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兰芳 >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中亚争爸战

兰芳 第四百六十一章 中亚争爸战

作者:御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49: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华联西北军区的主力军队目前就在新疆,距离浩罕国的距离也不是很远,更加巧合的是,如果我带回去的消息不是华联又多了一个联邦加盟国,那么大军就会出动。

国主殿下,希望你谨慎思考这个问题,不要做出错误的决定,你一个人的决定,会决定整个浩罕国的未来,会决定很多人的生死问题,这可是至关重要的。”

丢下了最后通牒之后,陈启隆没有过多的停留在浩罕城,而是继续出发,往西前进,决定去拜访一下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的可汗。

对于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因为这两个汗国比起浩罕国距离更远、国土范围更广,所以回旋的余地比较大。

因此陈启隆并没有第一时间就要求他们加入华联成为一个联邦加盟国,而是抛出诱饵。

他向这两个汗国传达的意思是经过这次经济危机的乱局,两个汗国应该也知道了自己不是什么强国、大国,没有华联在丝绸之路上的商业扶持,他们根本过不上什么好日子。

而且也不要指望圣彼得堡能够帮到他们,圣彼得堡现在自身难保,他们的伊尔库茨克总都区已经被华联占领,他们的军队全面溃败,根本不是华联的对手。

华联要控制整个中亚大草原已经是势在必得的事情,这几个汗国的选择面很窄。

独立自主是不可能的,要么投靠华联,要么期待圣彼得堡。

如果他们愿意投靠华联,那么别的先不说,丝绸之路一旦恢复,他们的经济也会很快地繁荣起来,他们可以很快地摆脱现在这个百业凋敝、盗贼蜂起的情况。

可以再次繁荣起来,可以得到来自华联诸多物美价廉的商品,日子会比过去过得还要好。

但是如果他们没有选择华联,他们就会继续饱受经济危机的折磨,他们会继续面临无边无际、无穷无尽的叛军,很有可能就此成为一段历史,从此活在人们的记忆里,直到这份记忆被彻底磨灭。

华联同样不会给他们第三个选择,他们也没有很多的选择时间,而且他们也不要指望能有什么外援。

别说华联有充分的信心用军事力量结束这一切,就算华联不出动任何军队,只要继续维持这个经济封锁的局面,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能有好日子过吗?

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要是一个正常人,都能给出。

至于获得重生的条件,其实也不难,陈启隆也没有一开始就问他们要军事权和外交权,只是要求他们减免关税、全力保障华联商人的安全,给予华联商人超国民待遇。

并且接受华联派遣的大使常驻以及允许华联驻守一千人以下的军队在他们的国土范围之内,以此表达他们对华联的正式投靠与正式结盟。

说老实话,这种要求其实不能算简单。

尤其是国土内驻军这个事情。

一千人以下的士兵基本上就能按照一千人来看,一千名步兵还好说,一千名骑兵的话,放在什么地方也是一支强大的战斗力。

所以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这两个国家的汗王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犹豫的。

但还是那句话,形势比人强,华联表现出来的态度就是特别强势且不友善的态度,并没有比圣彼得堡好多少,只不过多了一点经济诱惑罢了。

不答应,别说华联会不会出兵来对付他们,单单一个经济危机就能把他们搞得要死要活,所以到最后,这两位汗王还是接受了陈启隆的要求。

他们很明白,他们不会得到外援,他们也根本摆脱不了华联的影响力。

与其在经济危机的折磨中生不如死,还不如彻底投靠华联,背靠大树好乘凉,至少这舒服日子还是能继续过下去的。

两个汗国很快和陈启隆签署了简单的条约,承认与华联结成军事经济政治同盟,全面开放国门接纳华联的商业力量和驻军进入,并且为华联的驻军提供驻地、伙食费用等等。

希瓦汗国和布哈拉汗国的问题被陈启隆轻松解决,有了这两个汗国的投靠,华联实质上就已经得到了进一步向中东地区伸出触角的前进基地。

只要对这两个汗国进行一番经营,将当地的经济命脉完全掌控住,就能进一步从路上接触中东地方。

接下来,陈启隆转道向北,进入了哈萨克草原,去找哈萨克汗国商讨类似的问题。

与其他三个国家不同,哈萨克汗国并不实质统一。

这个汗国有三个主要行政区,从西到东分别是小玉兹,中玉兹和大玉兹。

每个玉兹都有自己的汗,当然整个汗国也有一个共同的大汗。

只不过随着前任大汗的去世,现任大汗斡里只能在中玉兹地区确立自己的实权,在小玉兹和大玉兹的影响力有限,并不能和他的父亲一样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和权势。

陈启隆于兰芳十五年九月出使抵达哈萨克汗国,在中玉兹地区找到了哈萨克汗国的大汗斡里。

不得不说,斡里对陈启隆的态度还是挺友好的,尽管斡里继承了他父亲的汗位是得到了带清的册封,名义上哈萨克汗国也是带清的藩属国,不过斡里和陈启隆都不是很在意这件事情。

反正带清已经完蛋了,谁统治着中华神州,斡里就认可谁是那里的统治者,并且表示出了臣服的态度。

尽管这种臣服的态度多少有点尴尬。

因为哈萨克汗国并非一个完全独立的实体,在作为带清藩属国的同时,也同时向圣彼得堡保持了臣服,属于是双姓家奴、中亚小奉先。

通过与斡里的交流,陈启隆得知了目前哈萨克汗国的实际情况。

在当下这个时期,不仅小玉兹地区的汗签署了臣服圣彼得堡的证书,就连哈萨克的大汗斡里也代表中玉兹签署了此类证书,圣彼得堡在小玉兹和中玉兹地区地区有不少的商业人员和政治人员。

只不过受限于超长的运输补给线和寒冷的气候,以及技术能力的不足,圣彼得堡只是在名义上拥有了小玉兹和中玉兹的宗主权,实际上小玉兹和中玉兹的子民们还是在汗王的带领下过着游牧生活,并且也不向圣彼得堡缴税。

这种状态就有点类似于带清和他的藩属国,两大强国都没有实际上掌控哈萨克汗国。

只不过圣彼得堡对外开拓领土的野心是非常旺盛的,受限于现实因素而无法办到,但这不代表他们就不会去做。

一时间无法统治,他们就慢慢修建军事堡垒,在已经被征服的西伯利亚汗国国内和小玉兹以及中玉兹的领地上,圣彼得堡已经修建了为数不少的战争堡垒。

依托这些堡垒,圣彼得堡的势力正在不断的得到巩固,可以说沙皇已经盯上了中亚的这几个汗国,只要时机成熟就会张牙舞爪而来,将中亚变成他们的后花园。

不过这一次,圣彼得堡应该是没有这个机会了。

因为华联不是带清,不会眼睁睁看着他们发展势力而无动于衷,这场中亚争爸战,华联当仁不让。

并且作为整个哈萨克汗国实际上的大汗,斡里对于圣彼得堡的入侵行为和种种恃强凌弱的行为是非常不满意的。

这也是斡里依旧接受来自带清的册封的原因,他也是想要继续他父亲曾经使用的策略,也就是在圣彼得堡和带清之间保持战略平衡,充分利用这两大帝国之间的矛盾和实力均衡来确保哈萨克汗国的独立。

他的父亲在世的时候,这种均衡尚且能够保持。

虽然圣彼得堡在侵略这种事情上更加的有野心,可是面对着带清的威胁,圣彼得堡也不敢在这里做的太过分。

但是带清覆灭之后,虽然圣彼得堡还没有进行进一步的什么行动,可斡里已经察觉到了危机。

带清已经不在了,等于在哈萨克汗国内圣彼得堡的势力一家独大,仅仅凭借哈萨克汗国自己的力量,无法抵制圣彼得堡的入侵,如果不能拉来强有力的外援,哈萨克汗国迟早会成为圣彼得堡的殖民地。

这是斡里无法接受的。

所以对于陈启隆的到来,斡里非常高兴,他热情地欢迎了陈启隆,以非常热情友好的态度迎接陈启隆到自己的汗王大帐中,与他促膝交谈,将哈萨克汗国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实际问题都告诉了陈启隆,并且倾听了陈启隆此来想要达到的一些目的。

陈启隆得知圣彼得堡在哈萨克汗国进行了一系列布置之后,对此明显感到不高兴。

一方面他认为哈萨克汗国是带清的藩属国,但是圣彼得堡却又在这件事情上横插一脚,使得哈萨克汗国就像是个左右横跳的二把刀一样。

可能事实上也是如此,哈萨克汗国为了维持自己的独立地位,在两大强国的夹缝之中求生存,所以不得不左右横跳。

不过对于这样的处境来说,哈萨克汗国最需要的是维持圣彼得堡和带清之间的战略平衡。

带清和圣彼得堡对于哈萨克汗国来说是缺一不可的,只有这两大强国进行互相的角力,才能保证哈萨克汗国的独立自主,并且还可以得到一些好处。

一旦这两大强国之间有任何一个退出了这场竞争,对于哈萨克汗国来说都将是灭顶之灾。

所以陈启隆非常清楚,斡里应该是非常希望华联能够回到哈萨克汗国的,这样一来,斡里就能继续维持他老爹的那套策略,让两强相争,维持哈萨克汗国的独立自主。

可问题在于两强相争为的就是独霸,如果两强相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最后被哈萨克汗国给捡了桃子,那这两大强国的外交斗争水平未免也太次了。

陈启隆都不敢想象华联要是在哈萨克汗国与圣彼得堡斗的两败俱伤,那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画面?

那他这个外交总长干脆直接辞职算了。

那实在太不符合他一直以来的办事水准了。

“俄人在我疆域之内不断修建堡垒,那堡垒修建的非常坚固,高大且宽深,上面还有非常多的火炮,过去,除了我的父亲之外,也有很多不愿意接受这个情况的勇敢的族人向这些堡垒发起过进攻,但全部都失败了。

我们缺少能够打破那些堡垒的重要的火器,也没有俄人所使用的那么犀利的枪械,只能在我们的疆域内修建堡垒,强占领土,欺男霸女,其实对于俄人的不满,早就在我汗国之中根深蒂固了。

若是中华上国愿意帮助我们消灭这些可恶的强盗,整个汗国都会非常感谢中华上国,我汗国将心甘情愿,永为中华上国的藩属,永不背离,如有违背,天打雷劈!”

斡里言辞恳切,表情诚恳,似乎是非常希望华联能够帮助哈萨克汗国把圣彼得堡建立的那些堡垒全部摧毁,把圣彼得堡的军队全部赶走。

不过他并没有提及办成这些事情之后哈萨克汗国又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只是作为华联的藩属国吗?

这对于他们来说应该无限等同于零的付出。

华联不是带清,华联要的不仅仅是边疆的稳定,更是控制。

华联需要一个稳定的、臣服于自己的、听命于自己的中亚地区,好让他们能够顺利地把权力触角延伸到中东,赵学宁需要那里的石油,所以中亚是必须要掌控在手里的。

同时中亚也会成为华联威慑圣彼得堡的重要砝码,就像是一柄利剑,时时刻刻指着圣彼得堡的腹地,只要圣彼得堡有什么不轨的举动,便能立刻从中亚出兵,直捣圣彼得堡。

斡里或许的确是一个为哈萨克汗国考虑的领导者,可是华联并不需要这样的领导者,华联需要的和圣彼得堡需要的几乎是同样的存在。

所以斡里想要的独立自主注定不可能成功,这是他自己的悲剧,也是这个时代的悲剧。

当然赵学宁完全没有任何兴趣就挽回这种悲剧,他可不是什么好人,他是兰芳群猩之首,一心只为华联,其余小国的悲哀,不在他的考量范围之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