兰方面投入的大量军队,目前虽然基本获得胜利,但是胜利需要更多的军费去维持。

而东方贸易路线断绝之后,圣彼得堡方面的财政支出就出现了很大的缺口,西方战线需要大量的军费维持平衡,而东方贸易路线已经无法提供更多的资金。

为了维持西方战线的现状,圣彼得堡方面不得不从其他地方挤出预算投入到西方战线当中,这又使得政府内部出现了矛盾争端,大家都在为经费的缩减闹腾不已,谁也不愿意让出属于自己的经费份额。

叶卡捷琳娜二世也知道自己的强制力正在不断衰减,强行缩减各部门经费以维持军费支出不是长久之计,必须要有其他的替代方案。

所以,她在逼迫名将苏沃洛夫率领一万军队重返伊尔库茨克地区、试图用军事威慑力重新打通东方贸易路线的同时,也顺势提出了增加税收的一系列的要求。

毕竟东方贸易短时间内无法恢复,巨大的商业损失无法得到弥补,若要维持帝国当下的总体态势,就必须要从其他地方搞钱。

问奥斯曼索要战争赔款是一个方面,但是这笔战争赔款并不能完全覆盖帝国的军事支出。

面对高涨的军费需求和维持稳定的经费支出,叶卡捷琳娜二世不得不召集宫廷大臣们商讨增加税收的可能性。

对于这个议题,宫廷大臣们都不是很愿意主动提起,因为每一次增加税收都有可能造成国内平民的激烈反抗。

这些年来,国内的农民起义风起云涌,自二十年前普加乔夫起义之后,农民起义就没有间断过,时不时的就会冒出来新的普加乔夫或者新的彼得三世,对叶卡捷琳娜二世的政权造成巨大的影响和威胁。

叶卡捷琳娜二世当然也不是不知道贸然加税的风险,可问题在于,如果没有充足的经费支撑,她所营造的帝国全盛的格局就会遭到破灭。

她的军队将不得不从战胜地区撤出,她将失去前期所有的投入,沉没成本之高是她所无法忍受的。

这对于她这一辈子的功勋会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骄傲的女皇不能容忍这种情况在她暮年的时候发生,虽然此时此刻,她已经隐隐有了一种让她感到恐慌的预见。

可她仍然不愿意相信,自己辛辛苦苦的一辈子,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所以她还是毅然决然的提出了加税的要求。

她要求宫廷大臣们给出完整的解决方案,尽快实施加税政策,向帝国的手工业者、小商人、农民征收更大数量的“临时战争税”,许诺不会长期维持,但是特殊时刻,需要维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